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创业意向既是决定创新行为、丰富创新成果的根本因素,也是使大学生顺应时代创新发展需求的有效保证。文章在社会网络视角下对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发现节点强弱联结影响大学生创业思维的培养、个人社会资本影响大学生创业资源的获取、社会网络结构洞影响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形成、企业网络系统影响大学生创业意向的落实。基于此,提出社会网络视角下大学生创业意向网络系统构建路径,推动高校创业教育改革发展,为大学生创业意向培养提供全新的理论与实践视域。  相似文献   

2.
曾丽霞 《人民论坛》2013,(12):120-121
企业间网络、网络联盟、虚拟组织的不断发展,使企业获取要素资源的途径和取得竞争优势的方式相应地发生了变化.文章认为中小企业通过构建跨企业协同网络可以提升竞争优势,建议中小企业通过跨企业网络提升研发实力与创新能力、提升关系质量、通过企业网络共享资源降低风险,构建跨企业协同网络的现代信息系统等.  相似文献   

3.
企业资源配置力与企业竞争力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李国英 《理论月刊》2001,(11):88-89
针对当前企业竞争力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从资源配置的角度剖析了企业竞争力的深层内涵和构成。认为,企业竞争力的核心内涵是企业资源配置力;企业资源配置力是企业资源定位力与资源整合力的合力。企业资源定位力决定着企业资源配置力的正负性质,而企业资源整合力则更多地决定着企业资源配置力的强度;在构成企业资源整合力的两个方面中,企业对资源的制度—文化整合力是企业资源配置力的核心内容,也是企业竞争力的深层激发器。这启示我们,通过组织文化的培育与相关制度的创新,有效整合企业人力资源,充分激发其趋向于企业目标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对企业竞争力的形成和提升将具有愈来愈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康彬  贺翔 《中国发展》2018,(5):25-32
基于社会资本层次性特征,将企业社会资本划分为个体社会资本和集体社会资本,以浙江省中小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个体社会资本和集体社会资本与企业绩效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个体社会资本中个人特征、社会关系以及集体社会资本与企业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关系,社会声望对企业绩效无显著影响;企业家个人特征正向调节企业市场资本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也正向调节企业网络位置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企业家社会声望正向调节企业网络位置与企业绩效关系。中小企业想要更好的利用社会资本获取资源,需要将个体社会资本向企业层面转化、融合,实现个体社会资本与集体社会资本的契合,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朱思文 《求索》2013,(4):51-53
突破性创新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为探索突破性技术创新的新途径,本文主探索隐性知识吸收对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影响,提出了理论假设,运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两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企业隐性知识吸收的不同维度,通过资源获取和应用开发两个中间变量,对企业突破性创新能力产生不同影响。企业的资源获取水平主是影响创新管理能力,而企业的知识应用与开发水平主影响企业创新决策能力。  相似文献   

6.
蔡奇 《政策瞭望》2008,(11):18-19
商业模式就是企业的盈利模式。新的商业模式就是企业基于互联网和新技术,通过内部流程和基本构造的设计以及对外部资源的整合利用来细分市场、创造需求,实现增值服务。商业模式创新是继企业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组织创新之后的又一创新,是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成长战略理论、动力理论、网络理论、创新理论、资源理论、学习理论和风险理论为基础,提出了相关变量的研究假设,构建了中小企业国际化成长机制的绩效评价模型。利用在浙江、广东、湖北、山东四地收集的216问卷所获得的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假设进行了检验,除了国际化成长程度与国际化成长机制绩效的关系这一假设未得到数据支持外,国际化成长战略、动力系统、社会网络、组织学习和风险控制对中小企业国际化成长机制的绩效假设均获得支持。最后对相关结论进行了探讨与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社会关系网络是指以个人为核心而展开的社会关系的总称。社会关系网络模式是获得社会资源的三种模式之一。尤其在中国社会里,一个人拥有的社会关系越多、越和谐,其社会行为就越成功。而一个人摄取社会资源的多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社会关系网络的质量,因此谋求建立社会关系网络被人们当作占有社会资源的捷径。然而,研究表明,男女两性在社会资本的获取上是有差异的,男性在政治社会资本的获得上比女性有优势。对于女性而言,亲属关系与政治社会资本的获取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强关系(亲属关系)使女性提高了对政治社会资本的获取水平,可以获取更好的政治社会资本。  相似文献   

9.
危旭芳  郭超 《岭南学刊》2010,(2):101-106
对企业可持续发展源泉与动力的探究,一直是当代管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本文从资源观视角出发,择其精要,从企业资源与可持续发展、企业成长本质之争、内外资源与租金获取等角度对相关理论的历史脉络进行了简要梳理和评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完善和深化资源观理论的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10.
产业集群有代表意义的三个特征:社会信任、知识溢出和网络效应,对产业集群创新有很强的影响。对银川市清真产业的问卷调查表明:在企业产品创新网络中,信任减少了社会复杂性。银川市清真企业侧重契约、合同对双方的约束,对情感、善意的信任不太重视。问卷的结果也表明,银川市清真产业集群中的网络联结提升了产业创新能力。企业应该加强企业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侧重非正式交流渠道,获取隐含经验类知识,促进知识溢出。  相似文献   

11.
谈高校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整合与核心竞争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支庆 《前沿》2005,(8):250-252
通过对网络信息资源的特点分析,阐述网络信息资源整合对高校图书馆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影响,并提出相应整合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中小企业改革与发展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关注的热点。中小企业以其灵活多变的经营方式,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拓展其生存空间。同时,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地阻碍了中小企业的发展,成为中小企业做大做强的瓶颈。为此,中小企业要想获得持续竞争优势,必须从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企业的创新力、培育企业的控制力、整合企业资源、建立学习型组织、选择适合中小企业发展的竞争战略等五个方面着手开展扎扎实实的工作,才能从整体上提升核心竞争力和拥有持续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3.
集群企业的国际化成长是利用集群内的互补资源,不断寻求组织之间网络关系,并使其网络关系延伸至海外市场的过程。产业集群对企业国际化成长影响的主要因素包括:集群网络资源、集群的组织化程度、集群全球价值链的嵌入性以及集群的开放性等。这些因素分别制约着集群企业国际化成长资源的获取、国际化商业网络关系形成、国际化成长能力和成长的持续性。  相似文献   

14.
知识获取是21世纪之初至今国内外学者一直关注的热点之一,并对此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本文从战略联盟和合资企业、利用供应链和渠道关系、社会资本和网络关系,以及独立企业间关系等四种视角,对知识获取的内涵、影响因素和影响机制等以往文献进行了梳理,归纳总结了知识获取与企业能力、创新和绩效的关系研究。最后,分析了以往研究中仍需进一步探讨的问题,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商业银行在开展小额信贷服务中发展出的金融创新产品主要表现为一系列商业模式。知识产权类型法定的特点使其无法从整体上为商业模式提供专门保护。但合法享有较强垄断性和排他性的权利保护强度使各商业银行仍有尽可能获取知识产权保护的激励。以CIS亦即企业识别系统建设为核心,对商业模式的既有知识产权保护方式进行整合,对各商业银行优化既有知识产权保护策略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增值开发有利于提高电子政务资源的利用效率,有利于提升政府的服务水平,有利于信息产业和企业的发展;电子政务信息资源整合的目的是信息增值,同时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增值开发是整合的有效手段.描述了电子政务信息资源整合的内涵、现状和意义,并进一步阐述了电子政务信息资源整合与增值开发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网络嵌入性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一个理论视角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若斯 《湖湘论坛》2008,21(6):88-90
传统的资源观认为,企业绩效的差异源于企业占有资源的差异,企业拥有的难以被竞争对手模仿的异质性资源能够给企业带来竞争优势。然而传统资源观将企业置于一种单独决策和自由行动的状态,忽视了企业与其它外部实体的联系。从经济社会学发展而来的企业网络理论试图弥补这一缺陷,指出企业的行为是嵌入于社会网络的,网络为企业提供了有形的、无形的资源利益。因此,企业的行为和绩效可以通过研究企业所嵌入的网络关系得以阐释。目前较少有学者对网络嵌入性进行系统的描述的分析,本文力图对企业的网络嵌入性进行比较完善的描述,通过归纳总结选取了网络嵌入性的五个维度,并在此基础上探讨网络嵌入性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第十八条对于国家推进中小企业信用制度建设做了相关规定,但规定过于原则化,现实的操作性不强。信用制度的缺失是当前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建立中小企业信用信息交换中心是推进中小企业信用制度建设的一项有力举措。即政府通过非行政性手段与企业进行信息交换,征集企业的信用信息,并通过独立的评价机构对中小企业的信用进行评价,再通过计算机网络予以发布,从而实现中小企业信用信息查询、交流和共享的社会化,以此达到对中小企业的实质性扶持、引导和规制。  相似文献   

19.
郭小金 《理论月刊》2010,(5):172-175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经营困难,国内外很多企业纷纷加快了资源整合和实现资源向优势环节集中的步伐。通过资源整合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企业发展问题。在经济危机时期,资源整合更是在"狂风暴雨"中为企业"保驾护航"的坚实利器。本文通过对基于资源观、能力观、环境观的述评分析,提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资源、能力与环境因素的综合效应,从资源、能力、环境三者整合视角来解读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  相似文献   

20.
中国中小企业社会责任推行模式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郭毅 《求索》2011,(5):40-42
一般而言,中小企业容易引发劳资关系、产品质量、环境保护、资源使用等方面的社会问题,但中小企业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动机不足,能力较弱,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声誉回报和经济绩效回报并不明显。因此,中小企业的企业社会责任推行方式成为当前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的一个重点问题。本文力求通过对中小企业的特点和推行中小企业社会责任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具体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欧洲国家中小企业社会责任推行方面的成功模式,提出建立适合于中国中小企业的企业社会责任推行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