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进一步完善我国刑事诉讼结构及深化刑事司法体制改革,我们撰写了《侦检一体化模式研究》一文。拙文发表之后,受到学界和司法实际部门的关注,并引发了人们对刑事诉讼法学一些基础理论问题的反思。《法学研究》1999年第2期发表了读者王天国先生的来信(以下称王文),认为拙文第四部分“把侦、检职能应从政府行政职能中脱离出来的提法,与该文基本上借鉴三权分立模式的研究观点有些不协调,甚至矛盾”,并以标题的形式提出“侦检权不属于司法权”。笔者应该首先真诚感谢王先生及所有关注这一课题的同仁们。严肃的学术批评,是法学理…  相似文献   

2.
公诉权和司法权作为现代刑事诉讼中非常重要的权力,在本质上具有同源性,都是国家权力在刑事诉讼中的变体。但同时二者又具有异质性,二者不能简单在国家的名义下而结合,这是与制度设计者或立法者的原意不相符合的。因此,必须理性地对二者的角色以及相互关系进行定位。因为这决定着刑事诉讼的良性运作乃至法治国的形成。从哲学的视角通过冲突——衡平的方法论对我国公诉权与司法权关系进行透视和分析,以异域的法制为借鉴,或许可以找到一条现实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3.
司法权的本质是判断权——司法权与行政权的十大区别   总被引:41,自引:0,他引:41  
在国家权力结构中,行政权与司法权虽然同属执行权,但两者大有区别。它们之间最本质的区别在于:司法权以判断为本质内容,是判断权,而行政权以管理为本质内容,是管理权。何谓“判断”?判断是一种“认识”。何谓“管理”?管理是一种“行动”。判断的前提是关于真假、...  相似文献   

4.
赵亚杰 《行政与法》2006,(10):91-94
新闻舆论权作为一种社会权利与作为国家权力的司法权都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内因,两者在运行过程中更是体现出无可避免的冲突性;围绕其冲突的内因与冲突的解决方案,本文作出了相关的阐述。  相似文献   

5.
佀化强 《中外法学》2020,(5):1353-1376
法院创设权分概括创设权和具体创设权,其归属和司法权配置受制于法院法定、管辖权法定的宪法原则。该原则源于17世纪英国,18世纪被法国采纳,其原旨乃反对肢解刑事司法权、禁止指定审判法官或设立刑事特别法院(庭)。宪法成文化运动致使其扩张至行民领域,但在司法科学化冲击下其重归原点,并成为法治国的内在要求。形式要件为法院创设权依重要性分别保留于宪法与法律,实质要件为刑事司法权绝对保留、行民司法权相对保留。司法权的外部扩张与内部分裂催生了多层次的法院类型。我国确立了该原则,但法院分类不科学,创设权下沉、司法权配置(如三审合一)等背离法治要求。2018年宪法和法院组织法修订不仅没有解决问题,反倒引发重大隐患,应予完善。  相似文献   

6.
(接上期第50页)三、“侦、检一体化模式”与刑事司法体制改革现代国家在建构其国家体制时 ,或多或少采用或借鉴了权力分立和制衡的原则。但是 ,即使在实行“三权分立”制的国家 ,也并不意味着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这三权正好与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这三机关一一对应 ,恰恰相反 ,权力分立和制衡的价值理念正是通过三机关既有独占的权力 ,又交叉享有三权的形式来实现的。② 为了防止司法权过于集中 ,“三权分立”的倡导者孟德斯鸠也曾主张 ,处理上诉案件的权力应当由作为立法机关的贵族院执掌 ,并设想 ,因公务侵犯人民的权利 ,…  相似文献   

7.
●司法权是人民及其国家机关依宪法和诉讼法取得的依照法定的程序进行诉讼以维护个人、集体和国家合法权益的权利和权力的总和。狭义的司法权则是指依法主持和进行诉讼的国家权力。把司法权仅仅理解为法官的裁判权是狭隘的。●司法机关追诉犯罪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由犯罪的特性决定的。认为消极性和被动性是司法权的主要特点之一 ,并由此得出侦、检权是行政权的结论的观点 ,其错误根源在于无视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的本质差异。●法律监督关系只能是一种基于诉讼法产生、并由诉讼法调整的法律关系 ,而绝非“上命下从”的行政关系。为防止侦查权…  相似文献   

8.
李汉昌 《法学家》2006,(2):19-23
一、现行的公证强制执行程序 <民事诉讼法>第218条规定:"对公证机关依法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受申请的人民法院应该执行."新<公证法>的颁布,进一步明确了公证文书的强制执行效力.公证文书的强制执行效力表明公证是一种法定的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强制执行是公证推动社会诚信体制建立的司法保障,是公证作为国家证明活动的权威性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的侦检关系是一种流线型结构模式,这种关系模式在实践操作中效果并不令人很满意,导致侦查效能低下,违法侦查现象屡见不鲜。因此,对现有的侦检关系进行改造和完善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结合国际上流行的两种侦检关系模式和我国的侦检关系实际运行情况,对我国侦检关系的改善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期能为我国的司法改革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10.
一九八四年九月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法学》卷第六四九页上把“刑罚的种类”分为九种。我认为,根据我国刑法第二十七条至二十九条的规定,刑罚的种类应是八种,而不是九种。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两类。主刑有五种: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附加刑有三种: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附加刑既可以同主刑一起附加适用,也可以独立适用。《法学》卷把驱逐出境列为一种刑罚,并说“这9种刑罚又分主刑和附加刑两类”,但没有说明驱逐出境应属主刑还是附加刑。从刑罚的体  相似文献   

11.
罗浩铭 《法制与社会》2013,(24):139+159
权力天然的侵略性与扩张性决定了权力必须要受到监督与制约,这是任何一个国家走向民主与法治的必由之路。司法权属于一种权力,具有权力的属性特征,所以司法权也必须受到监督与制约。现代民主社会中,除了国家固有体制与机构对司法权的监督外,舆论的监督是重要的辅助手段。如何保障民众的舆论权,如何更好的引导舆论监督司法权是本文探讨之所在。  相似文献   

12.
司法权的理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司法权的运行价值导向应是摆脱了二元对立思维模式束缚的亦此亦彼式价值选择的结果,因此,司法权的理想在于,在其自身运行过程中,能够在一系列相互对立的价值范畴之间获得一种观念和制度上的统一,并在此基础上以更为丰富深刻的正当性资源作用于社会生活。这一理想具体表现为:司法公正与司法效率相统一;司法宽容与司法规序相统一;司法理性与司法经验相统一;司法判断与司法良知相统一;司法专业化与司法民主化相统一。  相似文献   

13.
试论司法权的能动性──金融危机中的司法权论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法能动主义"是一个不合中国司法语境的、含义混乱的标签,不足以正确反映我国司法权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所面临的现实挑战,应当用"司法权的能动性"来替代相关的论述.当下中国司法权能动性的发挥对于应对诉讼量激增的客观形势、充分利用司法资源、完善司法程序都具有积极意义.同时,司法权也必须在宪政框架内恪守其本分,遵循应有的界限.  相似文献   

14.
被动性是司法权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司法权的基本性质。本文从介绍关于被动性的学说入手,分析了被动性的体现及保持被动性的原因,并针对被动性和主动性的冲突,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司法权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刘瑞华 《现代法学》2003,25(3):87-93
本文从宪政角度阐述了司法权的基本特征。认为司法权具有独立性 ,表现为司法权形态的独立性和司法权运行过程的独立性 ;消极性 ,表现为司法权的被动性、司法裁判范围的有限性和庭审的消极性 ;终极性 ,表现为司法裁决效力的至上性、终局性 ;交涉性 ,表现为司法裁决必须建立在当事人充分举证和辩论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6.
侦检关系的本质及其改革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一、侦查对检察的从属性及检察对侦查的控制权在刑事诉讼中 ,诉讼的基本结构是控、辩、审三方构成的“等腰三角结构”图形 ,它不仅典型地体现在庭审结构中 ,也体现在庭外控辩双方作力量相当的诉讼准备 ,即庭外“等距离延伸”后构成的大结构图形中。刑事诉讼因追究犯罪的复杂性需要增加专门性的侦查活动 ,而侦查总是处在控诉一方。侦查与检察最富有意义的内容在于进一步揭示二者在刑事诉讼中诉讼地位的比较 ,或者谓之二者的主从问题。检察机关的职责是代表国家起诉犯罪 ,并且出席法庭控诉犯罪 ,履行举证责任 ,回答辩护方的质疑 ;不仅如此 ,检…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的侦检关系是一种流线型结构模式,这种关系模式在实践操作中效果并不令人很满意,导致侦查效能低下,违法侦查现象屡见不鲜。因此,对现有的侦检关系进行改造和完善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结合国际上流行的两种侦检关系模式和我国的侦检关系实际运行情况,对我国侦检关系的改善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期能为我国的司法改革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18.
19.
论司法权国家化——以治理司法权地方化为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文兴 《河北法学》2007,25(9):53-56
司法权地方化现象在我国普遍存在,一些地区还比较严重.司法权地方化突出表现在法院、检察院与地方党委、政府、人大等机关之间的关系中--法院、检察院的财权、人事权受制于地方.这种现象破坏了我国的司法统一和司法独立,损害了法律的权威和尊严.分析我国司法权地方化的危害和成因,并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20.
张磊 《天津检察》2009,(5):41-42
交通事故认定书是交通肇事案件中必备的案件材料。是认定交通肇事罪的重要依据。对于交通事故认定书属于何种证据种类,实践中有所分歧,有人认为其属于鉴定结论,有人认为其属于书证,笔者同意后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