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代西方哲学的主体自由观,有“理性自由”和“意志自由”之分。“理性自由观”从主体认识论出发,建构了以“理性”为基础和核心的自由观,其代表是康德、黑格尔。“意志自由观”从存在本体论出发,建构了以“意志”为基础和核心的自由观,其代表是叔本华、尼采。别尔嘉耶夫从人格主义出发,建构了以“个性自由”为基础和核心的自由观。别尔嘉耶夫的“个性自由”,与“理性自由”和“意志自由”,有认识取向与伦理取向、单一性与完整性、服从与创造、抽象与具体的区别。  相似文献   

2.
好分道德的好和非道德的好两种, 它们都是人性的基础。 但人生在世, 这二者必然会 有矛盾。 斯多亚派哲学家爱比克泰德认为, 道德的好大于非道德的好, 义大于利, 灵魂高于肉体, 人 应该舍生取义, 以义为利, 这就是人异于禽兽之处, 这就是神赐予人类神性( 即理性) 的意义所在。 人生的意义就在于充分展示这种神性, 并将自由归于道德, 自爱归于普爱, 利己归于利他。可以说, 爱氏的哲学是一种道德本体论哲学。 另一方面, 爱比克泰德的哲学, 在突出张扬个体自由的同时, 并没有把它同共同体的道德割裂开来, 而是把个人从心理学这个最微观的角度与整个世界( 神) 这 个最宏观的共同体辨证地统一在了一起。所以, 从完整的古希腊智慧— 理性智慧和伦理智慧两 个方面来看, 真正集希腊哲学思想之大成者是爱比克泰德而非亚里士多德。他的哲学对我们当今 的中国人也有广泛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3.
吉皮乌斯是俄国白银时代象征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之一。在俄国面临社会转型和重要历史变革的背景下,作为俄国知识分子的一员,诗人从传统宗教哲学和西方外来文化中寻求解决俄国现实问题的途径,将自己的文学表现和社会责任紧密联系在一起。其诗歌通过丰富的象征和冷峻的笔调书写了对个体和社会的思考,从而使诗歌中的自由主题呈现出双重性,同时与道德范畴下善恶的道德指向密切相关;而二元对立的善恶问题以及上个世纪之交俄国社会的动荡更是令诗人对自由的思考呈现出矛盾统一的特性。由此,吉皮乌斯诗歌中的自由书写不仅是其“新宗教意识”下基督的自由,更具有道德思考以及现实关切,不仅体现了诗人对人生意义的探索,还表达了她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  相似文献   

4.
在研究对象和追求目标上,中国哲学把社会政治和伦理道德作为研究对象,追求人间的至善至美,而西方哲学则把自然界作为其研究的主要对象,追求表象世界之后的本体。在思维方式上,中国哲学家常通过直观体验,泯除主客观界限,力求在主观精神领域追求天人合一,而西方哲学家则以实证和思辩为手段,明确区分主客、物我,以求达到对自然本体的认识。在对待宗教的态度上,中国哲学始终没有使神或上帝成为其重要范畴,从而充满了无神论色彩,成熟的西方哲学虽然脱离了超然的宗教,但神或上帝却总伴随着哲学的历程  相似文献   

5.
以宣扬神秘主义和信仰主义为主旨的俄罗斯传统宗教哲学所以受到九十年代俄罗斯人的青睐,在于它在揭示东正教信条的内涵中,渗透着强烈的个体精神自由、精神神圣感、人道主义气息,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适应和反映着当代俄罗斯人反叛信仰专制,追求人生价值和道德价值,渴望和谐人际关系和良好社会秩序,以及寻求恰当发挥道德功能的方式途径的心理。  相似文献   

6.
“‘哲学’说的是希腊话”①。作为一个古希腊词,“哲学”原本指称希腊哲人关于宇宙、灵魂、人生、社会和关于“存在本身”的理性探索,而整个传统西方哲学和现代西方哲学是希腊哲学的正宗继承者。与长期以来西方在政治、军事和经济等方面的扩张力相一致,世界哲学长期以来也是以源自希腊的西方哲学作为范本,即使是在分析各国哲学的独有“特征”时,也必须使用现在已几乎摆脱不掉的西方哲学的语言和范畴。在此顺便可以提到,我们至少从“五·四”以来,就开始用刻板化了的黑格尔主义套式来硬性切割和拼接中国哲学与世界哲学,用原本属于近…  相似文献   

7.
别尔嘉耶夫的历史形而上学关注的是历史如何开始、又将如何终结的问题,对它的研究,既有助于有效反思他对具体历史问题的评价,也有助于深入理解他的第一哲学(自由哲学)。目前,国内学界尚未对这一问题展开研究。本文在深入解读别尔嘉耶夫主要著作的基础上,初步构勒出这一问题在他那里的发展脉胳:历史形而上学问题为何会进入他的视界,恶之自由造成历史的开始,神人类是历史终结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弗洛连斯基、布尔加科夫和洛谢夫是俄国语言哲学史上语言本体论流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他们以其独特的名谓哲学(称名哲学)为俄国语言哲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他们看来,名谓是人类思想的“意义”和事物存在之内在“意义”的特殊交汇与融合。世界中的一切,包括自然在内,都具有意义,因此,名谓并非实体性客体,而是积极地表现着自己、有意识有目的地给事物和现象命名的、思考着的个体。他们的名谓哲学揭示了主体与客体、本体与现象、认识与存在相统一的可能性与必要性,旨在证明,语言是现实存在的理性的反映,而词语则是这一被反映的存在的本质。 了解俄国语言哲学史上语言本体论流派及其思想精髓——名谓哲学,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研究俄国当代语言哲学。  相似文献   

9.
俄罗斯哲学家弗兰克与德国价值伦理学大师舍勒生活在同一个时代,又交往甚密。他们分别从不同角度给我们提供了重建基督精神气质的多重维度,并终生寻找着人的精神位格。在对待人的精神与生命、人与神的关系上,他们的观点有同有异。他们的基督教人学理论对于我们认识人的精神现象,进一步理解西方文化中的基督教和人道主义思想,思考人的生命意义、人的自由、人性善恶和道德等问题具有巨大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0.
俄罗斯自然科学家齐奥尔科夫斯基是宇航学的奠基人,他通过宇航学影响了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他的宇宙哲学内涵丰富,既包含了宗教、哲学内容,同时又为人类指出一条通往"完善、美好未来"之路——飞向宇宙,是关于整个人类未来的庞大计划。通常认为,齐氏在技术文明理想和准则基础上制订的庞大的改造地球、征服宇宙计划,预言了当今时髦的稳定发展的思想。但是,齐氏提出的改造地球计划是极度反生态的,而且试图通过人类的宇宙扩张解决全球问题,目前看来存在很多问题。因此,摆在人类面前的任务是寻找符合后工业时代的理想和价值的、能够解决人类面临的全球危机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张宏明 《西亚非洲》2002,8(3):26-31
智慧哲学在非洲哲学中属于传统哲学,即文化哲学的一个分支。非洲传统哲学由人种哲学、宗教哲学和智慧哲学构成,它与政治哲学和专业哲学并列构成非洲哲学的三大流派。非洲传统哲学有“集体层面”和“私人层面”之分,二者处于不同的认识层次。一般而言,前者是同集体性的大众信仰联系在一起的;而后者系诉诸批判性分析的个人思考。智慧哲学属于传统哲学的私人层面,它是与非洲传统社会中某些哲人个人的理性思维联系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12.
家的味道     
青衫 《新青年》2007,(12):12
历经8次的伴娘生涯后,我也终于走进了围城!我和老公大学同窗4年,毕业恋爱3年,在我们认识7年后,终于可以一起回家了。婚后的日子感觉真好,自由、快乐、舒畅,日子过得自在逍遥,一切如我所愿。可想起张罗结婚事宜的琐碎事,还是心有余悸。不说别的,就说装修吧,折腾了整整半年才算搞定。现在好了,一切都过去了,两个人终于过上了想象中的日子。  相似文献   

13.
冷战后建设和平成为联合国和平行动的中心任务,与此同时,“人的安全”话语开始兴起,因此,需要把人的安全置于建设和平的实践场景中来认识。建设和平的两大支柱——制度建设和经济发展与人的安全的两大核心要素——政治安全和经济安全之间分别存在因果关系。长期以来建设和平被建设国家的任务绑架,具体表现为“自由和平”主导了建设和平,结果是对制度建设关注有余,对经济发展照顾不足;重视了人的政治安全,却忽视了人的经济安全。这样,建设和平的结果是建设了“虚幻的和平”,人的安全表现为“虚幻的安全”。崛起的中国的对外援助和经济活动传播了“发展和平”的和平规范。“发展和平”关照了被“自由和平”轻视的经济发展这一支柱,有利于保护人的经济安全。21世纪建设和平应当是“自由和平”与“发展和平”的结合,是制度建设与经济发展的结合,而人的安全保护则应当是政治安全与经济安全的结合。这可能才是建设持久和平之道。  相似文献   

14.
心理咨询中的人性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人性和人性观的问题 ,历来是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所关心的基本话题 ,不同的人对此有不同的看法和观点。人性和人性观的问题也是心理学家所感兴趣的话题 ,探讨人性的本质有助于心理学家更好地了解人、帮助人。所谓人性 ,英语中的humannature是指人的本质和本性 ,它首先是个哲学上的概念 ,不同的哲学家对此有完全不同的回答。马克思主义对人性的看法是 :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在其现实性上 ,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心理学对人性的理解主要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考察的。在朱智贤主编的《心理学大词典》中 ,人性(huma…  相似文献   

15.
白银时代俄罗斯哲学是西方文明与俄罗斯民族文化冲突的产物.传统的民族精神与现实困境促成这个时期哲学具有典型的宗教性质和人本主义特点,其人本主义具体表现为关注人的存在、人的自由与人的神性.  相似文献   

16.
王军 《国际安全研究》1995,(4):28-33,55
探讨马克思史前社会理论与中国古典美学缘起之内在关系。中国古典美学中的规范性特征,反映出儒家美学思想不自觉地吻合了人类生存的天性,后来予以有意识地提炼和发展,则在客观上强化了这种天性,培植了中国人的民族文化性格;善的本体的原初确立盖出于财产,人类社会只有经过“人的依赖关系”和“物的依赖关系”两大阶段之后,美才可以永远摆脱财富及其派生的种种观念的羁绊;中国古典美学相济互补的儒道美学体系,植根于亚细亚生产方式,植根于东方社会农村公社的二重性。  相似文献   

17.
从国家战略布局看,建设国家优化金融生态综合试验区和东北区域金融中心是国家使命,体现的是国家意志,完成的是国家答卷,辽宁省和沈阳市要举全省、全市之力予以加快推进。  相似文献   

18.
和谐社会是人类不懈追求的理想社会,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动力之源。争取享有充分人权、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我国的奋斗目标。近年来,中国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从实际出发,积极倡导以社会和谐促进人权发展.又以人权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受到了国内外的高度关注和积极评价。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经济的角度阐述了美国统治菲律宾时期,美对菲的关税、贸易政策之演变及其背景、影响。达到诠释美国新殖民主义本质,解构美对菲的殖民本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古代中国与朝鲜的“气”哲学传统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元气自然论在王充以后,受魏晋玄学思辩哲学的压抑一度发展低迷,到北宋张载时走向高峰而发展为元气本体论,后又受程朱"理"论的排挤,一度衰微。300年后,王廷相、王夫之的气论又形成发展高潮。在朝鲜,确立气一元论哲学的徐敬德之后,气哲学传统就表现为主理主气之争、唯理唯气之争,最终由崔汉绮总集成。中国的气论主要作为宇宙本根论,道器、形而上、形而下等范畴始终成为诠释的中心。朝鲜的气论则更多地是对心、性、情等伦理本体的探讨,故主要围绕理气、心性、善恶等概念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