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去年我去欧洲的立陶宛旅游。为了节省开销,我寄宿在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的表姐家。一天晚上,我和表姐去购物。从表姐家出来,步行10分钟到了十字路口,过了马路就是超市。我正要过马路,表姐拉住我说:"你看那辆黑色轿车正朝我们这个方向驶来,等一等吧。"  相似文献   

2.
小妹     
表哥表姐在广州开了家饭馆,日子过得挺滋润的。他们接连几次给我写信,邀我暑假去那儿玩玩。临行,母亲包好一大包土特产,说让我带给也在广州打工的小妹。我这人很懒散,再说我一向和小妹感情很淡,因为她年龄与我差  相似文献   

3.
法律答疑     
《广西检察》2014,(11):48-48
信用卡恶意透支构成诈骗罪的法律标准 编辑同志: 我的表姐阿铃最近被警方抓了起来,姨妈说是因为一张信用卡的问题。阿铃为了方便消费,去年办了一张银行信用卡,我知道的是,她每次使用后都能够按时往卡里还钱,  相似文献   

4.
我从小就穿表姐的旧衣服。 表姐是城里人,我家在农村,母亲43岁的时候生了我,我排行第七,是家里的老疙瘩。你不想听这些,你想问我为什么要跳楼?是不是为了那个当兵的?是的,我跳下去了,门卫不让我进去找他,于是我拼命甩开门卫反拧着我的手,一路狂奔,从四楼跳下去了。 跳下去我就没想再活,可偏偏被他们又救活了。现在,我的下半身全瘫痪了。  相似文献   

5.
黄一钢 《检察风云》2002,(10):20-21
名列浙江“腐败四大名托”的义乌“表姐”赵丽娟介绍贿赂一案,于4月5日由兰溪市法院公开开庭审理。 “表姐”赵丽娟今年39岁,在浙江义乌能量极大。无论白道、黑道,也无论求职、提干,人们都把她当作敲门砖和引路人,连一些有头有脸的人物也以认识她、请她吃饭为荣。自1996年至2000年间,她在行贿人与受贿人之间穿针引线,陪吃、陪送,促成权钱交易,先后为义乌黑社会头目之一陈东讯、个体老板陈建波等11人向义乌公安局原局长柳至多、金华县公安局原局长王建政、金华市婺城区检察院原检察长陈业对介绍贿赂16次,共计人民币21.5万元、美元4000元,赵因此得好处费7.7元万人民币、2500美元等。那么,一个职位不高、相貌平平的半老徐娘何以炙手可热,呼风唤雨?  相似文献   

6.
去年我去立陶宛旅游,立陶宛位于波罗的海东岸,湖泊众多、风景宜人。为节省开销,我寄宿在已在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定居的表姐家。  相似文献   

7.
余平 《公民与法治》2010,(20):50-50
今年我去美国旅游,途经旧金山时我去拜访了多年未见的表姐。表姐住在旧金山湾区的一个大型华人社区里,这里的商铺招牌、霓虹灯广告牌、路标指示牌是中文,出售的报刊也是以中文为主,居民大多数是华人华侨,他们待人友善,说中文,吃中国菜,看中文电视节目,置身其中仿佛是回到了中国。  相似文献   

8.
元號 《检察风云》2006,(15):76-77
我的曾外祖母,我很怀念她.我小的时候,见她经常临东晋王羲之小楷<黄庭经>帖,蝇头小楷,写得一手好字.在我的记忆里,确实没有哪位女性比她小楷写得更好,就是现在拍卖会上,价位颇高的现代书画作品,在我看来书法的功力也实在不能和她相比.  相似文献   

9.
山里女孩进城找工作 一脚不慎踏进狼窝 2004年,14岁的小秋随表姐到武隆县城找工作。这是小秋第一次到县城,表姐特意把小秋带到当地一家肯德基“见世面”。小秋和表姐落座后,一个衣冠楚楚的男士蹭到她们身边,一边和小秋表姐搭讪一边偷偷打量小秋,小秋则老老实实呆坐一旁,听他们说话。  相似文献   

10.
叶文宪 《政府法制》2012,(11):45-45
1905年,朱德参加了最后一次府试后,在家乡四川仪陇,由长辈做主,娶了比他大两岁的表姐刘氏为妻。刘氏贤惠,但朱德不喜欢,1906年离家求学,一去不归。  相似文献   

11.
酒事儿     
她是我的同学、好朋友,比我大两岁,时常保护我,她常说:“你这么内向,将来丈夫欺负你,怎么办啊?”我说:“找你帮忙啊。”可是结婚后,  相似文献   

12.
被牵拉的"弹簧""迟到,又是迟到,她对这个家负责吗?"对面的原告老赵和我一样焦急地等着被告阿莲,老赵显得比我更急,我没有开口,他倒是自言自语上了。我头脑中立刻出现这样的画面,恋爱中的老赵在约会时也一定是扮演永远在等待的角色,我半开玩笑地问他:"你是不是总在等她?""是啊,她就是这样一个人,从来对我没有重视过,她的时间很宝贵,我的时间就可以随便浪费,这么多年,她没有一次准时过,我实在是无法忍受了。"老赵向我诉说着委屈,我又猜对了,  相似文献   

13.
也许是看多了电视上国外律师精采潇洒的辩护,或许是受罗曼·罗兰笔下英雄约翰·克利斯朵夫那种像火一样渴望追求至爱纯理想精神的感染,我从小就非常想做一名勇敢。正直、善良,为民伸冤的大律师。岁月流逝,如今,摹然回首,想起我第一次出庭代理诉讼,不禁感慨万平,思潮翻滚。说出来,朋友们或许不相信。我第一次出庭代理诉讼时,只不过是一个稚气未混的高中毕业生,但却正因为是初生牛犊才使我获得了这场官司的胜利,赢得了父老乡亲的敬佩。那是一件离婚案子,替我表姐办的。表姐深知我从初中起就开始自学法律,放在没有钱请法律服务所…  相似文献   

14.
原告:黄萍、昶亮被告:黄险峰诉讼请求:确认原告与被告之间无父母子女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开庭时间:2006年3月30日上午9:30审理法院: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法院临近开庭,因为旁听队伍庞大,法院不得不临时换了一个大法庭。原告代理人首先出现在法庭上,他刚刚坐稳,就被记者们层层围住。但他拒绝采访,走出了法庭。再次回到法庭时,他简单地回答了几个问题后,便再三请媒体在报道这件事情的时候隐去原告的名字。因为堵车,被告姗姗来迟。9点45分,在表姐和朋友的搀扶下,他艰难地走进法庭,和代理人(他的表姐)同时出现在被告席上。被告:我不姓黄,我是昶险峰开庭…  相似文献   

15.
因为打麻将惹恼老婆,她已经两天没给我好颜色瞧。 我挖空心思寻找缓和的突破口。没想到,即将下班时,内勤告知发奖金。我捏着一千块大钞心道,这下算是逮住了机会。我给老婆打电话,故意讨好似地告诉这一消息。她哼一声:“回家全数上缴!” 孰料,离下班还不到十分钟,一个电话,把我的小设计全盘打乱。而且,后来我想,不止是打乱,简直就是继续添乱。 “你哪位?”我问。对方半天未语。 正要挂电话,她突然开口:“我是馨如。” 我的脑子顿时出现片刻短 路 :“ 馨 如 ? ! 你 在 哪儿?” “在你们县城的道上。”馨如是我的初恋女友。那时,我俩在海边一座…  相似文献   

16.
《人民调解》2011,(7):31-33
她把忠诚当信仰,扎根基层调解岗位,从18岁干到61岁,黑发变成了白发。43年的坚守,尽管舍弃了太多太多,但她说:"我舍不得乡亲们对我的信任,我还想再干20年!"她以和谐为使命,以血肉之躯和满腔真情,化无数起干戈为玉帛。尽管留给她的是10多处伤痕,但她说:"如果我的一点委屈能避免更多的流血,我觉得值啊!"她视公正如生命,面对公道和私情,她选择了公道。尽管她遭受了太多的误解,但赢得了群众的爱戴!她说:"端平一碗水,认准一个理,既是调解的生命,也是我的生命!"她把群众当亲人,母亲临终时喊着她的名字,她却在调解现场摆事实、讲道理;爱人生病需要照顾,她却骑着自行车奔往械斗现场。她说:"我愧对家人,可我是人民调解员,奔赴调解现场是我的天职!"  相似文献   

17.
他叫吴强,年仅30岁,听听他自己的陈述,我们可以知道悲剧的开端."我与柯晓莲是2005年认识的,她以前和我在一个公司工作的.比我小3岁…到了2006年初,我与柯晓莲确定了恋爱关系."未了,又补充了一句,"我与她关系很好."  相似文献   

18.
虽然是冬日,午后的阳光仍然很明媚。在这样一个温暖的下午,听一位律师讲述她曲折而缤纷的执业生涯,品她对事业人生的感悟,确是一件快乐而难忘的事情。采访中我发现,凝神思索时,她静如秋水,安然而美丽;侃侃而谈时,她又激情澎湃,神彩飞扬。 随着我们谈话的深入。渐渐地如人生舞台的帷幕徐徐拉开,李亚兰律师精彩的律师生涯展现在我们面前。  相似文献   

19.
律师同志:我今年62岁。1998年我妻子病故。2003年,经人介绍,我与贺某认识,不久,我们开始同居,她比我小13岁。当时,贺某对我挺好,人也聪明,以至于我什么都听她的。2004年,贺某提出要买房,动员我出资8万元,她出资4万元,共同买了一产权房,现价值16万元,产权证上写的是贺某的名字,然后双方就以夫妻的名义搬进去住。后来,由于双方性格不和,我们感情渐淡,并不断发生争吵。2005年8月,贺某搬到其女儿家居住,我多次打电话叫她回来,她说,现在已经另外有男友了,与我的关系到此为止,并且警告我,态度好一点,房屋暂时由我居住,否则她随时赶我滚蛋。我一听大吃一惊,我拿钱给她时,对她非常信任,并没有叫她写一个字据,甚至房屋产权证也  相似文献   

20.
来信编辑同志:我们夫妻婚后十多年来分居两地工作,女方在山东,我在北京,生有一个男孩(九岁),一直随我生活。现因感情不和,女方提出与我离婚,并主张孩子归她抚养,要我每月负担孩子生活费,如孩子归我抚养,她坚决不负担孩子生活费。我不同意她的意见,但又不知怎么办才对。请问:离婚后双方均要求抚养孩子怎么办?抚养费怎么解决才合理? 张玉复信张玉同志:夫妻双方离婚时,对所生子女的抚养问题,要按照婚姻法的精神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