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从"两加一推"主基调、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主战略到"三大战略行动"的深入实施,从"十破十立"思想大解放到"五步工作法"大践行,从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到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大力推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贵州历届党委政府始终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届接着一届干,不断夺取新胜利。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贵州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新起点上,检视过去,我们体验了贵州发展的"加速度",见证了贵州赶超的"精气神"。2010年,贵州确立了"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奋力追、全力赶、努力超,从2011年第一季度到2017年第三季度,贵州经济增速已连续27个季度保持在全国前三位,经济发展实现了在西部地  相似文献   

3.
正"贵州发展大数据确实有道理。"习近平总书记说。"最美贵州一定会展现在世人面前,贵州大有希望!"李克强总理说。习近平总书记指示贵州要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为贵州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2015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贵州视察指导;2月,李克强总理到贵州视察指导。半年内,总书记、总理视察贵州是前所未有的,党中央、国务院的关心支持为贵州发展指明了航向,增强了动力。  相似文献   

4.
正要做"中国数谷",贵州必须有"骨":一是必须有一批骨干企业做支撑,脊梁骨不挺、不硬,大数据贵州就很难走远;二是要有独特的风骨,为中国从高速发展到高质量发展提供"数字驱动"的贵州样本、贵州路径。经过五年多的实践和努力,大数据这棵"智慧树",在贵州从"无中生有"到"令人惊叹"。外界对贵州  相似文献   

5.
正贵州农村改革走过了40年的不平凡历程。从安顺"顶云经验"到湄潭"四确五定",再到六盘水"三变"改革……一个又一个农村改革实践,为贵州农村发展注入新动力;一项又一项支持政策,为贵州农村破题带来希望。  相似文献   

6.
多彩十年     
<正>十年磨一剑。多彩贵州从新鲜出炉走向厚重成熟,从唱响神州大地到风行世界。品牌形象塑造多彩贵州风行子曰: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2005年,一场为贵州正名的大赛在黔贵大地拉开序幕——贵州省委、省政府决定实施"多彩贵州"品牌战略,展示贵州文化特色,彰显多彩贵州魅力,引领贵州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植树造林的过程中,要促进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致富,把绿色贵州建设打造成一种经济活动,让植树造林成为农村经济的新增长点。让贵州大地绿起来当代贵州:2014年以来,贵州在坚定不移实施主基调主战略的同时,生态保护与建设的力度也前所未有地加大了。此次绿色贵州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是出于怎样的战略考虑?  相似文献   

8.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视察期间,评价说:"贵州发展大数据确实有道理。这么干,十分有希望",这句话内涵丰富。第一,肯定了贵州发展大数据的思路。说明我们的战略路径选对了,是有道理的。第二,指出贵州还有大量工作要做,将来要交出更像样的答卷,真正做到"有希望"。第三,强调从"有道理"到"有希望",关键是要坚定不移地按照这个方向干下去。总书记的评价,让我们倍受鼓舞、倍感振奋。贵州之所以要发展大数据,是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守住"两条底线"要求,在看清形势、把握趋势、发挥优势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9.
正从碧水悠悠的清水江畔,到雄关漫道真如铁的娄山关,今天的贵州,干部群众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春节前视察贵州提出的"四新"主目标,主攻"四化"主抓手,将红色精神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一往无前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两岸碧色映江水。清水江流经贵州剑河中段,人称中都溪,向远方汇入湖南省洞庭湖,一路奔腾流入长江。  相似文献   

10.
正从2012年到2019年,贵州减贫人数全国第一。2020年,贵州要坚决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脱贫成果全面巩固提升。全力以赴抓脱贫,尽锐决战深度贫困,贵州脱贫攻坚再传捷报!今年的贵州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19年贵州全面完成188万人易地扶贫搬迁任务,从根本上改变了"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地区贫困群  相似文献   

11.
<正>《当代贵州》2009年第20期"六十载光影记忆——图说贵州60年巨变"一组报道,大图、小图、主图、副图,图文并茂,相得益彰,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以来我省发展变化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12.
吴文仙 《当代贵州》2014,(27):20-21
正"赶转改"并举推动贵州职业教育后发赶超:去年以来,我省对职业教育发展做出系列部署,从教育"9+3"计划实施、中职"百校大战"建设,到在全国率先编制出台省级《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3-2020年)》等。现阶段全省职业教育工作有何特点,取得了哪些成绩?邹联克:现阶段,贵州职业教育正处在攻坚克难、爬坡上坎的阶段,目前正以"赶转改"并举的方式来推动贵州职业教育后发赶超。到2020年,要把贵州职业教育做大、做强、做精。  相似文献   

13.
徐静 《当代贵州》2015,(8):52-53
<正>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示:"贵州过去发展慢、欠账多,还是要保持一个较快的发展速度,要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切中了贵州的要害。贵州既是一个经济洼地,又是一个生态脆弱区,必须既要发展又要保护。尤其是贵州的发展已经进入了后发赶超全面小康的重要阶段,在新常态背  相似文献   

14.
正从国画《苗寨笙歌》到版画《高台地戏》,从油画《加榜梯田》到雕塑《亚鲁王》,从油画《海龙屯与平播之役》到书法《白水瀑布》……精湛的文化表现形式和丰富的艺术语言,凸显贵州独特的文化风貌。这些作品都是多彩贵州大型书画"双百"创作工程的重要成果,是贵州美术和书法史上的"高峰"。贵州于2015年底启动多彩贵州大型书画"双百"创作工程,历时两年面向全国征集创作一批体现时代要求、中国精神,具有国家气派、贵州特色的美术、书法精品力作。2017年12月28日,"翰墨书盛  相似文献   

15.
<正>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贵州进入后发赶超、加快全面小康建设的关键阶段。未来五年,责任是沉甸甸的。贵州既要"赶"又要"转"。"底线"要"守住","新路"要"启程",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小康。责任的背后,贵州干部群众信心是满满的。资源红利、生态红利、劳动力红利、政策红利、改革红利叠加释放,"四个全面"协调推  相似文献   

16.
<正>起始于2005年的"多彩贵州"品牌形象塑造,承载着有志气、有信心实现历史性跨越的梦想起航。十年磨一剑。多彩贵州从新鲜出炉走向厚重成熟,从唱响神州大地到风行世界。在中国的区域版图上,没有一个地方像贵州一样因为"三言两语"("三言":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人无三分银。"两语":夜郎自大、黔驴技穷)而长期被误读。  相似文献   

17.
正2015年12月28日召开的贵州省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十二五"期间,贵州"办成了许多大事要事",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有"1+10"件大事。"1"是:习近平总书记指示贵州要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为贵州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分别到贵州视察指导,半年内,总书记、总理视察贵州是前所未有的,党中央、国务院的关心支持为贵州发展指明了航向,增强了动力。"10"是:党中央、国务院给予贵州"空前巨大"的支持,以及经济增速连续五年居全国前3位、获批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历史性突破、脱贫攻坚创造了"贵州样板"、开启大数据时代、内陆开放型  相似文献   

18.
正兴义市敬南镇菜子湾村集体产业从无到有,资金使用从无序低效到规范高效,利益联结从对象不清到主体明确,村干部从消极观望到积极主动,"五股合一"实践发挥了积极作用,从一个侧面展示了贵州农村产业革命的生动实践。贵州农村产业革命纵深推进两年来,从上到下迅速掀起了一场以转变思想观念为引领、调整产业结构为抓  相似文献   

19.
正从家庭联产承包到农村产业革命,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贵州干部群众在"三农"发展历程中,演绎了一场跨时代的思想大变革,为全国农业农村改革发展贡献了"贵州智慧"。1949年,贵州农业总产值为9.1亿元,2018年,全省农林牧副渔增加值2276.74亿元,增长250倍;2018年,全省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716元,比1949年农民  相似文献   

20.
<正>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要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历史文化禀赋,充分挖掘贵州人文、历史、民族等特点,提升特色文化内涵和品位,提倡形态多样性,防止千城一面。2014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贵州代表团审议,指出贵州经济社会发展要"牢牢守位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2015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调研时强调,要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这不仅是对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