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熊飞 《学习月刊》2010,(20):36-37
丹江口市被列为湖北省首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行动计划”试点县市以来,丹江口市教育局以构建“教育发展协作区”为抓手.创新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以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为抓手。努力缩小办学条件的差距;以推行电脑平行分班为抓手,解决中小学生择校问题.使全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由于教育发展不平衡,许多地方发生的"择校"现象难以扭转。不仅在中学、小学,甚至某些地方的幼儿园,也出现了家长"安营扎寨"、连续几天排队等号的场景。然而,记者在汨罗市调查采访时,却看到了另外一种状况,经过20多年的探索,这里已经形成了城市教育与乡村教育、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学校与学校之间比较均衡地发展的教育环境,基本上消除了"择校"现象。  相似文献   

3.
“均衡教育”不是削峰填谷,而是通过改革措施扶持薄弱地区和薄弱学校。实现全民优质教育,缩小学校与学校的差距,自然而然地避免了择校,从而实现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4.
中小学择校现象的成因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自现代教育确立后,择校行为便一直存在着,并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可以说,只要区域之间、学校之间存在差别,只要公民存在不同的受教育需求,择校就不可避免。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择校这种教育发展过程中自然而正常的现象,目前竟已成为冲击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影响教育公平乃至社会公平的热点问题。“择校风”盛行之下,不仅家长们疲于应付,学校自身也深受其害,广大师生身心疲惫不堪。为了遏制愈演愈烈的择校现象,有关部门出台了“就近入学”、“电脑派位”、“三限(限钱数、限人数、限分数)”等政策措施,但并没有真正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5.
尹卫国 《奋斗》2006,(7):13-13
读报得知,北方某省教育厅日前正式宣布,从今年秋季开始取消高中自费生,实现“公办不择校,择校找民办”。同时对公办民助和民办公助校、校中校、“一校两制”等进行整顿清理规范.所有挂靠在公办学校名下的民办学校一律脱钩,必须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实行独立的经费和人事管理,有独立的校园、校舍和设施,独立招生,独立进行教育教学,独立颁发毕业证书。  相似文献   

6.
1985年.中央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了“基础教育管理权属于地方.除大政方针和宏观规划由中央决定外.具体政策、制度、计划的制定和实施.以及对学校的领导、管理和检查.责任权力都交给地方。”“成立国家教育委员会.负责掌握教育的大政方针.统筹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1993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颁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进一步规定:”中等及中等以下的教育.  相似文献   

7.
梁钰 《实践》2010,(11):F0004-F0004
近年来,鄂尔多斯市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不断在教育事业发展方面加大投入,高标准全面铺开学校建设,不断完善设施配套建设,坚持“外引内联”、办一流基础教育的原则,有力地推动了地方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最近,陆续从媒体上读到一些关于抨击“择校热”的文章。总的看,都有道理。然而.其中有些文章,在抨击“择校热”的过程中.却不加分析地对小学、中学、大学的正常择校,一古脑儿予以否定。给人的感觉是,一个倾向掩盖另一个倾向.似乎择校一无是处。其实,择校本身并没有错.择校现象是不会退出历史舞台的。  相似文献   

9.
《当代党员》2007,(11):F0003-F0003
近年来.渝中区委、区政府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方向.围绕推进教育均衡优质发展、建设全市基础教育高地、在全市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以中小学标准化学校建设为载体,大力实施“校点调整”、“教育信息化”、“人才强教”、“示范带动”、“特色培育”等八大工程.  相似文献   

10.
宋畦  张凯 《党课》2012,(22):27-30
目前“中国教育小康指数”调查报告显示,“择校”被评为“2011年中国公众最关注的十大教育问题”之首。择校的烦恼不仅困扰着疲于奔波的家长,更给社会稳定埋下了诸多隐患。关注择校,从我国实际出发,借鉴国外的做法,或许能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1.
吴国芳 《学习月刊》2010,(16):92-93
近几年来,随着国家财力的增强.教育投入的不断增加,义务教育的发展水平和质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义务教育发展的整体实力并不高.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有效遏制城乡之间、学校之间教育差距的扩大势头,积极改善农村学校和城镇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逐步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在我国实现“两基”之后义务教育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结合黄梅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践.笔者对县域范围内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进行了一些思考和探究。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我校以战略眼光,审视当前教育发展现状,确立了“打造农村初中一流品牌,建设农村初中一流名校”的办学思路,把教育创新落实到教育思想创新、教学体制创新和教学管理创新三个方面。在教育实践中,积极探索学校管理的新路子.以“优化两个环境”为基础。以健全“两个机制”为手段,以规范“两个行为”为内容,以实施“两个工程”为动力,以实现“两项绩效”为蓝图,强化学校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仅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了大批合格新生,而且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了有发展前途的劳动者。  相似文献   

13.
王少明 《学习月刊》2012,(24):69-70
湖北省园林工程学校顺应职业教育改革趋势与区域经济社会和谐发展要求,围绕技工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积极探索实践学历教育、职业培训、就业指导、技能鉴定“四位一体”的办学模式.凸显了“质量”与“特色”两大要素.促进了办学水平和办学实力的全面提升.实现了学校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武汉市新洲区教育局党委紧紧围绕办人民满意和谐教育的工作目标,按照“均衡发展、内涵发展、和谐发展”的工作要求,坚持“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以提高各级领导班子执政能力和党的先进性为主线,大力推进党建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体制创新,将党建工作有机融入教育改革发展的全过程,全面推进学校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有力地促进了全区教育事业持续快速发展,教育教学质量特别是高考成绩连续多年雄居全市前列,被人们誉为“新洲现象”,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5.
在古为皋陶部落、汉为英布封疆、宋为毕升故里、今为中国茶乡的湖北省英山县,温泉镇是一个美丽而神奇的地方。近几年来,这里的教育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两基”成果全面巩固,教育质量稳步提升.学校标准化建设积极推进,全镇整体办学水平有了新的提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受到了人民群众的普遍赞誉。  相似文献   

16.
徐德福 《学习月刊》2013,(16):69-69
近年来.赤壁市紧紧抓住全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试点县市的有利契机.重点加大义务教育投入.着力完善教育经费保障和教育督导“两大机制”.全面实施学校标准化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教育质量提高和学生关爱“四大工程”,实现了赤壁义务教育的跨越发展.2013年被评为全省“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示范县市”。为了进一步促进全市义务教育高位均衡,下一步将着力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相似文献   

17.
加快教育事业发展.是推动一个地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抓手”。在工作实践中用先进的理念办好教育工作.用改革创新的精神抓好教育工作.探索一条促进欠发达地区教育均衡发展的路子.为扩大地方对外开放和经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相似文献   

18.
《理论建设》2011,(2):F0004-F0004
瑶海教育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按照。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五年进位争先”的工作总体要求.以“凝心聚力促和谐,科学发展当先锋。加速推进瑶海教育体育现代化”为主题,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坚持。管理、质量、队伍、特色、品牌”的区域教育发展理念。推动教育优先发展、科学发展、均衡发展和特色发展,形成了优质均衡的教育发展局面,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教育服务环境。  相似文献   

19.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以质量立校已成为人们的共识.所以要坚定不移地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观念:安全教育是各项工作的头等大事,师生的生命价值是最宝贵的.要切实增强“安全第一”的意识;学校是传染病易感人群相对集中的地方.为防止各种传染病侵害校园.危及师生。要牢固确立“卫生第一”的思想:受社会多元价值的负面影响.学生畏难厌学、上网聊天的现象时有发生,育才先育德,成才先成人,要确立“德育为首”的理念:学校不搞教科研,犹如一潭死水,缺乏生机活力,科研兴教、科研强校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要强化“科研第一”的理念;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择校现象在全国各地学校公开但不合法地存在着,择校费也少则成千,多辄上万地不断攀升,学生望校兴叹,家长怨声栽道。特别是近几年来,这种蔓延全国各地的“择校热”仍在持续升温,大有愈演愈烈之势,而教育各方面却苦无良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