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痼疾,从来没有消除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全球范围内发生了多次经济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重大影响。文章分析了战后几次规模较大的世界经济危机的共同点、不同点及趋势。指出我国应积极防范和应对经济危机,经济发展要具有国际战略眼光;要学会"化危为机";保持国内经济健康发展是防范危机的根本;在危机治理上,要敢于"不走寻常路";加强国际合作,建立全球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2.
后危机时代:低碳经济与企业竞争力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正>每一次经济危机都会对原有的经济格局产生重大影响。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人们在寻求战胜危机的出路时,不仅仅为了应对金融危机,而且将应对生  相似文献   

3.
本次由美国次贷问题转变为金融危机而引起的经济危机既是一个经济困难的表现,也是一个政府控制经济运行失当的问题。在全世界都反思金融危机产生、蔓延和爆发的教训,积极采取措施刺激经济的情况下,我国也在根据自己的国情来刺激经济的恢复。所以,既要保当前经济增长,又要抓住难得契机来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更要重视经济恢复后的环境状况,避免为了扩大内需而上马严控污染项目,使前几年在治理环境污染方面取得的成效前功尽弃,防止刺激经济过度而引发新的环境危机。  相似文献   

4.
经济模式重选不破题,世界经济很难走出危机。共识问题不解决,博弈全球化,经济将会出现一个个的新底三年前,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给全球经济领域带来了严重的灾难,那么,时过三年,世界又处在一个怎样的环境中呢?我认为,世界仍然处在由全球金融危机而引发的经济危机之中。虽然这场危机目前有了一些转机,但这并不能改变这场危  相似文献   

5.
徐康宁 《群众》2014,(1):23-25
全球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已经在低迷动荡的基本格局下走过了6个年头,前景依旧不很乐观。继2013年在困难中缓慢走向复苏之后,2014年的世界经济又将是一个中低速增长之年,复苏动能并不强劲,但具体表现和基本走势会略好干2013年。总体复苏念势夺Il对温和在过去半个多世纪内,世界经历了多次的经济危机,在大多数的情况下实现了较...  相似文献   

6.
经济危机的本质内容和具体形式应当区别开来,不同发展道路和不同经济体制可以发生不同类型的经济危机.马克思的危机理论没有过时.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根源于其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和自身限制.商人资本和信用制度是加剧经济危机的重要因素,但信用危机和货币危机只是经济危机的表现.经济危机对于市场经济形式来说并不是纯消极的.当前发生的全球金融危机是市场经济关系极度扭曲、金融制度和货币体系严重畸变的结果:国际社会在以扩张性经济政策摆脱当前困境的同时,必须解决经济关系和制度本身的问题.我国陷入经济危机有其特殊的经济原因,必须实行经济体制和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相似文献   

7.
对于当前资本主义世界发生的国际金融危机,我国学者的研究主要有两种不同的角度:一是从市场经济运行的角度来解释国际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趋势、对我国的影响以及防范和治理的措施,侧重于体制对策层面的分析;二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理论,来分析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实质以及对世界历史发展趋势的影响,他们坚持社会制度层面的分析。认为只有从资本主义制度上深刻认识国际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和根本性质,才能正确解读这次全球性经济危机。本文作者赞同既要从社会制度层面揭示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的根源和实质,也要从体制层面和操作技术层面探讨具体治理和防范危机的措施,尽量减少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和冲击,保持国民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侯贤磊  宋潇潇  陈婷 《传承》2010,(30):120-12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防范和化解经济危机,首先要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进行研究,资本主义国家在近200年的时间里应对危机的措施对我们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面对危机,一方面要改革国民收入分配制度;另一方面努力扩大内需,逐步建立内需主导型经济发展模式。通过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逐步消除危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当前中国经济产生的问题,普遍认为是受美国金融风暴和全球经济危机影响。进而有人认为金融危机是一种传染病,中国是没法躲避性地被传染了。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了中国经济,这点毫无悬念。但是,如果说金融危机是传染病,我认为有混淆根源的动机。  相似文献   

10.
崔学东 《传承》2013,(1):86-88
始于2007年底的国际金融和经济危机,成为1929年以来最严重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尽管金融危机源于美国劳动收入比重下降,财富和收入分配空前不公,以制造业为核心的实体经济不断萎缩,经济增长高度依赖不可持续的信贷消费和资产价格泡沫,但金融危机并不意味着以新自由主义、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化为特征的增长模式的终结。经济金融化,社会保障私有化,  相似文献   

11.
张宇 《政策瞭望》2009,(5):51-52
金融危机与中国发展模式面临的机遇2007年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金融危机已经发展成为百年不遇的全球经济大危机,危机深刻地影响着世界经济体系的变化和未来的走向,同时也引起了人们对现有经济理论的深刻反思和重新认识。那么,这次严重的经济危机对中国的模式有什么影响呢?无疑,从现象来看,从2008年下半  相似文献   

12.
"使文化产业成为应对金融危机的一个新增长点",总理温家宝最近在天津考察时提出的观点无疑为应对金融危机提供了一个新视角和新思路。从历史来看,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经济危机爆发时,几乎所有的行业都沉寂趋冷,但好莱坞的电影却乘势腾飞;而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时,韩国提出的"文化立国"救国方针,将文化产业作为21世纪发展国家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让电视剧与电影的"韩流"风靡全亚洲……如何发挥文化产业在应对金融危机中的独特作用,值得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3.
金融危机与中国改革 目前,百年不遇的经济危机正肆虐世界。尽管理论界有很多不同看法,但其实只是视角不同而已。有些人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来解释金融危机,有些人用西方经济学来解释。不管怎么解释,其实大家有个共识,就是都认为这次金融危机实际上是三个因素的叠加。一是世界经济达到了一个高峰,并向低谷跌下来的自然周期。  相似文献   

14.
一、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本次金融危机是继1929年——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之后又暴发的一次波及全球的经济危机。其速度之快、影响之重、波及之广远大于上次危机。危机的始作俑者是美国。发韧于虚拟经济中,根源在华尔街,苗头出现在2006年底.暴发于2007年12月。究其原因主要归纳在六个方面:一是美国的金融体系链条发育畸形。二是美国金融监管缺位。  相似文献   

15.
通过比较分析两次全球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特点及其后果,并基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观点阐述两次经济危机所具有的共性,以证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证明马克思主义在当前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同时,通过对两次经济危机的比较,阐述了其对我国经济发展所具有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金融危机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影响如何.已经成为业内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短期内.全球经济危机对中国文化产业会产生一些冲击和影响,但从中长期的发展来看.经济危机将推动中国经济加速转型,有助于文化产业发展宏观环境的改善。  相似文献   

17.
杨晟  杨谦 《新东方》2009,(1):57-59
随着美国华尔街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的蔓延,世界经济正在陷人衰退,全球性的经济危机日趋严重,我国也受严重影响。国家和海南省已经出台了一系列重大发展措施。国务院已提出10条措施,计划到2010共投入4万亿元,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8.
国际金融危机与亚太国际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爆发的世界性金融危机对亚太地区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是,与1929年的经济危机相比,2008年的金融危机对亚太地区的影响较小.由于深刻的历史根源,不同政治文明间的冲突是亚太地区现在和将来面临的最主要问题.在关注亚太地区不同政治文明间冲突时,尤其是后金融危机时代,有必要把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放在一个更大的区域里审视.  相似文献   

19.
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虽然还没有见底,但已经露出端倪。于是人们开始进一步探讨这场金融危机形成的根源、影响和历史走向。这就提出了深入研究当代资本主义的问题,真正搞清楚这两者之间的真实的而非臆想的关联。  相似文献   

20.
吴易风 《人民论坛》2012,(16):71-73
国家干预不是没有风险,不是没有代价,但是不干预的风险更大,代价更重在严重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背景下,西方国家许多人士都在反思西方现存的经济制度、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并构想未来的经济制度、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西方经济思潮的这一新动向,引起人们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