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长征标语,通俗易懂、喜闻乐见,起了极好的宣传作用红军长征本是一场由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而被迫进行的战略转移,但是在党中央的指挥下,红军利用这个接近民众的机会,在长征途中大力开展宣传工作,运用标语、口号、漫画、传单、座谈等多种形式,宣传了红军的宗旨,团结了广大群众,传播了革命思想,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长征途中,红军留下了无数石刻、木刻、手写的标语。这些形式多样的标语,是红军宣传群众、鼓舞  相似文献   

2.
长征时期,围绕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在不同阶段的中心任务,红军长征中的标语也呈现出阶段性的发展与变化。从长征初期以土地革命等基本口号为主,到遵义会议后加入地方民谣等元素,以瓦解敌军、配合作战为导向,再到红一、四方面军会师后积极宣传"北上抗日",长征标语的内容不断丰富,形式日益灵活,功能也不断拓展,充分展现了红军在极其艰苦条件下饱含智慧的创造力。  相似文献   

3.
祁禄山的红军标语2003年2月17日清晨,我背着沉重的行囊,跨过于都河,沿着中央红军的长征路线,开始了313天重走长征路的艰苦历程。当我踩着沙子与石块铺成的村道拐进深山里的于都祁禄山乡时,天完全黑了。第二天一大早,年轻的乡干部邹厚华就领我去看祁禄山乡的红军标语。他说;"我们乡的红军标语很多,可我搞不清这些标语是红军长征留下的,还是长年驻在这里的苏区红军写的。"祁禄山与国民党统治的白区相连,是中央苏区的前哨,经军和白军经常在这里发生拉锯战。这儿的老百姓称长年驻扎在这里的红军为"小红军",称长征时经过这里的红军为"大红军",这是根据人数的多少来称呼的。祁禄山乡是我在长  相似文献   

4.
正毛泽东说:"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在战火纷飞、条件十分艰苦的长征途中,红军到处"张贴宣传品","大贴五色标语画报",在沿途山崖上、石桥大柱上、地主的宅子以及庙宇的墙壁上,留下了一幅幅颜色简单而又醒目的各类宣传画。这些宣传画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在长征岁月中发挥了重要的宣传鼓动作用。讴歌红军长征的革命斗争长征中的宣传画,首先描绘了红  相似文献   

5.
1936年7月.红军长征途经青海省班玛县,点燃了千里草原革命的熊熊烈火,当地藏族人民为了表达对红军的怀念,把红军长征经过的子木达沟改称“红军沟”,“红军沟”石壁上当年红军书写的“北上响应全国抗日反蒋斗争!安庆宣”巨幅标语,经过半个世纪的风雨剥蚀,至今仍字迹清晰,历历在目,1986年5月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相似文献   

6.
红军长征时期的宣传标语具有形式多样化、语言通俗化、内容具体化三个典型特点,在指导革命斗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新时代学习长征标语宣传的有效经验,对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宣传工作具有重要启示:加强城市空间资源利用,提高宣传形式多样性;利用通俗易懂话语形式,实现宣传语言大众化;顾念人民大众切身利益,增强宣传内容贴切性。  相似文献   

7.
《党课》2006,(12):93-94
长征路上,红军将士撰写了大量的红色楹联或楹联式标语,宣传中国共产党的理想信念和政治主张,号召人民起来开展土地革命,建立工农政权,对推动革命事业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全国罕见的红军标语群在福建永安被发现,上千条的红军标语分布在永安的11个乡镇、100多个村庄,以其特有的方式描绘出如火如荼的土地革命斗争画卷。永安红军标语群因其数量最多、密度最大、落款最全而堪称现存的红军标语博物馆。  相似文献   

9.
长征时期毛泽东和中共中央非常重视党的宣传工作。面对迫切的革命形势需要以及从组织群众、扩大红军影响力的考虑,毛泽东和中共中央通过发行报刊、建立红色中华新闻台、张贴宣传标语和宣传画、创作革命诗歌和革命歌曲等多种形式加强长征时期的宣传工作,从而鼓舞了部队斗志,增强了部队的群众基础,动摇瓦解了敌军,保证了长征的最后胜利。  相似文献   

10.
长征时期的红军标语口号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是中国革命文化史上独特的现象,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形式,是红军宣传动员工作的一大创举。它以通俗的语言向大众传播革命真理,震慑瓦解敌人;宣传抗日救国,唤醒受苦民众;鼓舞战斗士气,凝聚革命力量。每一幅标语,每一句口号,都是党和红军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都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都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