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邓小平同志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期对台工作的基本方针。这一思想是邓小平同志集中全党智慧,经过长期酝酿和周密思考而逐步形成的,并在实践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认真学习邓小平同志“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思想,对于做好新形势下的台湾工作,早日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一、邓小平“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思想是邓小平新时期统一战线理论的重要内容,也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邓小平“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思想,对于我们借鉴香港回归的历史经验,进而推进祖国完全统一,具有重要的意义。早在1979年元旦,邓小平就提出要把“解决...  相似文献   

3.
当翻开1983年7月30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的醒目标题即映入眼帘:《邓小平谈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设想》.这则重要新闻的开头语是:“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邓小平6月26日在北京会见美国新泽西州西东大学教授杨力宇时,谈到实现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一些设想.”邓小平会见杨力宇时关于“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谈话,已收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向国内外公开发行.  相似文献   

4.
“和平统一”系指用和平方式统一国家。毛泽东指出在解放台湾问题上“不放弃和平争取”邓小平指出:“和平统一不是大陆把台湾吃掉,当然也不能是台湾把大陆吃掉。”“一国两制”,是指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并存,也是和平统一祖国的办法。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为了推进祖国和平统一事业的完成,邓小平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结合中国的国情,创造性地提出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科学构想。党和国家根据邓小平的倡导,将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和平统一作为党和国家重大的政治任务之一,用“一国两制”的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与对台工作─—论邓小平在开辟海峡两岸关系新前景中的历史作用杨亲华1995年1月30日,在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来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发表了《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这个讲话进一步阐释了邓小平关于“和平统一...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高度自觉地肩负完成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历史重任,并为此作出了坚持不懈的努力。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上,又一次强调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重大任务,并全面论述了它的基本方针。邓小平同志在80年代初就提出了“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的重要思想。这一战略思想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智慧和创造精神的杰出表现,是我们党解决香港、澳门、台湾问题的根本战略方针。这一思想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作为指导原则,既充分从实际情况出发,又用新的办法来解决新条件下的新问题。邓小平同志曾强调:“尊重事…  相似文献   

8.
2000年5月20日,台湾当局新领导人陈水扁在其“就职演说”中提到了不会宣布“台独”,不会推动“两国论入宪”,不会推动“统独公决”,没有废除“国统纲领”与“国统会”等问题;但在接受一个中国原则这个关键问题上采取了回避、模糊的态度。从这里可以看出,他一再宣扬的他在对待两岸关系问题上秉持“善意和解”的原则是缺乏诚意的。两岸和平统一的道路仍充满坎坷。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提出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后来邓小平又逐步完善发展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大政方针。从那时到现在已经20多年了,和平统一仍然未能实现,障碍究竟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9.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和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和平统一祖国方针的科学构想和重大战略决策。“一国两制”的构想和实践,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的重要内容,在和平统一祖国的历史进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在1997年香港归期日益临近之际,重温我党提出的“一国两制”构想更有一番意义。  相似文献   

10.
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也是海内外全体中国人的共同心愿。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构想,有力地推进了祖国和平统一的进程。香港顺利回归,澳门也将于1999年回归祖国怀抱。同香港一样,澳门回归也完全可以实行顺利交接,并保持长期发展和稳定。反对分裂,坚持统一,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的传统。中国共产党人把完成祖国和平统一大业作为自己的历史重任和重要奋斗目标,并为此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斗争。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统~问题“首先是个民族问题,民族的感情问题。凡是中华民族子孙,都希望中国能统一,分裂…  相似文献   

11.
“一国两制”构想是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和平统一祖国的战略方针。人们对这一构想所体现的爱国主义精神已作了不少阐释,但对它的社会主义性质却关注得不够。学习《邓小平文选》,我们可以看到“一国两制”构想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联系。 一  相似文献   

12.
1995年1月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发表《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讲话根据邓小平关于“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思想,就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若干重要问题,提出了八项看法和主张。它是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对邓小平关于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思想的运用和发展。江泽民八项主张的核心是一个中国原则江泽民关于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核心是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尽管海峡两岸尚未统一,但是台湾作为中国领土一部分的地位并没有改变,也不容许江泽…  相似文献   

13.
试论国共两党合作的历史与前景聂中和实行一国两制,实现祖国和平统一,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邓小平同志指出:“实现国家统一是民族的愿望,一百年不统一,一千年也要统一的”。 ̄①为了更快地实现这一愿望,他还代表我党向台湾国民党当局...  相似文献   

14.
“一国两制”的理论观点,是邓小平同志从我国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则与我国实际相结合的典范。它不仅是我国和平统一祖国的科学决策,而且也是对和平解决重大国际争端将产生深远影响的历史创举,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贡献。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与香港回归齐鹏飞齐辉香港回归是当代中国和平统一工程的成功典范,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对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历史的杰出贡献。本文旨在对邓小平在香港回归中的历史功绩作一全面、系统的述评。一新中国建国初期,由于特殊的内外环境,为了打破以美国为首的西...  相似文献   

16.
1997年7月1日,我国政府将对香港正式恢复行使主权,洗雪中华民族的百年耻辱,使我们向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迈出非常重要的一步。这是邓小平“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在和平统一祖国的具体实践中的伟大胜利。 邓小平“一国两制”科学构想,是党的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科学结晶;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为合理解决  相似文献   

17.
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炎黄子孙的共同愿望。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科学构想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最佳方案,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领导实现祖国统一的伟大实践中,全面继承和发展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理论,并且把“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变成现实,顺利地实现了香港、澳门的回归,并对台湾问题的解决提出了具体的方式和步骤,从理论和实践上丰富和发展了“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祖国的伟大理论,为最终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创造了条件。 一、…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论述了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祖国的伟大构想的理论意义及现实意义,批判了以李登辉为首的台独分子置中华民族五千年统一的文明发展史与不顾,而抛出的种种阻挠统一的“对策”。祖国统一,民族和解,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任何人不可阻挡。  相似文献   

19.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20年,是中国改革开放大潮汹涌澎湃,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高歌猛进的20年,同时也是和平统一祖国历史潮流浩浩荡荡,邓小平倡导的“一国两制”成功实践的20年。 与台湾一水相连的福建,作为海峡两岸合作交流的前沿和中央确立的对台工作基地,在海峡两岸  相似文献   

20.
“一国两制”是邓小平同志集中全党的智慧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为和平统一祖国而提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一国两制”,具体地说,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这一构想,并不是赁空产生的,而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