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9月26日,珠海市隆重召开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暨庆祝扩大特区范围大会,为珠海经济特区建立30年后再启征程吹响了进军号角。珠海经济特区的成功实践,向世界展示了特区速度、特区奇迹和广东活力,展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和宏伟前景,  相似文献   

2.
孙云龙 《海南人大》2009,(7):20-22,39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经济特区立法创新,本文除指经济特区授权立法的创新外,还包含一般地方立法方面海南经济特区探索先行的创新。在实践中,如何有效实施经济特区立法创新,一直是立法工作者思考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3.
珠海经济特区走过的每一步,取得的每一项成就,无不凝结着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心血。在特区创立之初,党和国家领导人从一开始就给予极大的关注,培育、扶持着经济特区这一新生事物茁壮成长;在特区前进的道路上,党和国家领导人及时从方方面面给予帮助和指导,有效促进经济特区的全面发展;在特区增创新优势的过程中,党和国家领导人总是给予积极支持和鼓励,使经济特区在新形势下得到不断发展。正是党和国家领导人倾注的这种关怀和指导,激励、鼓舞和引导着珠海经济特区的各级党组织带领特区人民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团结奋斗,埋头苦干,一步一步走向成功和辉煌。  相似文献   

4.
《海南人大》2013,(2):12-13,54
人才特区把"人才"和"特区"结合在一起,写进政府工作报告中,这在以前从未有过。这意味着,今后我省人才工作的一项中心任务,是着力推进人才特区的建设发展。"我国30多年前敢为人先的经济特区发展模式的创新实践,给今天的人才特区建设提供了有益启示。‘人才特区’是我国经济特区的概念及经验向人才要素领域的延伸,是我国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  相似文献   

5.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设置经济特区,是一项崭新的事业,在我国并无先例可仿。在新的形势下,特区团的工作如何适应特区事业发展的需要,分析研究新情况、新问题,在实践中努力探索、大胆改革、开创共青团工作的新局面,就成了特区团组织研究的新课题。本文就特区共青团工作的地位和作用、精神文明建设、团的活动方式和方法以及团组织的自身建设等问题,谈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6.
2010-8月26日,中国创办的第一批经济特区将迎来建立30周年的纪念日。在这个值得纪念的日子里,我们需要思考三个问题:为什么办特区、怎样办特区、怎样发展特区。  相似文献   

7.
最近,中央党校《党校论坛》、《理论动态》编辑部和中共深圳市委党校、市委宣传部联合召开了“特区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讨会。现将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一)特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 一些同志指出,我国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而经济特区这一新事物  相似文献   

8.
党的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作出了对外开放和引进外资建设社会主义的重大决策。建设经济特区就是这一决策的重要内容。四年多来,已经建立的四个经济特区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尤其是深圳特区的建设,近年来更是蒸蒸日上,一派繁荣景象。对于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采取设置经济特区的办法来引进外资、加速社会主义建设这件事究竟应该怎样认识?从一开始有些人就是不大理解并有疑虑的,就是到今天,也不能说在认识上已经完全解决了。例如有人曾担心办特区和资本主义国家搞自由贸易没有什么差别,  相似文献   

9.
长时间以来,对于特区的立法 工作,各个经济特区都作了很多探 讨,取得了许多成绩,在推动特区的 改革开放方面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我提三点建议,与大家共同探讨。 第一,要进一步加强特区立法 的研究工作。实践需要理论的指 导,特区立法工作的开展,或者说 要取得更大的成绩,也有赖于理论 的指导。所以五个经济特区以及广 大的专家学者加强对特区立法工 作的研究,这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为高校,我们也非常愿意参与和  相似文献   

10.
彭心安 《理论前沿》2004,(16):24-25
邓小平不仅是特区的倡导者,也是在每一个发展关口为特区引导思想、破解疑难、排除阻力、支持发展的推动者。1984年邓小平视察厦门经济特区时亲笔题下的“把经济特区办得更快些更好些”,充分表达了总设计师对特区的殷殷希望。回首特区创业发展的历史,厦门特区用经济文化事业高速  相似文献   

11.
珠海设立经济特区以来迄今已有25载.值此25周年纪念之际,回顾特区所走的历程,总结经验,展望未来,这对于进一步增创特区新优势,发挥特区"窗口"、"试验田"、"排头兵"作用,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深圳特区政府经济职能的转变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圳特区政府经济职能的转变及其启示傅小随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政府经济职能,需要有一个探索的过程。作为改革试验场的经济特区,率先进行了这项改革并取得了很大进展,为全国的改革起了示范作用并提供了很多启示。圳特区政府经济职能转变体现在微观方面,是...  相似文献   

13.
投资法律制度,是建设经济特区的重要保证。我国四个经济特区创办六年来,逐步制订了有关外商、华侨和港澳同胞在特区投资的法规,目前虽还不够完备,但正在逐步健全,并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一、经济特区投资立法概况我国经济特区的投资立法,是在对外开放基本国策下前进,并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加快步伐的。 (一)经济特区利用外资立法的概念  相似文献   

14.
一、经济特区金融法律制度概述 (一)立法概况金融是特区建设发展的一个坚强支柱。对于特区金融事业的管理,同样应坚持“特”中有“不特”、“不特”中又有“特”的精神。从立法上说,即除了适用全国性的银行、外汇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外,还应适用如下几项专门的特区法规: 1、1980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施行的《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的有关部分; 2、1985年2月国务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特区外资银行、中外合资银行  相似文献   

15.
经济特区授权立法若干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经济特区授权立法已走过 十多个春秋,在这十多年中,中国经 济特区授权立法为经济特区经济与 法制建设的快速发展发挥着重要的 作用。近年来,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 织,不少人对经济特区及其立法的 存在意义提出了质疑。因此,经济特  相似文献   

16.
中国至今的发展离不开"特区",而未来中国的发展也离不开"特区"的发展。特区发展大致有三个阶段,主要是打破了社会发展的均衡的大锅饭状态,是"资"—"社"体制互动渗透的尝试,是中国改革开放和发展发达状态的"窗口"。但中国未来发展须摆脱过去的"经济特区"思维定式,要靠"整体特色"来推进,需要创新中国新的特区的运行模式理论和实践。  相似文献   

17.
听了海南省人大常委会领导 同志对海南特区发展和特区立法 情况的介绍,我们对海南特区十 几年来历经风雨,在改革开放、经 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方面取得 的卓越成就深表钦佩。 经济特区的授权立法,是改革 开放的产物。各经济特区人大及 其常委会,依据全国人大、全国人  相似文献   

18.
我国的五大经济特区先后被授予立法权以来,特区立法工作取得了长足进展。特区法规质量问题,既是一个值得探讨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实践问题。文章认为判定特区法规质量优劣的标准在于其合宪性、人民性、可行性、规范性。并指出提高特区法规的质量,应做好四点:坚持正确的立法指导思想,把握好立法的主要工作环节,加强理论学习研究,大胆吸收借鉴国外的立法成果和经验。  相似文献   

19.
设立“扶济特区”是中国社会保障的创举郑桂文设经济特区,国内外给我们提供了许多宝贵经验,但多是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而这所谓的“扶济特区”(扶贫救济特殊经济区域)是国家依法把扶贫攻坚与扶助政策相结合,保障该地域内的全体成员过上并维持最低生活和基本生活水准...  相似文献   

20.
探索中国发展道路是经济特区理论和实践的历史使命。在未来的经济特区发展中要从国家战略布局的高度来认识区域合作,积极探索城市化特色发展道路,使经济特区继续成为制度创新的前沿阵地,并通过自身的转型,重新定位,为中国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