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党的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安排,也就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国家治理能力则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包括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  相似文献   

4.
(一)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必须同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紧密结合起来社会主义法制既是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保障,也是社会主义民主法律化、制度化的具体体现。在新的历史时期,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既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又是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实现人民...  相似文献   

5.
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的统一体,从社会整体出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是着眼于主体素质的提高,因此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6.
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的统一体,从社会整体出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是着眼于主体素质的提高,因此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同志在一九七九年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所作的《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讲话中,就明确提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这一真理已被我国五十多年历史事实所证实。这一科学论断,一方面说明,没有社会主义的真正民主,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最终要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另一方面,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社会主义物质基础就不断得到增强,这就为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和不断完善提供了可靠的物质保证。这说明,社会主义民主不但决定中国现代化的建设速度和发展进程,而中国的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也会促进和推动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和不断完善。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法治、理治、善治特点契合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制度化、有序化、平等化要求;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能量释放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体现在以协辅治,以协稳治,以协促治,以协督治四个方面;同时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中能够给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发展带来巨大机遇,能够推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能够完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主体的协商能力。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创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人文精神内核和价值保证。从农业、工业、国防、科技现代化的四化发展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新五化表征我党治国理政理念方式的最新发展成果,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同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灵魂的文化软实力建设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民主党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中的责任与担当,是当下民主党派建设与发展的中心议题。民主党派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从法理上说有合理性,从理论上谈有必然性,从实践上看有必要性。要立足民主党派的角色优势、组织优势、渠道优势、智力优势和舆论优势,充分发挥其整合凝聚、示范带动、直接便捷、参谋智囊和监督引领的功能作用,以充分发挥民主党派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为突破口、着眼点和出发点,当好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好参谋、好帮手和好同事。  相似文献   

11.
12.
中国逾30年的改革开放发展到今天,已经处于一个十字路口。真正能够突破瓶径、把中国改革带出十字路口,将中国现代化推向政治领域的纵深地带,必须抓住的关键问题,既不是经济学家力主的产权改革,也不是社会学家尽力渲染的社会管理改革,也不是法学界谈论的司法改革,而是中国的改革有没有希望继续推进,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具有深度和广度的政党改革。决定性的问题是经济自身的发展不是一个自足的结构,它需要一个相应的现代社会结构、政治体制作为支撑条件。基于此,对于今天的中国而言,一个现代政体的建构和对于政治现代化发挥决定性作用的政党改革,已经成为中国是不是能够避免改革失败,并真正走上现代国家健康发展轨道的决定性条件。  相似文献   

13.
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改革目标的关系,应循着现实问题——对应性改革措施——系统性顶层设计的逻辑来解释。一方面,改革措施是针对问题提出来的。政治体制改革的三个重点正好与中国政治领域长期积累的突出问题相对应:以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适应社会日益增长的政治参与要求;以改革司法体制和运行机制来获得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长效机制;以健全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来化解久拖不决的公权力失范问题。另一方面,在对应性改革措施与系统性顶层设计的关系中,三个改革重点又都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次级命题,它们的协同推进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基础意义。  相似文献   

14.
15.
德国学者历来有重视理性思辨和历史反思的特点,即使很普通的话题,也能引出发人深思的理论探讨。这次对德国二战后政治教育的介绍,就是以反思德国近现代民主政治体制建设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开始的。希特勒政权在本世纪的出现,给西方现代民主国家带来的深刻教训,就是民主...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带领人民建立了人民当家做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在中国大地上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实现了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征程中,开创、坚持、捍卫、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深刻认识到,走自己的路,  相似文献   

17.
如何在阻力最小的条件下高效能地进行现代化建设,无疑是当代每一个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现实问题。二战以后,一大批殖民地纷纷独立,许多国家宣布加入“搞现代化国家”的行列。四十多年来,现代化的观念几  相似文献   

18.
近代中国的国家建设是在知识分子的主导下完成的,中国知识分子在传统"士人政治"形态中形成了"超越"与"介入"的政治文化传统,近代中国救亡与启蒙的压力强化了这种传统,并促使他们成为近代中国国家建设的主导力量。知识分子运用政治力量完成了国家建设所需的信仰重塑与组织重建工作。随着中国共产党的兴起,知识分子逐渐向知识--政治精英转化,并且选择了社会主义作为国家建设的共同信仰,选择了共产党作为国家建设的领导力量,实现了与农民等其他阶级的联合,最终完成了国家建设与现代化发展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9.
人类社会的现代发展,也就是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发展。即在一个和谐有序的生态环境中实现人类自身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它不但应该关注和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而且更应该关注和解决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20.
政治安全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世纪新阶段,维护我国国家政治安全必须在深入认识和科学把握国家政治安全基本要素的基础上,紧紧围绕我国政治安全面临的现实挑战,全面加强维护国家政治安全能力的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