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怎样才能创造竞争优势?为什么有的国家会在一些行业中占据国际领先地位,有的国家则不能?传统国际竞争理论认为,这是生产要素状况及其分布状态所致。西方著名竞争策略学专家、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认为这种解释已经过时,他提出了一种新的国际竞争优势理论。认...  相似文献   

2.
创新: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根本途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企业国际竞争力是构成国家竞争力的基础。拥有强大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借助在全球竞争中的优势地位,不仅能够保障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且能够为本国的繁荣富强作出贡献。在“十一五”规划建议中,中央把“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作为我国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就是要着力打造国家竞争力基础,在国际竞争中为中国赢得发展空间。当前,要在整体上提升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就必须以创新为动力,创造性地推动企业改革发展。  相似文献   

3.
随着市场的全球化,中国公司日益参与国际竞争,并且越来越多的公司抢滩中国市场,国内企业不仅要面临自身的日益残酷的国内竞争,而且还要面临跨国公司的围追。随着新的管理技术和方法的融入,形成了国内竞争国际化、国际竞争国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的发展阶段,正面对着世界经济和科学技术前所未有的大发展,也面对着前所未有的激烈的国际竞争。江泽民同志指出,“一个国家的经济要提高国际竞争力,关键是要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企业进入国际竞争的大舞台,面对着资金、技术、市场等全方位的竞争,其内在支撑是高素质的人力资本的竞争。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的,其效果首先体现在提高职工的素质上,使他们的主人翁地位得到尊重,把个人的理想融入到为实现国家民族共同理想目标的奋斗中,焕发出高涨的劳动热情。所…  相似文献   

5.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要充分估量未来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技术发展对综合国力的……巨大影响。”本文试图通过考察新科技革命对世界竞争格局演变的影响,说明科学技术特别是高科技是国际竞争的制高点。 一、综合国力及其构成要素 关于综合国力,目前尚没有权威性的解释和统一的评价体系。综合国力的理论研究兴起于西方。西方学者一般用“国家实力”或“国家权力”等近似的概念来表示。一般指一个国家对另一个国家的强制力和影响力。例如,在兰德公司的综合国力报告中,虽然也强调了有许多因素影响综合国力,但只选用了经济力与军事力两个因素之和来确定综合国力。  相似文献   

6.
科技全球化日益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在新的国际格局中,国家间的竞争越来越体现为科技创新能力的竞争。作为综合国力的最重要和最终的决定性依据,一国在科技革命中的领导和前沿地位往往造就该国在当时国际体系中的领导和霸权地位。因此,在“地缘科技学”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科技外交”的概念,同时,在分析了发达国家科技外交的最新做法以及科技外交新态势的基础上,剖析我国科技外交存在的问题,有助于增强我国科技外交的绩效。  相似文献   

7.
21世纪是一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创新浪潮不断迭起的时代。随着科技创新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世界范围内的科技竞争和以科技为核心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竞争更为激烈。因此,创新能力成为经济实力、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成为国际竞争的制高点。而创新的实力和优势源于掌握高科技的各种创新型人才。江泽民同志指出:“要迎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所以,面对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形势,我们…  相似文献   

8.
世界科技竞争力态势与我国的科技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形势下,科技作为国家竞争力的要素之一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与此相应,世界科技竞争力的发展趋势以及我国科技竞争力的发展前景也成为科技界研究思考的热点问题之一。 一、未来科技竞争力的发展趋势 在当前“一超多强”的世界经济、政治、科技竞争格局中,各国都在寻求新的发展途径和方式,力图在21世纪的国际战略结构调整中争取优势地位,扩展生存空间。在这样的形势下,世界各国科技竞争力的发展在内容和方式上也将呈现出新的特点和趋势,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9.
谢勇 《求实》2003,(Z1):156-157
随着我国加入WTO,经济国际化、全球化、一体化趋势日益增强,企业竞争日趋激烈,企业国内外竞争环境变化巨大,要适应如此复杂多变的竞争,立于不败之地,成为国际竞争中的强者,就必须大力开发人才资源,培养适应国际竞争和世界经济潮流的现代化人才。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那样:“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改革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才。”“建设四个现代化最缺的不是资金,不是技术,而是人才,就一个国家、一个省、一个地区、甚至一个企业而言,人才是最关键的因素。要引导人们认识人才是第一资源,树立‘有人就好办’的思想。”毋庸置疑,企业人才资源的积极开发与管理是当前经营战略的重中之重,是适应市场经济和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因此,研究人才资源基本特征,分析企业人才资源存在的问题,探求企业人才资源开发与管理方略,对于企业来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人才资源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0.
一、引言 “集群”是源于生态学的一个概念术语,原意指各种生物以“共生”关系生活在同一栖所中所形成的结构单元。迈克尔·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1990)中基于竞争力研究框架首倡“产业集群”概念。产业集群指在某一特定领域中,一群在地理上临近、有相互关联的企业和相关机构,因彼此的共通性和互补性联结而成的群体(Michael E.Porter,1998)。  相似文献   

11.
福建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把“引进来”与“走出去”结合起来,将对企业竞争优势产生积极影响。同时福建境外企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在走出去的主体、行业、地区和形式等方面虽已取得一定进展,但也同样面临着内部外部因素的瓶颈制约,在国际竞争中依然处于劣势。企业跨国竞争优势的构建需要在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企业经营管理机制、制定适当的跨国经营发展战略、培养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构建起对“走出去”企业的管理监督和服务体系等方面做出努力,从而最终取得国际竞争的主动权。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加入WTO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家间的竞争更加激烈,而竞争的焦点是人才间的竞争.我国要想取得竞争优势,就必须加强各类学生尤其是中学生的素质教育,为培养能适应国际竞争的新型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我国理论界、教育界对素质教育的内涵及必要性和迫切性已取得基本的共识.  相似文献   

13.
科技人才的国际竞争与我们的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知识经济时代,国家的发展将更大程度地取决于人的发展,科技人才成为各国共同争夺的稀缺资源。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促使科技人才资源比以往更自由地流动,科技人才国际竞争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新特点。这对我国传统的科技人才政策体系造成了冲击,同时也带来了人才利用全球化的发展机遇。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背景下科技人才国际竞争的态势1.跨国公司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跨国公司对发展中国家科技人才的竞争一般有两个阶段:一是“销售商品和抢夺人才”阶段。跨国公司进入发展中国家后,常常从当地招聘和选择有发展前途的年轻人才送到国…  相似文献   

14.
在去年底召开的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上,省委书记杨正午在谈到加速我省的工业化进程时说,要按照“培育产业集群、构建产业链条、壮大核心企业、建设重大项目”的思路,壮大一批优势企业,发展一批优势产业集群。杨正午书记的此番讲话,说明了我省的工业化发展思路又有了新的提升,“构建产业链条,发展产业集群”,成了我省在“十一五”计划期内必须力克的首要难题。湖南要崛起,关键在于抓工业,这一点已成共识;而湖南工业要崛起,关键在于抓集群,这一点也正在成为共识。工业经济发展急需“集群”“集群”(cluster)一词最早见于波特所著的《国家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5.
是哪些因素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国家竞争优势来自何处?传统的理论往往从国家整体角度阐述这一问题。最早、也是最经常被引用的关于国家竞争优势的理论是大卫·李嘉图(RicardoDavid)的“要素比例和比较优势论”。该理论认为:各国生产要素禀赋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6.
90年代以来,随着两极格局的解体,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两大主题。在这一国际背景下,众多国家把目光集中于高科技的发展上,特别是致力于高科技民用技术的开发和利用上,从而使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实质上成为科技竞争,并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特点。第一,把科技发展提到最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战后,各国的历史表明,科技的发展是国家兴盛的基础。一国的兴盛,起于科技的发展或腾飞;一国的落后,源于各种原因造成的科技的相对衰退或滞后。8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中,约3/4是靠科学技术实现的。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深刻地认识到科技…  相似文献   

17.
0世纪 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国际竞争出现了许多新特点,促使体现国家整体创新能力的国家创新体系日益成为一个国家国民经济运行质量和参与国际竞争实力大小的决定性因素。面对即将加入 WTO,我国要谋求成功地参与国际竞争,获取竞争优势,就必须高度重视对国家创新体系的研究、规划和科学组织实施。国家创新体系主要由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三部分构成。其中知识创新是基础,认真研究和科学组织实施知识创新,对于国家创新体系运作目标的顺利实现,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所谓知识创新,就是基于一定的…  相似文献   

18.
该书属何宗思主编的“公民世纪”书系,是作者从已出版的全国优秀畅销书“国民素质三部曲”中,节选与政治文明有关的内容辑成;既指出了国民政治行为方面的人格素质缺陷,又从政治观念层面追溯了缺陷的根源,还讲解了政治文明建设所需要的现代人必备素质。书页片断……对于21世纪面临的许多问题,人们都众说纷纭、争论不休;但惟独这个问题得到了各个国家、各个阶层、各个领域有识之士的认同,那就是:未来的国际竞争,实质上是国民素质的竞争;哪个国家拥有高素质的国民,哪个国家就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如同任何一个其他国家的国民…  相似文献   

19.
以比较成本学说和要素禀赋学说为核心的比较优势理论和以新贸易理论和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为核心的竞争优势理论,为分析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形成及相互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既相互分离,又相互联系,并在一定条件下实现转变。中国产业发展必须强化现有比较优势,加快引进新的比较优势,培育自主知识产权优势,加快实现从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的转变,避免落入“比较优势陷阱”。  相似文献   

20.
吴强 《求是》2003,(15)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全党同志要倍加顾全大局,倍加珍视团结,倍加维护稳定。这是进入新世纪后,党中央根据新的国际国内形势和新的任务提出的新要求。进入新世纪,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但世界并不太平。超级大国依仗实力优势图谋建立单极世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新的表现,一些西方国家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政治战略没有改变,对我国的安全和发展构成了现实威胁;国际恐怖主义远未根除,恐怖事件接连不断,对许多国家人民生命的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更加明显,科技革命迅猛发展,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国际竞争更加激烈。进入新世纪,我国已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前两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是我们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