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问世近160年的世界博览会来到中国,是21世纪。21世纪在19世纪,20世纪人的眼中是什么样的呢?是科技超级发达、乃至科幻的,是人在与自然关系中的日益强大,看过20世纪中国最有名的科普读物《十万个什么》的人都有这个体会。  相似文献   

2.
柏杨 《法制博览》2009,(2):35-35
有人早就讲21世纪是美国人的世纪。美国人上自学者,下至贩夫走卒,马上就加以否认,21世纪决不是美国人的世纪,那是日本人的世纪。而日本人马上就否认,21世纪不是日本人的世纪,而是你们其他国家的世纪,是法国人的世纪,是欧洲人的世纪,反正不是我们。只有我们中国人乐此不疲,这是我们的世纪。我不知道这是一种怎样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和意义。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发展来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了一个新的飞跃,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生了"阶段性质变",开始进入制度完善和内涵提高的新境界;从21世纪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趋势来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对正在"触底反弹"的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空中加油";从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多极格局来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这一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4.
当前,中国南海岛礁建设引起国际社会的强烈关注,成为南海地区的热点问题之一。把中国的南海岛礁建设放到"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的框架下来考虑,中国就能讲清楚、说明白中国南海岛礁建设的根本目的和意图。南海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的重要起点与关键海域,但南海地区存在着影响"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推进的三大障碍:区域公共产品供给不充分、南海问题的不定期爆发和国家间信任赤字。中国的南海岛礁建设能够提供量足质优的公共产品,能够制度化管控南海问题,能够增强南海各方的信任,中国的南海岛礁建设具有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保驾护航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不仅是一个大国,而且是一个正在崛起的世界性大国。在进入21世纪之时,中国应该以什么样的战略态式在21世纪的世界中发挥自己的作用?中国将如何处理与各大国的关系?中国要采取怎样的战略来推进世界多极化?这些都是我国外交和国际政治领域中的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所面临的重要课题。1997年7月14—18日,由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在山东青岛主办的“面向21世纪的中国国际战略高级研讨会”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探索。出席这次研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大指出:“综观全局,21世纪头二十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没有人否认,21世纪头十年,中国很好地抓住了战略机遇期并且大有作为,使中国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中国的崛起从预期变成了现实。  相似文献   

7.
唐俊 《当代世界》2015,(2):32-34
<正>2013年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在印度尼西亚国会演讲时提出愿同东盟国家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构想。此后召开的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强调了包括"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在内的"一带一路"建设。2014年3月5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要抓紧规划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由此可见,"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已  相似文献   

8.
21世纪以来,中国同建交太平洋岛国关系发展迅速,继2014年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之后,中国与岛国领导人又达成了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南线的战略共识,奠定了中国同岛国关系扬帆再启航的坚实基础。中国同岛国关系健康持续发展既得益于中国坚持平等相处、互利合作、心心相印、守望相助的相处原则及同舟共济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精神,也同太平洋岛国政府和民众渴望独立自主、发展自身经济的强烈内生动力及同域内外西方大国进行施压与反施压博弈的外生动力紧密相关。"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南线的建设推动了太平洋地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揭开了中国同太平洋岛国关系新的历史篇章。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的科学社会主义观是21世纪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其基本内涵包括:在世界社会主义500年的大历史视野下认识当今世界仍处在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历史时代;既不能丢弃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不能将科学社会主义视为一成不变的教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开辟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新境界,使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相似文献   

10.
农民的底气     
21世纪初中国农民的思想解放,其深度与威力当比上世纪20年代有过之而无不及。  相似文献   

11.
2002年10月22—24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中央编译局、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研究所、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华中师范大学科学社会主义研究所联合主办的“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百余位中外学者就“20世纪世界社会主义的回顾和历史经验”、“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及其对世界社会主义的影响”和“21世纪与社会主义中国”等议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研讨,本刊将把外国学者提交大会的论文或发言稿译介给读者。本期介绍三篇如下。  相似文献   

12.
资讯     
《南风窗》2006,(12)
水井坊荣膺“特别推荐创造力产品奖”首届“中国创造”奖获奖名单于2006年2月17日公布,水井坊作为国内知名白酒品牌,在此次评选中以唯一的白酒品牌当选“组委会特别推荐创造力产品奖”。这是继去年水井坊荣获“21世纪奢华品牌榜”中国顶级品牌之后,再次获得的殊荣。作为代表着中国白酒行业新风尚的水井坊,在成功开创高档白酒领域和新的白酒消费理念的同时,更代表着水井坊企业及水井坊品牌,已从传统的中国白酒行业由单纯的产品制造迈入到品牌创造,品牌塑造的崭新高度。此次由中国顶尖财经传媒《21世纪经济报道》和《21世纪商业评论》联合发起…  相似文献   

13.
管窥中国第二代发展战略——专访著名国情专家胡鞍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进入21世纪之后,主要的挑战不是进一步加速增长,而是确保增长的可持续性和公平性。  相似文献   

14.
我相信中国很可能在21世纪成为全世界最大、最强的经济,发生在中国的经济现象也就会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现象。  相似文献   

15.
应台湾政治大学中山学术与社会发展研究所的邀请,我系赵宝煦教授和梁守德教授会同校内外学者十二人一道于6月6日至20日赴台参观访问,并出席两岸学者举行的“21世纪的世界与中国人”的学术研讨会。梁守德教授在会上作了“21世纪的世界与中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的"和平崛起"是21世纪国际政治领域的一项重大战略挑战。中国崛起对全球经济和地缘政治有着深刻影响,未来世界的和平与繁荣取决于欧美能否接纳复兴的中国。这里,本人有几点思考。中国崛起是21世纪的国际政治现实这是一个让欧美难以理解且不愿接受的现实,因为中国的崛起有着诸多"居然":中国居然能把市场经济活力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融为一体;中国居然可以在2025年前后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中国居然能在西方认为"非  相似文献   

17.
知识促进发展是21世纪中国新的追赶战略,强调知识发展,投资于人民,投资于知识。  相似文献   

18.
<正>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研究,即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发展的高度,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问题出发,结合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中国与世界,创新性研究和认识21世纪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并在此基础上认识中国式现代化及其发展的重要地位和意义,是深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新发展阶段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当代世界社会主义研究的基础性、前沿性和创新性课题,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与"一带"即"丝绸之路经济带"一道,"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一路"已经迅速上升为中国在21世纪的一项重要国家战略。它既充分体现了习近平的海洋观点、海洋观念和海洋思想,也是习近平"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化和细化的一个运用状态。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90年代“文化热”兴起后, 复兴中国传统文化已成为一个时髦的口号。在鼓吹者看来,21世纪甚至可以成为以中国文化为代表的东方文化的世纪,因为相对于以大自然为敌、事事强调对立的西方文化而言,体现了综合思维模式的中国文化“东学西渐”乃势所必然。我们首先要确定什么是中国的传统文化。现代人一看到这个字眼,首先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