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韩钢 《同舟共进》2013,(10):55-61
关于“九一三”事件,官方著述基本沿袭了事发之后不久下发的一系列中共中央文件的说法,这些文件包括:1971年9月18日中发【1971】57号,关于林彪出逃的《中共中央通知》;1971年10月613中发【1971】65号,《中共中央通知》;1971年11月14日中发【1971】74号,《中共中央通知》(印发《“571工程”纪要》和影印件至相关级别);1971年12月21日,中发【1971】77号,《中共中央通知》【《粉碎林陈反党集团反革命政变的斗争》(材料之一)】,等等。  相似文献   

2.
散木 《同舟共进》2012,(1):56-60
1971年9月13日,发生了共和国历史上罕见的一件大事,曾被称为“毛主席接班人”的林彪,最终因飞机爆炸,摔死在蒙古温都尔汗的异国荒野之上。无疑,这在整个中国历史上,都是极具戏剧性的事件。  相似文献   

3.
《公安教育》2010,(11):78-78
2010年9月23日,北京市举行公安特警和武警首次反恐处突综合实战演练,演练共出动特战队员近400名,同时出动警用直升机、攀登突击车等大量特种装备。  相似文献   

4.
《天津政协公报》2011,(5):36-37
<正>潘景寅曾任林彪专机机长。1971年9月13日凌晨,他驾驶林彪专机在飞越蒙古上空时神秘坠机,与林彪一家一起死在温都尔汗。事后,他被定性为林彪反革命集团的死党,家人遭隔离审查,直到1981年才获平反。为了揭开重重迷雾。记者专访了潘景寅的女儿潘鹭,听她讲述父亲的故事:  相似文献   

5.
舒云 《同舟共进》2010,(3):47-52
1971年9月12日,是个平静的星期天。不要说一般老百姓没有想到,就是被卷进“九一三”漩涡中的黄吴李邱也没有想到,第二天即将发生震动新中国历史的大事件。当然更没有想到,这是他们政治生涯的最后一天——从9月13日起,他们的一举一动都被监控了,接着是10年铁窗生涯。1980年开始审理“两案”时基本搞清:没有证据表明黄吴李邱与林彪的出逃有关系。  相似文献   

6.
1971年林彪“九一三”事件之后,周恩来领导的批“极左”触痛了“四人帮”一伙人。毛泽东也不能容忍周恩来批到“文革”头上。因此,在江青等人多次告状下,毛泽东再一次出面干预,  相似文献   

7.
说谎的危险     
<正>当社会暴露巨大的丑闻,一些伪善的把戏被戳穿,大家有一种被欺骗被愚弄的感觉,这将导致社会道德水平的迅速降低。1971年9月林彪事件败露后就发生过这种情况。它在帮助毛泽东发动文化革命之后,被定为毛主  相似文献   

8.
那夜,天格外的黑,不见星星,不见月亮;那晚,国际大都审的上海,苍穹之下没有炮声,也不见硝烟;然而,就是那个深邃的夜晚,这里发生了一场世界航空史上罕见中国民航交上绝无仅有的飞机迫降战斗。天上人间,惊心、惊魂、惊奇、惊喜……──摘自采访日记飞机,出事了,起落架,收不起来放不下。机上137条生命悬在空中,危在旦夕。消息传来。我奔向大机场。我曾采访过无数个大爆炸、大火灾事件,目睹过难以计数的公安、消防、武警、解放军和人民群众协同作战的现场,然而,这场战斗令我终生难忘,它不时叠现在我的眼前。1998年9月10日夜,…  相似文献   

9.
1959年8月18日至9月12日,中央军委扩大会议在京西宾馆召开。9月11日,林彪在会上向坐在主席台上的朱德放出冷箭:“我今天还给一位在座的老同志提点意见,他是谁?这个人,  相似文献   

10.
共和国历史上的“9&#183;13“事件,在人们头脑里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尤其对年纪稍大一些的人来说,至今也不会忘记当年得知党和国家的第二号人物突然乘飞机外逃时那种震惊。至今,林彪事件已过去近30个年头了,可是,有关“9&#183;13“事件的许多说法一直在流传着,有的传说不但缺少根据,甚至有些危言耸听。其中,关于林彪座机的黑匣子问题,其传说更是不着边际。我作为当年林彪叛逃座机机组副驾驶员,亲身经历了林彪从北京调机山海关及从山海关现场仓皇出逃的过程,只是由于我和其他4名机组人员没有登上飞机,在人生道路的关键时刻,被命运之手从生与死的边沿上拉了回来。可惜的是,机组中的4位战友惨死在异国他乡,成了林彪的殉葬品。这些年来,我比谁都关心有关“9&#183;13“事件中三叉戟256飞机的一切信息,现在根据已经掌握的资料,就  相似文献   

11.
正2020年10月20日晚,收到知青魏德丰兄传来一张照片,是4位插队于古田县凤都公社石峰大队福清知青参加古田至南平公路建设的珍贵合影。看到图文说明后,思绪万千,彻夜难眠。它深深地勾起我早已忘却了的童年时代那段特殊经历的回忆……1971年暑期,我外公严肃地对我说:"准备一下,跟我去凤都公社修马路。"我听后,觉得也不错,因为我父亲当年就在那里工作,可趁机到他那里玩玩。于是,13岁的我,就跟随我外公参加古南公路南楼大湾工段的施工。可是到那里后,  相似文献   

12.
1962年7月25日至8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北戴河召开了中央工作会议.9月24日至26日又在北京召开了八届十中全会。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兼秘书长的习仲勋。从北戴河会议起.遭到康生等人诬陷,被加上了“习仲勋反党集团”、“西北反党集团”种种莫须有罪名.立案审查长达16年之久.引发了少有的株连数万人的旷世文字冤狱。  相似文献   

13.
策划:本刊编辑部公安部离退休干部局服务一处作者简历秦祖仪,男,1933年9月9日出生于北京。1949年3月参加革命工作,1954年7月19日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华北人民革命大学、华北公安干部学校学习。曾任公安部一局办事负、科员,六局科长,北京市公安局办公室副主任,公安部政策研究室历史处处长,办公厅公安文研究处处长,副局级调研员。1993年10月离休。我是在新中国成立前夕走进公安队伍的。1949年6月,在华北人民革命大学学习结业后,我被分配到华北局社会部公安干部学校学习,在这里接受了人民公安的启蒙教育。当时,我还是个16岁的小…  相似文献   

14.
2月13日下午,北京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委员会召开了“奥运期间北京市突发事件风险评估部署工作会议”。市政府副秘书长黎晓宏主持会议,市政府办公厅副主任、市应急办主任崔鹏部署了第29届奥运会和第13届残奥会期间北京市突发公共事件风险评估工作,  相似文献   

15.
23年前的9月13日,林彪摔死在蒙古东部的一片沙漠里。这一世界现代史上的重大事件至今仍留下许多谜团。最近香港《中华文摘》载文披露一位西方记者往返数万公里,深入查访,揭开林彪之死内幕的经过。 这位叫彼德·汉纳姆的澳洲记者历尽艰辛后找到了当时苏联调查小组的负贯人,这位原克格勃的将军对他说:“22年来,全世界只有4个人知道这个事件的调查结果,勃列日涅夫、安德罗波夫(当时克格勃的主  相似文献   

16.
《传承》2006,(Z1)
林彪销声匿迹1971年9月中旬,在公开场合,那个似乎定格了的场面不再出现:林彪满脸堆笑,有节奏地晃动着红宝书,在“万寿无疆!永远健康”的欢呼声中紧跟毛泽东,亦步亦趋。林彪在国内的各种报道中销声匿迹了“,林副主席”“、亲密战友”等词句无处可寻。这一年的国庆节,天安门广场建国以来第一次没有举行国庆大游行,当天的报纸也没有像往常一样刊载毛泽东、林彪合影的图片。首都一些单位的领导忙着取下了原来与毛泽东画像并排悬挂着的林彪画像,理由是:为了突出毛主席,以后一律不再悬挂其他领导人的画像。林彪谋害毛泽东未遂1970年,林彪意识到江…  相似文献   

17.
公安部的“文化大革命”是从林彪、“四人帮”两个反革命集团迫害罗瑞卿同志开始的。林彪、“四人帮”两个反革命集团的骨干谢富治,在公安部煽阴风、点鬼火,将一大批忠诚于党和毛主席的公安干部关进了监狱。公安部是“文革”的重灾户1965年12月8日,毛泽东在上海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林彪、叶群、吴法宪、李作鹏一伙,趁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罗瑞卿在西南考察边防部队未参加会的机会,罗织罪名,对罗瑞卿同志进行突然袭击,诬蔑罗瑞卿同志“反对突出政治”、“篡军反党”。当时,我和…  相似文献   

18.
举世瞩目的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辅助性会议──’95北京非政府组织妇女论坛,于1995年8月30日下午5时,在北京市亚运村奥林匹克中心开幕,8月引日至9月8日,论坛一直在北京市怀柔县城举行,并于8月8日下午6点在该县第一中学广场圆满结束。这次会议是在联合国成立五十周年的时候召开的,是20世纪规模空前的全球妇女最成功的盛会,也是面向21世纪的一次为实现平等、发展与和平的全球妇女运动绘制新蓝图的大会,其意义是非常重大的。它必将为促进世界妇女事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积极的影响。海南省参加论坛的人员有42人,在这42人中,有领导干部…  相似文献   

19.
正一、引发舆情的两起交警执法事件发生在2017年9月1日和2018年1月8日的两起交警执法事件(以下称"两案")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导致了不同的舆情走向,令人深思。(一)"9·1"上海交警执法抱摔女子事件2017年9月1日上午10时30分许,上海某公安分局交警支队民警朱某带领一名辅警在某路口东200米处,对一辆停留在人行道上的小轿车开展违法停  相似文献   

20.
《人民政坛》2012,(4):4-4
据法制晚报3月10日载,在各地的立法计划中,应对突发事件成为一个重要方面,陕西、山东、安徽等7省份都将其作为一个重要内容列入立法规划。其实,早在2004年,北京市就开始着手为应对突发事件立法,并制定了《北京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预案将突发公共事件划分为4大类13分类34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