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关于和谐社会建设的思想,对于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马克思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思考,体现在他对共产主义的理论界定中,体现在他对人与社会关系的精辟论述中,体现在他对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揭示中,也体现在他对个人全面发展与社会和谐发展的互动概括上。  相似文献   

2.
和谐社会包括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具有最大的群众性。传统文化为广大民众所信奉,具有稳定社会的功能。而执政者都期望保持社会稳定,一般都顺应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和合文化,其要义就是人与人和谐及人与自然和谐,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无比的优势。构建和谐社会是人的行为,有了和谐思想方能有和谐行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在于可以造就有和谐思想的人。我们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中,除了着重建设先进文化以外,还应注意发挥传统文化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徐岩 《世纪桥》2010,(15):41-4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新世纪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也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深入。马克思主义蕴涵着丰富的哲学思想,系统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论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渊源与现实依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追求社会和谐发展是中华文化的深层底蕴,实现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第一次在党的文献中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深入研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产生的历史根据和现实动因,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中央精神,更积极自觉地逐步推进并最终完成这一战略任务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杨金木 《党史文苑》2006,1(2):59-61
和谐社会是一种古老的社会理想,也是马克思主义的一贯主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是我们党研究古今中外执政的客观规律,尤其是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长期执政的历史经验而得出的新的科学结论.  相似文献   

6.
和谐社会是一种古老的社会理想,也是马克思主义的一贯主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是我们党研究古今中外执政的客观规律,尤其是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长期执政的历史经验而得出的新的科学结论。  相似文献   

7.
和谐文化建设的核心是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这种思想体系营造团结互助、和睦相处的社会风尚。为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思想道德力量。从“和为贵”的处世哲学,到“和而不同”的文化理念,从“天人合一”的自然意识,到“协和万邦”的国家观念,中国传统的和谐文化曾深深影响中华民族的成长,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同样,在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的过渡中,在世界经济、政治、文化全球化的过程中,我国的传统文化对建立和谐社会也将会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文化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但是,没有社会文明的全面协调发展,没有全体社会成员全面素质的提高,就不可能真正实现社会和谐。弘扬中华文化、承接中华美德、培育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与发展的一项紧迫任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必要条件,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9.
和合是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传统,也是我国传统思想的重要范畴,具有丰富的内涵,它贯穿于人们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以及民族、国家之间关系的认识中。在新形势下重新阐述和弘扬中华民族的和合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和合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是一种优秀的文化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与马克思所设想的未来高级的和谐社会的目标一致,而且也与中华传统和合文化中所追求的和谐思想一脉相承.吸收借鉴和合文化的整体系统观、人与自然和合观、以人为本思想、人际和合观、身心和合观、和而不同思想,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着普遍真理,存在着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尚未涵盖的思想精华.这些精华成了邓小平理论的重要来源.本文试从邓小平理论对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经世致用思想,辩证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论证邓小平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深厚的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12.
邹韩 《党史文苑》2009,(5):55-56
社会主义争谐社会理论的提出,有着深厚的思想文化渊源.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观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本土资源,西方文化中的和谐观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外生资源,马克思主义的和谐社会思想则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思想,并创造性地与马克思主义结合起来,创立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成功地指导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他在晚年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出现的种种失误,与他所受的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  相似文献   

14.
试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思想渊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提出,有着深厚的思想文化渊源。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观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本土资源,西方文化中的和谐观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外生资源,马克思主义的和谐社会思想则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15.
邵军 《奋斗》2007,(2):18-18
作为基层文化主管部门,如何充分发挥文化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既是一个极其重大的课题,也是一项十分紧迫的工作任务。  相似文献   

16.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为重要的命题。这一命题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刻的关系,具体来说与以岳麓书院为标志的湖湘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毛泽东是在这种文化环境中熏陶出来的,湖湘文化的经世务实传统和注重现实实际的实事求是精神,深刻地影响了青年毛泽东的文化性格,使得他在接受马克思主义之后能够...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文化是几千年来形成并流传下来的人类文化遗产。作为一种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文化,其主流是好的。在和谐社会的建设中,我们应采取科学的态度对待我们的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严肃地继承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在传播优秀民族文化的同时,也要认真研究和借鉴世界各国的文明成果,善于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中汲取营养,丰富和发展自己的文化。  相似文献   

18.
福建文化是中华文化优秀的地域分支。在闽人劳动实践和文化创造的长期过程中,他们热爱祖国、热爱家乡,虚怀若谷,乐于吸收各地文化及海外文化的优秀成分,从而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精神。他们敢于冒险、志在四方,凡有海水的地方就有福建人。他们一旦获得成功,便大力支持公益事业,乐善好施,为建设家乡而奋斗。  相似文献   

19.
张文珍 《理论学刊》2006,(10):100-102
文化越来越成为推动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实现社会和谐需要重视和发掘文化的力量。文化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提供个体基础、人文环境、自然环境、国际环境等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了全面部署。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努力处理好以下几对重要关系: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政府与社会的关系;社会各群体的利益关系;公平与效率关系;激发社会活力与维持社会稳定的关系;发挥传统政治优势与创新群众工作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