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那是四月的一个周末.我考试完毕从县城返家的日子. 因为厌倦于客运班车走走停停、耽误时间,恰好印象中有一班到达临县的快车是路过家门的,于是我放弃了到车站乘车的想法,提了偌大的背包、抱着大摞的书本,走向外环马路,专心等待鄢辆快速客车的到来.  相似文献   

2.
在1992年的鲁南偏远县城,对一个17岁的贫穷乡下少年来说,500元钱意味着什么?那无异于一桶沉甸甸的金子。在家里穷得连化肥都买不起的时候,我毫不犹豫地辍学回家了。大学梦在瞬间破灭。老师和同学们苦苦挽留,甚至表示要替我交学费,我笑着谢绝了。面对一穷二白的家,我浑身有使不完的力气,觉得自己应该像个男子汉一样撑起这个家。我开始四处找工作。适合我做的工作有许多,比如到工地去给泥水匠搬砖头,到钢铁厂去烧锅炉,到大修厂当学徒,可我都不愿意去干。我嫌报酬太少,最多的  相似文献   

3.
曾经有一段时间,单身的我突然心血来潮想把远在千里之外高原小县城的 父母接到我所工作的县城来居住。当时我兴冲冲地给父亲打电话,让他在一个月内处理好老家那边的事,我会尽快把自己居住的两间单身宿舍装饰一下迎接他们的到来,让他们到我这里享享清福。尽管父母亲在老家的县城里有不错的房子,但我想接到我这里后生活条件要比他们好一些,一来让他们出远门散散心开开眼界,二来对我也有个照应。我把这种想法告诉了远在广州工作的三姐,她先是很激动,后来又和我争着把父母亲接到广州。争来争去,最后父母亲决定到我这里住上一段时间再到广州。…  相似文献   

4.
美丽的风景     
不经意的,我拥有了那片美丽的风景。 和她相遇其实非常偶然。那是一个很冷的冬天。我到遥远的县城去做临时工。记得那晚下班后,我拿着饭盒匆匆到食堂去打饭,就在楼梯转弯的当儿,不巧和她撞了个满怀。我开口就要一顿训斥,可就在四目相遇之际,她已羞红了双颊。我不  相似文献   

5.
我们去瑞丽旅游,我的一个学生毕业后分配在瑞丽市工作,闻讯后他就来看望我们,并告之:若欲去缅甸南坎旅游,他可代为安排。于是,次日他登上我们包租的客车当向导,车到边境弄岛每人花几角钱就办妥了集体出国手续。到了瑞丽江边与缅甸华侨办的“友谊旅行社”经理侃价,马上就达成每人仅收费 30元的协议。坐上机动船渡过广阔的瑞丽江后,就登上缅方的游览车,一会儿就到达南坎县城该旅行社大门口。我们刚下车,乐队就奏起迎宾曲,鼓乐齐鸣迎宾客。才步入大厅,就有一群导游小姐笑脸迎来,亲切问候引导你入座,并捧上热茶;其中一位导游小…  相似文献   

6.
李作明 《新青年》2005,(6):14-15
(一)2001年12月2日下午,我收到女友兰红的一封“情书”:明:我有要紧的事告诉你,望接到信就来。你的红我反复读着这一封爱意缠绵而简单急迫的来信,猜测肯定是她的父母采取了断然措施来阻止我们的交往,他们是有理由这样做的。教育局长的女儿怎么可以随随便便跟一个家贫如洗的山里青年谈恋爱呢?我预感到就要失去和我保持了两年恋情的兰红了。我对母亲说了这事。母亲沉默了一会儿说:“你能把兰红接到乡下来吗?我会把她当亲生女儿一样待的。”说着,催我搭班车到县城里去。我设想了许多见面的场面,全都是忧伤。赶到县城第四小学时,天已一片漆黑了…  相似文献   

7.
张永刚 《新青年》2007,(5):38-39
12岁那年,我到县城一所中学读书。由于是山里人,说话难免要土气。刚入学那会,老师和同学一听我说话就笑,有的还要照着那腔调学上几句。有的老师一到课堂气氛沉闷的时候,就提问我,我回答问题的时候就是课堂气氛最活跃的  相似文献   

8.
风吹往昔     
马德 《新青年》2005,(5):34
1992年夏天的县城,日头高悬,空气中飘着一丝慵懒的风。在县城东南一处扩建民房的地基上,有几个民工正在四周码砖,旁边是两个和水泥1吹的人,其中的一个就是他。高考的分数下来后,他就开始在县城里找生活做了。一方面,可以逃避尴尬的分数所带来的内容各异的眼神,一方面想挣些钱。正好同学的父亲是个不大的包工头,于是说了说,就留在同学父亲的工地上了。开始,他觉得有些丢人,但把人丢在一个同学身上,总比到处丢人强。这笔账,当时他已经算清楚了。还复习吗,似乎没必要了,已经复习了两年了,再复习,快成8年抗战了。不复习又能干些什么呢?一边干活,…  相似文献   

9.
拒绝时尚     
《新青年》2007,(4)
暑假,到云南德宏讲课。德宏是处在我意识之外的地方,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它不存在。而且,这个小小的德宏居然每天都有好几班飞机直达昆明。到了德宏,你一下会感觉到你已经置身于另一个世界——人们常说的南国似乎就该在这儿了!我要说的是在这个边境地区。令人吃惊地拒绝时尚的侵害,这几乎是一种本能,一个自发的文化坚守状态。这个感觉最初来源于我的一堂课。我夸夸其谈地谈论刘震云作品的时候。很纯熟地举  相似文献   

10.
剑心 《新青年》2002,(5):27
那年夏天我18岁,转学到县城里念初3,因为在一家工厂借宿,背后机器的轰鸣我实在无法忍受,所以每当午休的时候,我总是来到学校,独自一个人坐在教室里看书.那时黎的情况与我大致相同,于是我们不约而同地每天来到学校.她坐在我后面,嘴里爱哼些流行的歌儿,可能是共鸣吧,有时候我也跟着唱,她一听见我唱,便停了笔,脉脉地笑.  相似文献   

11.
生在农村,初中一毕业,迫不及待就去考学,乐颠颠地上了个中等师范。四年师范毕业后,1986年,21岁的我就参加了工作。当时的年代,高考恢复后大中专学生刚毕业了几届,在偏僻的县城里一名中专生也属凤毛麟角。本想当一名教师的我一毕业就被留在了县教育局。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县城生活十分清苦,每月48元的工资,没有住房,工资还常常拖欠,记忆最深的是每年秋天单位组织买秋菜,家家要买回成麻袋的土豆、成捆的大葱和整车的大白菜,像童话中的大白兔准备过冬一样。生活清苦尚可以忍受,精神上的闭塞尤其令人烦闷,县城不通火车,当时没钱买不起电视,年轻…  相似文献   

12.
青春的唿哨     
未名 《新青年》2004,(7):10-11
(一)拐进了一条小胡同。女孩发现男孩尾随其后。事实上一出校门女孩就觉察到身后的这条尾巴。好像在哪里见过,但想不起来。她预感到今天可能会发生什么事。男孩走近,女孩突然转过身来,愠怒的目光和苍白的脸对着男孩:“干嘛老跟着我?!”男孩却异常镇静,默默望着女孩:“你是米吗……三班的米?”女孩冷冷盯着他。她想起来了,他是同年级的,二班或者一班的。女孩的冷漠并未使男孩尴尬。他从书包里掏出一张报纸朝女孩扬了扬:“你是报上的米?”晚报上的确有米的照片。还有她七十多岁的老奶奶和瘫痪在床10年的爸爸。“你有什么事?”米的口气略微软了…  相似文献   

13.
马德 《新青年》2005,(8):34
她和他是小学同学,成家后,她生活在城里,他在乡下务农。他的孩子叫小美,正在她所在的县城里读高中。有一天,她知道了这个情况,决定背着同学去看看他的这个女儿。她买了一大堆东西,去找小美。门卫问她,小美在哪一个班。她说,她也不知道。其实,她是真不知道,因为她从来没有见过小美。门卫说没法找,就要轰她走。但她决意要看看小美,好尽了这份同学之间的情谊。正争执着,一个老师走了过来,说,你要找的小美在我们班,我给你叫她来。不一会儿,小美来了。看上去,小美瘦瘦的,小小的。她说,小美,阿姨来看看你。说着,她就往小美的怀里塞东西。看着小美…  相似文献   

14.
冠豸 《新青年》2013,(4):43
春天初二时才转学到我们班。从他走进教室到现在,我都不曾见过他笑。他总是表情漠然,一只眼睛里盛满忧伤。是的,春天只有一只眼睛,另一只眼睛在他很小的时候,因为玩鞭炮炸瞎了。春天坐我前桌,我从不曾见他上课时举过手,和我们踊跃举手,抢着回答老师的问题相比,春天安静多了。可是第一单元的各科小测  相似文献   

15.
借钱     
我经常感觉自己怀才不遇,师范大学的本科毕业生,却只分配到一个小县城的职业学校任教。看到别的同学一个个都谋到了好职位,苦闷失重便侵袭了我的心。职业学校招收的学生是重点中学和普通高中挑剩下的,多是顽劣之人,教到这样的学生,一点成就感都没有。没办法,那就“混”吧!“王老师,你能不能借给我100元钱?”学生龙冰来到我身边,开口就借钱。我说:“你要那么多钱干什么?”龙冰说:“我没有生活费了。”我说:“今天才星期二,前天你不是回家了吗?”学校对学生管理得很严格,每半月才放假一天让学生回家准备生活费和生活用品。龙冰说:“我爸爸说现…  相似文献   

16.
每当路过施工工地,我的脚步都不由自主地慢下来,如小山般的石子堆上躺着一个个民工,睡得正香,还微微打着鼾.在嘈杂浮嚣的喧闹声里,他们似乎在享受着属于自己的那份安宁……看着,看着,顿时一股酸楚涌上心头,我的眼眶一下子湿润了,突如其来的伤感让我想起了父亲.  相似文献   

17.
小镇童年     
王文艳 《新青年》2005,(11):30-33
·姥姥家·我出生在省城哈尔滨,姥姥一家住在离省城不太远的一个县城里,虽说是住在城里,但在上个世纪70年代,也不过是在正街上以惟一的一幢三层高的楼房戳在那儿有点像县城的意思,可那“无风三尺土,下雨满街泥”的路面和那草多瓦少、东一溜西一趟的趴趴房与我理解的“城”很是不贴边儿。姥姥家住在离正街有四五道街远的背街上,一间半低矮的草房住着姥姥、姥爷、两位舅舅,后来又“引进”来两位舅妈共三户人家。再后来,三位表弟妹相继“挤”进窄小不堪的老屋,以至于每到寒暑假期,我家兄妹三人蜂拥而至时,就更使得老屋摇摇欲坠,不堪一击了。推…  相似文献   

18.
阿瞳 《新青年》2006,(12):48-49
1. 从小学到高中,周晓明一直和我在一个班,属于形影不离的那种朋友.记得报考志愿那会儿,我们都报了北大.之所以报考北京的名牌大学,全是周晓明的主意.他在报考之前和我提起过,他爸爸要他报考北大中文系,随后这小子怂恿我也投奔祖国的心脏.我问他,有什么好处吗?他"嘿嘿"一笑说,去吧,我们可以天天去看升国旗.  相似文献   

19.
爱情抑郁症     
罗克 《新青年》2004,(11):25-26
我和杰伦是邻居,从小就在一起玩,读小学的时候,还在同一个班.记得在三年级时,一次班会上,讨论主题是有关个人理想.我当时第一个举手发言,立志未来要做一名白衣天使,那个年龄,"天使"两个字在我心目中是那么神圣.杰伦紧跟我站起来发言,说他一定要当一名医生,老师好奇地问他为什么会有这么大抱负,他转过头看了我一下,然后才朗声说道:"因为医生可以和护士永远在一起!"  相似文献   

20.
感悟荣昌     
每次往返沈阳、大连总愿意乘坐荣昌富豪运输有限公司的客车,这似乎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和我一样,很多人也都做了这样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