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胡敏沪 《学理论》2011,(11):225-226
李白诗作为唐诗最高典范,深受历代诗人文人追慕、欣赏,影响深远。吴中四子中的祝允明对李白更是推崇备至,二人在思想、个性、经历及审美情趣等方面颇多相似之处。祝允明不仅与李白有着强烈共鸣,也体现在了其对李白诗的批评与接受上。"扬李抑杜"并将其发挥到极致的祝允明,高举宗李大旗,并努力学习盛唐诗风,在明七子"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尤其是宗杜的复古诗风中,走出一条不同的路子,对明诗多样格局的形成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2.
阮籍的五言《咏怀诗》演绎了乱世之时,正直的知识分子灵魂深层的情感冲突,同时也生动地展示诗者的艰难与困境,灵魂无处皈依的悲情。《咏怀诗》的价值和艺术魅力,不是对魏晋易代历史事件的实录,不是给出人生的答案作为指引,而是一种生命之忧最殷深的悲慨,一种生命之美最卑微的追求。现实与理想的碰撞,呈现出作者哲性与诗性的生存状态,仕与隐、仙与尘、生与死之间的徘徊,无处安顿的灵魂如岩浆喷薄出血泪的诗,千古绝唱,万年流芳。.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3,(35)
钟嵘评曹植诗"情兼雅怨",实际上就是认为诗歌要抒发个体情感,情感抒发以悲为主,悲情不宜极端,抒情文辞要优美。钟嵘的"情兼雅怨"说回归到了诗歌的本质,发展了陆机的"诗缘情"的理论,同时对传统的诗歌理论"发乎情,止乎礼"做了一次补充。  相似文献   

4.
虽然发展与改革仍然是贯穿2005年政府工作报告的两条"主线",但在如何加快发展和深化改革的过程中无处不体现"民为先、稳为重、谐为本"的新思想。  相似文献   

5.
记者(以下简称"记"):造就深层的"文化和谐",在我们的社会发展现实中是怎样体现的?在实践中应该怎样推进?  相似文献   

6.
曾凡华 《民主》2014,(7):62-63
<正>林凯旋女士的诗集《前世的约定》即将在我们线装书局付梓,责编程俊蓉女士为此书的出版费了不少心血,其中的"茶诗"评价甚高,认为"清丽可沁人心脾",我读后亦有同感。我与林女士素昧平生,只是从文友王勇强先生处得知她是一位儒商,琴棋书画皆有所好,诗也写得不错,我也只能从她的诗中来感知她的诗意人生。顺页拜读,掩卷方知,本书近五分之四的内容,皆为茶诗。不禁想问,作者为  相似文献   

7.
颐和园乾隆皇帝御制"西师诗"碑文刻于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目前放置于万寿山前山的清华轩的碑亭中,主要内容为从康熙皇帝至乾隆皇帝为了国家的统一,边疆的稳定而平定准噶尔的全过程,它是研究清代西北边疆和民族关系极为重要的历史资料。"西师诗"的特点及价值表现在它是以诗证史、诗史互映,被认为开创了清代边塞诗的先河。《西师诗》《平定准噶尔勒铭伊犁之碑》《平定准噶尔后勒铭伊犁之碑》和《万寿山五百罗汉堂记》刻于同一块碑上,这在全国是独一无二的,具有唯一性。  相似文献   

8.
胡晓研  宋奇洋 《学理论》2012,(3):110-111
在中国绵延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文人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陶渊明就是其中之一。他率真、刚正不阿、自然"真"爱的文人气质和独特的"陶诗"风格,深受后人的追随和模仿。经过日积月累的组建和凝练,演化成一种情结,这种因蕴藏着"一个人"的心理状态而产生的强烈的无意识冲动,有个体发展成"普遍存在",我称之为"渊明情结"。这个具有浓重文化背景和深蕴的情结,一直对中国社会的个体、群体以及未来发展产生着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前,国内马克思实践哲学的研究有一种思辨化和形而上学倾向,试图通过各种方式来构造马克思的实践哲学,以形而上学的方式"拯救实践"。马克思本人在不同文本中都对这种形而上学的思辨态度进行无情的批判。他始终坚持对实践概念的批判的、革命的理解,反对构造关于实践的一般抽象理论和各种思辨体系。明确坚持对实践理解的"实践的态度",将实践概念理解为一种社会历史范畴而不是抽象的哲学范畴。马克思的关于实践的"实践的态度"实质上是一种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的体现,对于各种抽象的思辨实践哲学的研究倾向具有批判和警醒作用。这也是在对马克思的实践概念理解中应坚持的基本方法论原则。  相似文献   

10.
冰雪与诗词     
衣殿臣 《学理论》2008,(3):88-90
冰雪。作为大干世界中的一种自然景观,真可说是无世而不有,无人而不爱。打开中国文学史.我们就会发现,远在春秋战国时代,冰雪便与诗歌结下了不解之缘。就笔者考证,冰雪人诗始于《诗经》。咏冰诗,见于《大雅&#183;生民》:“诞置之寒冰,鸟覆翼之。”大意是说,把仙放在寒冰上,鸟儿展翅庇护他。咏雪诗,见于《小雅&#183;采薇》:“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大意是说,而今归来之日,雨雪漫野纷飞。  相似文献   

11.
"白洋淀诗群"是中国当代诗歌发展史上一个不该被忽视的环节,在某种程度上既修复了传统诗歌美学,又接通了新诗现代主义的脉络.它不仅以个体生命的独自完成了在时代压抑下的内心需求的释放,也成为艰难年月里独立可贵的声音.芒克、根子、多多他们这群人留下了许多弥足珍贵的文字,因为他们"相信未来",期待"公正、客观的评定".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13,(33)
在"适合学生的教育"中,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得到了充分的肯定。选择理论是一种充分肯定个人主体性作用的理论。根据选择理论",适合学生的教育"有四大内涵:第一,"适合学生的教育"是一种教师引导学生的教育;第二,"适合学生的教育"是一种教师顾及学生内在需求的教育;第三,"适合学生的教育"是一种教师注重将与学习相关的人或物或事纳入学生个人世界的教育;第四",适合学生的教育"是一种教师关注学生"整体行为"的教育。  相似文献   

13.
《学理论》2015,(23)
大学生逃课已然成为大学校园里一道"不和谐"的风景,大学生逃课盛行,甚至在学生中产生逃课是一种"时尚",不逃课反而显得"格格不入"的观念。近年来,学校老师普遍意识到这个问题,便各出奇招,抑制学生隐性逃课的对策如下:校方加强软性手段遏制隐性逃课;激发大学生的听课兴趣;提升大学生的听课动力。  相似文献   

14.
张益超 《学理论》2013,(11):41-42
价值观是作为人获得一种充分的、完全的内在修养后所产生出的一种外在的、能够由其他人所认知其本人修养结果的一种体现。孟子"知言养气"的逻辑结构,应是知言先,养气后;先知言,再养气。养气以知言为基础,并一定程度体现出知言。"知言",是为了我们营造更好的思想空间,是内在修养的基础,而"养气"则是对于内在修养的一种外在表现。研究孟子的知言养气学说,有助于我们在正确的言论下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取向,为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音响的魅力     
玉良 《瞭望》1990,(29)
在文艺作品中,自然音响与环境音响是富有魅力的一种表现手段。声音入诗,可谓历代诗歌创作的一种艺术传统。 诗中之声往往是诗人心理的听觉化。‘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秋夜独坐》),虫鸣之声将王摩诘的秋夜悲情烘托了出来。杜子美的‘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月夜忆舍弟》),则将诗人思乡恋情寓于戍鼓秋雁之声中。  相似文献   

16.
书香长留     
书香长留●徐秋仙在这个世界上,有些书是以它丰富的知识、精彩的艺术而引人注目的;有些书却是以它体现的人格魅力而支撑起光辉殿堂的。与那些抒写个人情趣的“小散文”相比,与那些花花草草的闲适文章相比,《方志敏文集》展开的是别一种的风景。这是战士的诗章,是金戈...  相似文献   

17.
俞作志  杨钊 《学理论》2012,(16):137-139
与近代民法以"财产法"为核心相比,现代民法则逐渐转为"人法",这种转变体现在立法上就表现为一种强烈的人文关怀。这种人文关怀在《侵权责任法》中体现得更为明显了然。试在分析侵权责任法的相关条文基础之上,对侵权责任法的人文关怀进行相关探讨,并对"法律的人文关怀"这一趋向进行一定的考察。  相似文献   

18.
陈漱渝 《民主》2014,(3):43-47
<正>中国古人向往做"米寿"(88岁生日),更向往做"茶寿"(108岁生日)。李霁野先生生于1904年4月6日,今年是他诞生110周年。年轻时医生预言他难以活到40岁,年老时又有医生预言他定能活到100岁,但这些预言都不灵验。他虽未能庆祝"茶寿",但超过了"米寿",仍属于"喜丧"。但单凭活得长还不足为"喜"。每个人要给人间留"喜",除了年龄,更重要的还要有业绩。李霁野先生是诗人,写过语体诗,也写过格律诗——仅旧体诗就多达600多首。李霁野先生并不认为他的诗都好,但他要求自己确有真情实感时才动笔,决不为写诗而写诗。他尤喜好散文随笔,认为这种文体取材广泛,凡风俗人情、奇闻趣事、  相似文献   

19.
史玉凤 《学理论》2010,(26):185-187
李贺是中唐时代一位独特的诗人。凄凉的人生境遇、体弱多病的生理特点、忧病畏死的心理特征、中唐社会的动荡和各种矛盾的激化,将他经世治国的理想抱负击个粉碎。所有这些促使他对人生、命运、死亡进行思索,其"鬼诗"便寄寓了诗人对现实的厌恶和对理想的探索,浸润着浓厚的悲剧意识。而其诗歌的悲剧意识具有独特的审美,即:以"病"为美,以"悲"为美,以"寒"为美,以"丑"为美,以"怪"为美。由此可见,李贺诗歌诉说的是一种与世抗争又无力抗争的现实,诗歌所透射出的恰是诗人内心强烈的悲剧意识。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中国诗坛崛起的一种新文学样式--汉俳诗,问世时间不过20余年.段乐三先生以其丰硕的创作成果丰富了汉俳诗创作宝库,他以爱恨之情去创作,蘸心血与脑汁去创作,追求艺术的真诚与生活的真谛,追求汉俳诗新的意境与风格,赢得了读者的认可与称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