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90年代以来日本共产党的新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90年代以后,日本共产党出现了一些新变化,如通过修改三大文献,使其政治理论更加务实;根据日本国情,制定灵活的现实路线;扩大对外联系,树立开放的政党形象等,这使得经历冷战低潮的日共开始进入一个新阶段.  相似文献   

2.
在即将进入 2 1世纪的 2 0 0 0年 1 1月 ,日本共产党召开了第 2 2次代表大会。以此次大会为标志 ,这个拥有 80年历史的政党正在力图实现自身的巨大转变。这种转变主要表现为 ,对党的性质进行了重新界定 ;作为党的最终奋斗目标的“共产主义社会”被“共同社会”所取代 ;“资本主义框架内的民主改革”成为实现“共同社会”的途径 ,“社会主义革命”从党章中消失 ;进一步明确了对社会主义的基本立场等。日本共产党决意开始这种世纪性大转变 ,既有其自身组织能力严重退化的原因 ,又有日本社会结构深刻变化以及冷战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日本民主党执政后,日本政治权力结构发生重大变化,自民党和民主党朝野换位。民主党与社民党、国民新党联合组阁,取代了由自民党和公明党组成的联合政府,出现以两大保守政党为主体的政权更迭,但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两大政党轮替。大选总体上强化了日本政坛总体保守化的格局,但与冷战后自民党内鹰派保守势力得势不同,这次是具有自由派倾向的民主党温和保守势力占据上风。日本政治思潮出现"脱右倾化"趋势,这对日本改善同亚洲邻国的关系有利。鸠山首相对内主张建立"友爱社会",在外交方面也要发扬"友爱"精神,在巩固日美关系的同时,加强同亚洲关系,推行"美亚并重"的政策。  相似文献   

4.
冷战以后,日本共产党经历了一段从低谷到高峰再到低谷的曲折发展过程.本文认为这主要是由三个原因造成的:由于民主党的崛起而形成的两大政党格局,日本共产党的政党形象以及其在一些方针政策上存在的教条主义.即使处于发展的低谷,本文认为,日本共产党在新的世纪仍然会实现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黑山社会主义者民主党取得了2009年议会选举的胜利.自1990年实行多党制以来,社会主义者民主党就一直是黑山的主要执政党,这在前苏联、东欧地区极为罕见.本文介绍了社会主义者民主党的成立、分裂和发展,分析了该党长期执政的原因,认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是该党取得的最大成就.  相似文献   

6.
冯昭奎 《当代世界》2009,(11):23-26
在日本,众议院选举,即“大选”在一般情况下每四年举行一次,2009年众议院选举是第45届。在这次大选后,于1996年成立、年仅“13岁”的民主党获得议席多达308个,超过了“绝对稳定多数”。虽然未能达到占议席总数三分之二的“压倒性多数”,能够达到这个结果也已经“超出了民主党自己的预想”;另一方面,于1955年成立、年届“54岁”的自民党仅获119议席。而4年前大选结果是,民主党113议席,白民党296议席,可以说民主党获得了名副其实的“压倒性的胜利”。  相似文献   

7.
本文是日本一桥大学教授、著名社会学家渡边雅男在清华大学的演讲。作者试图从社会结构和阶级的角度,对日本政治及经济的变化进行剖析,指出当前日本在新自由主义和全球化竞争的压力之下,执政党已不再具备调节和缓和阶级矛盾的技术和能力,这导致了当前弥漫日本上下的闭塞感和失落感。在此背景下,日本政治开始呈现出法西斯化兼剧场化的特征。因此,作者主张应抱着危机感时刻关注未来。  相似文献   

8.
资本主义内部新社会因素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思想,但在相当长时期却被视为和平长入社会主义的修正主义观点而受到批判.二战后,资本主义各国尤其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变化,马克思主义关于新社会因素的思想因而被国内外一些学者重新提出并受到重视.日共认为, 21世纪是超越资本主义、建立社会主义新体制条件成熟的世纪,像日本这样的发达国家已孕育成熟了新社会因素,成为建立新体制的重要基石、强有力基础和重要线索.在当代,重新审视马克思主义新社会因素思想,对于我们科学理解其两个必然理论,把握发达国家的发展变化与发达国家共产党的发展走向,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自1991年成立以来的短短10年间,意大利左翼民主党共参加了4次国内议会选举,2次欧洲议会大选,其中在1996年举行的第十三届国内议会选举中取得了胜利,实现了从意共到左翼民主党奋斗了近半个世纪的参政执政目标.从原意大利共产党演变而来的左翼民主党已成为一个新时代的社会民主党,奉行实用主义的政治经济纲领,致力于国内大选和欧洲选举.左翼民主党领导组建的以"橄榄树"为标志的中左联盟已成为意大利两极替代政治格局中必不可少的一极.  相似文献   

10.
日本《经济学人周刊》近日登载了第一生命经济研究所首席研究员熊野英生的署名文章,比较分析了自民、民主两党的经济政策,认为自民党以扩大财政支出为主的经济对策效果有限,而民主党大胆的行政改革必将引发剧烈摩擦。  相似文献   

11.
近二十年来,欧洲政治格局出现了总体"右转"的趋势,罗马尼亚民主党是其中较为典型的一个.经过四次"右转",它从一个标榜社会民主主义的左翼党演变成了一个民粹主义的右翼党.这种"右转"是由罗马尼亚国内经济、民众心理、民主党自身因素和外部经济全球化影响等多种因素促成的,不仅反映出它为竞取政权而不断进行自我调整,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东欧乃至整个欧洲政治形势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近期以来,国外共产党总体发展态势平稳,但力量和影响回升乏力。执政的共产党普遍加强自身建设,发展各有特色;参政的共产党努力维持其基本价值理念,在野的共产党积极开展理论和实践的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新时期它们也面临着不少复杂、尖锐的难题,其未来发展将充满艰辛和挑战。当然,新时期国外共产党的发展也不乏一些闪光的“亮点”和机遇。  相似文献   

13.
林华生 《南风窗》2010,(16):82-84
日本即使每年换首相,经济也不至于崩溃。虽然日本国家财赤是世界上最严重的,但是日本政府发行的公债,绝大部分是由日本国民持有的,仅有5.4%由外国拥有。日本的政治、经济、社会法制体系、官僚制度,甚至于医疗、福利福祉等体制,相对地也比较上轨道,不至于突然分崩离析而导致政治动乱或者经济全盘崩溃。  相似文献   

14.
捷克社会民主党(以下简称社民党)是捷克历史最悠久的政党,成立于1878年的奥匈帝国时期,二战后与捷共合并,捷剧变后得以恢复重建,逐步发展成为最大的在野党,并于1998年上台执政,2002年蝉联执政.该党的基本政策以西欧社民党政策为准绳,主张建立"以社会福利和环保为导向的社会市场经济",反对完全由市场解决问题的自由市场经济主张.目前,捷克社民党已连续执政七年多,是中东欧国家中连续执政时间最长的左翼党.然而,从去年起社民党支持率一路走低,在总统选举、欧洲议会选举及地方选举中接连失利.如今该党由第一大党跌落至如今民众拥护率仅排行第三,其发展变化及经验教训值得深思.  相似文献   

15.
小泉纯一郎当初以“改革无禁区”等为标榜登上首相宝座,对外政策采取“对美一边倒”,不惜以一再参拜靖国神社来显示对亚洲的蔑视,对内则高举“邮政民营化改革”的大旗,也曾风光一时,但最终在社会两极分化加剧、外交失策的批判声中下台。  相似文献   

16.
<正>进入21世纪以来,信息、网络和通讯手段的进步,特别是博客、网上论坛、网络社区,甚至网络政党的出现,不但对各国政党政治造成极大冲击,也使各类政党国际内部对各自秉持的原则和理念产生了分歧。以基督教理念为主的中间民主党国际,21世纪初高峰时期的组织力量和影响力,曾一度仅次于社会党国  相似文献   

17.
储昭根 《南风窗》2008,(2):73-76
艾州基层党团会议有力地回答了美国是否已准备好接受一名黑人总统的问题,但作为今年美国大选第一场前哨战,它要与1月8日新罕布什尔州"严格意义上的首场初选"相结合,其整体结果才能充当以后数月尤其是2月5日"超级星期二"选举的风向标。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中国国际作用影响的迅速上升,适应中国和平崛起的态势,成为奥巴马政府对华关系新定位与调整亚太地区安全战略的重要背景条件。奥巴马上台后,中美关系大起大落,表明金融危机阶段的中关关系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奥巴马政府第二个《中美联合声明》提升两国关系定位,对华政策呈现出从“接触加遏制”政策向“尊重加牵滞”政策调整的取向,美国亚太地区安全战略也进一步调整。这一战略调整,不能简单解读为以中国为主要战略目标。发展“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是中美两国共同努力的目标,但是实现这一目标依然存在战略互信基础脆弱的局限。  相似文献   

19.
储昭根 《南风窗》2008,(24):39-41
人们之所以投奥巴马一票,主要是因为他们的生活正在经历最糟糕的10年,他们对政府管理感到愤怒,他们看到了一场管理不善的战争。城市被飓风吞没了,现在国民经济靠的是外国贷款在支撑。民意要的是改变,奥巴马和他的民主党,准备好了吗?  相似文献   

20.
2010年的夏天,日本政局很不安宁。民主党执政九个月来一路坎坷。6月2日,鸠山由纪夫和小泽一郎突然辞去日本首相和民主党干事长之职。6月4日菅直人刚当选日本首相不久,民主党又在7月11日举行的参议院选举中败北,再度形成日本朝野分别控制众参两院的“扭曲国会”局面。这使民主党执政地位受到严重削弱,菅直人内阁前途多舛。未来日本政局变动和政策走向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