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丁寅 《江淮法治》2012,(1):46-46
日前,《深圳经济特区公民救助行为保护条例(征求意见稿)》(下简称《条例》)开始公开征求社会各界意见。《条例》规定对诬陷救助人行为予以惩罚。  相似文献   

2.
今年5月20日,江苏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批准了全国首部对刑事被害人进行司法救助的地方性法规——《无锡市刑事被害人特困救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将于今年10月1日施行。  相似文献   

3.
新事评点     
《江淮法治》2009,(11):4-5
江苏省:全国首部刑事被害人特困救助地方性法规获批准 日前,江苏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批准了《无锡市刑事被害人特困救助条例》,这是全国首部有关对刑事被害人进行司法救助的地方性法规。《条例》将于今年10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对刑事被害人救助对象的规定有所不同。本文以《无锡市刑事被害人特困救助条例》(简称无锡条例)、《宁夏回族自治区刑事被害人困难救助条例》(简称宁夏条例)以及《检察机关执法工作基本规范(2010年版)》关于"刑事被害人救助"的内容(简称检察规范)为例,试对刑事被害人救助对象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新闻     
“因严重暴力犯罪造成被害人严重伤残或者死亡,被告人无力支付赔偿,刑事被害人或者由其赡养、抚养、扶养的近亲属无维持最低生活水平所必需的最低支出,确有特殊生活困难,将可获得一次性临时救助。”这是2010年1月1日起施行的《宁夏回族自治区刑事被害人困难救助条例》中的一条规定。据悉,这一条例是我国首部对刑事被害人进行救助的省级地方立法。就在同一天,《山东省刑事被害人救助工作实施办法(试行)》也开始施行。两地不约而同采用地方立法的形式规范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标志着我国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已经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规范化的跨越。  相似文献   

6.
海难救助(Salvage、Salvage at Sea or Maritime Salvage),是海商法中一项古老的特有的法律制度,迄今为止,世界上已有过不少与海难救助有关的惯例和立法,其中影响最大的有1910年制定的《关于统一海难救助和援助某些法律规定的国际公约》和《1989年国际救助公约》(以下分别简称:“10年救助公约”和“89年救助公约”)。通过这两公约,关于海难救助的构成要件、救助各方的权利  相似文献   

7.
《中国监察》2008,(12):56-57
中央纪委监察部于2008年5月29日颁布了《抗震救灾款物管理使用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此《规定》对11类抗震救灾款物管理使用违法违纪行为提出了纪律要求和惩戒措施。中央纪委监察部要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把抗震救灾作为当前最重要最紧迫的工作,切实履行职责,严格监督检查。本期刊发《规定》全文,供大家深入学习。  相似文献   

8.
郭玉涛 《中国律师》2007,(11):34-37
1987年6月,国务院发布了《医疗事故处理办法》。为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国务院在2002年4月14日又制定了《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并已于2002年9月1日起施行。2001年12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制定的《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证据规定》),也于2002年4月1日起施行,该规定首次确立了医疗纠纷案件实行举证责任倒置。更令人关注的是2003年12月26日公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  相似文献   

9.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于2012年2月1日起正式施行,《条例》对《招标投标法》中的一些原则性条文进行了细化规定,并对实践中的一些做法进行了明确。《条例》的颁布、实施是规范招投标活动、统一招投标规则的重大举措,对于招投标领域预防、惩治腐败、促进公平竞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需要注意的是,《条例》针对一些实务中的惯常做法,作出了新的不同的规定,笔者现将《条例》中值得关注的重点问题简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导言 2008年6月1日《北京青年报》报道,5·12汶川大地震重灾区之一的都江堰市颁布《都江堰城镇居民住房灾难救助安置意见》(简称《都江堰安置意见》)在实施中引发争议和法律适用问题。《都江堰安置意见》中“城镇住房所有人或者其法定继承人”,以及《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做好都江堰市城镇居民住房灾难救助安置工作的意见》(简称《成都市安置意见》)中的“都江堰市城镇居民”都表明《都江堰安置意见》是以“户籍地”为标准确定灾民。  相似文献   

11.
廖艳 《政法论丛》2014,(1):91-97
自然灾害给健康权的可提供性、可获取性、可接受性以及质量保障方面带来了风险。健康需要与权利的密切关系以及国家的契约义务决定了国家必须化解灾民的健康权风险。国际人权条约和大量软法性国际法律文件为自然灾害下国家保障健康权提供了国际标准,中国自然灾害立法基本符合健康权保障的国际标准,但是仍有一定差距。为更好保障灾民的健康权,中国应该将人权保障原则作为灾害立法的基本原则,增加反歧视和照顾弱者的规定,明确宣示灾民的健康权,并制定《灾害救助基本法》。  相似文献   

12.
自2021年1月1日起,新版《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新《条例》)开始施行。这是中国《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自1990年实施以来,时隔30年的首次更新。新《条例》首次提出注册人、备案人概念,并首次将牙膏列入化妆品监管范围,参照普通化妆品的规定进行管理。  相似文献   

13.
赵强  张旗 《中国律师》2010,(5):70-72
2007年6月29日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以及国务院2008年9月18日颁布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实施条例》),明确地将合伙制律师事务所规定为用人单位。  相似文献   

14.
邢正军 《江淮法治》2012,(15):47-48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今年2月1日起施行。该《条例》作为《招标投标法》的补充,不仅具有针对性,而且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期待随着条例的深入贯彻实施,招投标市场会更加规范、有序。在实践中,由于《招标投标法》的一些规定显得较为原则,已难以满足实践需要。此外,  相似文献   

15.
2021年12月1日,财政部、银保监会、公安部、卫生健康委、农业农村部公布了《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试行办法》同时废止。现将《办法》修订的主要内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法政新知     
《江淮法治》2010,(18):5-5
自然灾害救助、居民营养改善、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审查、手机实名制……9月1日起,一批新的法规、规定开始施行,将对社会经济发展及百姓生活产生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7.
《法治纵横》2014,(6):33-33
托底线、救急难、可持续的社会救助制度即将全面建立。日前,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签署国务院令,公布《社会救助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共13章70条,自2014年5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第一部统筹各项社会救助制度的行政法规。《办法》将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受灾人员救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业救助和临时救助等8项制度以及社会力量参与作为基本内容,确立了完整清晰的社会救助制度体系。规定社会救助坚持托底线、救急难、可持续,与其他社会保障制度相衔接,社会救助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社会救助工作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及时的原则。  相似文献   

18.
时事点击     
《江淮法治》2014,(9):7-7
社会救助暂行办法5月1日正式实施 5月1日,《社会救助暂行办法》正式实施。《办法》规定,国家建立疾病应急救助制度,对需要急救但身份不明或者无力支付急救费用的急重危伤病患者给予救助。符合规定的急救费心南疾病应急救助基金支付。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业救助和临时救助……《办法》推行“一揽子计划”,对上述内容分别设专章予以规范。  相似文献   

19.
法治动态     
《中国审判》2009,(7):54-55
《江苏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施行,作出了“不得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的专门规定。《条例》还特别明确了教育行政部门的职责,并且规定不得把升学率作为考核学校工作的主要指标。《条例》规定学校应当执行国家关于教学制度、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的规定。学校应当保证学生的课外活动时间,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文化、艺术、娱乐、体育、科技、社会实践等集体活动,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20.
2002年4月4日国务院第351号令,颁布了《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并于同年9月1日起施行。最高人民法院同时颁发的《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中规定了从同年4月1日起人民法院审理医患纠纷案件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