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1月1日起一批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实施,将对社会发展,百姓生话带来深刻影响. 处置重大突发事件国家可以实施无线电管制 为了保障无线电管制的有效措施,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国务院、中央军委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制规定>.规定明确指出:根据维护国家安全、保障国家重大任务、处置重大突发事件等需要,国家可以实施无线电管制.  相似文献   

2.
随着新刑事诉讼法实施,检察机关面对的涉检信访特别是刑事申诉信访案件日趋纷繁复杂,仅凭控申部门的力量难以有效处置集体访、告急访等突发事件,迫切需要联合内设部门建立"大接访"制度,尤其需要司法警察在"大接访"格局中发挥维护控申接访秩序的警务保障作用。一、司法警察维护控申接访秩序的角色定位(一)司法警察是控申接访秩序的维护者《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暂行条例》第2章规定,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的九项职责之一就是"负责检察机关专门接待群众来访场所的秩序和安全,参与处置突发事件。"第20条还规定,"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在维  相似文献   

3.
指挥中心作为监狱日常管理的中枢机构和战时处突的司令部,不仅主导着监狱的发展,更是保障监狱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职能部门。特别是面临重大监管事故、重大自然灾害、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事件时,监狱指挥中心能否正确理解处置政策、准确研判防控形势、积极采取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4.
刘晓珊 《法制与社会》2013,(32):135-135,139
信访接待是检察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处置涉检信访突发事件更是重中之重,负责维护信访接待场所秩序的司法警察则是最前线的保障力量。如何找准工作中的角色定位,如何应对涉检信访突发事件,如何依法采取措施妥善、有效地处置,已成为司法警察部门面临的新课题。本文通过分析涉检信访突发事件的种类特点,总结目前参与处置突发事件的现状,积极探索有效处置涉检信访突发事件的方法与对策。  相似文献   

5.
企业管道安全应急决策支持系统是一个以管道安全事故突发公共应急响应全过程为主线,涵盖管道事故的检测监控、预测预警、应急救援、风险评价等各环节的系统工程。通过对事故发展趋势进行科学预测,对事故可能产生的危害进行预评估,形成管道突发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预案库,形成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可靠预防、全方位监测监控、快速响应、准确预测与快速预警,高效处置的运行机制与能力,切实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预防和减少事故灾难造成的损失,对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梅兴润 《中国司法》2002,(11):69-70
武警部队是维护国家安全和稳定的重要力量。《国防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武装力量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在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的领导指挥下,担负国家赋予的安全保卫任务,维护社会秩序。”执勤是武警部队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武警部队养兵千日,用兵千日,天天执勤,必须依照全国人大制定的宪法和法律,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制定的行政与军事法规、武警总部制定的军事规章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制定的地方性法规的有关规定,完成以执勤和处置突发事件为中心的各项任务。结合多年的工作实践和体会,我认为…  相似文献   

7.
浅议国家安全法的实施条件杨文忠国家安全法是维护国家安全、利益和荣誉免受侵害的基本法律依据,为保障国家安全法中所设定的各种规范正确实施,应注意解决好如下问题:一是相互配合。根据法律规定,国家安全机关是国家安全工作的主管机关,在国家安全工作中具有领导、组...  相似文献   

8.
浅析突发事件中的信息自由与信息管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自由作为一项基本人权理当受法律保护,但基于个人隐私、国家利益、社会安全等法理,对信息的搜集、传播、公开,进行一定限制也是必要的。以我国突发事件中政府保障信息自由和限制信息流动的实际为出发点,透过比较法的视角,对政府在突发事件中保障公众信息自由的适宜路径,政府实施信息管制的正当性法理、具体标准以及程序要求等法律问题进行探索,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9.
《政法学刊》2019,(3):90-101
在扫黑除恶中对警察执法权威的维护是否得力,直接关系到国家法律的权威和国家稳定的底线。黑恶势力组织化程度提高,与公安机关的对抗性增强;侵害警察执法权威的暴力化、组织化增强,打击处理的难度加大;黑恶势力中高危人口构成社会安全的重大隐患;黑恶势力敌对心理、报复心理、侥幸心理较重。需要从反恐的视角处置黑恶势力暴力袭警,对暴力袭警行为实行"零容忍";完善立法保障警察权威;建立完善维权机制,增加维权的厚度与宽度;健全完善黑恶势力暴力袭警案件的快速处置机制;强化管制刀具的管理;建立完善及时、规范的舆情引导管控机制;组织开展心理疏导和抚慰工作。  相似文献   

10.
我国今年2月22日公布实施的国家安全法,总结了几十年来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作斗争的经验,从保障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维护国家安全的实际需要出发,对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作了明确界定,规定了国家安全机关在维护国家安全工作中的职权和公民组织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和权利以及危害国家安全的法律责任,对刑法和有关法律作了修改补充。  相似文献   

11.
崔海梅 《法治研究》2014,(12):108-116
根据《人民警察法》的规定,司法警察是我国独立的警种之一,具有合法的执法地位。但国内对司法警察的理论研究薄弱,立法相对滞后,尤其是对司法警察在突发事件处置中拥有何种职权,该如何行使职权等缺乏研究,立法上也仅能从零星的法律法规和最高人民法院的内部规定中找到部分依据,未能形成系统完整的理论体系。本文从实然的角度对有关司法警察处置突发事件过程中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内部规定进行梳理,从注释法学的视角,概括提炼司法警察在突发事件处置中的职权内涵,并就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司法警察在突发事件处置中的职权行使的立法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2.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社会危害,规范突发事件应对活动,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环境安全和社会秩序,制定本法。  相似文献   

13.
曾贝 《法制与社会》2012,(8):259-260
突发事件具有突发性、破坏性、规模性特征,军队是有着严密纪律和组织的集团,具有应息性、攻关性和强力性,是参与处置突发事件的重要力量.但在现代法治社会中,国家动用武装力量处置突发事件,既是十分敏感的政治问题,也是非常严肃的法律问题,必须有国家宪法和法律的支持和保障.  相似文献   

14.
王祯军 《河北法学》2023,(10):96-116
构建网络安全紧急状态制度是信息时代法治国家维护网络安全的重要内容。网络安全紧急状态制度是维护网络主权、网络安全和国家安全的重要法律制度,是网络空间安全保障体系和国家安全法律制度的组成部分,具有为处置网络安全风险提供法制保障,规制网络紧急权,保护网络权利的重要功能。网络安全紧急状态制度呈现出三个重要特征:作用效果上的风险预防性、紧急措施内容的技术性和网络紧急权行使的协作性。以网络技术规范和标准界定的特别重大网络安全风险是启动网络安全紧急状态制度的风险要件;断网或切断流量、颁布和执行响应计划是行政机关行使网络紧急权采取的主要紧急措施。  相似文献   

15.
当前,突发事件正处在一种常态化的频发状态,突发事件的处置不能依靠政府一己之力,而需要全社会的协同参与。然而,由于受到传统管理体制的束缚和制度性的障碍,非政府组织参与突发事件处置还面临一些困境,本文从法制保障、政策保障、能力保障及公信力保障四方面提出提升非政府组织参与突发事件处置能力的可能性路径。  相似文献   

16.
增设突发事件中警察行政强制措施的立法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草案)》将人民警察应对突发事件的行政强制措施排除在外,这一立法的妥当性值得商榷。基于突发事件形态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立法者虽然无法在草案中事先规定所有的应急性警察行政强制措施,但是可以设计一种“有条件的概括授权机制”,规定人民警察在突发事件处置过程中实施行政强制措施的原则和程序,并对具体行政强制措施作“开放性”的列举。这种“概括性授权机制”的有效性,依赖于从法律文本和司法实务两个方面认真总结人民警察处置突发事件的行政强制措施的经验,特别是要关注“非常态”的行政强制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监狱安全是监狱工作的核心保证,是建设和谐监狱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监狱安全在维护社会稳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积极作用。罪犯群体的特殊性决定了监狱是一个危机高发机构,突发事件所造成的危机不可避免。监狱机关应当建立科学、完善的应急机制加以处置,由此维护监管秩序及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8.
关键词:卫生应急,《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2007年8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该法由总则、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法律责任和附则七个章节构成,并将于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发布本法的目的是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社会危害,规范突发事件应对活动,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环境安全和社会秩序。  相似文献   

19.
国家司法考试突发事件,是指在国家司法考试过程中突然发生,对国家司法考试工作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试卷失窃、试题泄密、有组织作弊、扰乱考场秩序、自然灾害、疫情和意外事故等事件。要坚持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处置相结合的原则,积极做好国家司法考试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处置工作。  相似文献   

20.
科学地制定监狱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以提高监狱处置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监狱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制定需遵循统一领导,协调一致原则;预防为主,疏导教育原则;快速反应,及时处置原则;统一指挥,整体作战原则;因事施策,区别对待原则等。基本方法包括:组织领导与指挥、任务分工、通讯联络、应急措施、纪律作风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