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人与自然的关系主要有:人与自然的实践关系、人与自然的认识关系、人与自然的价值关系.有人认为这三者之间是并列的,对此,笔者不敢苟同,我们认为,人与自然的价值关系是比人与自然的实践关系和认识关系更为本质的关系,人与自然的价值关系,作为客体的自然的属性、功能满足主体人的需要的一种关系,它决定着人与自然的实践关系和认识关系;而人与自然的实践关系和认识关系是人与自然价值关系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2.
在马克思主义自然—历史观视阈下考量,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共产党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经过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探索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四个历史阶段,形成了"利用改造自然思想"、"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思想"、"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一系列一脉相承、创新发展的思想成果。中国共产党追求人与自然和谐进程中的系列思想成果,呈现出结合不同时期社会发展需要解决人与自然关系矛盾的历史逻辑,体现着我们党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生态环境问题、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认识理解把握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由简单到复杂、由局部到整体的历史性跃升,对于我们在新时代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具有重要理论启示。  相似文献   

3.
论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法学理论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蔡守秋 《现代法学》2005,27(6):54-61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公平社会,始终是人类和法学家孜孜以求的一个崇高理想。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人与人的关系和谐、人与自然的关系和谐,建设和谐社会就是要正确处理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人的和谐相处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正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及其迫切需求,才促使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法学理论即调整论开始在中国法学界诞生、成长和传播。  相似文献   

4.
缑思 《法制与社会》2014,(11):143-144
1921年,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中国共产党建立。1924年1月,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与中国资产阶级政党国民党的正式合作。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历史,很大程度上是与资产阶级发生关系的历史。鉴于此,有必要对1921—1923.年这段时期中,中国共产党对国际资本主义和中国资本主义的认识进行考察。  相似文献   

5.
人类始终解决的就是两个关系,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二是人与人及自身的关系。这两个关系不是孤立存在的,是相互联系的,而且是相互影响渗透的。由于受生产力发展水平所限,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有一个历史演进过程。本文指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中,人与自然是一种和谐的本质的统一关系,生态危机的真正根源源于关系处理的不和谐。因此要解决生态危机必须做到两个关系的协调统一。  相似文献   

6.
“三个代表”作为面向新世纪的党建总纲领,是新的历史时期对中国共产党人的新要求,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有力思想武器。深刻认识“三个代表”与反腐倡廉的辩证关系,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课题,又是一个全新的实践起点。一、“三个代表”与反腐倡廉的内在统一“三个代表”和反腐倡廉首先统一在党的先进性之中。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源于其阶级基础即工人阶级作为先进生产力代表的革命性,源于其指导思想即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文明制高点的科学性,源于其利益归宿即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与历史发展客观进程的一致性。“三个代表”作为一…  相似文献   

7.
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而且是一个现实问题。在马克思青年时期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这部著作中关于这个问题有许多精辟的论述,本文则试图从《手稿》中的"人"和"自然"、人与自然的基本关系及其生态价值三个方面对这些思想进行探讨,以寻求一种合理的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从而使其对现实生态问题的解决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环境法调整对象一直是理论和实践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中国传统伦理学和法理学的角度出发,论证了环境法不仅可以以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且可以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建设和谐社会、环境友好社会的法学理论——调整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守秋 《河北法学》2006,24(10):23-37
介绍调整论的主要内容,阐明法律应不应该、能不能够以及如何调整人与自然关系这三个层次的问题,概括了调整论对主流法理学补充的四个要点,以及对主流法理学进行反思与挑战的四个基本理论领域.认为法律人是作为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总和的人;每个人只能通过自身与其他人的关系和自身与自然(环境资源)的关系求生存、求发展、求利益、求幸福;个人通过其行为建立和变革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法律既可以规定人对人的行为,也可以规定人对自然物的行为,因而法律既能够调整人与人的关系,也能够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环境资源法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调整,是指环境资源法根据社会经济规律和自然生态规律,根据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同类型、特点和社会需要,设立相应的权利、义务、规则和制度去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环境资源法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调整,是一个渐进的、不断发展的过程,应该与时俱进.环境资源法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机制包括其他法律部门的相关调整机制和环境资源专门法所特有的调整机制即生态化调整机制.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不同的时代针对不同的问题而提出的不同历史任务,二者都是对社会主义本质的准确把握,体现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探索认识的丰富和深化,二者之间具有一致性和连续性,形成互为目的、互为手段、相互促进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理论生涯中始终关注的问题,在人与自然统一的基础上,不断确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思想,它为生态文明观的确立提供了理论来源。科学地分析了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思想,对于环境问题的理论认识,指导环境保护的实践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作为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主心骨,在推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同时,也经历了中国社会变迁给自身带来的风险和考验。中国共产党虽历经曲折和各种风浪考验,却能够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共产党具有最讲奉献和牺牲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品格。回顾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无论是在革命战争时期,还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无私奉献、敢于牺牲始终是共产党员的符号和象征。事实胜于雄辩,没有中国共产党人无畏的牺牲和无私的奉献,就没有中国民主革命的胜利,也就没有今天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繁荣局面。中国共产党人“…  相似文献   

13.
工业文明孕育了丰富的物质财富,终结了人类物质匮乏的时代,但环境问题却成了它的副产品,生态出现严重危机。究其根源,主要是发展的价值理念——人类中心主义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缺乏正确的认识。马克思恩格斯毕生关注人的生存问题,对人、自然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哲学思考,创造性地提出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科学发展观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的自然观,践行科学发展观是解决生态危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4.
姚伟 《法制与社会》2010,(2):195-195
马克思主义社会文明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十七大进一步提出了“生态文明”的概念。本文指出将人与自然的关系纳入社会文明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又一重大突破,从基本内涵上讲,生态文明与社会丈明的构成要素之间具有紧密联系,并深刻影响社会文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国外的和中国的、传统的和主流的法律关系理论的追根求源和分析,提出了“要区别法定关系与法律关系、现实关系与想象关系、原始关系与侵权关系”的观点,主张法律关系向法定关系靠拢、想象关系与现实关系脱钩、侵权关系与原始关系分开。提出了狭义的法律关系和广义的法律关系的概念。主张环境资源法律关系是指由法律行为(包括行为状态等各种行为)形成的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即环境资源法律关系既包括主体之间的人与人之关系或人与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又包括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人与自然的关系。认为这种环境资源法律关系是一种广义的法律关系,环境资源法所调整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环境资源法规定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即法定关系。  相似文献   

16.
生态旅游体现了在环境日益恶化的情况下,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新思考。这与中国道家思想在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认识和理解方面有着相似的观点。利用这些传统观点,重构我国现代人地观有助于推动生态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生态危机的发生使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凸显.人们纷纷著书立说探讨如何建构人与自然的关系,以求摆正人在宇宙中的位置.在这些研究中,深层生态学之人与自然"深层"关系说独具一格,并对整个生态保护运动产生了重要影响.然而深层生态学并未真正达到其所说"深层"程度,它依然存在着将人还原为自然存在物的倾向.自然和自然界是两个不同概念,古希腊人将自然看作是涌现和本性,现代人把自然视为自然界和自然物.这种转变表明人对自然的态度和行为发生了根本性改变.人之为人只能与自然融为一体而不能与自然界融合统一.人与自然的"深层"关系应该是人与自然的内在一致,是使人能够从中生成为人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也是党的领导作风和工作方法。在党的群众路线的创立、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延安时期无疑是最为关键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不仅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高度对群众路线作出新的理论概括,第一次系统地、完整地阐述了党的群众观点,提出并系统地阐发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根本方法,而且对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群众路线与思想路线的关系进行了新阐释,并将群众路线提升为党的根本路线,列为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载入党章。认真研究延安时期党对群众路线的理论创新,对于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着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人与自然的关系 ,是客观存在、无法逾越和不可忽略的。古代法律和法律理念中 ,一般反映出人对自然的敬畏和顺应关系 ;近代以来的法律和法学理论中 ,一般反映出人支配自然、利用自然的关系。当今时代的法学理论 ,需要解决人与自然关系的法律定位问题。  相似文献   

20.
西方自然法思想发源于古希腊时期,在其历经的几千年历史中,其被诠释为不同的概念,与"自然法"概念相近或可以作为它的替换词有:宇宙法、上帝法、永恒法、人类法、道德法。名称的变换,仅反映了人们对自然法所要求利用的角度。但自然法这种思想传统和政治意识形态却不断引导西方法律制度的构建。它也是组织人们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的模式,是人们观察、分析和评价法律的参照物,它也对现代社会法律的研究提供了思想启迪。本文以期通过分析自然法的产生、发展以及新时期的转型,加深对其的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