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委托代理关系框架来定义公共危机事件中地方政府信息公开问题,以问责和惯性为关键解释变量建立理论模型,形成了研究假设,并以2009—2011年97个公共危机案例数据对研究假设进行检验。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危机信息处于普遍的不公开状况,政府响应程度、危机事件级别、政府层级、地方政府既有透明度显著影响地方政府危机信息公开程度,上级是否介入、媒体关注度及危机事件类型对其影响不显著。结果表明问责和惯性是地方政府危机信息公开与否的主要激励来源,信息公开相关制度、信息环境变化并未对其产生实质影响。地方政府隐瞒危机事件信息的制度逻辑在于在上下分治的宏观治理结构中,就危机事件问责地方政府构成了中央政府分散执政风险的一种机制。在既有研究的基础上,本文通过系统的定量研究为公共危机事件中地方政府信息公开问题提供理论解释。由于数据的限制,讨论并未涵盖自然灾害事件。  相似文献   

2.
以委托代理关系框架来定义公共危机事件中地方政府信息公开问题,以问责和惯性为关键解释变量建立理论模型,形成了研究假设,并以2009—2011年97个公共危机案例数据对研究假设进行检验。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危机信息处于普遍的不公开状况,政府响应程度、危机事件级别、政府层级、地方政府既有透明度显著影响地方政府危机信息公开程度,上级是否介入、媒体关注度及危机事件类型对其影响不显著。结果表明问责和惯性是地方政府危机信息公开与否的主要激励来源,信息公开相关制度、信息环境变化并未对其产生实质影响。地方政府隐瞒危机事件信息的制度逻辑在于在上下分治的宏观治理结构中,就危机事件问责地方政府构成了中央政府分散执政风险的一种机制。在既有研究的基础上,本文通过系统的定量研究为公共危机事件中地方政府信息公开问题提供理论解释。由于数据的限制,讨论并未涵盖自然灾害事件。  相似文献   

3.
信息公开是实现政府与民众危机管理活动双向交流互动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政府应急管理能力的基本要素。公共危机信息公开是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我国政府也越来越重视公共危机信息公开工作。目前我国的公共危机信息公开的现状堪忧,监管不严,信息披露不到位,责任制流于形式,信息公开缺乏法制保障,信息沟通不畅等是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为此,必须借鉴国外的有益经验,加强信息公开法制建设,建立先进信息技术系统,重视民众参与与监督,不断完善危机管理信息公开机制,以提高政府应急管理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张晓映 《学理论》2014,(7):58-59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推进,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各领域都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浪潮,这愈发凸显出了信息公开以及信息管理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地位。要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主义民主社会,打造一个阳光政府,首先就要实现政府公共行政透明化。一个有效的信息公开体制可以准确地预测到危机的发生,并帮助政府提前做好防范和解决危机的准备。但是,就我国当前管理和公开公共危机信息的程度来看,无论是在预测危机、处理危机还是在危机后的重建方面都暴露出了诸多问题。将针对我国信息公开制度暴露出来的缺陷展开深入的研究与分析,以找出问题所在,并给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5.
钟莉 《行政论坛》2009,16(4):17-19
近年来,我国进入了公共危机事件的高发期,风险事件越来越多,这严峻考验着我国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根据风险的多维度治理思路,我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能力的提升必须从多角度、多方向来考虑,采取多种有效的措施:建立健全危机管理预警机制;重视专家队伍的力量,提高公共危机决策的质量;完善危机管理的法律制度建设;加强公共危机教育,提升危机救治能力;建立信息资源库,畅通信息流通渠道和加强公共危机管理的国内外合作等措施来提升公共危机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6.
协商民主理论为分析解决公民参与公共决策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提供了良好的分析工具,从观念层面和制度层面对于我国公民参与公共决策提供了重要启示:要求我们从我国社会现实实际出发,增加政府公共决策过程中的协商性.具体来说,政府要树立公民本位的价值理念,完善公民参与政府公共决策的制度化渠道,实现政府决策信息的公开和透明化,提高公民参与政府公共决策的素质和能力.  相似文献   

7.
万朝珠 《行政论坛》2012,19(4):61-64
日益频发的公共危机需要政府作出有效的决策,因此公共危机决策是政府危机管理的先导和主要手段,一切危机管理都离不开危机决策。而公民的有序参与是科学、民主与合法地进行公共危机决策的重要保证。但是,现阶段我国公民有序参与公共危机决策还存在许多困境:危机信息的传播缺乏公开性和透明性,公民的参与意识和能力不高,公民参与渠道不畅通,政府与公民之间缺乏良性互动,公民参与危机决策缺乏法律制度保障,公民参与政府危机决策的组织基础薄弱。因此,应积极采取措施促进危机信息公开化,提高公民参与能力,培育公民参与的主动精神,建立政府与公民的合作治理机制,加强公民参与的法治化和制度化建设,培育和发展社会自治性组织,以促进公民有序参与公共危机决策并及时有效地消除公共危机。  相似文献   

8.
马晓筱 《学理论》2011,(23):77-78
在当前我国社会的转型期及网络信息时代的背景下,如何防范和控制危机网络谣言,提升政府应对突发事件及公共危机的能力,是我们各级政府面临的重大课题。政府网站应对突发事件的有效途径是:强化政府网站议程建设,完善政府信息传播,引导舆论;完善信息公开制度,加快电子政务建设;开辟专栏,保证真实性的前提下策划选题,引导社会舆论回归理性;强化政府与新闻传媒之间的沟通渠道;要确保政府网站的信息传播成为政府信息传播的权威信息源。  相似文献   

9.
论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晖 《理论探讨》2006,(5):29-32
政府公共危机管理要以人为本,以防为主,果断处置,合理管理。管理应该分阶段进行:危机爆发前,培养危机意识,建立预警系统,加强政研合作;危机发生后,确保信息公开,动员社会力量;危机结束后,做好善后工作,消除危机后果,总结经验教训,启动政治问责。  相似文献   

10.
徒法不足以自行,有效的制约与充分的激励是法律制度有效运转的必要条件。在政府信息公开的法治实践中,公民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尚处于一种失衡状态,其失衡主要体现在权利结构、公开范围、公开方式、救济途径四个方面。推动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从失衡走向平衡,就必须变革公共选择机制,制定政府信息公开法、确立公开推定原则、保障公众参与、完善监督救济、健全权力平衡制度,从而构建政府信息公开的有效制约机制与充分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1.
从利益的起源出发,分析了公共政策三种不同的利益取向,提出公共政策必须坚持公共利益的价值取向.同时对公共利益的内涵进行了简单的阐述,强调制定公共政策必须追求公共精神,促进公共利益.  相似文献   

12.
A new public administration movement is emerging to move beyond traditional public administration and New Public Management. The new movement is a response to the challenges of a networked, multisector, no‐one‐wholly‐in‐charge world and to the shortcomings of previous public administration approaches. In the new approach, values beyond efficiency and effectiveness—and especially democratic values—are prominent. Government has a special role to play as a guarantor of public values, but citizens as well as businesses and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are also important as active public problem solvers. The article highlights value‐related issues in the new approach and presents an agenda for research and action to be pursued if the new approach is to fulfill its promise.  相似文献   

13.
试论公共政策的公共利益取向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王洛忠 《理论探讨》2003,1(2):90-92
中外学者从不同角度论述了政府公共性的含义 ,认为政府的公共政策只能以公共利益为价值取向 ,政府及其公共政策是致力于实现社会公共利益 ,还是仅仅为少数人、少数集团的特殊利益服务 ,政府及其公共政策实现公共利益的能力和程度 ,是制定和评价政府及其政策的正当性、有效性的基本标准。  相似文献   

14.
A recurring problem in political analysis is to link public opinion to public policy. Public opinion has often come to mean the replies to structured questions in representative surveys. The task of connecting opinion and policy is complicated by the difficulty in interpreting replies to these surveys. The burgeoning literature on public opinion and the crisis of the welfare state has failed to provide a consistent account of what aspects of policy might be driven by public demand or vice versa. The interpretations of survey data are either misleading or highly selective. This applies to two crucial areas, attitudes towards poor minorities and opinions about state and private welfare. In order to provid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problems of linking policy and opinion and to offer some guiding principles for research in this area, this paper attempts to clarify some of these difficulties.  相似文献   

15.
公共服务、公共管理与法国公共行政的现代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基于胡德(Hood)的新公共管理思想和霍尔(Hall)与赖特(Wright)的新历史制度主义观点,分析了法国最近的几次改革及其相关理念,认为如果不同的政府都采用私营部门的管理方法来解决相似的问题,那么,改革的具体内容则依每个国家自身的环境,或先天条件而定.  相似文献   

16.
自古及今,公共领域与公共精神都是既相互联系又相辅相成的关系。在封建社会,公共领域的缺失导致公共精神的压抑与异化,公共精神沦为维护等级秩序的工具。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一段时期内,公共领域对私人领域的越位导致公共精神的扩张与虚化,脱离于物质层面而沦为纯粹的"精神革命"。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现代公共领域健康发展,公共精神的现代意蕴得以彰显。  相似文献   

17.
This article makes the case that feedback processes in democratic politics—between crime rates, public opinion, and public policy—can account for the growth of penal populism in Britain. It argues that the public recognize and respond to rising (and falling) levels of crime, and that in turn public support for being tough on crime is translated into patterns of imprisonment. This contributes to debates over the crime–opinion–policy connection, unpacking the dynamic processes by which these relationships unfold at the aggregate level. This uses the most extensive data set ever assembled on aggregate opinion on crime in Britain to construct a new over‐time measure of punitive attitudes. The analysis first tests the thermostatic responsiveness of punitive attitudes to changes in recorded crime rates as well as self‐reported victimization, and then examines the degree to which changes in mass opinion impact on criminal justice policy.  相似文献   

18.
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市场经济的巨大发展推动着政府公共权力由传统的强制属性向契约和服务属性转型,政府由管制型向服务型转变,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日益凸显。与公共权力的本质要求相适应,政府公共服务应具备契约性、有限性、公共性及公正性等特征。在公共权力转型期,应该通过完善公共服务信息公开体系、创新公共服务公民参与机制以及构建公共服务监督体系来加强政府公共服务体制建设。  相似文献   

19.
村庄是我国村民参与公共事务最直接、最频繁的社会治理层次,比村委会的治理活动蕴含着更深层、更丰富的治理内容。当前我国村庄治理不仅存在社会治理的失效,而且存在着国家、市场和社会三者共同失效的现象。而其失灵的根源是这一治理模式单向地强调国家的价值和意志,抑制了参与者的利益和价值表达,使参与者失去参与治理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20.
论认证公开     
张居盛 《理论探索》2003,1(3):73-75
认证作为法官判断证据的一种行为 ,是庭审中非常严肃而又十分重要的环节。将认证的过程、理由和结论公开 ,是审判公开的内在要求 ,是审判方式改革深入的要求 ,是增强法院公信力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