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媒体     
《南风窗》2009,(16)
1【美】《新闻周刊》7月27日中国为何没全球品牌?在你从未听说过的公司之中,华为或许是最好的一个,而这恰恰是中国的问题所在。华为1988年由解放军的一名前军官创立,启动资金不足4000美元。随后,它逐渐从一个小进口商壮大成为了一个巨人,去年它的收入增长了43%,超过180亿美元,即将超过诺基亚、西门子成为仅次于爱立信的世界第二大通信设备供应商。  相似文献   

2.
天高云淡,海鸟翻飞,热烈的季节风捎来了世界对一座东方城市的微笑。在这座城市黄金地段的“黄金点”上,刚刚落成了一座辉煌迷人的大厦。它的名字叫世界贸易中心大厦。从纽约到东京,从新加坡到汉城,全世界不到50个拥有世界贸易中心大厦的城市,开始一起朝着南中国这颗闪亮的明珠城市眺望,朝着它们新崛起的“伙伴大厦”眺望。这器宇轩昂的大厦,是我国第一座开放给全世界企业领袖投资、永久拥有的企业总部,是大陆目前最豪华的纯写字楼(办公楼)之一。传奇般的大厦,该有多少传奇般的故事?  相似文献   

3.
广州,车水马龙的大都市,每天不知有多少大小客车、面包车穿梭往返于广州、珠江三角洲与深圳、珠海之间。有心人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不少大巴、小巴的示意牌上均写着:“佛山——南方大厦”、“中山——南方大厦”、“珠海拱北——南方大厦”…… 南方大厦,成了广州的一个代名。这座位于沿江西路的已有70多年历史的商业大厦,新近被国内贸易部评为“中华老字号”,在1993年中国最大服务业企业评价中,它又位居第7名。 1993年,南方大厦集团业绩辉煌,其商品销售额达10.05亿元,实现利税6364万元,均创历史最高水平,比1992年分别增长  相似文献   

4.
听说过租屋比买屋更贵的事情吗? 在距离广州市区不远的番禺县大石镇,商品房一级二类装修,每平方米(建筑面积)售价约为700元。而在广州市教育路附近,有关部门已查出黑市租价高达每平方米(实用面积)月租金为800元!这算得上是全国之最了。教育路路段何来如此魔力?因为它是广州市商业的黄金地段,一个荟萃高档时装、鞋类、饰物的精品市场。吸引着本地乃至全国各地的消费者。此外,还有一个众人不甚留意的原因,那就是,类似的市场与广州市其它的专业市场一样,  相似文献   

5.
一座现代化的建筑芝术精品——中国市长大厦,已经在广州黄金地段的天河北路落成并投入使用。金色玻璃幕墙包装着这座商28层。建筑面积达2.3万平方米的“巨人”,大厦正门前的公共广场和气势凛然的雕柱走廊,更显出一种大家风范。 广州人在为这座大厦惊叹的同时,又有一个小小的疑问:  相似文献   

6.
住在芝加哥市的托马斯·莱恩,每天早上出门上班之前总要打电话到所住大厦的门房,去询问当时是晴天还是在下雨。不是因为莱恩先生双目失明,也不是因为他住在地下室里四壁无窗,而是因为他住在“约翰·汉考克中心”的五十七层楼,看不清地面上天气的真面目。住在这座大厦里的人都有置身雾中或高居云端之感。“约翰·汉考克中心”位于美国芝加哥市中心区附近,高达337米,共有一百层楼,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住宅与办公室混合的大厦之一。为建此大厦“约翰·汉考克人寿保险公司”耗资九千五百万美元。从一两个数字,就可以看出汉考克中心有何等之庞大:全大厦用钢筋四  相似文献   

7.
对于4000万江苏农民来说,今年的5月1日是一个特别的日子:从这一天起,他们持有的不再是“农业户口”,而是与城里人一模一样的“居民户口”。  相似文献   

8.
1987年2月,本刊曾以《江南大厦的“未完成交响曲”》报道全国第一家由农民集资兴建的大酒店——江南大厦在兴建过程中所经历的艰难曲折。值得欣慰的是,文章刊出一年半以后,这座历经磨难的“农民大厦”,终于热热闹闹地开张营业了。如今,几度春秋,几度沉浮,这部令人关注的“江南交响曲”,又开始了新的乐章。时间定格在1992年6月6日,江南大酒店会议厅。广州海珠区政府在此举行新闻发布会,区长刘材炜宣布:中外合资的江南大酒店从今日起,由香港港澳控股有限公司以2800万美元收购该酒店99%的股权,并负责清偿所有债务。当晚,随着江南大酒店新董事会的成立,这间已  相似文献   

9.
1993年2月26日,一辆小货车鬼魅般悄然溜进纽约市世贸中心的地下室。正在大厦里忙忙碌碌的人们没有发觉死神的阴影已经笼罩在他们的头上。只听见“轰”地一声巨响,有6人当场被炸死,1000多人受伤,财产损失上亿美元。这,便  相似文献   

10.
今年3月,在广州世界贸易中心大厦,笔者拜访了筹建“世贸”的一位执行董事、来自台湾的吴强之先生。吴先生问了一个很简单的问题:“你感到的广州速度是什么?”作为一个广州人,当时我竟回答不上来。我只告诉吴先生,在1992年12月中国城市社会生活发展水平评价中,广州居“中国城市综合实力50强”中的第三位,次  相似文献   

11.
别忘了锁门     
崔耕和 《法制博览》2009,(12):36-36
大多数自以为成熟的人,在做一件事情之前都有深思熟虑的习惯。然而有时恰恰相反,许多人是凭着一股“傻”气获得成功的。美国的一份报纸上曾经刊登了一则广告:价值几百万的豪华轿车仅售一美元!可是几周过去了.还没有人来领这辆“一美元轿车”。就在人们普遍认为这是一场恶作剧的时候,一个名叫乔丹的穷小子带上一美元硬币,  相似文献   

12.
当“左岸”成为品牌 今天,几乎每个中国的大城市都有一个以“左岸”命名的公共场所,比如“左岸”酒吧、“左岸”书屋、“左岸”咖啡馆、“左岸”西餐厅、“左岸工社”写字楼……塞纳河左岸的咖啡味道,正弥漫在中产阶级聚集的每一个角落。 北京的中关村号称“中国的硅谷”,这里的写字楼名字也具有浓厚的IT色彩,比如:数码大厦、科贸中心、融科资讯中心。但是,这里现在崛起一座名为“左岸工社”  相似文献   

13.
“布金楼”     
常有人抱着胀鼓鼓的旅行袋,满面春风地走进中国人民建设银行广州第三支行。他们之中,有些并非单位里的出纳员,而是私人购房户。近几年,有关部门为解决广州市民住房难的问题,先后在东湖、江南大道、芳村、员村等地建了一大批住宅楼房,分别向市民公开出售,出售价每平方米500至1000多元不等,每套住宅要2万至6万多元(可以分期付款)。这种以2万元为起点的买卖,丝毫降低不了人们的购买热情。一万元人民币(10元面额)有多重?一个烧鹅个体户的答案是:“二斤三两,不多不少。”答案里有没有  相似文献   

14.
目前,在美国,一件中等质量的防弹衣的售价要三、四百美元,顾客甚多。原来,防弹衣只是达官显贵或富商巨贾独享的“奢侈品”。现在却越来越“普及”了,连纽约的家庭主妇晚间外出时,也穿上一件防弹马甲。这样心里至少可以感到踏实些,万一遇上持枪暴徒也有所防备。人们对持枪暴徒的恐惧心理,已经达到“惊弓之鸟”的地步。德克萨斯州的一个流行曲乐团每次举行音乐会时,演奏家都不会忘记套上一件防弹衣才登台。因为就在最近,曾经有一个被节奏强烈的流行音乐刺激得几乎疯狂的青年听众,突然拔出手枪,朝舞台上  相似文献   

15.
“新”在哪里?北京举办奥运涉及的巨资不能不令公众侧目:奥运会场馆和设施的设计、建设和运营总投资额达140多亿美元。据悉,其中北京奥组委将负担奥运村4.8亿美元投资中的4000万美元,以及比赛场馆16亿美元投资中的1亿美元。剩余部分由北京市政府、社会和中外企  相似文献   

16.
位于香港铜锣湾皇室大厦的香港税务局,每到交税季节便人头涌涌,挤得水泄不通,这是一种正常的社会现象。香港拥有几百万纳税人,正如有人规规矩矩如数纳税一样,也有人挖空心思瞒天过海,如果将这种“偷税漏税”行为称为不雅的“第三只手”的话,那么,香港税务局恰恰有“第四只手”来抓它,这就是税务局主管调查漏税的第四科。最近,香港有这样一则新闻:某港商  相似文献   

17.
声音     
《南风窗》2006,(18)
有中国在,谁需要美国?英国知名评论小组雷克思近日说出了非洲和拉美部分国家的心声:“有中国在,谁用得着美国?”雷克思说,委内瑞拉是最近一个受到中国慷慨对待的国家:在该国总统乌戈·查韦斯8月访问中国期间,他得到了28项投资协议,价值据称达110亿美元。雷称,查韦斯走的是一条人们熟悉的道路。今年,中国政府承诺向尼日利亚投资近70亿美元(其中包括收购石油资产),向安哥拉投资20亿美元。这两个非洲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名声都是毁誉参半。此外,2004年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出访拉美期间,曾慷慨承诺1000亿美元的投资。要想计算这些承诺的总额,就如…  相似文献   

18.
一支几百人的中国建筑工程队,在短短的几年中远征欧洲,走向世界。他们的旗帜飘扬在法国巴黎街头、某国总统别墅上空和友好的第三世界国家土地上。“第二”赢了“第一” 1976年12月,巴黎市长为令人瞩目的“中国城”建筑工程开标。“中国城”是一座大型的、具有中国民族风格的旅游综合性服务建筑物,占地面积2.8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4万平方米。工程包括一座形似珠海九洲城的门楼;一间4000平方米的超级商场;一条2000平方米的双层“食街”,一幢11层的豪华宾馆,一艘3层的船舫餐厅,三所中国园林式庭院和一个8000平方米  相似文献   

19.
环球搜奇     
《南风窗》1992,(1)
昔有“铸剑为锄”,今有“化弹为笔”。享誉世界的美国派克笔的一批新产品将是用销毁后的美苏导弹金属制作。美苏两国均已同意捐出各自的这种金属。派克笔厂出产的这种钢笔和铅笔,售价30-300美元不等,收益的一半将捐赠给设于伦敦的灾难救济纪念基金会。该基金会成立于  相似文献   

20.
被誉为“当今世界大熊猫摄影最高水准”的摄影艺术作品《同在一个星球》,在北京荣宝斋以5万美元底价公开挂售,这是荣宝斋首次接纳并出售摄影作品。其作者为中国摄影师侯一民。1987年秋,22岁的侯一民进入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耗费6年青春,完成了野生大熊猫系列拍摄的创举。6年拍摄将近尾声时,他拍下了一幅惊世之作——《同在一个星球》。提及《同在一个星球》的诞生,侯一民说:“这可以说是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