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数字图书馆扩大了信息传播范围的同时,也增加了知识产权管理的难度。知识产权是一种无形财产权,具有国家授予性、专有性、地域性、时间性等特点,数字图书馆是以网络为依托的信息空间,在其建设和运行中,信息收集,复制和传播必然会涉及到较多、较复杂的著作权问题,极易造成侵权行为,解决相关问题可采取以下几个措施:扩大图书馆合理使用范围;引入法定许可制度;建立强制许可制度;完善和加强著作权集体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2.
我国物权冲突法在信托的法律适用、有价证券的法律适用、动产物权的法律适用、无形财产的法律适用、运输工具物权的法律适用方面存在一定的困境。构建中国财产权冲突法体系以取代物权冲突法体系能解决这些困境。财产权冲突法体系能涵纳各种类型的财产权,具有开放性与包容性,并使有关冲突规则在财产权冲突法领域的适用更具有系统性、逻辑性与针对性。  相似文献   

3.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名人形象在商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形象权作为一种新型权利,其主体和属性的界定存在较大争议。从商业化应用的角度来考量,形象权的主体应该是具有一定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的知名人物,并且形象权应当作为一种无形财产权来加以保护。  相似文献   

4.
商誉权探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商誉权概念的厘清、性质的辨析是建构商誉权制度之理论起点。从词源学上考察 ,商誉一词为会计学上的概念 ,指一个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所形成的超额盈利能力。商誉权应该成为一种独立的权利类型 ,但其不是知识产权 ,而是一种重要的无形财产权。由于大陆法系财产权二分法的局限性 ,商誉权只能游离于我国现有的民事权利体系之外。  相似文献   

5.
网络虚拟财产是指仅存在于网络环境中,能为人们控制和支配,具有有用性和独立价值的电磁记录。网络虚拟财产因其客观性、有用性、价值性、可支配性、独立性和稀缺性等属性而可以成为财产权之客体。网络虚拟财产权应当归入无形财产权体系之中。  相似文献   

6.
对作品的使用,著作权人享有署名权、保护作品完整性权利等人身权,也享有发表权、许可使用权、改编权等诸多财产权。法律还为著作权设定了包括教学、公益、新闻报道等多方面的合理使用制度,为著作权行使做了一定的限制,依照这一限制使用作品必须符合法定条件。  相似文献   

7.
对作品的使用,著作权人享有署名权、保护作品完整性权利等人身权,也享有发表权、许可使用权、改编权等诸多财产权。法律还为著作权设定了包括教学、公益、新闻报道等多方面的合理使用制度,为著作权行使做了一定的限制,依照这一限制使用作品必须符合法定条件。  相似文献   

8.
行政许可作为授益行政行为的一种,属于“新财产权”的内容。国家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根据政府规制的需要不断调整行政许可的范围,许可撤回也就有了其正当性理由。但是,《行政许可法》第8条列举的三大撤回理由都面临着法理上的质疑,撤回许可的正当性不足。建立许可撤回说明理由制度,可以将说明理由制度的价值引入到许可撤回这一领域,从而弥补正当性不足的困境。许可撤回说明理由制度的内容主要包括效益性、必要性、有效性和正当性问题,对违反这一制度的行为,可以分情况视为无效和可撤销的行政行为。  相似文献   

9.
知识产权是一种新型的民事权利,是有区别财产所有权的无形财产权。我国加入WTO后,企业间的竞争不仅在国内市场,更多的是在国际市场。而国际市场的竞争不仅是贸易的竞争,更多的是知识产权的竞争,是技术的竞争.运用知识产权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分析我国企业利用知识产权现状,提出提升我国企业知识产权核心竞争力的对策,对我国企业知识产权保护与提升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纯经济利益是指受害人因他人对其人身权或者有体财产权以外的无形的经济利益的侵害所遭受的损失。传统侵权法对这类利益的保护并不完善,通过对国外立法及相关理论的分析阐述可以看到,加强对纯经济利益损失在侵权法上的保护是必要的,纯经济利益作为权利的一种理应受到侵权法的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