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西方消费主义的兴起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每一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精神的、历史的基础”。消费主义的兴起是资本主义发展到特定的经济和社会阶段的产物。  相似文献   

2.
科学技术的进步既有本身的历史继承性,也有一定的社会相关性。每一时代的科学技术总是处在与该时代各种社会因素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中而发展的,它既受同时代社会因素的制约,又影响着同时代社会的进步。因此,研究科学技术进步与社会主义的关系,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一、从生产的技术形态考察社会主义产生的逻辑起点社会形态的演进同科学技术的发展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历史上第一次巨大的社会变革,都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引起的;而生产力的巨大飞跃,又常常伴随着科学技  相似文献   

3.
周军 《行政论坛》2014,(6):38-43
在工业化进程中,人类社会的技术进步促成了工厂的兴起,而工厂则又将每一个人都镶嵌在其标准化、程序化以及等级化的控制体系之中,这一过程的结果是在工厂中建构起知识专业化基础上的分工—协作体系。当这一体系映射到社会治理领域时,也就在作为社会治理唯一主体的政府中嵌入了这种控制导向的思维方式和行动逻辑。在开展社会治理活动时,管理型政府也就理所当然地将整个社会都置于它强大的控制体系之下。而在后工业化进程中,创造性技术的兴起推动了从分工—协作的生产体系向网络化生产体系的根本性转变,这一转变发出了变革政府模式及其社会治理方式的呼声,它要求一种超越管理型政府的全新的政府模式来承担起网络结构下的社会治理活动。  相似文献   

4.
知识经济与私营企业组织结构再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知识经济对私营企业的挑战知识经济时代,一个最直观和最基本的特征即是知识作为生产要素地位的空前提高。在这一时代,知识不仅不再是资本生产的附庸,而且,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的处理、传输成本和效率也不再是制约经济增长的主要障碍。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曾经被信息传输效率低下掩饰的知识本身的稀缺性及知识生产能力,成为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强制约的瓶颈。在这一时代,知识生产本身成为社会经济生活的中心,不仅社会经济组织形态、社会生活结构方式、知识生产方式、教育体制要发生一系列变革,而且企业的知识、管理理念也要进行…  相似文献   

5.
当代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论邓小平理论的时代意义中共广东省委党校苏戎安每一时代的共产党人,都应当根据自己时代的特点和本国实际,提出自己的社会主义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推进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伟大...  相似文献   

6.
现代技术文明的一个重大进展在于深刻地改变了社会生产过程中的工艺学基础,为生产力的发展和扩张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同时也改造着社会生产过程的财产组织形式,构造着与现代技术文明相适应的制度文明。中国国有企业的改革,无疑也是这一时代进步的产物。现行的国有产权制度,它是生产和再生产传统经济体制的功能性要件,历史经验表明,在本质上,它不适应现代生产力的发展。不对现行的国有产权制度实行彻底的改造,国有企业改革就不可能取得最后的成功,中国经济的“两个根本转变”就不可能实现。现行国有产权制度改革的方向,我们以为就是…  相似文献   

7.
从人类文明进步和中国社会发展的共同趋势看,鸦片战争后,中国文化的主题是,在世界资本主义浪潮的推动下,中国文化是否应该实现、以及如何实现由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转换问题。100多年来,不同程度上影响作用于中国社会的种种思潮,从根本上讲,都是围绕着这一时代主题,各自展开。保守主义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的思想流派,在  相似文献   

8.
我国自先秦以来,在文学艺术领域中便有诸子百家、三教九流之分。因之,每一时代的文学艺术家,亦都可依据他的生平活动及作品的思想倾向,归属于其中之一。据此而言,盛唐诗人、书法家贺知章便是一位充溢着神韵仙气的道家文学艺术家。这一点,早为中唐时期,较贺知章小了整整百岁的文人权德舆所看到,并在对贺知章的一幅草书的评价中提出了这一看法,说其是:“酒仙  相似文献   

9.
人类社会的知识经济时代正在来临。这一时代的到来,既向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又给我们提供了新的机遇。要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不仅需要培养一支科学技术大军,而且更需要造就一支带领干部群众发展知识经济、具有现代化专业知识和领导能力的干部队伍。这就给担负着培养、选  相似文献   

10.
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住房问题与政府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市场经济引导我们进入了一个住房商品化时代,在这一时代氛围下,似乎遮蔽了住房消费的本质:即住房的准公共产品性质和对人们生存保障的意义。事实上,对于住房这一具有保障性的准公共产品,并不能完全通过市场机制实现其资源配置和有效供给,当市场不能满足社会中低收入人群的基本住房需求时,政府有责任建立和完善住房供给体系,应当为他们提供基本的住房保障。  相似文献   

11.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史学界传统的观点是将其确定为1840—1842年的中英鸦片战争。我认为,这种观点有悖于“近代”这一历史概念的科学含义。从中国和世界各国历史演进的共性说,应该把孙中山先生建立中国同盟会的1905年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各民族、各国家的发展史,都分为古代、中世、近代、现代。每一时代,都有其特定  相似文献   

12.
契丹民族在向封建化过渡的过程中,武力强盛一时,但也面临着如何由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化社会过渡的问题。面对中原汉族的封建制度文化,是继续保持原有的奴隶制生产、生活方式,还是积极学习借鉴汉族文化,实行封建化。历史证明,辽代统治者选择了后一条道路。而儒学作为汉族传统文化的代表,也自然成为辽代统治者倾力推崇和学习的典范。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互联网、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大数据应用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并渗透到社会、企业以及个人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这一时代背景下,领导风格需要转型,领导的评价行为也要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领导在单位、机构和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应当积极应用大数据,在领导风格、管理理念上进行适当创新和调整,借助大数据的数据源和数据发掘分析技术,构建一套真实、客观、公平的评价模式和评价体系,并充分考虑评价行为对下属的心理和行为的多元化影响,实现领导评价的理性和感性结合,从而构建良好的上下级关系,维护良好的工作氛围,推动单位内部内在发展的和谐和统一。  相似文献   

14.
忠义作为一种价值观深植于中国文化沃土,更以文化的深层内涵在影响着每一时代每一民众的行为取向。《三国演义》中的关羽和《水浒传》中的宋江历经明清已成为大众形象默化于国人心中。本着文化促进并服务社会的精神,以辩证的、历史的、与时俱进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和谐社会的视角下萃取其有益的文化品质,构建新的当代需要的忠义观已成为整合目前正在转型的价值观之需要。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是中国社会的一个转型期,社会变化大,发展最快,其过程也极其曲折复杂,中国的小说作家们在这一时代的浪潮中思索、探求、觉醒和创造,推动着小说创作和小说艺术的发展.小说反映社会生活,小说主题必然折射社会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农村题材小说经历了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化过程,它与中国社会的转型同步,表现出明显的社会化倾向.  相似文献   

16.
现代化理论、依附理论和世界体系理论、转型理论、社会资本及发展道路、结果等相关理论是发展社会学的重要理论,每一种理论都是对世界发展和现状的解释,每一种理论都启示各个国家对于发展道路的选择。这些理论为我们提供认识世界发展的角度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俞邃 《瞭望》2005,(16)
和平与发展的大趋势固然不会改变,但同时也在不断地经受着冲击和挫折,国际形势中常常出现同和平与发展这一时代主题背道而驰的现象。  相似文献   

18.
把握规律乐于利用世界文明发展的普遍规律一再告示人们:任何一种社会、任何一个国家,要求得生存和发展,必须做到纵向继承与横向借鉴相结合,既不能割断历史,也不能孤立于世界.人类的历史不外是各个世代的依次更替.每一代都利用以前各代遗留下来的材料、资金和生产力.由于这个缘故,每一代一方面在完全改变了的条件下继续从事先辈的活动,另一方面又通过完全改变了的活动来改变旧的条件.在资本主义时代,蒸汽机引起了工业革命,资产阶级开拓了世界市场.世界市场的开拓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  相似文献   

19.
历史与理论背景 孔德(August Conte)在《实证哲学教程》第1讲中提出假设,认为社会变化的速度与代的继承有关。每代人的生命周期越短,社会变化的原动力便越强大。20世纪的社会发展历程和人口统计学结论证明这一假设是不成立的。然而,孔德的这一结论是对社会学的青年理论的第一个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20.
正站在今天的中国这样一个时代高度,为了进一步把学雷锋活动引向深入,推动学雷锋活动的常态化,有必要把雷锋精神置于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期这一时代背景和理论框架中做进一步深入的考察,进而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角度来进一步理解、传承和弘扬雷锋精神。一众所周知,当代中国正处于一个加速转型期,这是一个"千年未有之变局"。在这样一个经济大发展、生活大变动、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