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52年10月1日,凉山彝族自治台区正式成立.凉山彝族第一次有了自己的自治政权,从元代开始的土司分治和后来出现的奴隶主割据并存局面到此结束.  相似文献   

2.
9月22日—23日,首届四川村长论坛暨村社发展大会在成都市郫都区唐昌镇战旗村举行.来自凉山、宜宾、阿坝、眉山等市(州)的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与全国"三农"专家学者等400人齐聚一堂,围绕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环境治理、精准扶贫、古村落保护与文化传承等重大课题展开深入研讨.大会发布了2017四川百强名村及四川集体经济十强村榜单.  相似文献   

3.
回顾凉山半个多世纪以来风云激荡的发展历程:从"彝海结盟"、民主改革到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以及今天方兴未艾的西部大开发,凉山这片古老土地上所取得的每一次历史进步,无一不是党的民族政策的成功实践和全州各族人民努力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凉山是全国最大的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之一,到上个世纪末,凉山的贫困群众绝大部分还居住在木板房、茅草房、石板房中。破旧、低矮、潮湿的"三房",一度成为凉山极度贫困的集中体现。改造"三房",凉山起初确定的规划是每年改造5000户。据2002年调查统计,  相似文献   

5.
问:我省天然林保护工程是什么时候纳入法制轨道的? 答:1998年7月,我省提出天然林保护工程(以下简称天保工程)"停、造、转、保"四字方针的工作思路,随后在8月20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发布天然林禁伐令.8月23日,召开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工作大会,正式宣布从1998年9月1日起,甘孜、阿坝、凉山三州,攀枝花、乐山、雅安三市,停止天然林商品性采伐.为了加大实施天保工程的力度,1998年9月29日,四川省政府又发出<关于全面停止天然林资源采伐的紧急通知>.1999年1月29日,四川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关于公布实施<四川省天然林保护条例>.从此,四川天保工程正式纳入法制化的轨道.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施重大文化工程,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产业体系、文化市场体系。在大数据时代,面临来自世界及周遭文化和环境变化的影响,凉山彝族地区的传统文化向产业化方向发展是大势所趋。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有着丰富的彝文化资源,并且这些资源保存完好。通过对凉山彝族地区文化产业的扶持和引导,深入挖掘凉山彝族地区文化元素,努力打造凉山彝族地区文化品牌,大力发展精品彝族特色文化产业,对凉山州乃至四川省的经济和文化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凉山彝族特色文化产业作为凉山州彝族文化与市场结合催生出来的产物,作为凉山州新的经济增长点,可以使凉山彝族地区传统的生产方式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在我国提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大背景下,凉山彝族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的产业化趋势已经逐步展开,因此深入调查研究彝族特色文化产业的现状显得尤为重要,进一步研究如何发展彝族特色文化产业具有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7.
凉山,旅游资源得天独厚,雄奇险秀的大小凉山,名山荟萃,千峰争雄。凉山水体景观在国内更具比较优势,金沙江蜿蜒500余里,雅龙江纵贯四县一市,大渡河在甘洛县擦身而过.共同构成了雄秀险峻的自然生态水上旅游画廊;同时还有琼瑶仙景泸沽湖,恬静秀美的邛海,钟灵竞秀的马湖和民族团结历史见证的彝海。凉山民族文化悠久、民族风情多姿多彩,毛泽东同志在这里写下了“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的千古名句。同时,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名扬中外,被誉为东方的“休斯敦”。风景这边独好@谢正东  相似文献   

8.
从1952年建州至今,凉山已走过了60个春秋。 60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弹指一挥间;但是,对于凉山,60年是收获,是辉煌,是巨变。 一条60年的道路,一头连着贫穷、落后、守旧、封闭,一头连着富裕、领先、文明、开放;一段60年的时光,有彝区人民“一步跨千年”的厚重历史,也有“经济跨千亿”的时代风采;一幅60年的画卷,让世界见证了一个美丽富饶的凉山,一个开放发展的凉山,一个跨越腾飞的凉山……  相似文献   

9.
正"现在精准脱贫,从中央到地方,都是严格考核,实打实、硬碰硬,凉山任务艰巨,没有退路,只有背水一战。"8月3日,省委书记王东明在凉山州喜德县蹲点督导脱贫攻坚座谈会上,为凉山的脱贫攻坚敲了一记"重锤"。"东明书记非常关心凉山的脱贫问题,已经来过凉山3次了,我们的心情既激动又紧张,上级领导的重视让我们干劲十足,充满希望,就算是崩掉了牙,我也要啃下这块‘硬骨头’。"喜德县冕山镇小山村驻村第一书记吴霄眉眼中透露出坚毅的目光。  相似文献   

10.
去年,凉山作家晏明光终于收获了他精心打磨多年的一部60余万字的鸿篇巨制,这就是长篇历史小说《长征·凉山纪事》。  相似文献   

11.
朱明清:男,彝族,现年38岁,2001年12月至今担任凉山州雷波县汶水镇马道子村党支部书记,2005年12月被破格提拔兼任汶水镇党委副书记.……  相似文献   

12.
我是凉山州冕宁县漫水湾镇西河村的村文书兼妇代会主任,2003年,我从凉山卫校毕业后应聘到西河村工作.一年多过去了,由于专业用不上,我感到无所适从.……  相似文献   

13.
近两年,对凉山来说意义非凡。2011年凉山GDP成功跨越千亿元大关,总量居全省第7位,成为全国第一个实现千亿GDP的少数民族自治州。  相似文献   

14.
开篇: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   记者:吴书记,您好!谢谢您在百忙中接受我们的采访.您说过,省第九次党代会给凉山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请您具体介绍一下是哪些机遇.……  相似文献   

15.
回顾凉山半个多世纪以来风云激荡的发展历程:从“彝海结盟”、民主改革到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以及今天方兴未艾的西部大开发,凉山这片古老土地上所取得的每一次历史进步,无一不是党的民族政策的成功实践和全州各族人民努力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万紫千红花不谢,冬暖夏凉四时春.凉山是一片圣洁的土地.   灵山,灵水,灵气.这里的每一座山,每一道水,每一片土地都孕育着传说和神话,都生长着春天的故事,都创造着超越时空的奇迹.   ……  相似文献   

17.
实施彝家新寨建设,是加快凉山彝区经济社会发展步伐,改善彝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提升贫困地区发展能力。让彝区群众过上现代文明生活的重大部署。最近本刊记者走进凉山,深入彝区采访,  相似文献   

18.
正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典上,"脱贫攻坚"彩车驶过时,凉山州金阳县副县长罗雅宏激动不已。作为凉山彝区的扶贫干部代表,他受国务院扶贫办邀请参加此次观礼。这是罗雅宏未曾想过的殊荣。此前他是凉山州昭觉县特布洛乡谷莫村驻村第一书记,带着谷莫村走出一条大小凉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多维融合发展的脱贫攻坚新路。四川是全国脱贫攻坚任务最重的省份之一,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达625万,比青海全省总人口还多出20万,贫困量大、  相似文献   

19.
凉山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自古以来就是南方丝绸之路的要津,是西南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走廊,也是巴蜀文化与滇楚文化交融地带。远在两千多年前的秦汉时期,中央五朝就在这里设置郡县。历史上的许多著名人物诸如汉代司马迁、蜀汉诸葛亮,元世祖忽必烈等都曾涉足凉山。1935年,中国  相似文献   

20.
和大多数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一样,人才匮乏成为制约凉山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针对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才'引不进、请不回、留不住'的问题,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相关举措."凉山州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