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济搞上去靠什么?靠自力更生为主,国际合作为辅.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这样一个地步,我们完全封闭起来搞社会主义,这也难.所以,我们加强国际的合作,坚持改革开放,这一点绝对不能含糊.而且必须明确一条,是沿着社会主义的航向,不能越改革开放越资本主义化.我们既然要跟各个国家来往,因此我们在国际斗争中也得注意有理有利有节,该利用的一些关系还得利用.不管什么社会制度,只要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只要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你是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2.
上海,在九十年代全国改革开放的战略布局中,处在特殊重要的地位.九十年代的上海人,要认清形势,进一步提高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抓住当前有利时机,加快经济发展速度,加快改革开放步伐.一句话,上海一定要搞快一点! ●横着比一比,面临严峻挑战,上海必须搞快一点上海,是国际著名的大都市,曾经是东亚的一颗"明珠".拥有过许多"第一".新中国成立后,社会经济有了相当大的发展.它是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最大的港口和最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也是中国重要的贸易、金融、科技、文化中心.  相似文献   

3.
许群 《瞭望》1984,(37)
对内把经济搞活,对外实行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其实,在国内,对一个省、市、自治区来说,也不能“闭关自守”,而需要引进先进地区的人才、技术和资金,来发展经济。近几年来,拉萨、内蒙古、江西等地,正是由于采取了这种开放政策,使经济越搞越活,也使外地的人才、技术、资金有了“用武之地”。这是值得那些至今仍然紧闭门户的地区借鉴的。  相似文献   

4.
《瞭望》1994,(5)
发展经济要有新思路本刊评论员新年伊始,许多地方和企业在安排互994年的经济工作时,都很强调一点:发展要有新思路。何谓新思路?是指发展经济必须以提高效益为中心,不能再走过去盲目追求产值、扩大投资规模的粗放经营的老路子。这也就是说,不能靠铺新摊子、上新项...  相似文献   

5.
近期要论     
集中力量把经济搞上去,经济搞不上去其它都是空的.你一天到晚光在那里喊口号,喊"社会主义必将胜利"、"中国一定要坚持社会主义",也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最后还是要看你经济能不能搞上去?中国的问题归根结底是要把经济搞上去,同时又能否坚持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中国要把经济搞上去,搞上去无形当中就能用事实证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而且这就是对共产主义运动一个很大的贡献.这不是民族利己主义,这确确实实是我们共产主义理想的具体体现.关于计划经济与  相似文献   

6.
我们国家要改革开放一定要有稳定的政治环境,离开这一点,什么也搞不成。中国、东欧都处于发展经济的进程中,如只讲民主,结果是实现不了民主,经济也不能发展,只会出现国家混乱、人心涣散的局面。我们对此要有深刻的认识。因为我们有“文化大革命”的经历,亲眼看到了它的恶果。我们一定要坚持改革开放,这是解决中国问题的希望。搞改革开放一定要有一个稳定的政治环境。我国人多,各有各的看法,如今天这个示威,明  相似文献   

7.
现在国内外形势都比较有利,我国经济发展潜力很大,有可能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内保持比较高的增长速度.我们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抓住当前有利时机,集中力量把经济搞上去.小平同志说:"发展才是硬道理","问题的最终解决还是靠经济的发展."这是千真万确的.我们要按照十四届三中全会的精神,不失时机地推出已经准备好的多项改革措施,为经济发展创造比较宽松的环境.发展也要有新思  相似文献   

8.
国际国内形势对我们完成九十年代的任务,既有严峻的一面,也有有利的一面;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小平同志要求我们抓住中华民族百年不遇的机遇,一心一意把四化建设搞上去.搞四化建设,搞改革开放,也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不仅倒退没有出路,停滞也是不行的.如果我们不能在今后十年里切实加强农业,使农业上一个新的台阶,国民经济将缺乏坚实的基础,也无法满足新增人口的需要;如果我们不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工业的技术改造搞不上去,经济不能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国防建设不能适当地得到改进和发展,我们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就还要拉大;如  相似文献   

9.
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的关键,是增强发展意识,加快经济建设.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最核心的是要牢牢把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必须一天也不耽误,专心致志地、聚精会神地搞四个现代化建设."现在要横下心来,除了爆发大规模战争外,就是要始终如一地、贯彻始终地搞这件事,不受任何干扰.就是爆发大规模战争,打仗以后也要继续干,或者重新干,扭住不放,'顽固'一点,毫不动摇."只有社会主义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  相似文献   

10.
所谓廉政制度建设,就是要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需要,不断提高政府部门管理行为的规范程度和公开程度,以消除用权力与金钱作交易的温床。解决廉政问题不能依靠搞运动,也不能仅仅依靠自觉、依靠道德约束,要靠制度建设。公开办事制度,公开办事结果,依靠群众监督,建立制约机制来防止腐败,是促进廉政制度建设的好路子。  相似文献   

11.
搞经济建设,要真抓实干,靠的是扎扎实实、实实在在的功夫.耍点官僚主义,喜好做表面文章,摆摆花架子,最终是有害无益的.前不久,中央领导同志在巡视地方时,针对经济工作中的不良现象指出:现在,形式主义的东西还不少,形式主义也是官僚主义,要坚决克服掉. 把形式主义作为官僚主义的一个基本特征来加以克服,其实是反对官僚主义的深化.因为从本质上看,形式主义,是一种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其要害在于割裂  相似文献   

12.
改革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既不能急,也不能拖.一方面,改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这是因为:1.经济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它是亿万劳动人民自觉从事的事业,人们的觉悟是要逐渐提高的.2.改革的过程是一个观念更新的过程,这既要靠对社会主义以往实践经验和教训进行总结,也有待于改革中创造的新经验去证实.3.改革是史无前例的社会实践,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借鉴,只有通过改革的实践去探索,这就需要时间,使认识在反复  相似文献   

13.
沈宝祥 《理论探讨》2001,22(5):76-79
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始终是党的建设的总题目.这个总题目的含义有两层党的根本性质,党的历史特点.这两层含义是密切联系的.邓小平在1965年的一次谈话中就指出"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党的问题,这不仅是我们这一代的问题,也是下一代、再下一代的问题.一个国家的革命,核心的问题是党.有了一个好党才能引导革命走向胜利.革命胜利后,搞社会主义也要靠一个好党,否则,胜利就靠不住."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这个问题不可能一劳永逸地解决,而是要随着实践的发展,特别是革命和建设阶段的推移,不断探索.我们应当用发展的眼光和辩证的方法,结合党的建设的实际来研究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
有少数人,在否定共产党的领导,鼓吹资产阶级多党制时曾提出:"经济的多元化要求政治上也多元化,为什么不能搞两党制?"这种说法,是不顾中国的国情,在形式上机械地套用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经济与政治的相互关系的原理,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一生十分重视新闻宣传工作,对此有过许多深入的思考和论述,也有过丰富的新闻宣传工作实践。随着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不断发展,邓小平的新闻宣传思想与时俱进,形成了完整的体系。研究邓小平的新闻宣传思想对新形势下办好地方党报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性:一是"党报要无条件地宣传党的主张",保持鲜明的党性;二是要为群众办报,靠群众办报,办"管用"的报纸;三是要倡导清新、简洁、通俗易懂的文风,坚持"走转改",在走基层中转作风改文风。  相似文献   

16.
去年发生的那场动乱,人们一定还记忆犹新.这场动乱规模之大,介入的人数之多,给国家和人民在政治上、经济上带来的危害之严重,是"文革"以来绝无仅有的.造成这次动乱的根本原因是极少数人要在中国搞资产阶级自由化.这是大家现在已经明白的事实.但是,为什么极少数人能操纵那么多善良的人们为他们的目的服务呢?我认为,这里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极少数人搞动乱时,是以爱国的口号作掩护的,这就蒙蔽了不少群众,使许多人,尤其是青年学生中了他们的圈套.回顾当时,诸如"爱国无罪"、"爱国青年不能沉默了"、"妈妈,我没有错"之类的口号、标语到处都是.在社会上形成  相似文献   

17.
五、激动人心的年代:从传统的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物质生产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形式中并借助这种社会形式而进行的.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并以科学技术为第一生产力,必然要求改变原有的经济体制,从而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广阔的社会空间.邓小平深深地理解这一点,并明确指出:"要发展生产力,靠过去的经济体制不能解决问题"[1].为此,必须进行制度创新,即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如果说以科学技术为第一生产力是从生产力的内部构成上指明了当代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那么,建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则是从生产力的外部形式上指明了当代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正如邓小平所说:"搞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相结合,进行一系列的体制改革,这个路子是对的"[2],"只有这条路才是通往富裕和繁荣之路"[3].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破解三农难题的又一战略举措.新农村建设是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金融无疑是这一工程的血脉,但是,目前我国广大农村正处于严重"资金失血"的境地,资金的供求关系严重失衡,极大地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农村金融机构体系,对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三农问题的解决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项南同志最近在踏访闽东山区时说,山区治穷,关键是要把发展山区经济的战略思想搞对头,把扶贫资金用在刀刃上,把向山区“输血”变为培养山区自身的“造血机能”。  相似文献   

20.
过去在人们的观念中总有这样一种看法,认为经济发展不能有过高的速度,速度过高经济就会过热.前些年,我们常听到这样的议论,说增长10%的速度很快,达到15%就太快了,超过15%就是经济过热.广东从1979年至1991年的发展速度平均是12.4%,近几年已超过20%.广东的实践证明,速度超过20%,并未显示出经济有什么不好,没有出现混乱或不稳定现象. 要讲经济的发展速度,就要讲良性循环机制,不能简单地用一个数字来判断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