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村委会直选成为农村生活的重点体现了农民群众自己当家做主的权利,也是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选举中贿选的存在,直接影响基层民主政治的健康发展和农村社会稳定,通过对贿选现象调查和分析提出进一步防范和遏制贿选发生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李军  张小罗 《行政论坛》2011,18(3):62-65
"村民自治"作为中国民主制度改革与发展的"试验形式",吸引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但随着基层民主权利的落实,"贿选"行为作为一种民主制度的"顽症",也愈发显示其不可忽视的破坏力。"贿选"是政治行为的经济化,"贿选"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公共资源配置的一种重要形式,而对"贿选"查处不力,导致贿选的风险成本低,是"贿选"产生的重要原因。加强对基层选举中贿选行为的法律规制,进而准确诠释新的基层民主政治体制和社会组织形式,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3.
贿选现象显示“重农”背景下农村基层政治资源的“稀缺性”《瞭望新闻周刊》在最近的调查中发现,在我国最新一次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中,一些地方的贿选问题仍很严重。买票、代票现象时常出现,现代民主政治如何在中国传统乡村扎根遇到了新的挑战。贿选界定困难重重今年村委会换届选举期间,安徽省当涂县里桥村两个村主任候选人争着请村里的人吃饭、给村民送香烟拉票,一些群众有意见,把送来的香烟转送到乡政府举报他们。县乡纪委接到举报犯了难:选举期间利用各种借口请吃喝、分发香烟、糖酒等物品,算不算贿选?相关法律对此规定不够明确,查处这些问题缺少必要的手段和有力的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4.
从"贿选"事件频发看如何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地方选举中“贿选”事件的频频发生 ,既是贿选者扭曲的政治参与意识和升迁动机产生的恶果 ,也与部分选民及人大代表政治权利和责任意识淡漠有关 ,更是有关制度的缺陷和操作中的变形所致。“贿选”事件频发反映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运行中的一系列矛盾和问题 ,表明了发展和完善人大制度的紧迫性。发展和完善人大制度 ,既需要转变观念和提高认识 ,更需要改善党对人大的领导 ,并完善选举制度和加强人大自身建设。  相似文献   

5.
村“两委”选举中派系贿选现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农村政治经济的不断发展,村庄派系在农村社会文化网络和利益诱导的特定背景中产生,并具有政治属性。这一政治属性主要表现为村庄派系参与村"两委"的选举竞争和利益博弈,并以贿选的方式操纵选举。在村"两委"换届选举中,村庄派系之间的力量对比均衡格局和利益博弈激发了选举的竞争性。村庄资源越丰富,派系力量对比越均衡,选举的竞争性就会越强,派系精英即竞选者越有可能利用制度上的某些缺陷通过贿选方式操纵选举,从而掌握村级权力,实现派系利益目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和一定范围内产生的村庄派系和贿选现象已经成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障碍。必须进一步完善村级管理制度,特别是村级项目招投标管理和村务决策制度,细化其中的运作程序,加强与其相配套的监督机制建设,防止串标和以权谋私的腐败行为出现,铲除派系形成的土壤。同时,加大对派系贿选行为的惩罚和打击力度,强化对派系贿选行为的约束,促进农村基层民主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地域上的南北对峙,使泰国陷入严重的政治纷争和社会分裂1月15日,泰国最高法院开始就在大选中获胜的人民力量党,是否为前总理他信的傀儡政党一案举行听证会,并将对是否解散人民力量党作出裁决。同时,泰国选举委员会对涉及大选的贿选投诉正逐一进行调查和作出处罚。涉及大选的众多贿选投诉和政治诉讼案,使得以人民力量党为轴心组阁的前景变得模糊不清,泰国政局因此也充满变数。  相似文献   

7.
地方人大贿选的本质是金钱政治、权钱交易,它给国家和社会造成的危害是严重的。衡阳贿选案是地方人大贿选中较为典型的案例,深刻地暴露出我国地方人大选举制度的设计缺陷,如候选人提名制度不合理、缺乏相应的竞选机制、监督机制和处罚机制不完善等。推进地方人大制度的健全和完善,要建立规范的代表候选人提名制度,扩大选民和代表联合提名候选人的比例;在选举中切实落实差额选举制度,引入正当竞选机制;健全监督机制,加大处罚力度。  相似文献   

8.
贿选频发与治理的制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在我国选举领域频频发生的贿选案是政治民主化进程中的一颗毒瘤 ,贿选案频发的根本原因是我国现行选举制度存在的缺陷诱导所致 ,表现在候选人提名待遇差别化、候选人确定过程黑箱化、差额选举程序形式化、代表与选民关系疏离化、对贿选当事人责任追究温情化、选举与选民 (代表 )利益关系空洞化等方面 ,因此治理贿选根本途径是改革、完善、创新选举制度 ,依靠严密的制度防控、治理贿选现象。  相似文献   

9.
村委会直选中贿选问题的成因、危害与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村委会直选是村民自治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它调动了广大农民的政治热情 ,推动了农村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发展。但是 ,在目前的村委会直选中 ,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贿选问题 ,危害着村民自治的健康发展 ,影响着农村社会的稳定。因此 ,对村委会直选中贿选问题的成因、危害及其治理 ,应深入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前在我国农村村委会直选中或多或少存在"贿选"现象已是不争的事实,这无疑严重影响了我国农村的政治文明建设。造成"贿选"现象的主要原因集中表现为村民政治素质低下、经济利益诱致、选举机制不完善以及经济能人对政治地位的需求驱动等。为此,必须提高村民整体素质、加强选举宣传教育,理顺利益链,加快立法工作、完善选举程序、健全监督机制,加强对经济能人的政治引导、规范其从政之路。  相似文献   

11.
西方选举政治中的许多不良现象在我国都已经有所表现,而且来势很猛。特别是 “贿选”问题有愈演愈烈之势,社会反响日益强烈,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解决。  相似文献   

12.
台湾当政者终于不得不对贿选有所表示了。 在3月初台湾县市正副议长选举中当上桃园县议长的许振沄,还没有来得及端起香槟酒杯奏捷,就被办案单位起诉。起诉的原因竟是因为贿选! 从3月中旬开始的这场查贿扫黑行动,很快波及全岛。到4月中旬时,全岛23个县市议会,只有两个尚未查出贿选证据。在此期间,100多名涉嫌者被起诉,430多名议员因涉嫌受到调查,占本届县、市议员总数的一半还多。这一据称是1949年以来岛内最大的“政治清洁运动”,目前还在进行之中。  相似文献   

13.
孙会岩 《党政论坛》2010,(19):35-37
在村委会民主选举过程中,贿选问题一直困扰着各级党委和政府。近年来,贿选现象不仅进一步增多,而且出现了新的特点,贿选活动开始越来越严密化,手段也变得更加隐秘。  相似文献   

14.
农民政治参与是村民自治的重要内容。现阶段,农民政治参与的深度与广度都有重大突破,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但仍然存在着参与需求高但渠道单一并存,参与意识高但参与能力低下并存,政治参与冷漠与参与热情并存和宗族势力、贿选和换届不换人等困境,本文从制度、农民自身素质、传统文化及农村社会结构和社会阶层变化等因素出发分析影响农民政治参与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李洁 《学理论》2010,(10):40-41
在中国农村村民委员会选举中,贿选现象严重。贿选已呈多发性、形式多样化、组织严密化、操作隐蔽化等特征。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经济的因素、制度因素,也有农村社会结构及文化等因素。治理这种现象,首先在于培养村民的民主意识,其他则要合理划分村委员会的职能、加强对选举的监督和对贿选的处罚力度等。  相似文献   

16.
秦丛丛 《学理论》2009,(19):133-134
村官贿选现象,近年来在农村有不断增长的趋势,严重制约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因此,重视村官贿选问题,加强村官反腐问题的研究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作用至关重要。本文提出了四点预防贿选的机制,希望对遏制今后的村官选举中的违法行为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瞭望》2005,(45)
根治贿选的关键还在深化、完善民主制度。如果民主选举做得好,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跟不上,就会使“选票”贬值,令群众感觉不到民主权利的价值,为贿选培育了土壤。在完善法律法规的同时,要多管齐下,根治贿选问题:一是让民主管理成为民主的核心内容。选举是一次性的,民主管理才是日常性的、更重大的民主。对村集体资产的控制、支配要实行透明化,健全监督制约机制,减少村干部非法牟利的可能,从而弱化他们强烈的牟利预期。实行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落实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这也是防止贿选的最根本措施。民主管理使村干部无利可图,自然就不会去投资了,才能选出真正有公心的人。  相似文献   

18.
村委会选举的公正性问题直接影响和反映了农村基层民主的实现程度,关系到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进程。影响村委会选举公正性的最主要问题是贿选,还有因委托投票和流动票箱把关与控制不严以及代写选票规定存在漏洞等产生的问题。提高村委会选举的公正性,涉及现行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完善,关键是进一步明确影响公正性行为的界定原则、具体标准和处理手段。  相似文献   

19.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目录政治学研究从“现代化”到“制度变迁”———当代西方政治发展理论的语境转换(陈文新)比法院院长更崇高的事业:追寻“法的精神”(邱国成)关于世纪前期中国第三世界战略的基本思考(刘飞涛)贿选频发与治理的制度分析(黄宝玖)民主化模式探微(柳伍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一些地方开始出现贿选丑闻,仅媒体披露的就有好几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