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电冶结合是做大做强来宾市工业经济的现实需要 电力和矿产资源是来宾市的优势资源,电力工业和冶金工业是来宾市的传统优势产业。几十年来,来宾市的电力工业和冶金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发展成为来宾市工业经济乃至整个经济的主要支柱。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的风生水起,以及中国-东盟博览会品牌效应的扩大,中国-东盟自贸区和泛北部湾区域建设给广西经济的腾飞插上了翅磅。中国工商银行广西分行紧紧把握这一发展机遇,挖掘金融区域发展潜力,加快创新发展步伐,推动经营转型,开创了经营发展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3.
蒋燕  翟可隽 《当代广西》2010,(5):M0002-M0002
2008年初国家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以来,一批重大产业项目相继落户北部湾经济区,极大地推动了我区支柱优势产业的加快发展和沿海产业布局的日臻完善。  相似文献   

4.
从冶金工业的实践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刘淇冶金工业在改革开放以来实现了数量上的大飞跃,1994年产钢9261万吨,是1978年3178万吨的2.9倍,品种质量也有大的发展。在进入世纪之交的重要时刻,冶金工业面临着发展环境的变化。从市场看大部分钢材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5.
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使广西迎来了一次加快发展的大好机遇,广西将成为名副其实的“西电东送”重要基地。要善于把握机遇,狠抓落实,以龙滩水电站开工建设为契机,充分发挥广西电网在南方电网中的电网支撑、电源补充、水火互补的独特作用,把广西电力做得更强更大。  相似文献   

6.
做强做优做大广西国有企业有利于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和国有资本的精神,有利于引领广西经济发展,有利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南南铝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创新发展是广西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的必由之路。南南铝在创新发展上探索了一些有益经验,当前,广西国有企业正在探索如何通过创新发展做强做优做大,借鉴南南铝创新发展经验有利于获得一些有益的思路和启发,少走弯路,提高创新发展能力。借鉴南南铝创新发展经验做强做优做大广西国有企业应采取以下对策,即创新发展应以问题为导向和以目标为导向相结合;在创新发展中应实施全方位、系统性的创新;在创新发展中应将重点放在"补短板"上;创新发展应做到与时俱进;国有企业的实际控制人应在企业创新发展中起到推动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汪春伟 《当代广西》2010,(19):12-12
做大做强做优工业是大势所趋,理所当然成为广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优化结构的战略选择。现在,我们提出优先重点发展14个千亿元产业,大力发展四大新兴产业,是规划层面和战略层面相结合的重大选择。  相似文献   

8.
桂西之“右三角”,正在崛起一个引人注目的铝工业基地! 上一世纪80年代,有关部门及专家经多次深入调研论证后,做出了可行性报告:建设广西平果铝。然而,就在项目是否正式立项建设的关键时刻,却因电力和资金难题迟迟定不下来。曾到过广西视察、听过自治区领导关于平果铝项目专门汇报的一代伟人邓小平,在北京再次听取国务院钢铝领导小组和国家计委汇报时,以其卓识的远见和坚定的态度表示:“广西平果铝要搞!”从而翻开了老区百色铝工业发展宏篇巨著的第一页! 星移斗换,平果铝业犹如一颗明珠,镶嵌在右江河畔,大放异彩。铝土矿储量居全国第二的百色市,由铝业强力凝聚的产业集群正在遍地开花!由此形成的产业链条正在不断延伸。如今,“建设中国最大铝业基地”、“建设亚洲铝业最大基地”等口号,正在这崇山峻岭间产生强烈的回响! 老区人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是百色铝工业健康、高效发展的源动力。 今日之“右三角”,铝光灿烂!  相似文献   

9.
最近,自治区党委、政府作出了关于推进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决定。这是为推进我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和早日实现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定。  相似文献   

10.
伍永田 《当代广西》2010,(19):16-16
自治区党委、政府审时度势,把新材料作为广西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及时出台了《广西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指出了新材料产业发展的方向,这对广西堂汉锌铟股份有限公司来说,是时代赋予的一大机遇。  相似文献   

11.
容小宁 《当代广西》2006,(19):26-27
广西文化产业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新亮点近几年来,广西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坚持改革创新,发挥文化资源优势,整合文化产业资源,调整文化产业结构,培育了一批文化产业品牌,建设了一批文化产业项目,一些文化产业特色品牌和重点项目在我国处于领先地位。——文化产业增加值快速增长:广西文化系统文化产业增加值2001年为3.28亿元,2005年为11.7亿元,年均增长率53.2%。——文化市场总量快速增加:广西文化系统文化市场经营户营业收入2001年为3.12亿元,2005年为12.83亿元,年均增长率105.75%。——文化产业门类快速形成:互联网上…  相似文献   

12.
《前进》2009,(1):I0002-I0002
冶金工业是我省最重要的传统优势支柱产业之一,经济规模占全省工业经济总量的三分之一。目前全省冶金工业包括钢铁、有色金属、黄金、矿山采选、科研院所、建筑设计、耐火材料、铁合金及炭素制品等企事业单位达1100多家,从业人员28万人。改革开放30年来,我省冶金工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突出成就。企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形成了国有、民营、合资、股份合作、  相似文献   

13.
钢铁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是实现工业化的支撑产业,是技术、资金、资源、能源密集型产业。从我国钢铁工业发展看,进入21世纪,我国已是世界上最大的钢铁生产和消费国。而从广西来看,钢铁工业的发展支撑了广西经济的快速平稳发展,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11月8日,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刘奇葆在欢送2004年赴桂博士服务团,欢迎2005年赴桂博士服务团座谈会上, 热情赞誉博士服务团全体成员把青春年华和聪明才智奉献给了广西这片热土,为加快广西经济社会发展挥洒了辛勤的汗水。刘奇葆亲切勉励即将踏上新征程的博士服务团全体成员,进一步树立为开发西部、富民兴桂作贡献的历史使命感和时代责任感,在服务广西、建设广西、发展广西中迈开奋斗的坚实步伐,谱写人生的绚丽篇章。一是当广西人。  相似文献   

15.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广西房地产业发展迅速,在广西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在跨世纪的发展过程中,广西房地产市场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究竟如何,怎样规范和促进广西房地产业的发展,是广西产业界十分关注的问题。一、广西房地产市场发展的优势条件和广阔前景广西地...  相似文献   

16.
<正>《当代广西》第11期中《西林县那劳镇:乡风文明生态美》一文中,那劳镇通过市场运作、"约法三章"等方式不断改善村容村貌,同时巧用自身优势条件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发展乡村旅游,实现了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的和谐统一。自"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活动启动以来,我们看到在全区人民的共同  相似文献   

17.
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正式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并开始启动实施,广西迎来了新的重大发展机遇之际,自治区党委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在全区部署开展继续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这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广西重要讲话精神的重大举措,是推进广西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当务之急,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同时,根据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新形势的要求,自治区党委、政府作出了兴起交通建设新高潮的决策部署,这是自治区领导高度重视交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先行作用,对交通工作寄予厚望的具体体现,是广西交通加快发展的新一轮重大机遇。  相似文献   

18.
马飚 《当代广西》2010,(19):8-10
自治区党委、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及时制定加快转变我区经济发展方式、做大做强做优工业的一系列决定和文件。在加快推进实施这一系列决策并取得初步成效之际,自治区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自治区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企业、专家与媒体面对面座谈会,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做大做强做优广西工业”这一主题,为政府、企业、研究机构、新闻媒体的代表提供一个展开面对面的对话和交流平台。  相似文献   

19.
吴润元 《当代广西》2008,(11):61-61
2008年1月,《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获国家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发展被正式纳入国家战略层面,广西的发展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防城港地方税务局作为地方经济领域的重要职能部门,在促进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中应发挥积极、主动作用。  相似文献   

20.
《传承》2013,(9):6-7
2013年7月8—10日,李克强总理在广西考察调研时指出:“把北部湾经济区建设好、发展好,不只对西南地区,而且对中南地区,甚至对全国都具有战略意义,广西要成为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的新的战略支点。”党中央、国务院历来对广西发展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广西在国家开放发展整体战略格局中地位、作用做了重要指示,赋予广西发展一次又一次重大历史机遇。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央对广西十分重视、特别厚爱,尤其在制定出台重大政策、规划布局重大项目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有力地促进了广西的发展。为贯彻学习李克强总理在广西考察指导时的重要讲话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