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不同场合提出了丰富的生态思想。这些思想包括:实现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之间双重和谐的生态文明观;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的生态生产力观;一切为了人民生态诉求的生态民生观;以"生态红线"为底线,整体谋划国土空间开发的生态安全观;实现最严"法治"的生态法治观等内容。习近平总书记的生态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学习和研究习近平总书记的生态思想,对于我们进行生态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以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和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2.
正春耕时节,在全省"春季攻势"的热潮中,大方县黄泥塘镇西河村深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全村种下2470亩辣椒,预计辣椒收入超过860万元。火红的辣椒,火红的产业,火红的生活。雨热同季的气候、四通八达的交通、标准化的种植、科研队伍的引进,具备一系列支撑条件后,大方县黄泥塘镇西河村走上了一条别开生面的辣椒致富路。  相似文献   

3.
生态文明观念:引领人的发展新境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样国  黄平槐 《求实》2007,1(12):7-9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生态文明观念是生态文明精神成果的一种形式,是生态世界观、生态价值观和生态伦理观的统一,是生态规律(真)、生态伦理(善)和生态美(美)的统一。在生态文明观念的引领下,人们的思维品质、求"真"的能力和求"善"的自觉性进入新境界,从而使人在追求全面发展过程中实现"量变中的部分质变",成为社会生态人。  相似文献   

4.
构建"美丽中国"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中十分重要的战略,也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题中之义和必然要求。文章提出准确把握时代诉求,重塑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模式;多方形成教育合力,完善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机制;建构高校生态文化,提高师生生态文明素养,共同致力于实现新时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境界,助力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生态文化中蕴涵着"天人合一""敬畏生命""取用有节"的思想智慧,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来源。习近平总书记学习和吸收中国传统生态文化中蕴涵的思想智慧,创立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尊重自然""取之有度,用之有节"的生态文明思想。推进当代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汲取"天人合一"智慧,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理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必须"敬畏生命",尊重自然,坚持走保护优先的绿色发展之路;必须"取用有节",珍惜自然资源,坚持走节约优先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6.
华姝 《当代贵州》2020,(17):60-61
绿的是生态,红的是生活。在毕节试验区,一个个美丽乡村的绽放,奏响了一曲曲红与绿的交响。"长山脚下癞石坡,广种薄收几背箩。开荒种地来糊口,只为生存无奈何。"这首打油诗,曾经是大方县黄泥塘镇化理村的真实写照。而今,这里却是另一番景象。4月15日,记者走进化理村五星组,在满山翠绿中,一株株玛瑙红樱桃随风摇曳,村民安兴义在自家的樱桃林里忙个不停。  相似文献   

7.
邱成 《唯实》2014,(1):74-76
<正>近年来,随着丰县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生态环境成为"短板",生态产品成为紧缺公共产品。要减少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的对抗性,实现两者协调发展,就必须赋予经济建设以生态尺度。为此,我们主动顺应百姓"盼环保、要生态"的强烈期待,大力实施生态惠民工程,着力构建覆盖城乡的生态网络,加快国家生态县、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和国家森林城市建设。坚持产业与生态相协调,大力推进天更蓝工程。在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过程中,坚决摒弃"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主动把"环境是最稀缺资源、生  相似文献   

8.
吴龙强 《理论导报》2010,(10):39-39
<正>近年来,我县积极策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战略,以创建全国生态县为抓手,大力实施"生态立县"战略,坚持在发展中保护生态,在保护生态中促进发展,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双赢。目前,全县森林面积达33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9.2%,位居全省前列,先后被评为全省首批"十佳绿色生态县""全省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先进县""林业生态建设先进县""省级生态县""全省森林生态保护十佳县"。不  相似文献   

9.
"生态文明"首次写入党代会报告,意味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对我国具有特别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它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实现全民族生态道德文化素质提高的迫切需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要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改革、完善政绩考评标准,试行绿色GDP考核地方政绩;要建立健全推进生态环境建设的机制;必须加强党和政府的领导.  相似文献   

10.
《新长征》2013,(9):30-31
<正>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并融入到经济建设之中。建设生态吉林,实现可持续发展也是我省"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要任务。长吉图作为东北亚腹部,具备优越的地理条件和生态资源,其一体化的生态经济发展,是我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在带领全国人民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为了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所取得的有益的精神成果。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理论缘起于"本土"与"舶来"因素在"实践"中的融合;完善于"高能"与"低碳"目标在"发展"中的兼得;在"全面"与"重点"中关注"民生",在聚焦"微观"现实中展现理论的未来走向。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理论的完善发展,是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实践的总结和提炼,是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彰显,也将影响中国共产党执政实践的未来。  相似文献   

12.
产业低碳化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价值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国家战略,促进江西通过整合资源,探索产业发展方式转变,实现中部崛起和经济、生态、社会的协调和谐发展只是一个基础起点。中国作为一个在农业文明时代一直领跑世界的发展中大国,更为重要的是,要在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中,通过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探索全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路径,通过产业低碳化和低碳经济模式的创新,创造一种知识体系和价值体系,通过"科学发展观"的国际化,形成生态文明的核心价值理念和政策体系,逐步在生态文明时代实现全面崛起,为人类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中共安徽省第九次党代会提出了"打造生态强省,建设美好安徽"的战略目标,这与其后召开的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的奋斗目标相契合。安徽打造生态强省,让安徽的生态文明建设迈入全国前列,不仅是推动安徽科学发展的战略举措,不仅是改善、保障民生的内在要求,也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选择。如何打造生态强省,实现"生态环境质量位于全国前列"的战略目标?走在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前列的江苏和浙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安徽应学习和借鉴苏、浙经验,强化生态文明理念教育,加快安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4.
李军 《当代贵州》2012,(11):13-15
贵阳市委把建设生态文明城市作为中央精神与本地实际的最佳结合点,作为城市工作的总抓手,确立了生态环境良好、生态产业发达、文化特色鲜明、生态观念浓厚、市民和谐幸福、政府廉洁高效的奋斗目标。建设生态文明,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我们党对人类发展规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人类文明的重要贡献。回首过去,贵阳在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道路上取得了积极成效,实现了"洼地"上的奋力崛起;展望未来,贵阳市将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走科学发展路、加快建  相似文献   

15.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人类摆脱生态困境的正确解决途径,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在当代不断彰显:首先,它促进了当代自然观的生态化转向,实现"人的自然化"和"自然的人化"的有机统一;其次,它推动了价值观和伦理观的关系调整促其主体转化,坚持了生态价值观和生态伦理观的有机统一;再次,它实现了发展观和科技观的双重超越,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技术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也是诸多理论精华汇集在一起的成果。其中,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生态现代化理论是人们针对当代生态问题做出的回答,是对传统现代化理论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他径解读与延伸阐释。作为当代有代表性的生态理论,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对社会力量实行有效的调控、强调科学技术在"经济的生态重建"中的重要作用等方面,对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有着一定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7.
生态幸福理论,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指导思想下形成的新理论,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前提。生态幸福的实现,必须优化生产空间发展生态经济,必须优化生活空间建立绿色社区,必须优化生态空间构筑生态屏障。我们要秉承"以人为本"的思想,促使生态幸福与"三生"空间良性互动协调发展,为实现生态幸福做出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18.
<正>长期以来,人类文明的进程一直滞留在对自然的征服上,造成了自然生态及社会生态的严重破坏。及至现时代人们逐渐意识到树立生态意识、建设生态文明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在生态危机(包括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日益严重的现时代,许多有识之士发出了"拯救地球"、"绿色教育"、"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新疆阿克苏地区的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大力推进阿克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路与对策是要牢固树立"环保优先、生态立区"的理念,培育公民生态意识;推进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强以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为核心的生态环境建设;加快制定和完善政策法规监管制度,从而推进阿克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永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从严治党规律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严治党是共产党的性质和历史使命决定的必然性要求;从严治党的主线不变而具体要求又不断变化,执政后从严治党具有更大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总趋势是越来越严格;从严治党是贯穿于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各个领域的系统工程,要坚持"五位一体",使各项工作相互配合、促进;从严治党与改善党内政治生态是辩证统一、密切结合的,要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以从严治党作为改善党内政治生态的根本举措,又以政治生态的改善推动从严治党的落实;从严治党与党群关系建设呈明显的正关联,要以从严治党作为密切党群关系的战略措施,打造"党离不开人民、人民离不开党"的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