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6 毫秒
1.
西柏坡是党中央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西柏坡时期,中国共产党不断扩大革命力量,积极探索实践,展现出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勾勒了未来新中国的宏伟蓝图。西柏坡时期的革命精神是在中国革命走向全国性胜利的伟大历史转折时期所形成的无产阶级革命精神。从中国共产党西柏坡时期的革命历史中汲取前行力量,对于我们服务新时代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西柏坡精神、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各有特点,作为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三个重要节点,它们在内涵上又包含了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艰苦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很多共性。这三大革命精神是民族精神的升华和我党先进文化的缩影,是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因此具有内在的高度一致性。  相似文献   

3.
西柏坡精神是解放战争时期,老一辈革命家在艰苦的战争环境中,团结一致,英勇奋斗,身体力行,培育和形成的光荣革命传统和优良工作作风,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革命先辈留给我们的一份宝贵精神财富。刘少奇为西柏坡精神的形成做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4.
沂蒙精神,是沂蒙山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底蕴,以“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为基本特征,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而形成的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优秀群体意识和可贵革命精神。沂蒙精神,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都是伟大民族精神的具体表现,更是党的群众路线的鲜明写照。因此,大力弘扬沂蒙精神,加强群众路线教育,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党中央在西柏坡时期的辉煌历史和成功经验,铸就了集"两个敢于"的革命精神、"两个善于"的建设新社会精神、"两个坚持"的建设新国家精神、"两个务必"的执政党精神于一体的西柏坡精神。西柏坡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家园中的一朵绚丽奇葩和中国精神宝库中的一块奇珍瑰宝,也成为当前推动河北实现绿色崛起的精神动力、精神支柱和精神支撑。  相似文献   

6.
西柏坡时期是党的历史上一个重要转折时期。党中央和毛泽东在西柏坡领导土地改革运动,指挥战略决战的三大战役,召开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为中国革命取得全国胜利、建立新中国以及党执政后的建设建树了伟大功绩。党中央和毛泽东以其西柏坡时期的伟大实践、理论创新和精神风貌,培育形成了以“两个务必”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我们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始终牢记“两个务必”,大力弘扬西柏坡精神。  相似文献   

7.
金钊 《理论前沿》2003,(15):22-24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不断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丰富和发展着中华民族精神。这种蕴含着无穷魅力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动力,也是中国人民未来薪火相传、继往开来的强大精神支柱。一、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对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一直十分注重精神力量的培养和运用,中华民族精神在…  相似文献   

8.
群众路线在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中都有重要体现,是革命精神一以贯之的重要内涵。它是推动革命精神发生发展的内在力量,决定了革命精神的价值取向,在党的精神财富中具有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9.
在西柏坡时期,中国共产党人逐渐孕育了以"两个务必"、"两个敢于"、"两个坚持"、"两个善于"为基本内涵的西柏坡精神。西柏坡精神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既一脉相承、紧密联系,又独具特色。多角度、全面、科学地探析西柏坡精神的基本内容及其实质,对加强新时期党的科学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探析了中国梦的内涵及实现中国梦的目标,阐释了新时期弘扬西柏坡精神的途径与方式。西柏坡精神体现了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统一,西柏坡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动力。通过弘扬西柏坡精神,不断推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一定会实现。  相似文献   

11.
古田会议精神的核心内容是党的建设、军队建设、根据地建设纲领的确立和对中国革命成功之路的根本确定。古田会议精神是井冈山精神的延续,这一精神在中国革命战争的各个历史阶段中得到了实践和进一步弘扬,相继形成了苏区精神、长征精神、抗战精神、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等精神系列,从而成为中国共产党、人民军队和革命人民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坚强精神支柱。  相似文献   

12.
民族精神:安顿民族生命的精神家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宏伟目标。其中,“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一种新的表述。在科技发展El新月异、经济全球化、文化思潮多元化的今天,培育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总有一些核心价值观念能够穿越时空的界限,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共享,其普适性为全人类所认同。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构成民族精神的主要组成部分,而民族精神则是安顿民族生命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13.
董必武和陈潭秋皆为中国早期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党的筹备、建立和发展时期,自始至终对党和人民事业忠诚,体现出难能可贵的党性品质,同时,他们也以党性教育为工作重点,进行革命的组织和宣传任务,成为中国共产党开展党性教育的典范。从董必武和陈潭秋革命合作机制视域,厘清两人党建过程党性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对于新时期密切党群和谐关系,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具有深刻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再谈遵义会议——刍议遵义会议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90年历史上第一次伟大的转折。其伟大转折意义在于正确地改变了党中央领导核心、改变了党的思想路线、改变了党的军事路线。遵义会议精神内涵可以初步表述为:坚定信念,忠诚革命;坚持真理,实事求是;顾全大局,民主团结;独立自主,实现转折。遵义会议精神的当代价值在于,它集中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优秀品格,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精神动力;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重要历史参照;它作为民族精神的一个组成部分,对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提供了历史之镜。  相似文献   

15.
案例教学已经成为干部教育培训中运用广泛且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但在党性教育领域的运用尚处于探索阶段。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时期积累的丰富历史经验和深刻历史教训,为今天加强领导干部党性教育提供了丰富素材和无尽精神财富。运用党史资源开展党性教育案例教学具有独特优势。初步研究表明,选择党史案例应把握两个方向性原则,设计和撰写党史案例应遵循三个基本原则。把握和完善这些原则,深化运用党史资源开展党性教育案例教学的研究,对于促进领导干部党性教育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论红安精神     
红安精神是董必武等老一辈革命家培育的一种精神,它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从本质上讲,都是中国共产党培育的无产阶级革命精神。红安精神的内涵可以概括为朴诚勇毅,一心向党,求真务实,艰苦奋斗,不胜不休。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加强党的建设,提高执政能力,必须继承和弘扬红安精神。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正义精神、民本精神、人本精神、和谐精神及平等精神等与现代法律精神相契合。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进程中,我们既要移植外来法,但更应立足本国传统文化,挖掘本土资源,并大力弘扬其精华部分,传统文化中的法律精神正是本土资源中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18.
时光飞驰,弹指一挥间,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了90年的峥嵘岁月。这90年中,中国共产党经历了国民大革命、十年内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的成立、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在此期间,伴随着同国民党、各民主党派关系的变化,中国共产党渡过了90年的风风雨雨,亲历了90年的浮沉变换。回顾与展望中国共产党与其他党派关系的变化,使我们更加坚信中国共产党是伟大、光荣、正确的党。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在十六届六中全会上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概括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内涵十分丰富的完整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文化、多元价值取向的指导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培育出来的。延安精神是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导下形成和发展的,但中国传统文化对延安精神的形成和发展同样有着深刻的影响。它们之间是继承与批判的关系,延安精神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汇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