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总统特朗普执政以来,美国与土耳其关系的紧张态势进一步加剧,双方外交冲突接连不断,经贸摩擦持续升级,安全关系严重恶化。从短期来看,特朗普以"美国优先"为原则调整中东战略,用现实主义处理与中东国家的关系,重视以色列和海湾国家的作用,使土耳其在美国的中东联盟体系中被边缘化,是美土关系急剧恶化的直接原因;就长期而言,在埃尔多安总统和正发党领导下,土耳其国家身份的"去西方化"、外交独立性凸显及加速向俄罗斯靠拢,是美土关系疏远的深层因素。美国和土耳其内外政策的调整,使双方在库尔德人问题、巴以冲突、伊核问题等中东地缘政治议题上的矛盾不断激化,加速了双方关系的恶化进程。受制于双方国内政治,美土关系短期内难以改善,但双方仍有广泛的合作基础,美土彻底决裂的可能性不大,土耳其将继续在美、俄之间寻求外交平衡。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土耳其与中亚国家的关系持续升温,加强了政治、军事和经济等领域的战略合作。双方基于共同的利益诉求和战略关切,不断深化政治互信、加强军事合作、扩大经贸关系、对接发展战略、开展教育合作、推动媒体融合,从而巩固和全面提升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从近期看,土耳其依托突厥国家组织,并积极转化俄乌冲突的不利影响,继续全方位拓展与中亚国家的双边、多边关系,将战略合作推向纵深,努力推进突厥语国家的一体化。其结果势必引起中亚地缘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并将会在一定程度上挤压俄罗斯在中亚的战略空间。  相似文献   

3.
俄罗斯与印度作为昔日的战略盟友、今日的战略伙伴,两国历届领导人都非常重视双方在军事领域的合作与发展,军事技术交流及武器装备贸易通常是两国元首最高会晤中的重要话题之一。深入分析与研究俄印两国之间军事领域合作的新内容、新特点和新动向,可以清晰地看出,俄印两国保持密切的军事合作关系,一方面是出于双方的军事利益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巩固和提高双方各自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俄印军事领域的合作完全是一种相互依靠、相互利用的态势。  相似文献   

4.
大事综览     
2011年9月世界大事综述如下: 一、以色列面临空前孤立。2日,土耳其外长宣布驱逐以色列驻土大使,将土以外交关系降至二秘级,并中止两国所有军事方面的协议。9日,埃及数千名示威者冲击以色列驻埃及大使馆,以色列大使连夜紧急回国。埃及总理谢拉夫16日表示,奠定埃以和平的基石“戴维营协议”并不是什么圣书,永远都可以被讨论和修改。14日,由于担心约旦民众可能举行反以示威并冲击使馆,以色列政府决定撤回驻约旦使馆人员。此外,巴勒斯坦申请加入联合国也使以色列在道义上陷入空前被动。  相似文献   

5.
防务相关基础协议是印度与美国双边军事合作的重要内容,是评判当前印美战略关系程度、特征和性质的主要指标。有关签约的谈判耗时长久并经历曲折,近年始取得突破性进展。2016—2020年期间签署的《后勤交换协议备忘录》《通信兼容与安全协议》和《地理空间情报基本交流与合作协议》等三项文件各有侧重,从基地后勤支援、加密通信和实时情报共享、尖端军备供售研发到战术操作协同,从不同层面、不同领域体现了美印军事合作的递增与补足特征,表明印美双方的军事互信和战术互操作能力已达到一定高度。印美在“印太”背景下增强军事合作将对地区战略态势及中国的周边安全产生显著影响。本文考察印美基础协议的基本内容、功能特点及印美围绕签约的认知与利益异同,分析对印美防务关系和地区安全的影响,以期判断现阶段印美战略合作的程度与性质。  相似文献   

6.
以色列建国初期为了求得国家生存,在国父本-古里安"外围联盟"思想的指导下,实施了一种具有鲜明现实主义色彩的外交安全战略。其核心思想就是以国家生存为核心目标,通过"合纵连横"的外交手段为以色列在中东地区构筑一条"均势安全"的战略屏障,从而平抑和抗衡阿拉伯世界的战略力量。其两大核心政策支柱为以土战略联合关系和以伊(朗)战略联盟关系。以色列的战略实践路径可以认为是:通过借助与巴勒斯坦问题非利害关系的域内大国—土耳其与伊朗—的战略力量为以色列国家生存空间开辟新的地缘政治资源,打破以色列在中东地区被阿拉伯世界封锁和被孤立的地缘政治"困境",为提升以色列综合国力和战略影响力注入新的战略"能量"。以土战略联合关系和以伊(朗)战略联盟关系的合作范围广泛,基本涵盖了政治、外交、军事、经济与安全等诸多国家安全领域。在阿以冲突背景下,以色列中东地区均势战略的两大战略支柱始终受到来自阿拉伯方面的强烈影响与制约,表现出鲜明的波动性和阶段性特征。  相似文献   

7.
中国和土耳其两国在1971年建立外交关系,但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冷战的背景下,中土关系处于一种低水平状态。冷战结束后,两国关系的发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势头。2010年10月,中国和土耳其宣布正式建立和发展战略合作关系。这种战略合作关系并非空洞的外交辞令,而是具有丰富的实质性内容。作为两个发展中的地区大国,中国和土耳其双方均着眼于未来,希望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与各自政治、经济和军事力量相称的作用。在埃及、利比亚、叙利亚等阿拉伯国家发生剧烈动荡后,土耳其在中东地区的重要性更进一步凸显。随着中东和中亚在中国对外战略中地位的上升,土耳其在中国外交中的地位会更加重要。  相似文献   

8.
195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苏联之间的军事关系主要表现为一种合作关系,它是新的中苏同盟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中苏两国关系发展、演变的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一时期的中苏军事关系既包括两国之间提供军事贷款及武器装备、培训军事人才及交流军事技术等一般意义上的相互援助和协作,又包括在战争状态下双方之间的协同作战,以及在和平时期双方为保障国家安全、进行国土防御而采取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联合军事行动。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出现和解势头,突出表现为阿联酋、巴林、苏丹和摩洛哥等四国于2020年与以色列签署《亚伯拉罕协议》,实现关系正常化。这是继1979年埃及与以色列媾和、1993年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与以色列言和以及1994年约旦与以色列建交之后,阿以关系的又一重大突破,继而推进阿以双方在各领域的交流合作,尤其是短期内由经贸扩展到外交、安全等领域。阿以和解的驱动力源自以色列、部分阿拉伯国家和美国等有关各方根据地区形势变化作出的战略调整。2023年1月以来,以色列极右翼政府推行强硬政策,以色列与巴勒斯坦的冲突不断升级,给阿以和解蒙上阴影。有鉴于巴勒斯坦问题、阿拉伯国家与以美深层次矛盾等制约因素,阿以关系的根本改善仍面临不少困难与障碍,全面和平之路依然曲折漫长。  相似文献   

10.
中韩两国领导人宣布两国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使两国再次关注最薄弱的军事领域合作.根据合作的深度,军事关系一般可分为军事交流、军事合作、军事同盟三个层次,目前中韩军事关系十分接近第一层次.由于韩美同盟、中朝关系以及中韩军队自身特点等原因,中韩军事关系不可能达到第三层次,但有可能达到第二层次.若双方都有将两国军事关系在目前基础上再向前发展一步的想法,那么两国应该从现在起就积极努力,因为这是建立相互信任的捷径.通过两国军队自身努力和相关国家的理解,中韩军事关系这种水平的发展还是可以实现的,而且两国军事关系的深化也将有助于东北亚地区的和平稳定.  相似文献   

11.
2012年3月15日,韩国国防部政策室室长林官彬和俄罗斯国防部国际合作次官阿纳托利·安托诺夫在俄罗斯进行了两国间首次国防战略对话,标志着双方军事关系已开始向更深层次的加强地区安全合作、构建地区安全机制等方面发展。作为东北亚地区的两个重要国家,俄罗斯同韩国深化双边军事关系不仅对当事国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更将直接关系到本地区的安全态势及力量对比。一、冷战后双边军事关系不断深化  相似文献   

12.
美印军事合作及其制约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军事合作是美印两国关系发展中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新世纪以来,伴随美印战略伙伴关系的逐步确立,双方在军事防务领域的合作进展迅速。但与此同时,制约双方军事合作发展的因素依然存在,这反映了美印战略伙伴关系亦有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13.
张芳 《国际观察》2016,(6):116-127
中美新型军事关系是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必然组成部分,是两国在军事领域中交流与合作状况的政治反映。随着"中美新型军事关系"这一概念的提出,中美双方学者都为此进行了理论探讨。从目前研究的现状分析,两国官方和学者就中美新型军事关系的内涵、彼此的军事互信、新型军事关系的构建路径以及双方间新型军事关系的前景等问题阐述了各自的认知。对这些认知差异的把握及对其原因的理解和分析对于双方更有效地构建中美新型军事关系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4.
印度与以色列的战略合作及其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印度与以色列战略合作关系发展很快 ,并日益引起广泛关注。本文对此从历史与现实等多个角度进行了分析 ,指出两国以军事与安全为中心的战略合作全面深入发展主要受两国利益需求的推动 ,而印以关系的持续发展也对南亚、中东地区安全及国际关系带来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拉美国家尤其是南美洲国家因其所蕴含的丰富自然资源、原材料及其广阔的经济与市场前景备受世界瞩目。美国作为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军事大国,向来将该地区视作自己的"后院",不断试图通过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种手段维护其传统势力范围。与南美洲国家开展军事合作成为美国在该地区不断维护与拓展自身国家利益的重要手段之一,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从冷战后美国与南美洲国家军事合作的五大形式入手,对当前双方的军事合作基本情况进行归纳分类并分析双方军事合作的主要动因和制约因素、其产生的作用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双方的军事合作在某种程度上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实现了双方的个性化需求和共同目标,另一方面,由于这种合作所具有的较强政治性,明显的不对称性、不对等性,美国与南美洲国家的合作一直存在矛盾,南美洲国家内部之间也存在不小的猜忌和怀疑。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美国与南美洲国家军事合作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还将继续保持合作与矛盾并存、矛盾中求合作、合作中求发展的特点。域外新兴大国踏足南美、南美洲国家间区域一体化等将为双方军事合作带来新的内容与特点。  相似文献   

16.
衡量现代外交双方关系是否可靠的根本依据是要看双方的合作基础是否紧密、是否坚实,这些基础包括经济、政治、安全、军事等方面,其中经济基础为第一位。如果双方交往的经济基础牢固而密切,造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互不可分割局面,甚至可以用“两人三脚”来形容双方的紧密程度,那么,双方的政治、安全、军事、外交等关系将在此经济基础上趋于成熟与完善。这也正是冷战后世界各国普遍重视经济外交与合作的着眼点之一。  相似文献   

17.
中韩建交15年来,在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领域均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为两国关系的全面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由于复杂的历史和现实原因,两国安全关系的发展还相当缓慢,远远落后于两国政治、经济关系的发展。展望未来,由于中韩已经建立了"全面合作伙伴关系",两国安全关系的发展潜力巨大,可望从建立军方高层会谈机制、军事教育交流机制、互相观察演习及进一步加强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合作等多个层面,全面推进两国安全关系的深化发展。  相似文献   

18.
时宏远 《南亚研究季刊》2020,(1):101-108,I0004
印度和澳大利亚近年来不断加强海洋合作。这主要表现在举行联合海军演习、建立海洋对话机制、推动地区海洋治理等方面。两国之所以不断加强海洋合作,主要因为双方都调整了海洋战略、均希望制衡中国、促进经贸合作以及应对海上非传统安全威胁。另一方面,由于双方全球外交战略存在差异、对中国的看法并不完全一致、印度不满澳大利亚发展与巴基斯坦的关系,以及印澳距离较远和经济关系不密切,两国在进行海洋合作时会受到一定制约。不过,由于双方不存在根本性矛盾,共同利益远大于分歧,两国未来还会进一步加强海洋合作。  相似文献   

19.
冷战结束后,印度与以色列两国因军事和安全方面的相互需求,迅速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印以关系符合美国的南亚战略安排,对俄罗斯的南亚战略,以及巴基斯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但作为复杂国际关系中的一个单元,印以两国合作的前途并不乐观,美国的南亚战略、印美合作本身,以及伊印关系、印度与阿拉伯国家关系、印度国内政治等因素都构成了印度与以色列关系进一步深化的障碍。  相似文献   

20.
中美军事关系中的透明度问题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透明度问题是中美军事合作和交流中的一个长期问题,双方尤其对透明度的含义有着不同理解。尽管两国都从现实主义角度判断国际形势和制定国家安全政策,但因现实利益和各自历史背景不同,两国采取了迥异的政策。本文认为,中美双方应加强相互了解,并认可对方观点的合理性,以求减少分歧、奠定双方在合作中实现双赢的基础。发展军事交流与合作是解决双方透明度问题的重要途径,而两国更加透明的军事关系将有助于消除双方的利益冲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