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治纵横》2013,(20):32-32
今年以来,湖南省安乡县法院不仅在乡镇、社区、企业设立了“巡回审判联络站”和“社区法官工作室”,而且按照村(居)户行政区域和居住位置,以十户为单位,推选1名同志担任“十户调解员”。  相似文献   

2.
周杰 《中国审判》2020,(3):70-71
一条热线平均40秒直通法院,一款手机APP全天候随时联系法官,一个工作站集约处理群众司法诉求,一支法官队伍实现辖区15个街道、259个社区巡回普法全覆盖……在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一项叫做“诉源治理直通车”的工作实现了上述所有可能。  相似文献   

3.
本刊讯如今,北京密云法院派出法庭的法官们有了一个新称谓—网格法官,每个人都有一张"网格法官名片"。据介绍,这是该院实行网格化服务管理模式的举措之一。密云县将辖区划分为5204个网格,将1.8万余名格员配置于网格单元内,参与网格内的社会服务管理。密云法院借助格员力量,将审判工作融入到5204个网格中,从院长到庭长、普通法官都划定了责任区,负责各自网格内的巡  相似文献   

4.
2009年明31日,最高人民法院王胜俊院长视察常州法院工作时,对常州法院以“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为平台,打造“便利、有效、低成本”司法救济渠道的做法予以充分肯定,认为常州法院找到了“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与常州法院实际的结合点、切入点和着力点,切实抓住了司法人民性的核心内容。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5.
现在有这样一种普遍的现象,许多法院因庭室和岗位的不同,将法官分为“刑事法官”、“民事法官”、“行政法官”。把在审判工作岗位的法官称为“一线法官”,不在审判岗位的称为“二线法官”。法官的业务能力在这样的称呼下似乎就“专业化”了。然而这样的分类首先没有法律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何代宝 《中国审判》2009,(8):F0003-F0003
2009年,在最高人民法院的统一部署下,全国法院启动了“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唱响了一曲法院主题“民歌”,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为民”浪潮,以此达到巩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成果和人民法官为人民的目的。作为老工矿区和新型转型城市的基层法院,重庆市万盛区人民法院积极进取、不甘落后,以扎实有力的工作,奏响时代高音,唱响主题“民歌”,为主题实践活动推波助澜。  相似文献   

7.
“喂,怀柔法院的傅村长吗?我们社区的十几个居民和物业公司闹僵了,你懂法,赶快过来帮我们处理吧。”正准备开庭的北京市怀柔区人民法院民一庭法官傅玉英接到了怀柔北苑社区胡书记的电话。法官怎么变成了“村长”?而且社区出现矛盾还没有向法院起诉,怎么就直接向法官电话求助呢?  相似文献   

8.
在深入开展“群众观点大讨论”活动中,北京市大兴区法院积极开展“百名法官进社区”活动,全院每名党员法官均前往居住地所在社区党组织报到,法官们在家门口广泛参与法律咨询、邻里纠纷调解、法律宣讲和治安综治等方面的工作,为社区居民排忧解难,提供便捷的法律服务,得到基层组织和社区居民的广泛好评。  相似文献   

9.
2009年4月29日,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在全国人民法院队伍建设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鲜明地提出了“人民法官为人民”的重大历史命题,要求全国法院广泛深入地开展“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身处首善之区,北京市法院如何贯彻落实全国法院队伍建设工作会议精神,组织开展好“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就此,本刊记者专访了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院长池强。  相似文献   

10.
错案追究制表现为,一个法官的判决被上级法院改判或者被撤销都可能被视为“错案”受到相关惩罚,“错案”数超出当地法院制定的标准,该法官的奖金福利、“评先进”的机会就有可能没了,甚至升职也会因此受到直接影响。这就导致了一种现象:当事人因为渴望胜诉而不得不求助于上级法院,下级法院的法官则为着避免或减少“错案”而向上级法院施加影响,上级法院经常要顾及下级法院法官“面子”和“错案指标”,在最小范围内修改原审的量刑判决。近日,北京某法院将取消“错案追究制”,取代以“法官不规范行为认定”制度。法官的考核不再以结果而是以“…  相似文献   

11.
近闻,有位执业律师就某基层法院的审判工作问题,在一次庭审后善意地向该院的女院长(以下简称法官)提出意见和建议。谁知,这个“资深”法官对律师的意见,不以为然,甚至还很不耐烦地讲:“你们律师是‘做生意’的,不要老是和法院‘过不去’……”。然而,这位律师不卑不亢,当即反驳:“如果说律师是‘做生意’的,那么,法院和法官是不是‘做生意’的呢?!”法官当时无言以对。 显然,这是一次律师与法官之间看似平常、但并非十分愉快的“对话”,而这次“对话”所涉及的“律师职业属性”和“道德理念”等“公共关系”,已不是律师…  相似文献   

12.
本刊讯2009年以来,为了缓和“案多人少”矛盾,充分挖掘办案潜力,带动法院队伍建设,福建省将乐县人民法院实行“1+3”模式,以一线法官为主干,充分利用“编外法官”、“二线法官”、“预备法官”3种力量,以1带3,整合人力资源,缓和法官办案压力。对于一些简单民事案件先由书记员和特邀调解员联合开展诉前调解,  相似文献   

13.
吴巍 《中国审判》2020,(4):88-89
“法官现处于居家隔离阶段,各方当事人是否申请法官居家在线开庭审理?”“申请!”2020年2月4日,一位居家隔离观察的杭州互联网法院法官通过该院的诉讼平台,进行了一场法官、双方当事人各在家中,陕西西安、浙江杭州、温州三地连线的“隔空庭审”。双方当事人“当庭”达成调解协议,并快速收到了由该院电子送达平台自动签章形成的法律文书。整个庭审指令清晰、严谨有序、运行顺畅。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讯 山东省平阴县人民法院积极践行“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大力开展法庭公开日活动,通过让人民群众参观法庭及旁听案件审理等活动,拉近了人民群众与法官之间的距离,使群众了解了法院,理解了法官。图为近日人民群众参观孔村法庭。  相似文献   

15.
2009年5月15日下午,北京市石景山区人民法院正式拉开了“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作为首都法院系统唯一一家连续五届十年获得“北京市先进法院”的基层法院,  相似文献   

16.
多年来,民商事案件中“执行难”严重困扰着人民法院,成为法院工作中的一个老大难问题,给法院造成很大的压力。现实工作中,相当数量的生效法律文书得不到实际执行,当事人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的保护,甚至得不偿失,这种“执行难”情况直接影响了社会稳定,严重损害了法律尊严,动摇了当事人对法院和法官的信任。如何解决好“执行难”问题,已是摆在法院和法官面前的重大课题,身为执法为民的法官不能不引起高度重视和深刻思考。本文是笔者从实践工作中遇到民商事案件“执行难”的二个案例,对“执行难”问题发生的原因,傲粗浅的分析,以求执行理念之提高。执行制度之完善,执行措施之改进。  相似文献   

17.
根据中央政法委的统一安排,最高法院在全国法院系统开展了“争创人民满意的好法院、争当人民满意的好法官”(以下简称“争创”)活动。此次活动的开展,是建设一支高素质法官队伍,改善人民法院和人民法官形象,推动审判工作顺利开展的有力措施。“争创”活动的内容和形...  相似文献   

18.
“社区干部的能量再大,也替代不了法官。法官为推进法治社区建设贡献了智慧和力量。”安徽省蚌埠市菱湖社区书记刘芳竖起大拇指。4月9日,安徽省蚌埠市中级人民法院6名法官走进菱湖社区,开展“半日法庭”进社区志愿服务活动。整个上午,法官接待了30余位居民,回答了近百个法律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为了深化1995“严肃执法年”活动,增强法院干警严肃执法、秉公办案的自觉性,临沭县法院在7月20日举行了“严肃执法”演讲比赛,青年法官刘晓光荣获第一名。法官们的演说,歌颂了人民法官  相似文献   

20.
2009年6月,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在宁夏法院调研时提出的“平民法官”的命题,成了共和国首席大法官送给宁夏三级法院法官的最好“礼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