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与地区现代化进程中 ,社会随着经济发展而发生了深刻变化和结构变迁 ,现代阶级与阶层的形成、发展和壮大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 ,其中具有重要意义的是现代产业工人阶级、受过教育的中间阶级和企业家阶层的成长壮大 ,社会结构渐趋合理。同时 ,整个社会的富裕程度、教育水平和城市化水平也不断提高 ,为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稳固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自本世纪三十年代起,拉丁美洲国家开始进入了一个经济迅速发展和社会急剧变革的时期。半个多世纪来,这些国家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阶级结构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在这一系列变化中,中间阶层的壮大,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苏联东欧社会变迁的实证分析,从社会结构分层的视角探索苏东社会转型的原因及过程。首先,高度工业化与城市化所导致的城乡社会结构的改变,是苏联东欧社会转型的根本原因,这是它与东亚、拉美等国或地区的社会转型具有深层关联性的一面。而农民迁移到城市的结构性流动所产生的复杂流动机制和分层机制,对苏东社会转型带来了直接的影响和冲击。苏东社会的中间阶层,其价值观、社会功能和政治态度对激进的制度转型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其次,先是深层次的社会结构发生转变,即由农民向城市工人的阶级分层发生变化,然后才是表层的社会结构发生转变,即在市场化背景下,苏东社会的阶层分层因利益多元化而发生分化。苏东社会结构转型的具体过程明显地分为这两个阶段。  相似文献   

4.
中间阶层是拉丁美洲现代历史上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二十世纪初期以来,中间阶层特别是新中间阶层或曰白领阶层的人数迅猛增加,在拉美政治舞台上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引人注目,在一些工业较发达的国家,其影响尤为显著。对拉丁美洲中间阶层的研究无疑有助于我们对战后拉美社会发展变化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南非后种族隔离时代的统治阶级与南非的不发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撒哈拉以南非洲其他国家不同,南非不存在农民阶层,且南非人掌控着本国的制造业和采掘业.这两大特征对南非的国家治理和政策选择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后种族隔离时代,南非发展模式受制于国家政治精英中黑人中上层阶级和以矿产能源联合体所有者为首的经济寡头们联合起来构成的统治力量,二者借助以赔偿为原则的<黑人经济授权法>而达成了妥协,这种妥协使南非仍延续着旧的消耗矿产资源模式,因而不利于南非的长远发展.南非亟需借鉴亚洲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经验,改变旧发展模式,并培养黑人的企业家精神.  相似文献   

6.
(一) 阶级和等级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別的概念。阶级主要是依据对生产资料占有状况而所处的地位划分的经济阶层,说明的是一个人的经济地位;等级除了经济因素外,还包括政治权力、宗教礼仪和社会地位等标准。在资本主义以前的社会里,阶级通常以等级的形式表现出来,或者换句话说,阶级隐藏在等级的外壳内。只是到了资本主义社会,阶级关系才脱去等级的外壳明朗化起来。种姓是一种等级制度,又是印度特殊的阶级结构。从理论上说,种姓是一种礼仪地位,  相似文献   

7.
按照洛特曼的文化对话机制,当两种异质文化接触和交流时,接受者接受外来文化通常要经过五个阶段。而且,要使对话能够进行,需要具备一系列条件。18世纪从彼得大帝开始俄罗斯拉开了与西方文化广泛交流的序幕,这个时期是俄罗斯接受外来文化的第一阶段。到了19世纪反法战争的胜利使俄罗斯人的民族意识和个人意识空前觉醒,这样一个特定的历史年代是文化发展的大好契机,俄罗斯民族抓住了这一契机,贵族精英阶层进行了深刻的文化反思进而达到实践的文化自觉,促成了19世纪俄罗斯文化的高涨,迎来了俄罗斯文化的黄金时代。这是俄罗斯接受外来文化的中间阶段,也是关键阶段。从此,俄罗斯文化开始走向世界,成为世界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是洛特曼所说的文化接受的最后一个阶段。  相似文献   

8.
巴基斯坦1947年立国至今,其社会结构主要由封建地主阶层和以农民为主的草根阶层两大要素组成.由于历史和经济原因,巴国家政权一向被封建地主垄断,广大农民始终处于政治上无权、经济上贫困的境遇,由此导致民选政府的脆弱、军人统治的长期化.近10年来,随着巴基斯坦经济快速增长,巴中产阶级群体日益壮大,作为其主要成员的律师、独立媒体记者2007年甚至一度成为反对穆沙拉夫政权的主力.但巴中产阶级目前因力量单薄,尚难担起推动巴社会结构变革的大任.从中短期看,巴基斯坦政治生态将一如既往,难有根本性变化.  相似文献   

9.
俄罗斯:社会结构与政治格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是一篇试图说明社会与政治互动关系的探讨性文章,重点阐述社会结构即社会居民分层状况对社会政治发展的影响.文章叙述的基本线索是业已形成的各社会阶级和阶层怎样以他们的利益要求和政治愿望并通过这些东西的表达来影响整个社会政治和权力体系的形成,尤其是各阶级阶层怎样以政党组合为起点参与国家政治并"支配"政治格局.  相似文献   

10.
战后以来,菲律宾的工业发展大致经历了五、六十年代的替代进口工业化阶段和七十年代以来的面向出口工业化阶段。不少论著已论述了菲律宾在推行面向出口工业化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但是,从阶级、阶层或企业集团的角度来分析探讨菲律宾在推行面向出口工业化目标时所遇到的阻力,则并不多见。本文将集中探讨菲律宾早期形成的资产阶级如何和为何反对面向出口工业化和经济开放政策这一经常被人忽略的问题。在探  相似文献   

11.
战后德国较之于战前帝国时期,就业结构发生了快速变化,原来占社会主导地位的工人和业主人数明显下降,原先数量上微不足道的公务员和职员人数疾速上升,一举成为就业人口中的主力军。一方面,这使得德国从原来工业社会快速转向服务业社会;另一方面也使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转变,即由两元主导的阶级社会变成了多元主导的阶层社会,基于利益的阶级冲突退隐,源自认可的多元文化冲突开始出现。不仅此,由于两德和外来移民的缘故,战后德国社会的快速变化还呈现出一些其他西方国家不具备的特有方面。  相似文献   

12.
钱德喜 《海内与海外》2008,(6):58-59,36
“统一战线”,是一种自古就有并不断发展的社会历史现象。在我国古代的《孙子兵法》、《三国志》等古籍中的“交”、“合交”、“结”、“合纵”等词语的意思,就是统一战线。它的内含是一种联合的战略,是不同的社会政治力量包括阶级、阶层、政党、  相似文献   

13.
东南亚中间阶层的形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众所周知,经济增长会对收入分配产生影响。但其影响方式各不相同,与该社会所有的生产函数、生产要素赋存状况以及贸易形态有着很大的关系。而且,收入分配的变化可以改变国民经济中的消费形态,例如在经济增长初期,不能购买耐用消费品的阶层通过其收入的增加便可以购买那些商品等。我们可以广泛地观察到,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从两极分化的富裕阶层和贫困阶层之间产生了可购买耐用消费品的新阶层。这种阶层被称为中间阶层、中产阶级、中等阶层、新富等,不仅在经济上具有特色,而且在政治上也能成为对社会有意义的阶层。本文拟从经济角度就东南亚各国被称为中间阶层的阶层形成状况加以考察。  相似文献   

14.
中产阶级政党的发展与其阶级基础和政治立场等因素有关。拉美中产阶级政党在进口替代工业化进程中崭露头角,但在近年来普遍面临发展困境。本文以墨西哥国家行动党为案例探讨这种困境的成因,对该党内部派系斗争、社会基础等因素进行历史分析。作为持中右立场的中产阶级政党,墨西哥国家行动党长期面临两大制约。一是来自右翼势力的渗透,导致该党政治定位出现摇摆,从中间立场向右翼摆动,党内长期分裂,党政不和。二是狭隘的阶级基础所造成的地域局限性。国家行动党的主要力量集中在中小企业发达的北部地区,难以成长为全国性大党和国会中的多数党。在这两种制约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国家行动党选举竞争力不强、执政能力低下,始终无法建立广泛而稳定的群众基础,陷入发展困境。结合阿根廷激进公民联盟和哥斯达黎加民族解放党的类似情况,本文认为拉美国家中产阶级政党普遍面临相似的困境。能否突破这些结构性制约,是拉美中产阶级政党发展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中美两国领导人、政府和各界人士都认为,中美两国要发展稳定合作关系就一定要扩大两国间的共同利益和共同点,两国关系应建立在共同的基础之上.这是正确的.但与此同时,中美至少在相当长时间内都将是政治制度、意识形态、国际战略、历史文化、国家利益等很多方面不同的两个大国,两国间的重大不同甚至矛盾、分歧将长期存在.因此,中美关系要长期稳定发展、建立新型大国合作关系,就不能仅以共同利益为基础,而同时应以不敌对、不挑战、不威胁和不反对对方重大利益和主要方面为基础.中美两国关系只有确立和依据这两大支柱,才能保持长期稳定和发展,真正建立和发展新型大国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16.
郭强 《国际资料信息》2016,(4):21-25,30
“基地”组织与“伊斯兰国”(Islamic State,简称IS)是当今世界两大极端组织,这两大极端组织在意识形态方面是“近亲”,都信奉瓦哈比一萨拉菲主义(Wahhabi-Salafism);①在行事手法方面,两者都惯用包括爆炸、绑架以及自杀式袭击等在内的恐怖主义手法;两者还有很深的历史渊源,IS的前身伊拉克“基地”组织是“基地”组织的分支,其间曾存在长期的合作关系.为此,不少人认为IS与“基地”组织别无二致,但自2014年以来发生的包括“基地”组织与IS公开决裂、大打口水战乃至双方频发冲突等事件表明,IS与“基地”组织之间的关系充满着不信任和敌对.有学者认为,IS与“基地”组织已经进入了公开竞争阶段.②因此,对这两大极端组织进行比较研究,认清两者的渊源和区别,显得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7.
庄晓惠 《东北亚论坛》2011,20(2):98-110
俄罗斯由转型而引发的贫富差距问题,对社会造成了许多负面影响,比如,道德规范下降,公民淡漠政治,公信力大大降低等。现如今,俄罗斯的贫富差距并没有消除,但整个社会形势却不断好转,人民的乐观情绪不断增长,国家也在稳定中不断走向复兴。从这些现实状况来看,俄罗斯社会似乎摆脱了贫富分化的纠结,已然超越到了另一个发展阶段。俄罗斯转型期的公共政策、阶层分化模式、阶层状况等一些措施与现实,不失为解释这两种情势变换更迭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动荡不安的非洲大湖地区丁丽莉在过去的一年中,非洲大陆多数国家政治形势趋向稳定,部分“热点”继续降温。例如,安哥拉政府与“安盟”对立双方在解决军事问题上取得决定性进展;莫桑比克解放阵线和全国抵抗运动两大敌对政党在地方选举的方式和时间等重大问题上达成一致...  相似文献   

19.
独立后黑非洲国家选择国有化作为总的发展推进力量是一个历史性的战略失误,它造成私人资本萎缩、官僚资产阶级形成、国有企业低效率、农业危机、以及政治独裁和家族化。最大的失误是在民间未成长出私人企业阶层,相反导致了官僚资产阶级的的畸形发展,工业文明转向内部的承担阶级出现了变异与错位。  相似文献   

20.
无产阶级在领导革命的过程中,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在不同的革命历史时期建立有各个阶级、各个阶层及各方面人士参加的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以便最大限度地孤立和打击主要敌人,顺利地夺取革命的胜利。这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一个重要战略思想。中国共产党在进行长期革命斗争的实践中,深刻地认识和总结了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主要法宝之一。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制定和实行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促进和实现了国、共两党的合作,团结了全国各族人民和海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