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单士兵 《廉政瞭望》2013,(11):73-73
记得小时候.在我老家街头的大柳树下,有个说书的场所,那里经常挤满听故事的人。那时我经常会坐在那里,听历史上那些奸臣与忠良,才子与佳人的精彩故事,从中渐渐懂得一些忠孝仁义礼智信的道理.  相似文献   

2.
我的故乡在甘肃华池县,土地革命时期,“南梁政府”为中国革命写下了浓重一笔。从小就生活在他乡的我常听父亲讲起那里的故事,一段段历史时刻提醒着我,无论走到哪里,我的根都深埋在那片故土。正是这里,孕育了中国革命中刚强的战士和质朴的人民。  相似文献   

3.
刘守林 《党课》2012,(11):107-107
我腕上戴的这块东风牌手表,算起来已有30多年的历史了。它是我从父亲那里得到的最珍贵的礼物。 16岁那年,我考入县城读高中,被选为班干部。由于经常需要值日,没有表极不方便。假期回家,我向父亲提出想买一块表。听我说完理由,父亲停下批阅作业的笔,默默地看着我想了一会儿,然后点了点头。那时乡下戴表的人还不多,买一块表得挣上半年工分。为送我读书,父亲已借了近500元外债,加上母亲隔三岔五的药费和弟弟妹妹们的学杂费,操劳的父亲刚四十出头便现出了深深的抬头纹。想到这儿,我又懊悔不该向父亲提出这奢侈的要求,让他为难。  相似文献   

4.
回望故乡     
很多时候,我慢步于林间小道和无垠的田野里,孤独地迎着清风,遥遥地回望着那片土地;而更多的时候,我又确确实实地在默默地想念,真诚地想念着那片养育了我的土地。因为故乡的土地曾赋予了我那么多惨烈和凄迷的故事,也给予了我那么多的乐趣,在那里我生活了35年,高高的山清澈的泉水永远是我的故乡! 然而,最终我还是带着妻小离开了她。 在农场的一段日子里,我几乎不敢面对这个问题,很多时候听妻儿说起我还为我  相似文献   

5.
自小至今喜欢听老人讲故事,尤其是比我年长四五十岁的老人讲故事,我往往听得津津有味。在1982年至2002年的20年间,因工作的需要,我有机会听了近百位中共历史老人回忆各自的峥嵘岁月,其中印象最深的是几位堪称革命家兼文化人如任泊生(1909-1990)、杨康华(1915-1991)、袁溥之(1904-1994)、谭天度(1893-1999)、欧阳山(1908-2000)、杜襟南(1916-2012)等人讲的故事。当然,这个时候听革命老人讲革命故事,与童年听奶奶讲童话故事的情境是不一样的了,不仅会追问故事的结局,而且会对故事提出疑问、乃至整理和重构。杜襟南老人讲故事与其他老同志有一个不同之处,就是讲故事的过程中,时不时拿出一张小纸片或一个小本子,把口述故事和文字史料互相印证和对照。  相似文献   

6.
正我担任营口市站前区八田地街道惠安社区第四党支部的支部书记至今已有8个年头了。作为一名"老书记",我亲眼见证了小区的变化与发展,也把党支部的故事刻在了心里。这不,今天下午,社区干部小段要来采访我们支部的故事。我想了又想,与其让她干坐着听故事,不如带她到小区里走一圈,让她"感受"故事。我带着小段走进小区后,问她:"你觉得这条路怎么样?"小段前后看  相似文献   

7.
晓刚 《唯实》1995,(Z1)
幼时,每当听故事《狼来了》后,总产生深深的痛惜与怨恨,痛惜那天真的牧童惨死狼口,怨恨听故事后千人一辞的“不能说谎”的教诲。因为我相信,那牧童实在是每次真的看到狼来了,只是当人们赶来时,恶浪却早一步躲开了。惨死狼口,还要背着“说谎”的黑锅遭人嘲笑,岂不哀哉!及至年岁渐长,我时常想,牧童的悲剧是  相似文献   

8.
1985年5月20日上午,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应邀来北京大学讲学的台湾大学教授陈鼓应时,亲切地问他是哪里人,陈鼓应回答道:“我是福建省长汀县人。”邓小平听了非常亲切地说:“长汀我去过,并在那里住过一段时间,当时那里的水运交通很方便,经济很繁荣……”  相似文献   

9.
借一次出差的机会,我和永顺县土家族的一个朋友在吉首市的街头喝茶,谈起我2006年下乡调研去过的永顺县小溪乡的近况时,朋友给我讲述了一个发生在小溪乡一个村子里的故事,故事打动了我的心,我觉得应该把它讲给更多的人听。  相似文献   

10.
借一次出差的机会,我和永顺县土家族的一个朋友在吉首市的街头喝茶,谈起我2006年下乡调研去过的永顺县小溪乡的近况时,朋友给我讲述了一个发生在小溪乡一个村子里的故事,故事打动了我的心,我觉得应该把它讲给更多的人听。  相似文献   

11.
本文作者从年轻时起就经常听父亲聂荣臻讲述长征故事,不断接受有关长征精神的教育。聂帅为什么这样重视对长征精神的宣传?他进行了哪些宣传?请听作者的深情回忆…  相似文献   

12.
我在王首道同志身边工作的时候,就常见到林伯渠和徐特立二位同志,并听了许多关于他们的故事。可巧在1656年我被调到林老身边做卫士工作,1960年林老逝世后,我又调到徐老身边工作,直至1964年去上大学,才离开徐老。 在首长身边工作的日子里,我和二位老人家朝夕相处,左右不离。许多事情虽已过去多年,但现在回忆起来仍历历在目。 林伯渠同志经常告戒我们这些身边工作人员,尤其是对新调来的同志都再三叮嘱:“我有个‘规矩’,  相似文献   

13.
本科毕业以后,觉得自己英文太烂,我经常骑着脚踏车回母校去外语系旁听。其时谢少波先生正在那里执教,给过我不少方便,还定期为我私下辅导,是一位难得的良师益友。我们在杂乱破旧的教工宿舍楼里曾醉心于英文的诗歌与小说,共享湘江之滨一个文学梦。  相似文献   

14.
又上井冈     
井冈山是令人神往的。不仅仅因为是著名的革命圣地,那里还有壮丽的自然山川。又红又绿的井冈山,以数量众多的红色景观,以色彩斑斓的自然美景,以走不完的红军路,听不完的红军故事,吸引着人们前往参观学习。去年7月,我们一到省委党校中青班学  相似文献   

15.
编辑同志:春节期间,我回农村老家与乡亲们闲聊时得知,时下有不少村村民业余生活枯燥乏味,尤其一到冬闲更是难以打发,“早上听鸡叫,白天听鸟叫,晚上听狗叫”。许多村民反映说,现在农村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大家都想追求一下精神生活,希望村里经常组织一些文化娱乐活动,让他们也经常“卡拉ok”一把,但这些可以办到的事儿并没有办到,对此,农民很失望。  相似文献   

16.
正编辑同志:我是一名小学教师,也是一名抗联历史知识爱好者。出于对抗联精神的感佩和崇敬,我经常在课堂上开展一些弘扬抗联精神的主题宣教活动,让孩子们了解日本帝国主义惨无人道的侵华历史,以及东北抗日联军14年艰苦卓绝、英勇不屈的抗战史。近年来,我一直努力在课外给学生提供学习抗联历史、感受抗联精神的机会,但由于手头相关书籍多是历史专著,孩子们读起来较为吃力,我只能将自己所熟知的一些抗联故事讲给他们听,但难免有所疏漏。  相似文献   

17.
陆红琴 《实践》2004,(8):47-48
<唐语林>中记有“卢杞为政,不唯己邑“的故事.讲的是卢杞在担任虢州刺史的时候,当地经常有野猪出没,骚扰百姓,妨碍生产,卢杞就上书德宗.德宗说:“把它们赶到同州的沙苑去.“卢杞赶紧又上书说:“同州百姓难道不是陛下的老百姓吗?把野猪赶到那里去,会危害那里的老百姓.我认为野猪是无用之物,不如把它们捕杀算了.“德宗叹道:“卢杞治理虢州,而能为同州百姓考虑,真正是做宰相的料啊.“……  相似文献   

18.
少年儿童时期是人生的春天,是思想、知识奠基阶段,也是播种理想的最好季节。在这个人生的关键时期,通过形象的教育活动,在学生心中树起英雄丰碑,是十分重要的。小学生爱听故事,崇拜英雄,喜欢模仿。我便在班上开展讲故事、学英雄的活动,并采取了教师讲与学生讲相结合、老故事与新故事  相似文献   

19.
遭遇野狗     
听朋友说,入冬以来,蘑菇湖水库有成群的天鹅在那里过冬。春节长假的最后两天与影友老朱、老洪前往。公交车只通到北湖,下车后发现湖边雾凇非常漂亮,两位影友决定在此拍雾凇树挂,我还是按原计划去拍天鹅。  相似文献   

20.
《党史天地》2009,(6):92-93
李先念说:我和徐帅“最熟悉是在四川,那时徐帅一休息就住我们那里,我们在一起无话不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