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青少年与法》2010,(2):F0003-F0003
日前,由人民网主办的“人民盛典暨责任中国2009人民网年度评选”和由正义网络传媒发起,中央政法媒体和天津电视台卫视频道共同主办的“2009年度中国正义人物”评选双双揭晓。重庆市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名誉会长、重庆市公安局局长王立军,以第一名的票数当选“十大责任公民”,并获得“2009年度中国正义人物”殊荣。“2009年度中国正义人物”评选组委会评价王立军:他,率“正义之军”掀起的这场举世瞩目的“打黑风暴”,让人们在光明与黑暗的较量中看到了法治的光芒。  相似文献   

2.
杨维安 《工会博览》2006,(19):51-51
近日,在第二届中国经济精英论坛年会暨诚信人物颁奖大会上,住总集团被评为“中国经济百佳诚信企业”;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贵林当选为“中国经济十大诚信人物”、第四届“中国改革新锐人物”。  相似文献   

3.
IT新传奇     
读张爱玲散文《公寓生活记趣》,描写她在上海的日常生活。读到“我们的开电梯的是个人物”一句,忽然想到:原来这“人物”早已有之,我还以为是“潮语新词”呢!张是写人高手,她用种种琐碎小事,把这“人物”写活了。但从上文下理看来,张爱玲并不很贬低这开电梯的小“人物”。  相似文献   

4.
孔子曾说:“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但并非所有公共人物都能有此自信与雅量。范志毅名誉权案一审判词中出现“公共人物”概念,而《民法典》草案删除了公共人物隐私权保护反向倾斜规则。一者令人赞赏,一者令人遗憾,也令我们看到了中国新闻司法进程的曲折性。  相似文献   

5.
贾琳 《工会博览》2008,(10):117-118
英国现代主义小说家伍尔夫创作的《海浪》是20世纪著名的意识流作品。其中富有音乐感的景物描写“鸟鸣”与“海浪声响”发挥主导动机作用,使引文形成一条独立旋律,并使其与正文中六条独立旋律(六个人物的内心独白)交织成和谐之音,而正文中六条独立旋律因不同亦交织成美妙之音,这分别表现出了多声部复调音乐模式小说作者与人物之间及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对位现象,具有独特性。  相似文献   

6.
袁伟 《台湾研究》2001,(4):87-93
10月底,陈水扁“执政传记”《世纪首航》出版,迅即引起岛内朝野和社会各界对“政治人物出书热”的再度关注。观察近10余年来的台湾出版界,出现一种特殊现象,即出现了主要政治人物亲自撰写或其亲信、随从捉刀撰写的“政治书籍”热,而此类“政治书籍”的选题内容广泛,  相似文献   

7.
最新一期的《时代》周刊,评出2009年度一人物。除了像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和中国中央银行行长周小川这样的“权势人物”之外,平民味儿十足的“中国工人”作为唯一上榜的群体人物高居榜单亚军位置。  相似文献   

8.
奥康纳和克沃尔是20世纪90年代后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他们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经济理论和生态思想的基础上,对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发生原因、发展过程和解决措施提出了有创见性的思想主张。通过对“第二重矛盾论”与“交换价值至上论”、“新陈代谢断裂论”与“能源危机论”、“改良型生态社会主义”与“革命型生态社会...  相似文献   

9.
财富诸侯并不可怕 这里要谈的“财富”不是指经济学里所分析的主要作为劳动产品的“物质财富”,而是指在当代中国“财富最大化”机制下产生巨额财富的现象,它总是与以下一些词汇关联着:“财富论坛”、“财富人物”、“财富中国(而不是‘中国财富’)”等。它们在这里主要是做形容词用。因此,今天中国人在媒体上大肆谈论的“财富”,大多与“大富翁”、“财富领袖”等有关,笔者称它为具有帝国效应的“财富诸侯”。  相似文献   

10.
李登辉与台湾“民意”潜在冲突简析——从白晓燕案引发的抗议风潮谈起毛仲伟*在推动台湾政治转型过程中,李登辉是“民意”不离口的政治人物,“民之所欲、长在我心”几乎成了李的口头禅,他曾凭此历经朝野激烈权力斗争“无往不胜”。昔日“党内大总管”李焕、“末代军事...  相似文献   

11.
顾城在新西兰杀妻自缢引来众说纷纭,围绕其绝笔《英儿》的版权又起纠纷。有传闻说,最早买走书稿的“种秘人物”已因此发了大财!到底实情如何?“神秘人物”又是谁……  相似文献   

12.
一场企业大震荡再一次不请自来。质疑、指控、审判企业人物的风暴, 席卷大陆,从中国广阔的边疆,内蒙古、新疆,到曾经领跑中国的珠三角,再到大陆企业国际化的通道——香港、新加坡。一批可谓知名的企业人物,在瞬间即被斩落光环,由“天使”转为“魔鬼”,沉沦而去。这样的企业大事件贯  相似文献   

13.
《工会博览》2013,(2):10-10
人物档案:巨晓林,1962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1987年3月成为中国中铁电气化局一公司的农民工。先后获得“知识型职工先进个人”、“北京市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  相似文献   

14.
张亮 《法制博览》2023,(18):86-89
“捕诉合一”与“捕诉分离”各有利弊、争议久矣。“捕诉合一”有助于提高效率、引导侦查、减少内耗,但理论界认为其存在中立性丧失、办案质量下降、内部制约失衡等危险。为了避开“钱穆制度陷阱”,应思考“捕诉合一”的理论依据,遵循权力制约、人权保障、程序正义等原则,从地理、人物、人心三个维度展开探究。“捕诉合一”并非“捕诉分离”的否定,也非固有模式的简单回归,而是分析利弊、总结经验、完善机制的螺旋式上升。  相似文献   

15.
皮埃尔·马舍雷(Pierre Macherey)是法国著名思想家,也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马舍雷在阿尔都塞和结构主义的影响下,提出了“文学生产”,“文本的沉默”等颇具理论创新性的概念。本文则从“结构”概念出发,探讨了马舍雷与结构主义、阿尔都塞在理论上的不同,认为马舍雷通过辩证的思维,重申了历史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16.
徐洪 《工会博览》2008,(10):126-127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北京城内的普通市民们在社会变革的大潮中,既坚守着传统文化的记忆,又沾染了新文化想象。这部写于1983年的长篇小说《钟鼓楼》,就像一幅冬至版的“清明上河图”,通过栩栩如生的人物及真实场景为我们呈现了当时北京市民思想观念及行为中的“官样”表现、“糊涂”观念、“忍让”精神的传承和做人“原则”的矛盾等独有的文化记忆与想象。  相似文献   

17.
一个神秘人物又“神秘”地返回了生活。七九年上海民办刊物《民主之声》,负责人是他;八○年,发起成立“民刊学会”的,也是他。他曾自凑班底,竞选上海南市区人民代表,这成了当年的“爆炸”新闻。这个神秘人物,姓傅名申奇,原是上海动力机厂工人。五年前,他被控犯“反革命煽动罪”,判刑七年。今年七月,他被提前释放。找寻他的人在问:傅申奇在哪,近况如何? “我在自建的‘炼狱’里!”这位平常、普通的三十二岁男子深沉地说,“我在民主、宽容的氛围里,  相似文献   

18.
1997年圣诞节刚过,法国左翼思想界著名人物科内利乌斯·卡斯托里亚迪斯(CorneliusCastoriadis)由于心脏外科手术引起的并发症在巴黎辞世,享年75岁。法国《世界报》刊载的一则“讣告”盛誉卡斯托里亚迪斯为当代法国的“精神泰坦”。法国一位左翼学者则把卡氏与另一位自由思想家以赛亚·伯林相比,亲切地称之为“我们的以赛亚”。法国共产主义报纸《人道报》也不得不承认卡氏是当代法国激进思想界的重要人物,尽管它给卡氏的名号——“重要的持异议者”——带有浓厚的贬义色彩。卡斯托里亚迪斯著作的英译者和研究者柯提斯(DavidAmesCurtis)则…  相似文献   

19.
众多政法界“元老人物”数年如一日地关注一个厂长的“贪污案”,为其公开鸣冤请命,这在福建省是第一次,在全国也少有。  相似文献   

20.
本刊讯近日,第七届“中国经济高峰论坛暨中国经济人物颁奖盛典”举行。首钢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朱继民获得了“新中国60年经济之星年度人物”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