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理论》2014,(27)
2014年4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出访日本、韩国、菲律宾和马来西亚四国。奥巴马此举彰显了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持久的影响力。纵观美马关系的发展历程,美马关系发展历经了冲突与亲密,分歧与走向合作。半个世纪以来,奥巴马是首位出访马来西亚的美国总统。奥巴马的马来西亚之行是在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背景下开启的,因此具有特殊的意义。将奥巴马总统的马来西亚之行还原到美马关系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去,我们便可以梳理出美马关系历史演进中的进展与问题。  相似文献   

2.
钟龙彪 《求知》2009,(2):40-42
目前.举世瞩目的美国2008年总统选举已经尘埃落定。美国民主党候选人奥巴马以压倒性优势击败共和党候选人麦凯恩.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从而揭开了美国历史的新一页。今年的美国大选与往年的大选相比,有什么新特点?奥巴马何以能够战胜麦凯恩?奥巴马当选总统之后.美国的内政外交走向如何?这些都是大家关注的问题。本文试作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3.
奥巴马连任后的第一场出访就选在东南亚,他希望通过这一外交姿态来显示美国对其“亚洲再平衡战略”是认真的,对这一战略的实施将是持久的。通过这一外交姿态,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是,在美国对亚洲的关注和投入具有长期性和战略性的背景下,中美在亚太的互动将走向何方?  相似文献   

4.
袁鹏 《党政论坛》2013,(4):17-17
奥巴马“亚太再平衡”战略推动了一年多,有得有失。虽在很大程度上对华形成了战略压力,但结果未必让奥巴马高兴。奥巴马外交团队中,对此也出现了反思,有人认为。‘‘亚太再平衡”片面地将中国作为最大对手,以此来塑造亚太格局,是不是符合美国的最大利益,是不是有点矫枉过正?他们担忧,“亚太再平衡”有可能使美国陷入中日、中菲冲突的漩涡中,并不符合现阶段的美国利益。  相似文献   

5.
董春岭 《党政论坛》2014,(16):36-36
2014年5月28日,在西点军校的毕业典礼上,美国总统奥巴马发表了一篇特殊的致辞,回答了“如何保持美国的领导力”这一核心问题。美国媒体对这篇演讲的内容毁誉参半。然而,各大媒体对这篇演说的重要性却是众口一词,认为它集中反映了奥巴马的外交政策思想,标志着“奥巴马主义”的正式出炉。  相似文献   

6.
美国与中国的紧张关系跌到谷底了吗?美国总统奥巴马见了达赖之后,几乎全世界的媒体都在试图解答这个问题。路透社列出了"中美紧张根源",其中包括贸易和投资、外交和军事影响力、互联网自由等,排在第一位的是人民币汇率和国债。  相似文献   

7.
正奥巴马执政以来,推出了所谓"亚太再平衡"政策,并对亚太地区进行了极为密集的访问,迄今已到访十次。十次出访几乎覆盖全亚洲每年秋冬季节是奥巴马展开亚太之行的重点时期,这与亚太经合组织峰会、东盟峰会、东亚峰会的召开有很大的关联。多年来,这些亚太地区最重要的国际性会议都是美国参与亚太地区事务的重要场合,奥巴马往往会利用参会的机会专程赶到亚洲,除了安排对东道国的访问之外,还会对周边一些国家进行访问。奥巴马的亚太之行路线安  相似文献   

8.
刁大明 《理论视野》2013,(12):64-67
2013年10月16日,耗时16天的美国政府关门危机暂且化解,17日联邦雇员复工、相关联邦政府机构再度开门。在奥巴马第二任期的第一年,就时隔18年再度出现了政府停摆的窘况、重蹈了府会两党恶斗的覆辙。奥巴马是否已提前进入所谓的“跛脚”状态?奥巴马第二任期美国国内政治将向何处发展?我们又如何看待目前美国政治生态中的乱象呢?针对这些疑问,将尝试做一些探索性的回答。  相似文献   

9.
亓成章  彭光谦 《求知》2010,(6):14-16
一段时间以来.美国的政要学者布热津斯基、基辛格和奥尔布莱特等人在不同场合以不同的方式表达了所谓“中美两国共治世界”即G2的意愿。美国新总统奥巴马当选之际的外交政策顾问布热津斯基甚至在他的专著《大棋局》中早就用过“CHIMERICA”即“中美国”一词。  相似文献   

10.
《党政论坛》2011,(14):21-21
奥巴马中东“新思维”“新”在何处 美国总统奥巴马19日刚就中东政策发表演讲,提出了中东“新思维”,有几大特点值得关注。1.主导中东地区事务的决心未变。2.明确支持目前发生的中东大变革。3.仍以“世界老大”自居,粗暴干涉别国内政。4.首次提出巴以的永久性边界应建立在1967年边界线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1.
蒋丰 《党政论坛》2013,(4):20-20
去年12月16日,安倍晋三率领自民党如愿大获全胜重掌政权以后,更是屡次表示不仅第一个出访的国家将是美国,还希望把出访日期确定在1月下旬,也就是奥巴马举行第二任总统任期仪式的时候,安倍晋三能够成为“座上宾”。谁料,就在安倍晋三积极准备美国之行的时候,日美关系悄然亮起了红灯。  相似文献   

12.
关健斌 《求知》2010,(8):39-39
就在梅德韦杰夫和奥巴马两人的“汉堡外交”余味尚未消散.学者们还没来得及深入分析奥巴马所说的“成功重塑”的真正含义之时.俄美关系就突然经历了一场“盛夏的雷阵雨”。  相似文献   

13.
美国政坛自1995年以来,又一次出现民主党一党独大、一统天下的局面 2008年的美国大选,像一个热闹的舞台剧,各种角色陆续粉墨登场之后,帷幕终于徐徐落下。奥巴马将以美国第44任总统的身份,统领这个全球第一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强国;世界上不少国家则希望美国回归多边主义,更多地坐回谈判桌前。  相似文献   

14.
美国奥巴马总统上任后曾多次公开宣称,美国只能当“世界第一”,不能当“第二”。为了续保“龙头老大”地位,奥巴马政府加大了对外政策的调整力度,着重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5.
《党政论坛》2011,(7):21
奥巴马中东"新思维""新"在何处美国总统奥巴马19日刚就中东政策发表演讲,提出了中东"新思维",有几大特点值得关注。1.主导中东地区事务的决心未变。2.明确支持目前发生的中东大变革。3.仍以"世界老大"自居,粗暴干涉别国内政。  相似文献   

16.
辛本健 《求知》2010,(8):40-40
2010年4月12至13日.全球核安全峰会在美国华盛顿举行.40多个国家的元首或领导人出席。作为本次峰会的主办国.美国的前期筹备工作颇为引人注目:一年前,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出了建立“无核武世界”的理念:4月6日,美国公布2010年《核态势评估报告》,承诺不对遵守《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无核国家使用核武器,降低核武器在国家安全战略中的作用,停止发展新的核武器和核武器试验;4月8日,美国在布拉格与俄罗斯签署新的核裁军协议.规定美俄各自部署的核弹头数量上限不能超过1550枚。  相似文献   

17.
刘洪 《党政论坛》2009,(8):43-43
正如许多国家一样,随着奥巴马“新政”正式出炉,美国各州、市乃至县、社区,近来也都行动起来,千方百计争食这块大“蛋糕”。  相似文献   

18.
潘锐 《党政论坛》2011,(2):55-55
近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印度国会演讲中称,“期待联合国安理会在未来几年经过改革后,能接纳印度为常任理事国”,把印度政治家的自尊心飙升到半空。  相似文献   

19.
何亚非 《党政论坛》2014,(14):40-40
三年前,美国总统奥巴马宣称,美国将推进“亚洲再平衡”战略。美国投棋布子,从大规模增强在亚太的军力部署,到积极推进跨太平洋经济伙伴关系谈判(TPP),再到在中日钓鱼岛之争中站在日本一边,遏制中国发展的意图明显。  相似文献   

20.
《党政论坛》2011,(1):55
近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印度国会演讲中称,"期待联合国安理会在未来几年经过改革后,能接纳印度为常任理事国",把印度政治家的自尊心飙升到半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