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布什政府对朝政策与朝核危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业亮 《美国研究》2004,18(1):33-54
本文在对冷战后美国对朝政策演变和美朝关系变化进行扼要回顾的基础上 ,着重论述了小布什政府对朝政策调整的内容及其动因 ,分析了美对朝政策趋向和朝核危机前景。文章认为 ,小布什政府对朝新政策是美政府内部两种不同对朝政策主张之间相互妥协的产物 ,但更多反映了保守派的主张。“9·11”事件后 ,在保守派的推动下 ,布什政府又逐渐形成了“鹰派接触”的对朝战略。该战略的实施导致克林顿政府后期已逐渐缓和的美朝关系骤然紧张 ,并且成为朝核危机再次发生的原因。朝核危机发生后 ,布什政府对朝核政策在保持目标不变的情况下做了策略性调整 ,但保守派主张的“鹰派接触”对朝战略意图仍没有改变 ,从而给朝核问题危机和平解决的前景带来较大的变数。  相似文献   

2.
林利民  彭力 《美国研究》2020,34(3):52-61
特朗普上任三年多来,对朝政策先后经历了以"极限施压"为基调的第一年、以"峰会外交"为基调的第二年,目前开始向新一轮"战略忍耐"转轨。相对于奥巴马对朝"战略忍耐",特朗普新一轮对朝"战略忍耐"既有一定的继承性,也有不少新变化。美新一轮"战略忍耐"将不再奠基于"朝鲜崩溃论",美动用武力迫朝弃核的"窗口期"也基本关闭。特朗普奉行对朝新一轮"战略忍耐"有可能打开国际社会"默认"朝鲜实际拥核国身份的窗口,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缓和朝鲜半岛紧张局势;也可能诱导日、韩采取核"跟进"政策,致使东北亚出现新一波核扩散浪潮。如果是前一种态势,则朝鲜半岛及东北亚有望进入一个相对稳定时期;如果是后一种态势,则朝鲜半岛、东北亚及中国周边环境有可能更加动荡、复杂,甚至进入一个新的严峻时期。中国应认清特朗普政府对朝"新战略忍耐"的政策本质与特点以及其中所包含的复杂挑战与机遇,力推重启"六方会谈",力促朝核问题相关方达成以"双轨并进""双暂停"及以朝鲜"冻核"换取美韩放松对朝制裁等为内容的国际妥协,为实现朝鲜半岛及东北亚的和平与稳定创造条件,尤其要谨防东北亚出现新一波核扩散浪潮。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中国在国际热点问题上的态度变化进行了回顾,并把中国面临的国际热点问题分为两类,一类是中国周边地区的热点问题;另一类是其他地区的热点问题。笔者认为在这两类热点问题的解决过程中,中国的国家利益有很大不同,在后一类热点问题中,如何发出适当的信号是一个更为根本的问题。为此,中国采取的政策也应有相应的变化。最后,本文对中国在国际热点问题上的政策选择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中国在国际热点问题上的态度变化进行了回顾,并把中国面临的国际热点问题分为两类,一类是中国周边地区的热点问题;另一类是其他地区的热点问题.笔者认为在这两类热点问题的解决过程中,中国的国家利益有很大不同,在后一类热点问题中,如何发出适当的信号是一个更为根本的问题.为此,中国采取的政策也应有相应的变化.最后,本文对中国在国际热点问题上的政策选择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5.
张礼恒 《当代韩国》2013,(3):121-123
19世纪60~90年代的朝鲜半岛局势始终是中外学术界关注的热点之一,中外历史学家对这一时期发生的外交活动更是倾注了无穷的心血,出版、发表过的学术论著用汗牛充栋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如果将学术研究尤其是历史学研究比作一项建筑工程的话,大凡有过史学研究经历的人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平地盖房容易,高空建楼难上加难。  相似文献   

6.
新阶段中朝经贸合作的新特点及新思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冷战结束后,中朝关系经历一段磨合出现的新变化使中朝经贸合作呈现出新特点。本文通过对中朝经贸合作特点及朝鲜本国经济特点的分析,提出了深化中朝经贸务实合作的思路:依托中朝两国和国际社会持久的努力,以非市场机制手段有意识地对生产要素的流动进行调节,通过两国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使生产要素充分发挥作用,优势互补,推动朝鲜的生产力和经济发展,从而促进中朝经贸务实合作。  相似文献   

7.
风骨与物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笔者的专业是日本语言,但闲时也思考一些有关中日文学的问题,且此癖已积20余年,因而对中日文学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由模糊到清晰、由表象而入里的渐变过程。在这一漫长的渐变过程中,笔者也拜读过不少中日学者关于中日文学的论著,其中又以中国学者的论著居多。每当读罢掩卷之际,均感茅塞顿开,受益良多。然而,这些论著的内容主要是中国文学在日本的流布与传播、日本对中国文学的师承与借鉴、中国文学在日本的历史地位、日本对中国文学的评价与研究等等。至于中日文学的本质区别,可能因研究领域或研究方向之不同,诸学者所论甚少。有鉴于此,笔者拟就中日文学的本质区别聊发议论,以陈一孔之见。  相似文献   

8.
新华文学在一定程度上记载着新加坡的发展足迹.本文以<独立25年新华文学选>中的代表性诗歌为切入点,以其所反映的诗意来探求新加坡社会的发展变迁.以华人为主体民族的新加坡独特的地理环境及发展方式决定了中华文化传统与现代化的关系问题是其发展中的一大热点问题,对现代化与文化传统关系的处理曾是其现代化发展的一大症结,新加坡在此属于"亡羊补牢"型.本土文化内在于社会之中,一切伟大的传统文化都具有相当的潜力,只有在本土文化传统的砧木上,嫁接来的西方文化才能找到生长点.  相似文献   

9.
本文考察了近16年中国学术界对于清朝与朝鲜关系史的研究状况。从中国学术界所关心的主题来看,一是对清朝入关前与朝鲜关系的研究,尤其是皇太极时期清鲜交涉与战争的研究;二是对入关后清朝对朝鲜政策行为的研究;三是对朝鲜处理与清朝关系的思想观念之研究;四是对《燕行录》与清鲜之间文化交流的研究;五是对清代中朝两国边境事务问题尤其是国界事务的研究;六是对近代清鲜关系转型时期重要人物如李鸿章、袁世凯等人的研究。本文还指出了现有研究所存在的薄弱之处和将要致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儒家传统文化在新加坡现代化中的作用很大,贡献也是多方面的,但它并非是新加坡现代化的动力所在,而只是推进现代化的有效工具。它被用以防治道德失范、建构民族精神、维护社会秩序、寻求政治理论支持、打造清廉有效的政府形象。新加坡在现代化进程中植入"孔孟的真精神",并对之进行选择性吸收,即将儒家传统文化作为一种历史文化资源来参考、择取和利用,并赋予儒学新的时代意义,这也许就是儒家传统文化的现代出路所在。  相似文献   

11.
受近代东洋建筑与中国建筑研究先驱伊东忠太的启发和倡议,汉学家后藤朝太郎1912年在日本建筑学会上连续发表了以“从文字看中国古代建筑”为题的系列演讲,但这些演讲稿在中日两国近代建筑史上并未提及。梳理“从古文字研究古建筑”这一研究思想的起源,分析以汉学成就闻名的后藤朝太郎从文字研究中国古代建筑的背景,并归纳与总结其发表的中国古代建筑研究理论体系与研究成果,对中国近代建筑研究史重新溯源并探寻其滥觞,以期为建筑史研究与建筑考古学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与第一次朝核危机中中国的表现相比,中国在第二次朝核危机中积极地承担起斡旋者的职责.中国愿意扮演斡旋者的角色源于其对朝核问题的认识发生了变化,而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安全威胁.美国对朝鲜动武的可能性和朝鲜的冒险行为是对中国安全的重大威胁.中国认为,参加六方会谈不仅可以缓和朝鲜半岛的紧张局势,维护东北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而且中国可以在六方会谈中发挥主导作用.中国未来对六方会谈的总体立场仍将是积极支持.  相似文献   

13.
中日甲午战争中清朝的惨败给中国社会带来空前严重的社会危机,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而战胜国日本则国力日益强大,跻身于资本主义列强的行列。甲午战争后,日本的崛起和扩张加剧了东亚地区国家关系的变化,给这一地区的国际关系带来直接而深远的影响。东亚国际秩序由以中国为中心的传统宗藩朝贡体系向近代殖民条约体系转型,中朝日近代新型的国家关系逐渐建立起来,传统的宗藩体系土崩瓦解。本文以中日甲午战争的爆发与传统华夷秩序的瓦解为切入点,探讨甲午战争后东亚传统邻邦中朝日三国新型近代国家关系建立始末及其对三国关系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中国外交有必要建立自己的话语体系。中国的关系性思维与西方政治哲学的思维方式迥异。中国古典政治哲学以先秦诸子为源流,有"天道仁札"的通贯系统。"天"是中国人心中万事万物的本原和统摄;自"天"下降有"道"、"仁"和"礼"的范畴,它们开始关乎人间秩序。通过系统整理以"仁"为核心的关系性政治哲学,文章进而为汇通中国传统和现有国际体系的话语打下基础,为中国外交的顶层、观念设计,甚至为世界政治和全球治理提供智力支持。以中国上升的物质实力为依托,沟通西方社会哲学思潮的语言学、存在主义、关系和实践等本体论转向,这一顶层设计可以通过系统性反思现有国际社会话语体系来突破中国软实力建设的瓶颈。中国理应在关键大国关系的构建、区域合作和全球治理的世界秩序想象中创造性地运用这一政治哲学体系。  相似文献   

15.
明清时期,中国与朝鲜总体上处于实力不对称的结构之下,但由于朝鲜所持的正统观,使其对中朝关系的稳定性产生了明显影响。朝鲜对明朝正统地位的高度认可以及对清朝正统地位的长期拒斥,使这一观念因素在很大程度上淡化了实力对比和利益诱导等物质因素在稳定清朝与朝鲜关系中的作用。这一历史事实体现出,主导大国的合法性及其在体系内被接受的程度对维护体系稳定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它有助于人们更好地认识主导大国如何提升其在体系内的合法性和被接受程度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6.
编者的话     
正中美关系及其互动对于全球及亚太秩序无疑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本刊特别关注的话题之一。左希迎认为,当前在亚太地区,美国将不可避免的进行战略收缩,而中国则正在加速崛起,这既为中国提供了战略机遇,同时也给亚太秩序的未来发展增添了不确定性。对此,中国应该秉持一种渐进性的战略,追求有限的战略目标。这一研究视角对于中国的现实政策具有一定借鉴价值。朝鲜对中国的东北亚经略始终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本期两篇论文分别从历史和时政角度讨论了这一话题。周方银和李源晋的切入点是观念因素对于国家间关系的影响。他们以明清时期的中朝关系为案例,探讨了正统观在  相似文献   

17.
亨利·基辛格外交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对美国外交传统的批判.他以一种欧洲文化的视角考察美国外交传统,分别从地缘特征、思想文化传统和历史发展进程等方面提出了美国外交传统的岛国性质、例外论、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二元对立等基本属性.同时,基辛格的外交思想及其外交政策本身已成为美国外交传统的一部分.从沃尔特·米德所提出的美国外交传统划分的角度来看,可以将基辛格的思想及政策归入杰斐逊传统兼具汉密尔顿传统特征的范畴.  相似文献   

18.
关于日本现代化的“文化动力”——兼与中国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从德国著名社会学家和历史学家马克斯·韦伯的名著《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在国内出版后,近年来文化研究又一次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热点,使人们积极开始探讨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特别是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问题.在这个问题上,人们又常常以日本为例,以其文化为参照系,用以说明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同样能使中国现代化,因为,通常地,的解,“几乎没有人否认日本是一个属于儒教文化圈的国家”.然而,日本的传统文化究竟是怎么样的,其精神实质与历史功能又到底如何,其果真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一致吗?这都是具有重大理论与现实意义的问题.本文拟仅就此略抒管见.  相似文献   

19.
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以来,美朝关系经历了对抗与危机时期、缓和与蜜月时期以及僵持时期三个阶段。在对抗与危机时期,美国对朝采取经济制裁、军事演习等极限施压举措;在缓和与蜜月时期,美国对朝采取首脑峰会、工作磋商的接触政策;在僵持时期,美国对朝"谈压并举"。新冠肺炎疫情也没有给美朝关系改善提供机会之窗。而贯穿始终的是美国对朝制裁毫不放松。特朗普本人及其幕僚对奥巴马政府的对朝政策十分不满,积极应对突飞猛进的朝鲜核导技术,掌握在东北亚地缘战略竞争中的主导权。这成为特朗普政府对朝政策的动因。特朗普政府对朝政策推动了无核化谈判的展开和朝鲜半岛局势的缓和,但美朝无核化谈判依然陷入梗阻。  相似文献   

20.
甲申政变后,中国和日本有在朝鲜发生战争的可能,于是朝鲜一年里几次请求俄国在中日发生战争时保护朝鲜。俄国鉴于朝鲜复杂的国际局势和自己在东北亚地区的实力,没有答应,因而两国没有缔结俄国保护朝鲜、朝鲜给予俄国一些特权的秘密条约。但是各国对俄国插手朝鲜事务持有极强的警惕性,朝鲜的“引俄”行为及俄国的表现被夸大,都采取了阻止俄朝接近的措施,这就是第一次俄朝“密约”事件。此次事件无论是对当事国——朝鲜和俄国,还是对在朝鲜有重大利益关系的国家——中国、日本都产生了很大影响,各国纷纷调整了对外政策或对朝鲜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