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房地产不规范,不仅影响房地产健康发展,还造成房价的不确定性,以合肥为例.现在商品房价格已达到6000元,万元一平方米的房子也已出现,老百姓住不起,  相似文献   

2.
很多人把房产税或物业税当成压垮房价的最后一根稻草,千呼万唤它出台。实际上这是一个极大的误解。开征物业税或者为了简便程序绕道房产税,根本目的不是为了抑制房价,也不可能抑制房价,不然在房价并不高的2003年,政府干嘛要试点物业税?  相似文献   

3.
面对房价不断攀升,甚至一天出现几特价,2007年5月,南京市政府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调控房价的文件,强行规定商品房由政府核价,不准随意海价,严查韦规,在全国首开了地方政府直接干预房价的先河,新规出台后,南京房价应声回落,然而,依靠行政定价来平抑房价的行为。是否涉赚行政违法,引发房地产界与法律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和争论,更多的人则期盼《反暴利法》及早出台。  相似文献   

4.
《江淮法治》2011,(16):62-62
成立于2002年的合肥客运旅游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合肥旅汽”)隶属于合肥市运输总公司.在市运输总公司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在合肥旅汽黄石林总经理及其领导班子的锐意创新和逐步改革下,经过近10年的不断发展,合肥旅汽已日渐成长为省内业界的风向标。现旗下拥有合肥旅行社、合肥旅游集散中心、合肥旅游咨询中心、合肥新亚汽车客运有限公司等多家省市知名企业。  相似文献   

5.
2007年上半年房价继续一路高走,70个大中城市房价同比上涨7.1%,创两年来新高,7月份依然放量高攀。当人们还在为房价狂飙而惊诧、忧心时。广东、上海、杭州、北京、南京、内蒙古、北海以及部分县市近来又有“地王”频出,月月都有新纪录。房子一天一个价,日日都在向高攀。地价、房价,越来越疯狂,越来越让人看不懂。地价房价谁更疯狂?  相似文献   

6.
李静 《江淮法治》2011,(20):48-48
德国的房地产市场的稳定是有目共睹的:在过去10年全球房价飞涨、房地产成为各国经济增长“支柱”的同时,德国房价却能始终保持较低水平。在这10年间,德国物价水平平均每年涨幅2%,而房价每年却仅上涨1%。也就是说扣除掉物价因素.德国的房价实际上在以每年1%的速度缩水。自1977年至今的30年中,德国的平均房价仅上涨了60%.而同期个人名义收入额则已经增长了3倍。  相似文献   

7.
刚进8月,新华社同一天在新华时评和新华视点播发两篇文章,深刻剖析和反思房地产怪象。一日两文批“地王”是非常罕见的。期间,全国媒体高密度刊播房价暴涨的各类新闻。房价不仅搅得人心惶惶,而且质疑声音直指各级政府。一边是“地王”频现,房价暴涨。望房兴叹,一边是经济放缓。收入下降,失业增加。毫无疑问。暴涨的房价,给了千千万万想在楼市稍稳的时候圆了住房梦的老百姓当头一盆冷水。但人们不禁要问:房价暴涨,究竟是谁的盛宴?到底伤了谁?  相似文献   

8.
叶金荣 《检察风云》2010,(13):36-37
新国十条的重点在于控制房屋的贷款,以此间接控制房地产市场的炒作,从而发挥政府在稳定房价和保障住房方面的职责,以维护社会的稳定安康。不少人对国十条的出台抱有极高的期望,认为房价将因此而获得控制,低房价的时代即将到来。  相似文献   

9.
从2009年房价飞涨,到2010年新政出台,他一直在走访楼盘,与投资客和开发商密切接触,以一名经济学家的眼光揭开房价涨跌的内幕。  相似文献   

10.
贺小花 《刑警与科技》2014,(7):70-72,74,76,78,79
合肥立志打造独具合肥特色的。“智慧城市”样板。合肥版“智慧城市”的重点放在交通、市民服务、旅游、基础网络的覆盖上,力图让城市运行更加充满效率,也使市民生活更加多姿多彩。在可以想象的未来,一座被便利、轻松、舒适、温暖生活所包裹的智慧之城将会在合肥崛起。  相似文献   

11.
叶檀 《法人》2014,(7):12-12
最近各地频发房地产下行的新闻,连一贯对房价唱多的任志强,也改口称“在宏观经济下行的大背景下,房地产肯定会一并下行,但由于有大量的农民需要进城,房价紧接着会迎来反弹。长线投资人不必在意今天或者明天的房价,问什么时候买房的人通常都会错过机会。”  相似文献   

12.
2011年房价会走向何方? 从过去的几年看,除2008年突发的金融危机令房价“休克”并下跌20%之外,从2008年下半年到2009年、2010年,尽管调控政策有如洪涛骇浪,但房价却“稳坐钓鱼台”,步步追涨。  相似文献   

13.
海明 《检察风云》2011,(8):17-17
房价居高不下,老百姓叫苦不迭;房产商抱怨地价过高,开发房子的行政收费项目繁杂,增加了商品房的成本;政府部门也在为房价回归正常在努力。这可真所谓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最终为高房价买单的还是消费者。  相似文献   

14.
声音     
《法律与生活》2013,(19):11-11
“要想遏制房子投机,还是要依靠市场的力量。政府应该允许房价上涨,房价涨到头就没人投机了”。——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李铁在大连表示。  相似文献   

15.
《江淮法治》2011,(22):62-I0002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安徽销售分公司(以下简称安徽销售分公司)是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下派到安徽的成品油销售企业,在安徽省设立了十二个二级分销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合肥销售分公司(以下简称合肥分公司)隶属于安徽销售分公司,成立于2002年,托管控股公司安徽合肥中油顺达利石化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16.
王进 《法制与经济》2008,(4):83-83,85
最近一段时间,关于房价问题上至国务院下至普通百姓无人不关心。房价,一个关系民生的问题已经成为社会的焦点。本文将从国家宏观调控、价值规律以及地租理论等方面分析中国楼市,探讨中国房价走高或下跌的原因,并从整体上指出我国房地产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今年年初及两会前后,调整居高不下的住房价格,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举措。然而短暂的观望后,北京、上海等地的房价再次攀升。调整——观望——再涨,中国房价似乎陷入逡巡往复的“怪圈”。无怪有社会学者怒问——“疯狂房价何时回归理性?”  相似文献   

18.
《法治与社会》2007,(7):13-13
近年来.不少地方房市依然高烧不退,许多城市房价上涨依然较快。在这样的形势下.房价也成为了不少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  相似文献   

19.
《公民与法治》2010,(12):4-4
国务院17日发出迄今最为严厉的控制房价上涨措施,对房价过高、上涨过快的地区,暂停发放购买第3套及以上住房贷款;对不能提供1年以上当地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本地居民,暂停发放购买住房贷款;并首推房价问责制。  相似文献   

20.
张超 《公民与法治》2010,(12):50-51
日本房地产业曾在上个世纪较短的时间内迅速升温,价格飞涨,然后泡沫破裂,经历长达十多年的复苏。这使日本政府意识到房产价格上升并不是无止境的,房价在市场中被“自由”地抬高,是投机的“动力”。只有将房价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才是房产市场的健康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