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产业集聚与创意产业园区可持续发展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意产业园区的发展在我国还刚起步,特别是在过分注重扩大规模的思维模式诱导下,创意产业园区的规划建设缺少对园区企业竞争力和特色优势产业的关注和培育,这已成为园区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当前对于创意产业园区的组织形式、竞争力、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等问题,学术界仍处于探索阶段。我国的现状是在文化产业发展尚不充分的背景下又面临着世界范围内新兴创意产业浪潮的冲击,因此创意产业园区发展必须遵循产业发展经济规律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拟在总结发达国家和先进地区创意产业地理集中的规律和产业集聚发展的内在机理,讨论如何把创意产业园区建设成为一个有序的、自组织的耗散结构,以推动地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张雅丽  郭荣茂 《前沿》2010,(11):99-102
创意产业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已然成为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文章基于布迪厄场域、文化资本理论,结合创意产业发展的内涵,试图探析文化资本理论的实践逻辑与创意产业发展的内生机制。  相似文献   

3.
798艺术创意产业园区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意产业可以分为隐性形态和显性形态两种类型。798创意产业园区就其形成模式而言,是隐性创意产业形态,就其产业运作而言,是显性创意产业形态。798创意产业形成后,应该及时完成由隐性到显性形态的转换.否则798创意产业园区将走向它的衰落。完成这一转变,实现798创意产业园区的可持续发展,需要遵循艺术创作规律,保持艺术与商业的适当张力。  相似文献   

4.
李海红 《前沿》2012,(14):85-86
“创意具有裂变效应,一盎司创意能够带来无以数计的商业利益、商业奇迹.”比尔·盖茨的上述论断充分说明了创意产业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近年来,中国创意产业有很大发展,尤其是在香港、台湾地区,创意文化产业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崛起.在国内,创意产业也已经形成一定的集群.上海、深圳、成都、北京等城市积极推动创意型行业的发展,正在建立一批具有开创意义的创意产业园区.本文在国内外的创意产业园区的轨迹基础上,来探讨吉林省创意产业园区建立的价值和内容,以期实现创意产业园区在吉林省经济发展的带动和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5.
I-mart有Idea-Mar(t创意市集)和I am ar(t我是艺术)的双重寓意,是一种以传统的市集交易方式展现来自民间创造力的新形式。它的意义在于它体现了一种面向大众生活的积极态度,是一个探索大众生活艺术化的实验,亦是展现民间创意的平台。综观创意市集在中国的发展趋势,其将成为培育创意产业品牌的民间土壤,I-mart的蓬勃发展最终将有力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  相似文献   

6.
蓝星 《理论月刊》2010,(2):95-97
针对西方学者提出的创意产业发展的高端集群性及3T发展模式。本文论证了在欠发达地区发展创意产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问题。提出在欠发达地区发展创意产业,通过激发欠发达地区民众自身的创造力改善文化生活质量、有效实现农业人口转移、使其获得自主发展动力的必要性。通过引证默会知识对于个体创造力的重要作用,及区域性市场需求的存在,肯定了在欠发达地区发展创意产业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王彦哲 《群众》2014,(4):51-51
<正>随着政策的推动、资本的投入,国产动画发展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然而,国产动画的商业效益、文化影响都很不理想,主要有以下四个原因束缚了国产动画产业的发展。首先,剧本创意局限。在以往动画剧本创意的时候,我们往往是根据一个点子、一种资源、一个背景、一种模式来作为创意之源的燃点。比如《九子龙》就是根据投资者具有汉语教学资源这一优势来创作  相似文献   

8.
《世纪行》2012,(6):23-23
本刊讯5月29日,省政协主席杨松专题调研汉阳造文化创意产业园、张之洞与近代工业博物馆等工业遗产改造项目。  相似文献   

9.
基于产业升级视角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创意产业对产业的升级和发展具有巨大影响,基于我国目前的国情,大力发掘制造业中的文化创意因素,以文化创意来提升产品的附加价值。培育属于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是当前加快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重要意义之所在。为顺应产业升级趋势,我们应制定相应的战略来促进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健康发展:一是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文化;二是促使创意产业集聚,发挥规模经济效应;三是加快引进和培育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四是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最后是政府的积极推动和政策创新。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种学习型组织,工作坊与创意产业发展在理论依据、发展趋势、现实背景上都高度契合。创意产业的工作坊发展模式将成为"双创"时代的一种重要产业发展模式。在结构框架上,创意产业的工作坊模式包括创意模块、工作坊模块、资源模块和产出模块等四个模块;在主体结构上,创意产业的工作坊模式是由创意人群、创意企业、科研机构与高等院校、传播媒体、社会团体、协会与中介机构以及政府构成的网络关系;在运行过程上,创意产业的工作坊模式主要通过创意产业化和产业创意化来实现。  相似文献   

11.
袁新敏 《求索》2013,(8):253-255
基于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脉络.文章分三阶段叙述文化创意产业的演化历程.同时从市场的不确定性、文化创意企业的双重困境、知识产权等法律法规的不完善三方面入手,探讨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过程中遭遇“融资困境”的原因,最后通过投资偏好、运作机制和组织形式三方面的分析,指出风险投资与文化创意产业融资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内在契合性,风险投资能有效缓解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的“融资困境”。  相似文献   

12.
“创意产业”的本质与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鉴于国内许多人对“创意产业”的认识至今仍模糊不清,对其本质特征和产业特点还缺少规律性的把握,本文在认真分析当今世界主流创意产业理论的基础上,全面而深入地研究了创意产业的概念、本质、特征及产业特点;对“创意产业”、“文化产业”和“内容产业”进行了辨析,以便充实我国的创意产业理论,促进创意经济的提升,使理论和实践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3.
文化创意园区是文化创意发展的重要载体。国内文化创意园区有自发集聚、政府主导、中介运作、多元合作等几种发展模式,这些模式各有特色,在发展中也都受益于政府的宽容度与支持度。但政府在文化创意园区发展方面也存在忽视其特质与规律、缺位与越位共存、引导手段单一等误区。避免这些误区,一方面要深化对行业规律的认识,另一方面也要厘清职责,明晰自身的职能定位。  相似文献   

14.
创意人才是创意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从发展创意产业的视角.对文化创意人才的概念及特质加以界定.并对影响创意人才开发的制约因素进行分析,进而根据创意人才特质和创意产业发展需求构建创意人才开发机制.提出推进创意人才开发机制良好运行的保障措施.对我国发展创意产业.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上海人大月刊》2011,(12):28-29
2010年上海市人大常委会统一部署了市人大代表的专题调研,市人大代表紧紧围绕全市“六个着力”的总体部署,以“调结构、抓安全、保民生”为主线,结合市人大常委会年度重点工作,深入开展调研,形成了19篇有质量、有价值的专题调研报告。此次刊登的是虹口区市人大代表专题调研小组的专题调研报告概要。  相似文献   

16.
郭霖 《江苏政协》2010,(12):35-36
一、南京创意产业发展状况近几年来,南京市的创意产业发展形势喜人。2009年是南京市新一轮文化产业发展的"整合推进年",全市文化产业发展以"保增长、促转型"为主线,文化体制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对外文化贸易积极拓展海外市场;软件产业继续保持全省领先地位,动漫产业实现大跨越;以南京  相似文献   

17.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夏春秋 《求索》2006,(10):134-136
本文从产业哲学的角度分析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性和我国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紧迫性,并指出目前我国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对策只能是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加速资源整合、加大教育的投入力度,建立起一个高度市场化的交易平台。  相似文献   

18.
浅析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化创意产业是一种新兴的产业形态,不仅有巨大的发展前景,而且对于促进科技进步、自主创新和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首先对文化创意产业在全球的发展现状作了概述和比较;同时分析了该产业在北京发展的良好态势,北京发展该产业所具有的巨大优势要素;并从北京要参与国际竞争和打造创意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战略角度,探讨了政府和相关方面可采取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文化创意产业对城市竞争力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洪琴  郭俊华 《前沿》2009,(6):75-78
城市竞争力是各种因素在推动城市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中所产生的凝聚力、导向力、鼓舞力和推动力。文化创意产业是将文化资源运用于人类经济活动领域并由此产生经济效益的一种经济行业,它以文化价值为灵魂,以科学技术和现代传播载体为支撑。具有产业关联度高、带动作用强、产业链条长、投入产出比例大、资源利用广泛、就业率高的重要产业特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可以促进城市的产业结构升级,形成巨大的聚集效应,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  相似文献   

20.
钱志中 《群众》2017,(14):66-67
发达国家的创意产业往往以城市为中心发展,包容、开放、多样化的城市对创意者具有集聚效应。但近20年来,澳大利亚创意产业从城市中心向郊区位移的轨迹非常明显,且步伐不断加快。在1991-2001年间,悉尼远郊蓝山地区的创意产业便经历了持续十年的增长,怀昂、卡姆登和卧龙迪利等远郊地区创意产业的增长率在过去20年间也远远超过悉尼和马利克维尔。除却悉尼、墨尔本、布里斯班等中心城市,澳大利亚非中心城市、城市边缘、城市远郊创意经济的地理空间延伸路径也值得关注。深入探究澳大利亚创意工作者迁徙的外部和内部驱动因素,以及对创意产业集聚的影响,可以为我国进行创意产业空间布局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