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多地陷入"十面霾伏",法学界对于雾霾产生的原因和法律的完善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本文由雾霾问题产生的必然性入手,对比中美立法差异,以美国《清洁空气法》为借鉴,提出了中国空气环境法律的完善建议,指出中国目前空气立法应当做到的完备性、差别性和经济合理性,以长期、有效地解决雾霾问题。  相似文献   

2.
闵杰 《政府法制》2013,(34):28-29
10月的月初和月未,北京一直被同一个问题困扰,何时能冲出“霾”伏? 十一黄金周期间,不少专程跑到北京颐和园看大黄鸭的游客在微博上吐槽:“雾霾让大黄鸭都看不清楚了”,10月27日,北京市气象台再发霾黄色预警,个别区域达到6级.属严重污染程度。  相似文献   

3.
2015年11月30日,北京发布首个雾霾橙色预警;12月1日,再次发布雾霾橙色预警.来自中国气象局的消息,从11月27日开始,北京空气严重污染过程已持续4天.北京环保部门表示,此轮污染为今年以来最严重的污染过程.不仅仅是北京,这些天,我国的很多城市都经历了“十面霾伏”.  相似文献   

4.
正连续多日的雾霾使得中国近半城市沦为"重灾区",雾霾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在日益加重,人们的震撼之弦也日日紧绷。中央政府和污染严重地区的地方政府都受到加紧治霾的巨大压力。2013年9月,国务院通过《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而后,北京市和河北省相继出台了更为详细的措施。但目前,收效甚微。面对接二连三来袭的雾霾,人们心生抱怨可以理解。但是,治霾并非仅靠政府的单打独斗可  相似文献   

5.
中科院专家:京津冀何以成雾霾重灾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记伟 《法人》2014,(4):24-26
正京津冀污染治理,首先要控制河北的煤、北京的汽车、天津的化工企业。优化京津冀环渤海经济圈的产业结构,协调一体化发展是治理京津冀雾霾的关键所在一组在显微镜下拍摄的大气雾霾中的颗粒图片,再次让处在雾霾里的网友在微博上纷纷吐槽。3月23-27日,北京连续雾霾,污染不断加重。在27日,AQI指数长时间维持在400上下。空气中细小的霾颗粒到底是什么样子呢?网友张超通过显微镜,将霾颗粒放大1000倍后,发现他们形状各异,有复合体,有生物颗粒,有矿物质的,看  相似文献   

6.
正自2013年起,频频发生、不断蔓延的雾霾,不仅成为我国头号环境污染公害,而且因其直接危及公民健康权、不断累积社会焦虑不满,已呈现出从民生问题向政治问题演变的巨大风险。这就不难理解,"治霾"成了今年全国和地方"两会"的热议焦点,而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更是史无前例地写入"雾霾"一词,使用了"宣战"这一罕见表态。从国务院重磅出台《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相似文献   

7.
陈玉峰 《法人》2014,(3):14-15
正2月中旬以来,我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都出现了灰霾,灰霾影响面积约为143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的15%,重霾面积约为81万平方公里。主要集中在北京、河北、辽宁、山西、山东、河南等地。2月25日,习近平在北京市规划展览馆了解北京地理环境,考察时指出,要加大大气污染治理力度,应对雾霾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首要任务是控制PM2.5,要从压减燃煤、严格控车、调整产业、强化管理、联防联控、依法治理等方面采取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8.
2013年1月1日到29日,一个史无前例的“重霾日”.一些地区雾霾日数为24天,仅五天没有“黑云压城”.除北京之外,天津、河北、河南、山东等多个地区也被灰霾所笼罩.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中国越来越多的城市正被日益严重的雾霾所困扰,空气污染成为直接危害人民健康的重大民生问题.美丽中国从治霾开始,治理污染、保护环境刻不容缓,同时也是一个长期、艰巨的任务.为了同一个心患,2014年5月底,在“上海论坛”中,专门在复旦大学举行了“雾霾笼罩下的中国与亚洲”高端对话.对话者有:中国科协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气象局原局长,气象学家秦大河;复旦大学校长、首批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973”、“863”计划首席专家,化学家杨玉良;全国政协常委、复旦大学教授,历史地理学家葛剑雄.他们探讨在雾霾来袭阴影下,政府、民众、科学家们如何竭尽所能,更好形成合力,处理环境问题,积极稳妥推动环境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0.
月很黑,风很高,"官房"的黎明静悄悄。"静悄悄"了好久之后,近来突然热闹起来,一串"房叔""房妹""房姐""房媳"等等"房氏"家族成员,像冰糖葫芦一样呈现在公众面前。这是媒体梳理的报道:2012年10月8日,网上曝出"房叔",原任广州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番禺分局政委蔡  相似文献   

11.
近年,雾霾的袭来,严重的影响了公民的生命健康,并且造成了很大的威胁,对此,我国各省市作出了积极的对策,以减少雾霾对大气的污染。同时我国也制定了《环境保护法》(尚未实施),该法的颁布对治理雾霾、减少大气污染起了重要的作用。各省市根据自己的情况,具体制定详细的规则,以更好的防治雾霾。通过分析美英国家对治理大气污染的先例,我国可以借鉴有利的经验,以正确的指导我国的治霾行动。然后是雾霾对于公民的生命健康权的影响及危害,及我们应作出相应的对策来缓解当下雾霾的情形。  相似文献   

12.
正刚刚过去的2013年,雾霾几乎席卷大半个中国。100多个城市重度"沦陷",平均雾霾天创52年之最;多地橙色、红色预警不断,PM2.5增至700、1000,爆表的"霾"纪录,令人震惊。治理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建立美好的家园,已经不再仅仅是国家、社会层面所要面临的问题,也不仅是被媒体称为在严重污染的空气中"连呼吸都困难"的8亿多人,而是所有社会公众都必须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月很黑,风很高,"官房"的黎明静悄悄。"静悄悄"了好久之后,近来,突然热闹起来,一串"房叔"、"房妹"、"房姐"、"房媳"等"房氏"家族成员,像冰糖葫芦一样呈现在公众面前。这是媒体梳理的报道:2012年10月8日,网上爆出"房叔",原任广州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番禺分局政委蔡彬,被爆全家拥有20多套房产。不久,蔡彬被停职。2012年12月26日,网上爆料  相似文献   

14.
正刚刚过去的2013年,雾霾几乎席卷大半个中国。100多个城市重度"沦陷",平均雾霾天创52年之最;多地橙色、红色预警不断,PM2.5增至700、1000,爆表的"霾"纪录,令人震惊。治理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建立美好的家园,已经不再仅仅是国家、社会层面所要面临的问题,也不仅是被媒体称为在严重污染的空气中"连呼吸都困难"的8亿多人,而是所有社会公众都必须面对的问题。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推动人与自然的和谐  相似文献   

15.
程玮 《刑警与科技》2013,(24):318-320
<正>前言2013年10月29日,第十四届安博会在深圳开展。如火如荼的安博会体现出安防行业的蓬勃发展,"高清"仍然是视频监控领域炙手可热的话题。如今,安防的高清应用呈全面普及、跨界发展之势,基于高清、智能技术上的可视化管理应用的新安防时代已经到来,定制化智能高清方案将是新安防时代的典型特征。高清网络摄像机是高清监控系统中重要环节之一,面对层出不穷的高清IP芯片解决方案,监控厂商应该如何选择,才能定制出满  相似文献   

16.
邓光扬 《检察风云》2012,(20):60-61
中秋佳节将至,"月饼大战"又始。因"陈馅月饼",南京冠生园10年前凄凉破产,国内众多"冠生园"无辜被牵连。所幸,"冠生园"的传承者们,10年来用货真价实、童叟无欺、诚信经营的道德和人格力量成功"救赎"了这一老字号。最近,在南京中院尘埃落定的上海、江苏两家企业的商标权争夺战表明,"冠生园"再度成为人们心目中的金字招牌。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互联网+"的能量不断释放,将交通行业进入一个全新时代——"互联网+交通"时代。"互联网+交通"未来发展前景不可估量,并将催生出巨大的市场需求,同时培育出一批"互联网+交通"巨头企业。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的能量不断释放,并以不可阻挡之势改变着各行各业的生态秩序,其中对交通行业的影响最为深远。"互联网+"将交通行业带入一个全新时代——"互联网+交通"时代。我国大力推进"互联网+"便捷交通为推进"互联网+交通"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于2016年7月发布了《推进"互联网  相似文献   

18.
2013年1月1日到29日,一个史无前例的“重霾日”.一些地区雾霾日数为24天,仅5天没有“黑云压城”.除北京之外,天津、河北、河南、山东等多个地区也被灰霾所笼罩. 为了应对极端恶劣的空气,北京紧急启动了更严格的防控应急措施,主要在机动车、工业、燃煤、扬尘四个方面,政府带头停驶30%的公车,加大对大货车遗撒、尾气超标等查处力度,让百余家重点排污企业、规模较大的排污企业停产. 颇为严厉的措施上,折射出政府铁腕治污的决心和态度,但并非釜底抽薪的良策.从长远来看,只有拿起法治的武器,才能有效驱散雾霾.  相似文献   

19.
"以"字处置式形成于先秦时期,它的形成经历了"连动式—工具式—处置式"三个阶段。在连动式"以_(动词)+N_1+V+N_2"中,当"以"表示"使用"义时,"N_1"可以理解为"V+N_2"凭借的工具,因此"以"逐渐语法化为工具介词。在工具式"以_(介词)+N_1+V+N_2"中,"以_(介词)+N_1"可以看做是对"N_1"的强调,由此"以"可以理解为焦点标记,在双宾语句式的影响下,形成"以"字处置式。由于"以"字处置式是由"以"字工具式演变而来,因此"以"字式具有多义性,影响了"以"字处置式的发展,从而为"将/把"广义处置式的形成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由于环境污染而带来的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影响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重要因素,因其导致的很多环境问题,如全球气候变暖,"雾霾"指数畸高,"噪音污染""电磁波辐射"等,已经严重影响了人们所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因此,为恢复良好的生态环境,也为人类的长远发展谋出路,我国建立了很多环保法律制度和措施,以此来保护和改善生存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