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阿尔巴尼亚是世界上人均拥有碉堡数量最多的国家,有“碉堡王国”的美称。上世纪60年代初,作为欧洲“社会主义明灯”的阿尔巴尼亚曾在政治上既反美又反苏,同时与意大利、希腊、南斯拉夫等邻国也存在历吏宿怨或者领土纠纷,可说是国门之外,四望皆敌垒,令这个小小山国产生了强烈的危机意识。当时的领导人提出了“御敌于国门之外”的口号。  相似文献   

2.
1969年2月22日,在阿尔巴尼亚驻华大使瓦西里·纳塔奈利离任回国一个多月后,新任大使乔治·罗博风尘一路,抵达北京。在“欧洲明灯”高悬的年月里,这不是件小事。3月初,当时主持外交部日常工作的常务副部长姬鹏飞在北京台基厂国际俱乐部举行宴会,为抵京履新的罗博大使接风洗尘。阿尔巴尼亚驻华大使馆首席馆货公使衔参赞泽契·阿果利等使馆外交官员应邀赴宴。刚刚获得“解放”、主管地区业务的外交部副部长乔冠华,以及礼宾司副司长韩叙、苏联东欧司副司长李连庆等中方要员均出席作陪。灯火辉煌的宴会厅始终洋溢着60年代中后期那种特有的…  相似文献   

3.
中阿“特殊关系”期位于东南欧巴尔干半岛上的小国阿尔巴尼亚,是同新中国最早建交的国家之一。在20世纪整个50年代,中阿两国同属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因而建立起友好合作的关系。特别是1954年两国互设大使馆后,中国开始了对更加贫穷、落后的阿尔巴尼亚进行经济援助。  相似文献   

4.
科索沃是南联盟塞尔维亚共和国的一个省,面积1万多平方公里,人口200万,其中阿尔巴尼亚族人占90%。1991年6月,南斯拉夫内战爆发后,阿族就科索沃“独立”问题举行了全面公决,引发了科索沃问题的产生。之后,科索沃地区打打停停,战乱不断,成为巴尔干这一欧洲火药桶上的敏感地区。去年以来随着科索沃问题的国际化,科索沃局势变得日益复杂,最终酿成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联盟塞尔维亚共和国的空袭。一、问题由来已久科索沃所在的巴尔干半岛位于欧洲南部,地接欧亚大陆,是欧、亚、非三大洲的交通要冲,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历来是兵家必…  相似文献   

5.
杨柯 《党建文汇》2006,(7):16-16
阿尔巴尼亚——这个位于欧洲巴尔干半岛西侧、面积2.8万平方公里、人口仅300多万的小国如今是什么样呢?  相似文献   

6.
1978年7月29日,作为对中国外交部1978年7月7日致阿尔巴尼亚大使馆照会的答复,阿尔巴尼亚劳动党中央和阿部长会议致函中共中央和中国国务院(即公开信),攻击我“背离马列主义”,搞“大国沙文主义”,“想要成为帝国主义超级大国”等。该信标志着中阿关系的公开破裂。在后来的岁月里,两国关系就如同阿尔巴尼亚劳动党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恩维尔·霍查所说的——“只是形式上的外交关系了”。  相似文献   

7.
7月24日下午,阿尔巴尼亚前社会党总书记雷·迈达尼在阿尔巴尼亚新的一届人民议会第一次会议上以110票对3票当选为阿尔巴尼亚新总统,他是自90年代初阿尔巴尼亚实行多党制以来继社会党总统阿利亚、民主党总统贝里沙之后的第三任总统。他在就任总统的同时,辞去了社会党内的一切职务,并退出社会党,他将作为“国家团结的象征”,专门致力于国是。  相似文献   

8.
<正>阿尔巴尼亚是世界上人均拥有碉堡数量最多的国家,有"碉堡王国"的美称。上世纪60年代初,作为欧洲"社会主义明灯"的阿尔巴尼亚曾在政治上既反美又反苏,同时与意大利、希腊、南斯拉夫等邻国也存在历史  相似文献   

9.
《党课》2010,(8):17-17
欧洲电子产业组织目前公布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未来5年欧洲国家各行业信息和通信技术人才缺口可能会超过38万。为保持竞争力,欧洲国家急需采取各种措施进行电子技能“扫盲”。这份研究结果指出,信息和通信业就业人数目前占欧洲总就业人口的3%,  相似文献   

10.
@@在广州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党的历史上是一座光辉的历史坐标,也是一座重要的里程碑。今天,在纪念“三大”召开90周年之际,我们回顾和探研“三大”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仍然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那么,“三大”的历史作用在哪里?主要在于:@@@@一,提出了中国革命的战略思想,承担了历史赋予的使命。所谓战略思想,是一个政党或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的全局性的战略任务。那么,“三大”提出的全局性的战略任务是什么?就是“三大”宣言中提出的:“我们的使命是以国民革命来解放被压迫的中国民族,更进而谋世界革命,解放全世界被压迫的民族和被压迫的阶级。”这一战略任务,包括三层涵义:第一,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提出在中国进行国民革命;第二,以国民革命谋求中华民族的解放;第三;以世界革命解放全世界被压迫阶级和被压迫民族。特别是“三大”提出的国民革命任务,其对象就是要打倒封建军阀和帝国主义,这是由当时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所决定的。因此,不仅“三大”,而且自建党以来至新中国诞生的28年间,中国共产党都承担起反帝反封建和谋求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的伟大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1.
东欧剧变后,贪污腐败几乎成为东欧所有国家普遍的社会现象。被称为“山鹰之国”的阿尔巴尼亚也不例外。不少国家要员公然贪污腐败,像蛀虫一样蚕食国家的财富,老百姓对此深恶痛绝。根据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日前公布的一项调查表明,阿尔巴尼亚是世界上腐败现象严重的国家之一。欧盟等国际组织多次敦促阿尔巴尼亚政府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切实打击贪污腐败。面对贪污腐败这一不断膨胀和蔓延的毒瘤,阿尔巴尼亚政府决定下大力气进行整治。前不久,阿尔巴尼亚警方接连逮捕了3名副部长级的贪官,让人们拍手称快。护照案2002年10月4日晚7点。阿尔巴尼…  相似文献   

12.
今年是辽沈战役胜利、东北解放75周年。辽沈战役,是解放战争战略决战三大战役的首战,是解放东北的最后一役。从1948年9月12日至11月2日,辽沈战役历时52天,共歼灭国民党军47.2万余人,解放了东北全境。辽沈战役的胜利,使中国的军事形势进入一个新的转折点,“即战争双方力量对比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人民解放军不但在质量上早已占有优势,而且在数量上也已经占有优势。这是中国革命的成功和中国和平的实现已经迫近的标志”。  相似文献   

13.
中东欧国家指原东欧国家。东欧是一个政治概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美苏两大阵营,简称为东、西方。根据《雅尔塔协定》,受苏联控制的欧洲国家,包括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民主德国、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等国家被称为东欧国家。1990年前后的政治剧变,东欧的概念已不再使用,这些国家改称为“中东欧国家”。尽管中东欧国家试图仿照西方政党政治的模式建立多党制和议会民主制,但受历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其转型过程中建立的政党政治有自己显著的特点。一、党派林立的多党制 1989年以前,东欧国家基本上是一党制。1989年波兰、匈牙利等国执政党先后通过了关于“政治多元化”、“工会多元化”、“实行多党制基础上的议会民主”等决定,中东欧国家在极短的  相似文献   

14.
中东是上世纪才出现的政治地理概念。这一名称起源于西方殖民主义的“欧洲中心论”。欧洲人以自己的居住地为起点,将东方国家按距离远近分为近东、中东和远东。中东地处欧亚非三大洲交汇处,面积为1500多万平方公里,人口近3亿,它包括22个国家,其中18个是阿拉伯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50余年来,中东一直是全球关注的“热点地区”,  相似文献   

15.
中阿关系破裂的真正原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阿尔巴尼亚工作了22年的新华社记者王洪起,是中国常驻该国时间最长的新闻记者。在即将付梓的《“山鹰之国”亲历》一书中,他揭示了中阿两国之间一些不为人知的内幕。本文就选自其中部分内容。  相似文献   

16.
陆儒德 《学习导报》2012,(20):34-35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敏锐地意识到国家遇到的许多重大问题大多集中在海洋上。过去,中国是个半殖民地国家,沿海成为帝国主义的“航道”,江河成了列强的“内湖”。解放了,中国人民当家作主,但海洋上外国舰船依旧横冲直撞,外国渔船在中国海域肆意捕捞,而中国渔船在国外海域屡屡被抓,根本体现不出中国海洋主权何在。  相似文献   

17.
萌在欧洲     
“行南丝绸之路·访大熊猫家乡--欧洲熊猫粉丝四川探亲之旅”6月15日在法国巴黎正式启程。来自法国、英国、德国、比利时、奥地利、西班牙6个国家的欧洲熊猫粉丝将与大熊猫、南丝绸之路领域的专家和文化名人等组成大型自驾团,从欧洲出发,驶向中国四川。活动由四川省旅游局主办,整个行程超过2.1万公里,耗时约两个月。此次活动用车均为“成都造”,丰田普拉多、吉利全球鹰、川汽野马T70等行驶在欧洲街头的时候,吸引了众多民众的目光。  相似文献   

18.
夏远生 《湘潮》2013,(4):11-13
时人纷说“中国梦”,伟人毛泽东也有一个“中国梦”,那就是中国工业化之梦。革命战争年代,他在延安时指出:“要使中国的民族独立有巩固的保障,就需要工业化。我们共产党是要努力于中国的工业化的。”1952年,他又发出了“中华民族和人民要彻底解放,必须实现国家工业化”的号召。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富强的社会主义国家,是中国人民多少年来的愿望,也是毛泽东一生追求的目标。毛泽东回湘,也特别关注湖南的工业化。  相似文献   

19.
耿耿 《党史博览》2009,(12):39-41
1963年初秋.解放军总政治部给空军政治部下达了一项外事任务:根据对外文化联络委员会(简称“对外文委”)和一些友好国家签订的文化交流协定,双方将互派文艺团体进行访问演出。对外文委和总政治部研究决定,由空政文工团组成一个不超过34人的演出团.对外名称是中国民族艺术团,计划从1964年下半年出发.用半年左右的时间,前往蒙古、苏联、匈牙利、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缅甸等六国进行访问演出。  相似文献   

20.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与阿尔巴尼亚于1949年11月23日建立外交关系。以后,差不多整个50年代就是两国关系的“春季”。由于新中国成立伊始就主张世界上的一切国家、政党不分大小,一律平等;稍后又提出反对大国主义,反对“老子党”,这就为中阿关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特别是1954年,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