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据公安部消防局消息.仅从今年2月2日(除夕)零点到2月3日上午8时。全国共发生火灾5945起,直接财产损失1300余万元,其燃放烟花爆竹不当是导致火灾发生的主要因素。另据中新社报道说.北京市从2月2辞(除夕)至2月7日24时(初五),全市因燃放烟花爆竹引起的炎灾194起.较去年同期上升了104%.致伤388人  相似文献   

2.
《商务与法律》2006,(3):49-49
随着美全国燃放烟花爆竹事故的增多,美国有关部门正在考虑强化对烟花爆竹的管理和立法。美国消费者产品安全委员会发言人沃尔福森近日宣布,在没有征求民众意见的情况下,美国烟花爆竹安全主管部门-美国消费者产品安全委员会的3名委员对节日燃放烟花爆竹安全问题进行了投票表决,他们一致认为,为了将燃放事故降到最低点,  相似文献   

3.
赵振英 《法制与社会》2010,(13):173-173,183
本文通过对燃放烟花爆竹所产生的危害分析,阐述了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必要性以及如何实施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75%,这个普通的数据,堪称北京市民在蛇年春节期间收到的一份大礼。 北京市政府烟花办发布于大年初二的这项数据,事关蛇年除夕夜北京市民燃放烟花的情况。它指的是北京市六个城区今年清运的爆竹皮由上一年除夕的170余吨下降到43吨,75%就是两个数据之间的下降幅度。与爆竹皮数量同时下降的,还有烟花的销量和因燃放烟花而受伤的人数。  相似文献   

5.
1、这样的劳动合同无效 [案情介绍] 全国一些大中城市取消了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规定后。湖南省某县农民曹方未经批准在自家院落里办起了加工烟花的小厂。他明知生产爆竹是十分危险的工作.却欺骗5名贵州籍打工妹来厂打工,并签订了为期1年的劳动合同。2005年4月30日。曹方将5名打工妹的身份证以及身上带的钱物暂扣在厂。便将她们带到爆竹加工车间。5名打工妹这才明白,原来曹方说是玩具厂,完全是骗人的。她们知道干这活儿十分危险.姐妹几人商量决定不干。谁知曹方手拿着5份合同说:  相似文献   

6.
一年一度的春节刚刚过去,人们开始从浓浓的节日气氛中苏醒过来,理性地思考。细心的人发现,有关春节期间烟花爆竹的“禁”与“放”,再次成了热门话题。无论是媒体还是街谈巷议,都在讨论这个问题。谈到这个话题,有两个不容回避的事实必须要被提及。一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烟花爆竹确实给很多华人带来了节日的欢乐,这种文化特征甚至使得纽约、悉尼等世界大都会也特别许可华人燃放烟花爆竹;另一个事实是燃放烟花爆竹所导致的严重危害,据公安部的统计数字,今年春节期间(正月初一到初七),全国因燃放烟花爆竹发生的火灾达到7117起,占全部火灾的41%,比去年同期增长50.7%,火灾导致多人死亡。正是这两个事实,使中国社会为烟花爆竹的禁与放发生了激烈的争议。一些人认为不应禁放,而另一些人则坚决主张禁止这种习俗,双方的道理似乎都很充足,谁也无法说服谁。  相似文献   

7.
从烟花爆竹燃放管理小切口入手燃放烟花爆竹是我国传统习俗,铜川市氛围尤其浓郁。但随着人们环保意识逐渐提高和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燃放烟花爆竹所造成的噪音扰民、大气污染等问题,引起社会各届高度重视,并强烈呼吁加大对烟花爆竹燃放监管力度。2018年春节,根据省空气质量检测数据显示,大年三十、初一两天全省空气质量急剧恶化,这固然有天气原因影响。  相似文献   

8.
刘爱武 《检察风云》2014,(18):58-59
燃放烟花爆竹是中国老百姓传统的一种喜庆仪式,在璀璨绽放、欢声笑语的同时,其带来的污染以及火灾和意外伤害的威胁不可小觑。因此,国家也早就下发了相关禁放令。然而,民俗的力量是巨大的,法不责众,令行难止。江苏省苏州市的一户居民为庆祝乔迁之喜燃放烟花爆竹,结果焰火窜进楼上一户人家新装修的房子,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一树焰火直冲云霄,一场官司从天而降。  相似文献   

9.
《刑警与科技》2004,(3):98-99
烟花爆竹是中国人古老的发明。放爆竹、贺佳节的习俗,在中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可谓历史悠久。在国际上,某些特定场合燃放烟花爆竹甚至已成为华人世界的一种象征,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民俗文化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烟花爆竹既是我国传统的喜庆商品,又是易燃易爆的危险品。2003年我国共  相似文献   

10.
2017年10月1日,《厦门经济特区促进社会文明若干规定》正式施行.这是全国首部对社会文明建设和管理进行法律规范的地方性法规.其中,机动车不礼让行人、行人违规横穿马路以及违规停车等交通陋习,都被列入重点治理清单. 法律福音:第二十九条规定:下列不文明行为列入重点治理清单:(一)驾驶机动车不按规定避让行人;(二)行人通过路口或者横过道路不按规定通行;(三)违规停车;(四)乱扔垃圾、随地吐痰;(五)在公共场所吸烟;(六)不文明旅游;(七)占道经营;(八)携带犬只户外活动违规;(九)违禁燃放烟花爆竹.  相似文献   

11.
正"爆竹声声辞旧岁",春节期间燃放烟花爆竹是中国人的传统风俗习惯。但在经历了过去一年有1/3时间处于污染天气后,逾八成上海市民今年表示愿意舍弃春节放爆竹的旧俗,以保护空气质量。(1月29日《东方早报》)有关春节期间烟花爆竹的"禁"与"放"争议持续了多年,一些属地方性法规的"禁放令",也迫于民俗的压力而改"禁"为"限",甚至不了了之。但随着环保形势的日趋严峻,植根于人们心目中以燃放爆竹辞  相似文献   

12.
2006年2月12日是正月十五元宵节,也是今年春节北京五环路内允许燃放烟花爆竹的最后一天。从傍晚六七点钟开始,北京的城区便爆竹声四起。这一天,由于受区域逆温、静风和大雾等因素影响,北京遭遇了严重的空气污染。这种天气,加剧了空中弥漫的呛人的火药味儿。但正是这种“味道”,让不少人感觉是那样的温馨,让他们找回了久违了的年味。第二天,来自政府部门的权威数字显示,北京今年的“禁改限”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从除夕到十五的16天中,北京没有因燃放烟花爆竹造成一起重大火灾,未发生一起致死、摘除眼球的情况。这个数字甚至少于禁放年头因…  相似文献   

13.
全国首例公交车超载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公交车超载是大家司空见惯的现象,但公交司机因此被罚款扣分的情况却鲜见。云南发生的首例公交车超载案,就是这鲜见中的一例。而由此案引发的争论却并没有因案件的审结而停息。  相似文献   

14.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每一年,我们都像王安石的这首《元日》描述的那样,和古人重复着差不多的步骤,辞旧迎新。燃放烟花爆竹已经成为固定下来的年俗,没有了"噼里啪啦"的爆炸声,没有了漫天迷漫的火药味,年  相似文献   

15.
肖敏 《法学杂志》2008,(1):125-127
春节燃放烟花爆竹是中国自古以来的传统,但随着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及农村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中国各大城市几乎都颁行了禁放烟花爆竹的法令,可十多年来,收效甚微。现在,公众又以恢复民俗为由,要求解禁,表象原因是法律应顺从风俗、遵从民意,其背后深层次原因是基于民族文化认同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寻找年味     
正过年前,总是听同事或者朋友说现在过年没意思,年味越来越淡,找不到童年时的那种感觉。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物质的优越,吃的穿的越来越好,加上生活在城市,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其实,年味并没有消失,只要耐心寻找,年味还在我们的身边。就去乡镇的集市吧。比如在我们的老家,通常是五天逢一次集,商贩  相似文献   

17.
《刑警与科技》2006,(6A):115-115
深圳巴士集团将于“五一”长假后,在公交车上安装1.2万只公交车摄像头,工程最迟在年底前完成。如此大规模安装公交车摄像头,这在全国范围内尚属首次。  相似文献   

18.
张勇 《法庭内外》2014,(1):32-34
正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每逢春节,亿万大军,拖家带口,千里迢迢,只为一个目的:安全回家,团团圆圆过大年。过好春节,一路平安固然重要,吃穿玩乐购等方面还要谨防廉政风险、法律纠纷、维权陷阱。遇到困扰怎么办?笔者从假日加班、购买年货、燃放烟花爆竹、收受礼金、拼车回家等角度为您释法阐理,厘清法律边界,希冀您远离这些纷纷扰扰,过个平安、祥和的好年。  相似文献   

19.
林梵 《江淮法治》2013,(11):52-52
多年来,以"年味儿"为核心的民俗文化和以"安全"为核心的限制措施,一直是民众关于春节期间到底应不应该燃放烟花爆竹争论的焦点。此前,虽然多个城市专门出台"禁放令"或者"限放令",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可我发现,不放或少放烟花爆竹现在赢得了更多人的支持。除了"安全",大家更顾及的是空气质量,谁也不想在过年的时候,生活在暮霭的环境之中,不少朋友都说,使用电子鞭炮"年  相似文献   

20.
1993年2月26日。小学生同甲、李己、刘丙相邀在周甲家玩耍。三人先在房间内玩扑克牌,继而来到院子里燃放爆竹,随着同甲的口令,三人将各自点燃的三枚爆竹同时抛向了二米高的围墙处。此时。行人王某正从围墙经过,被其中一枚爆竹将眼睛炸伤。经治疗,用去治疗费等共计6700余元。事发后,周甲、李乙、刘丙均认同王某的眼伤系他们抛出的爆竹炸裂所致,但究竟是被谁抛出的爆竹所伤,三人也不清楚。王某因在墙外行走,也无法指证是被何人抛出的爆竹所伤。王某向三人的家长索赔.家长间也互相推倭。王莱索赔未果,放向法院起诉.要求判令同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