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李允尧 《湖湘论坛》2006,19(4):49-51
企业持续成长取决于企业建立与保持竞争优势的资源和能力。本文基于企业能力理论,探讨企业持续成长的能力体系,构建企业持续成长的能力模型。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资源、能力、网络三方面对企业竞争优势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全面回顾,在对基于能力的企业竞争优势和基于网络的企业竞争优势深入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资源、能力和网络协同的企业竞争优势的分析框架,最后设计了基于信息化的企业竞争优势协同提升的路径:基于信息化的企业资源管理、基于信息化的企业能力提升和基于信息化的企业网络优化。  相似文献   

3.
基于区位竞争优势的产业竞争力:整合与升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全球化和新经济的深入发展,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加速了国际分工和世界产业结构的全方位变革,在发达国家推动建立全球生产体系的过程中,后发国家通常面临两难选择:融入这一趋势很可能成为发达国家获取低成本要素的基地,陷入“轴与轮”的困境;反之则可能被排斥在全球经济社会发展浪潮之外,进而被“边缘化”。破解这一难题的关键是提升后发国家的产业竞争力。传统理论对于提升产业竞争力的理论指导已力不从心,因此,需要结合特定的经济成长阶段,从区位竞争优势的视角进行深入研究产业竞争力的理论内核、外生变量和成长方式,在区住竞争优势升级中提升产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正>企业成长需要组织能力作为支撑,而组织能力的成长是通过员工知识、技能及管理水平等综合能力的提升来实现的。其中,如何通过构建培训模式、提升管理人员素能至为关键。笔者以为,企业管理人员培训模式构建,必须以培训需求导向为前提,以培训体系、课程体系、培训学制设计为框架,以相关制度保障为依托,通过有效的培训方式实现企业与员工发展的"双赢"。一、培训模式的构建必须依托需求导向的分层分类式培训体系设计  相似文献   

5.
柴鹏 《求索》2012,(3):40-42
企业间网络分工是介于市场和企业层级组织之间的一种新的产业组织形式,与企业和市场相比,具有自身的效率优势。本文主要分析企业间网络分工的形成和发展对传统上的寡头垄断竞争优势及其内部组织结构的重要的影响。本文的研究发现,企业间网络分工使得寡头市场从对抗性竞争转向合作性竞争,企业组织结构也从U型、M型转向"专业化+网络化"型。  相似文献   

6.
后发国家的一个中心问题是,如何在实现经济发展的同时确立自身的政治制度发展模式,稳健地走上政治民主化道路。经济发展可以成为政治发展的动力,但经济发展也会引发社会冲突,从而影响后发国家民主政治目标的实现。为了解决社会冲突,后发国家可以通过政制模仿的方式提高政治能力。  相似文献   

7.
企业社会责任形成竞争优势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企业社会责任如何转化为企业竞争优势,怎样从企业战略管理的角度来实施企业社会责任战略,获取社会责任竞争力,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当前企业管理研究与实践的前沿课题。从企业环境、企业资源和企业能力的角度探讨企业社会责任形成企业竞争优势的机理,并构建企业社会责任形成企业竞争优势的机理演化模型可知:通过企业社会责任战略管理,可以使企业社会责任的承担由成本转化为可创造价值的企业资源与能力,形成企业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8.
从企业成长过程的分析中发现,企业自主创新的过程就是企业的成长过程,是谋求企业成长力的关键所在。从沈阳机床成功的自主创新发展模式中,我们总结出,弘扬企业家精神是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谋求企业成长的动力;加速创新人才培养是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谋求企业成长的源泉;加强协同创新是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谋求企业成长的关键;强化政府在企业创新力上的引导和政策扶持作用是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谋求企业成长的外因;优化企业自主创新法律环境是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谋求企业成长的保障。  相似文献   

9.
曾丽霞 《人民论坛》2013,(12):120-121
企业间网络、网络联盟、虚拟组织的不断发展,使企业获取要素资源的途径和取得竞争优势的方式相应地发生了变化.文章认为中小企业通过构建跨企业协同网络可以提升竞争优势,建议中小企业通过跨企业网络提升研发实力与创新能力、提升关系质量、通过企业网络共享资源降低风险,构建跨企业协同网络的现代信息系统等.  相似文献   

10.
国际行为体的发展战略是国际战略学研究中的重要内容,集聚优势理论从优势的集中和聚合角度提出了国际行为体发展的主要模式.跨国公司作为特殊的国际行为体,兼具经济和政治形态与性质,其发展战略颇值得研究.日本跨国公司自形成以来已成为世界经济中的主要角色,其发展战略呈现出鲜明的后发性和赶超性特征,而其正是以集聚优势的方式实现了对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赶超和竞争.  相似文献   

11.
动态能力视角下中小企业持续成长的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应龙  李大元 《求索》2013,(1):254-256
从动态能力的视角来探讨中小企业在动荡环境中的持续成长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动态能力是企业调整和创新其战略资源及其结构以便更好地适应环境或/和塑造环境的活动能力,本质上是一种调适能力。战略资源及其结构是企业竞争优势和成长的基础,动态能力的关键功效就在于通过调整和创新这个基础从而促进中小企业实现持续优势和持续成长。在动荡的环境中,战略意会能力、柔性决策能力、及时调整能力和灵活创新能力等动态能力要素对于中小企业的持续成长特别重要。  相似文献   

12.
家族企业网络演化:一个社会资本视角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家族企业网络作为一种重要的企业组织形式、管理模式和成长战略模式,对于我国家族企业实现可持续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对此,本文从社会资本(信任、企业家网络等)的角度探讨了家族企业网络的形成与发展演化问题。通过分析指出,家族(或泛家族)信任是家族企业网络产生的前提和基础,随着信任由家族信任向制度化的社会信任方向发展及社会信任水平的普遍提高,家族企业网络将超越家族、宗族、地域等联网的限制,企业网络规模将日趋扩大和发达;企业家网络对家族企业网络的形成和发展演化也具有重要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讲,家族企业家网络等同于家族企业网络,家族企业网络可以看作是企业家的集聚区域。本中最后提出了促进我国家族企业网络及家族企业成长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蔡昌文 《世纪行》2007,(2):19-19
我省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创新机制不健全,自主创新的动力不足。一是企业的竞争多处于价格等低层次上,依靠创新取得竞争优势的动力不足。二是与引进相比,自主创新的比较利益不明显,企业花费大量的投入搞自主创新在短期内不一定能产生直接  相似文献   

14.
中国藏医药产业发展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藏族传统医药产业历史悠久,已成为藏区经济重要的特色支柱产业,但由于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制约,藏医药产业面临的困难及问题主要体现为:企业缺乏规模竞争优势,整体经济效益差;经营方式粗放,资源环境破坏严重;藏药制剂和使用标准不规范,市场监管水平不高等方面,需要通过构建企业战略联盟,强化产业竞争优势;建立藏药材培植基地,实现资源的规模化经营;构建现代营销模式,打造优秀藏药品牌;建立健全内外部约束机制,实现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等多种途径推动中国藏医药产业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5.
娄宏毅 《前沿》2007,(3):43-47
竞争成败首先取决于竞争思维,它决定了领导活动的成败。不对称、反常规、突破限制、超速度、强虚拟、精后发、重特色、高集合、大网络和优服务等竞争策略,是新时代组织管理、特别是现代企业获取优势、克敌制胜的十大法宝,在资源有限、财力不足、人才匮乏等劣势条件下,必须以现实主义为指导原则、以变的思想认识世界,重新思量一套有别于传统竞争规则和模式,不断进行洗心革面、脱胎换骨地自我否定和自我革命,这是现代企业克敌制胜、以弱胜强的永恒规律。  相似文献   

16.
基于Groupon式网络团购的消费者信任问题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娟  张妍 《前沿》2012,(7):93-94
Groupon模式的网络团购作为我国由外引入的新鲜事物,在本土化的进程中伴随着严重的消费者信任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我国Groupon式网络团购的产生动力及商业运作模式,来探究我国消费者网络团购信任问题的产生根源及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7.
人力资本和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琦 《青年论坛》2004,(3):121-122
跨越式发展是社会发展到信息化时代而产生的一种非常态的生产力发展模式。人力资本是推动当代工业社会向信息化社会转化的主要动力 ,是理解后发国家何以能够实现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钥匙。加速人力资本积累是 2 1世纪中国实施跨越式发展的历史选择  相似文献   

18.
刘洪举 《长白学刊》2007,(5):103-104
产业集群可以通过企业之间及企业与其他机构之间的联系互补,加速创新过程的实现,形成具有高端竞争优势的产业升级模式,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东北老工业基地要实现振兴,通过发挥区域优势构建并发展产业集群是理性的战略选择。结合东北地区的区域特点培育"原发型"产业集群应做到:培育具有比较优势的主导产业群;以大企业为核心,加速配套企业的发展;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完善各种中介机构和配套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9.
黄冬娅  刘万群 《探索与争鸣》2022,(9):136-146+179-180
日趋激烈的大国间技术竞争使得技术自主受到广泛关注。关于后发国家的技术追赶,既有研究普遍从国家结构和产业政策角度进行探讨,缺乏对市场机会的分析。市场权力与政治权力的共同作用,使得后发国家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市场机会挤压。只有国家介入才有可能破除这一结构性困境。一方面,国家采取措施消解市场机会挤压;另一方面,需要同时对政策对象施加纪律约束,从而使其保持较强的进取动力。只有在两个条件都具备的情况下,后发国家本土企业才能较为快速地实现技术追赶。  相似文献   

2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政作为一种正在构建成长中的宪政建设模式,其必然要在不断地试错与纠错中实现发展与完善。党的领导则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政理论与实践过程中始终不渝的前提与核心,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政建设凝聚社会共识的动力之源,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政的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