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资讯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荣获2011"中国工博会"金奖 曾于今年7月4次潜入海底超过5000米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2011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简称"中国工博会")上荣获金奖,反映出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据了解,本届中国工博会共从约1900家海内外参展企业中评出39项获奖展品。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文化从古至今始终影响着中国外交,中国千年外交也反过来影响和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中"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天下情怀,"和为贵"、"和而不同"、"协和万邦"的理藩大略,"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的君子风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满招损、谦受益”的处事原则,至今对中国外交仍有着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姜德成  仪爱松 《前沿》2010,(16):148-150
"黄祸论"等民族歧视主义在文学中体现为西方文化的强势话语地位和对东方文化,特别是中国传统文化以及中国人形象的"模式化"处理。赛珍珠凭借写中国题材的小说成名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然而她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人形象的描写始终体现了"本土"和"异域"、"自我"和"他者"的对立和冲突,这种双重文化视角影响下的中国印象终究是与事实相脱离的。  相似文献   

4.
李相银  陈树萍 《求索》2011,(2):210-212
在中国当代乡村叙事中,"身体"是一个重要的叙事对象。在赵树理、柳青的新中国乡村叙事中,"身体"在革命、劳动等话语的操控与规训下获得了异形生存的可能。1980年代以来的"文革"叙事文本则对"身体"寄予了突破政治禁忌的厚望。而在1980年以后的大部分乡村叙事中,"身体"不仅逐渐成为它本身,在"去政治化"叙事之时又奔向了"欲望化"叙事,走上了悖反的极端。  相似文献   

5.
樊和平 《中国发展》2011,11(6):72-77
书法通常被当作艺术。然而,如果将中国书法仅仅理解为一种艺术,那就曲解和委屈了书法,误读了它对于中国民族的深刻意义。在其他文明中,书法也许只是艺术,但在中国,它却是文化本身。书法、书法史,是中国人的文化基因图表,演绎着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和性格构造。书之"法"与人之"法"统一,赋予其"方不中矩,圆不副规"的"从心所欲不逾矩"的中国式自由意境;刚柔性格,进退智慧,演绎着"志在飞移"、"将奔未驰"的"无为而无不为"的人生大智慧,"书写"着儒道佛三位一体的极富弹性的安身立命的基地;真善美贯通,表达了"风骚之意"与"天地之心"的天作之合,沉默庄严地演奏着中国人高明悠远的灵魂协奏曲。  相似文献   

6.
张静华  刘改琳 《前沿》2012,(6):121-123
中美文化交流一直是学术界包括普通民众关注的焦点之一。中国文化在美国认知维度到底如何?本文从CECCHD("中国英语"语料库)中检索了高频中国文化词,根据语境提取了除"中国"外17项具体文化词,并在COCA(美国当代语料库)中定量分析了在美国社会的认知维度,对进一步促进中美文化交流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新中国的成立,开启了中华民族发展的新纪元。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中国梦的引领下,浙江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围绕干好"一三五"、实现"四翻番",建设"两美"浙江的目标任务,开拓进取、负重拼搏,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将浙江的先发优势转化为可持续优势,在极富传奇色彩的"中国故事"中,挥就了瑰丽华彩的一章。  相似文献   

8.
冯海波  崔伟 《前沿》2011,(21):22-25
西方学者率先提出了"中国模式"的概念,却并未就其内涵形成一致共识。西方学者用"中国模式"概念指称"中国经验""中国道路"的实质,故意忽略"中国经验"和"中国道路"的最大特点———党的领导与社会主义制度。考察"中国模式"概念产生的背景与过程,可以发现"模式论"是作为中国"威胁论""责任论""领导论"的替代品而出现的,虽然"模式论"有了难易否认的全新内容,却仍然不能改变其本质上的否定意义。真正意义上具有普适性的中国模式并不存在。  相似文献   

9.
中国模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结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青山 《求索》2011,(2):105-107
中国模式是指中国的成功模式。从实质上讲,中国模式就是中国道路的具体样式。模式是针对解决问题而言的,这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相通之处,构成了中国模式的出场语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昭示了中国模式的两个维度:革命与建设(包括改革)。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本质讲,中国模式真正的意蕴是"走自己的路"。只有在"走自己的路"中,才能彰显出中国模式之"中国特色",中国模式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在实践中的必然历史结论。  相似文献   

10.
左秋明 《前沿》2010,(13):13-16
从中国历史的宏观角度看,中国政治可以划分为三个大的阶段:父权政治阶段、道德政治阶段和准法治政治阶段。这一历史发展脉络体现了中国政治和法治理念的重大演进与发展,是中国和平崛起的政治因素。在世界法制现代化大潮中,中国的和平崛起是在继承与借鉴的基础上实现的,它摈弃了"左"、"右"两极——"左"导致中国的停滞,"右"导致中国的变质,因此是一种中庸之道,中国崛起的秘密也就在此。作者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切入点,分析了60年来中国和平崛起的政治维度即政治和法治理念的演进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社会学家孙立平在其主笔的清华大学2011年度"社会进步系列研究报告"中提出了"转型陷阱"这一概念,以别于近年中国学界热论的"中等收入国家陷阱"。这份刚发布不久的报告指出,中国目前最需警惕的是前者而非后者。  相似文献   

12.
何瑞强 《长白学刊》2013,(3):121-125
邓小平构思和阐述了中国模式的基本理论,并对中国模式进行了实践摸索。正是在邓小平的精心设计和指导下,我国在改革开放实践过程中形成了先沿海发展后内陆发展、先农村改革后城市改革、先经济改革后政治改革,有层次、分步骤的渐进模式;从经济特区到沿海开放城市再到经济开放区,从点到线再到面的示范模式;"三步走"经济发展战略,从温饱到小康再到发达国家的跨越模式。以上述三种模式为核心内容的"中国模式"推进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阶段,开创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国模式"的新阶段,提升了当代中共党史以"中国模式"研究为主题的学理价值。  相似文献   

13.
曹冬英  王少泉 《前沿》2013,(9):25-29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学者对中国传统行政文化及中国行政改革进行了大量研究,对当代中国行政文化进行的研究较少,部分学者对当代中国行政文化的定义、分类和发展趋向等进行了研究,极少有学者关注过"当代中国行政文化与行政改革的相关性"这一问题。实际上,当代中国的行政改革对中国行政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在行政改革开展了30余年的今天,对中国行政改革方向和具体措施影响力最大的行政文化是集权型和分权型行政文化,这两种行政文化在行政改革进程中相互博弈——主要发生于中国政界和学界内四类持不同行政文化观的群体之中,这种博弈将促使中国的行政改革和行政文化朝着在"适度分权"和"适度集权"之间"摆动"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4.
向玉成 《传承》2012,(17):78-80
长期以来,中国的封建统治者形成一种"华夏文化优越论",抬高自己,轻视周边各族。到清代,华夷观念发生变化,认为中国是"世界中心"而对外来文化采取"全盘否定"的态度。这种变化为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奠定了思想基础,在闭关政策的形成过程中,其影响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5.
王东方  杨秀英 《前沿》2011,(10):34-37
在近现代中国的宪政发展过程中,由于政治法律文化发展的特殊性,以及对宪政价值观接受和树立过程中的偏移,使得源于西方的宪政文化在同中国传统与现实的冲突中发生了变迁,其精神在相当长一段时间远离了宪政的内在规定性,倾向于"工具主义"及"虚无主义"。而今,在现代中国和谐社会的理念下,逐渐步入正轨。  相似文献   

16.
通过从"误读"到"通读"的变迁,分析西方马克思主义与"中马"这两种形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态的历史文化背景和异质性,映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独特的现实发生与理论生成;通过从"单维"到"双维"的转换,分析西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共同问题域与不同的聚焦点,以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特别是其合理因素来审视和评价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中国马克思主义与西方马克思主义形态的共时性结构中考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民族生成;通过从"外部"到"内部"的移植,从西方马克思主义中提取可以嫁接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的"西方马克思主义"问题式,以此拓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视域和新向度。  相似文献   

17.
殷丹 《求索》2011,(7):101-103
关注"人"是中西方文化及政治理念的一个重要而可贵的共同点。儒家文化关于人的思想是丰富的,它集人的内在修为、外在处世于一体。在历史的进程中,"人本"思想不断内化于中国的德性文化之中,但它并未在社会主义体制建立之前成为中国传统政治体制的理论依托;相比之下,西方在"人性恶"和"政治恶"的前设之下,却进行了政体反制的探索。  相似文献   

18.
秦友莲 《政协天地》2014,(12):25-25
在"加快推进厦漳泉大都市区同城化发展"的调研活动中遇到了省旅游局副局长陈奕辉,与他谈起了同城化中的旅游业。他说在各个部门中,旅游业的同城化应该是最无障碍的,共同发展,共同获利已成为共识。他说,旅游业是一个需要有胸怀的行业,因为全国的好山好水是连在一起的,来的都是客,所以不能分你和我。在国际上我们有大的中国元素:"长城、故宫、兵马俑",这是"老外"了解中国,来中国旅游最简单的理由。  相似文献   

19.
杨岗营 《前沿》2010,(14):57-60
"推类"是中国古代逻辑的主导类型,是以事物间"类同"关系为依据的推理形式。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推类"属或然性推理,称之为"人文推类";在中国古代数学中,存在着另一种具有演绎推理性质的"推类",其前提与结论的联系具有必然性,这种推类属必然性推理,称之为"科技推类"。本文以"测量术"为例,初步揭示了"科技推类"的逻辑机制和推理程序。  相似文献   

20.
夜幕下的CBD霓虹闪烁。国贸桥"金十字"的西南角,三座摩天大厦呈"品"字形矗立,中央主楼顶端,玻璃金字塔的框架结构仿照中国灯笼设计,在夜色中炫放光芒,如同"中国灯笼照亮CB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