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继续全面加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加强反腐败国家立法,加强反腐倡廉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深化腐败问题多发领域和环节的改革,确保国家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这是党的总书记第一次提出制定专门的反腐败国家立法,其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正10.完善法律草案表决程序,对重要条款可以单独表决。11.国家保护企业以法人财产权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企业有权拒绝任何组织和个人无法律依据的要求。12.加强市场法律制度建设,编纂民法典。13.完善惩治贪污贿赂犯罪法律制度,把贿赂犯罪对象由财物扩大为财物和其他财产性利益。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强调,围绕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先行区,加强生态立法。因此,如何从法治的层面,推动这些问题的依法解决,是青海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正确处理好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4.
2014年4月2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修订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并于2015年1月1日起施行。为此,笔者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认为,青海生态环境保护的立法,必须与新时代党中央和青海省委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相一致,在将来制定的生态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中,应当着重处理好如下三个问题:其一,妥善处理好青海生态环境保护发展战略与经济建设和民生改善的关系;其二,生态环境保护立法应当在遵循国家立法的基础上立足于青海的特殊省情;其三,完善青海生态环境保护立法的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5.
贺蓉晖 《学习月刊》2014,(18):39-40
生态文明建设既关乎国家发展方向,又事关人民福祉。尤其在今天,民众对环境污染、食品安全的关注度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提出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这在生态文明建设里程碑上具有划时代意义。十八大以来,一系列旨在构建生态文明建设路径的制度密集出台,使我们对未来中国"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有了更多的期待。无论是着眼于当前的环境恶化现实,还是着眼于中国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长远,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各行各业,都必须且应加快站在更高的层面来着手推进经济发展与环境治理相平衡的问题,寻求更为有效的制度性解决方案。当前形势下,我们航道人已经意识到,目前构建生态文明建设长败机制的机遇期是最好的,一方面,社会公众的生态保护意识逐步增强,参与的主动性和参与的程度不断提升:另一方面,生态资源破坏和恶化所形成的外部约束力形成了较强的“倒逼”机制。对航道人而言,当今之首务,是强化长江航道职工的生态文明意识,培养全体职工的生态文明理念,陶冶全体职工的生态道德情操。  相似文献   

6.
金银墙 《奋斗》2014,(12):27-28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在国家法治建设进程中具有里程碑式意义。当前,在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过程中,党赋予检察机关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和地位,对检察工作的重视和期望前所未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检察机关使命神圣、责任重大。  相似文献   

7.
杨贵彪 《党的建设》2014,(10):27-27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从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党的建设领域的各项改革和制度建设,全面、系统部署了建立现代国家治理体系、提升现代国家治理能力的方向、重点和措施,明确提出要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这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理念的重大创新。  相似文献   

8.
赋予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是完善立法体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举措,是提升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保障。地方立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引领、推动和规范、保障作用。开展地方立法需要立足本地经济、社会、文化、地缘现实,抓住关键,顺势而为,通过提供有力的制度供给和发展保障,引领和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遵义市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的指示和省领导关于打造赤水河流域"四河四带"的指示精神,积极加强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建设,探索建立"源头严控、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制度体系,大力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努力在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两条底线"上实现双赢,探索走出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10.
夏中南 《前线》2015,(4):51-53
国家治理体系是国家管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领域的体制、机制和法律法规安排,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因而,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中,深入梳理中国古代国家治理思想的特点,摸清底数,对我们总结经验教训,反思问题,促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近日,据中央纪委监察部介绍,针对当前防逃工作面临的形势,我国将完善防逃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强防逃制度建设顶层设计,防止违纪违法国家工作人员外逃。  相似文献   

12.
正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立足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实际,直面我国法治建设领域的突出问题,明确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基本原则,提出了关于依法治国的一系列新观点、新举措,对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法治队伍建设、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作出了全面部署。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是法治建设的核心问题。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紧紧围绕这一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进  相似文献   

13.
非政府组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助推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政府组织作为公民社会的主体要素,它以其独特的优势在推进政府转型、协调社会利益矛盾、扶助弱势群体以及建设生态文明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就需要在实践中通过加强和完善中国非政府组织的监管体制、制度环境以及组织能力建设,改变非政府组织的弱势地位,使之真正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助推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