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新一轮事业单位改革的特点和思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一轮事业单位改革涉及事业单位的体制结构调整、身份类型改变、机构人员精简、总体规模压缩等问题,具有动体制、动身份的特点。其主要改革思路是:分类型重新界定事业单位身份,以分类界定为基础,以改制、转制、回归、保留等为主要办法,进行分类改革,建立科学合理、精简高效的现代事业组织体系。  相似文献   

2.
试论建立完善的行政协调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系”,是党的十五大提出的机构改革目标.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正是根据这一改革目标制定的.这一改革目标,既要求机构设置精简、统一,也要求行政运转协调一致.为此,加强行政协调机  相似文献   

3.
1998年国务院政府机构改革已基本完成,1999年又逐步在全国范围内开始启动地方政府机构改革.这次机构改革与以往历次进行的改革的明显不同在于,一是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有中国特色的行政管理体制,二是精简幅度是建国以来最大的.这次政府机构改革对旅游部门有何影响,地方各级旅游机构应如何应对,本文试就有关问题谈点思考.  相似文献   

4.
贵州省思南县最近清理"吃空饷"的机关干部和事业单位人员236人,一年可减少财政开支约240万元,而且深得民心.  相似文献   

5.
1998年3月6日,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罗干受国务院委托,向九届人大一次会议作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说明。从此,掀开了中国政府机构改革史上新的一页。理论界围绕这一主题展开了讨论,现将讨论的几个主要问题综述如下。一、历次机构改革“精简—膨胀—再精...  相似文献   

6.
企业基层处在企业改革发展和生产建设的第一线,是企业的根本所在.要做好企业机关干部下基层工作,就要着力解决好企业机关干部为什么下基层、怎么下基层、下基层干什么的问题,切实密切干群关系,转变机关作风,改进机关工作,推动企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7.
政府机构改革要达到精简、统一、效能的目的,重在精简,难也在精简。而要搞好精简,关键在“人”,在于用好人,管好人,育好人。本文依据邓小平关于党和国家制度改革的思想,对当前干部人事工作中的一些问题,作一分析,以更新观念,完善机制,培育条件,优化人员结构,提高行政效能。一、克服封建主义残余影响,选贤任能现行干部人事工作中不正之风严重。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封建主义残余在干部人事工作中的影响和腐蚀,则是一个重要原因。干部人事工作在选人用人中的封建主义残余,有各种各样的表现:其一是宗法观念。…  相似文献   

8.
<正>乡镇是国家行政管理的最低层次,是国家政权的基层单位,也是实现行政任务的前沿阵地。近几年来,党中央、国务院为政治体制和行政改革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乡镇行政机构改革是全国党政机构改革这一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按照李鹏总理在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提出的“乡镇一级要结合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和完善农村服务体系进行精简,减少脱产人员”的要求,与县级党政机构改革同步进行,切实搞好。搞好乡镇机构改革,要做的事情很多,但甚为关键和棘手的问题是人员的分流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合理分流机关工作人员,关系到各项改革能否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核心环节之一,关系到能否走出精简——膨涨——再精简——再膨涨的怪圈,关系到机构改革的成败。再次,从实现机关工作人员自我价值角度来看,分流机关工作人员是社会进步和文明程度的重要表现,必须予以重视和认真对待。  相似文献   

9.
云南迪庆矿业公司党政领导立足实际,深化转型,从四个方面深化改革,企业向市场化迈进。机构优化夯实管理。为适应公司3年调整期实现“12351”发展目标,一是精简机关管理部门和人员,中层管理人员由2012年的77人精简至67人,机关部室由18个精简为9个,中层管理人员由51人减至28人。二是深化一线工作,把地质、测量、采矿等专业技术管理人员直接下派到一线(外协施工单位)任职和工作。改变了过去由于机关离一线较远,沟通协调不到位,导致工作效率不高、执行不力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效率、精简是政府机构改革的核心目标,但从建国以来政府机构改革的后续性效果来看,效率、精简的局面往往只出现于改革的初期.怎样才能保持住政府精简后的高效率,确实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从分析制度形成、变迁的动因上,尝试构建政府机构改革后的激励约束机制不失为解决问题的一条思路.  相似文献   

11.
<正>根据党的十五大的要求和国务院及中编办对新一轮机构改革的基本思路,结合我市政府机构“三定”运行的现状,我市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应“坚持四项原则”,实现“三个同步”,“促进一个转变”。一、坚持政企分开,精简、统一、效能,权责一致,依法行政的原则.一是在坚持政企分开的原则方面,切入点是企业脱离与政府的行政隶属关系,实现政资分开.政府把具有法人财产权的国有企业自主经营权,依法还给企业,政府对社会经济  相似文献   

12.
公安机关机关干部人数众多,素质参差不齐,提高机关干部的素质和能力是建设高质量、高效能领导机关的重要环节。要认清公安机关机关干部岗位责任的极端重要性,在激发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上有新的进步;认清机关干部眼界广阔的极端重要性,在政治和全局高度观察、分析和处理问题上有新的进步;认清机关干部把握机遇、中心、重点和主攻方向的极端重要性,努力在出大主意、好举措上有新的进步;认清机关干部高尚品德的极端重要性,在保持先进性、树立良好形象上有新的进步。  相似文献   

13.
最近,在调查中发现职工犯罪呈上升趋势。浑江市八道江区人民检察院1—10月10日批捕各类犯罪299人,其中企业职工、机关干部118人,占批捕总数  相似文献   

14.
2023年开启的新一轮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加强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领导,在具体内容上除了党中央机关改革外,围绕职能优化对国务院组成机构等进行改革。在推进过程中,应密切关注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党政体系重构、地方改革联动、群团组织改革以及职能优化与人员精简等议题。  相似文献   

15.
为了从群体结构上准确把握当前要求入党积极分子的心态,不久前,益阳地委党校在一所县级党校采用当场发卷,当场收卷和不记名的方法,对1991名参加该校入党积极分子训练班的学员,就其入党的动机进行了一次学前问卷调查。调查对象中,年龄30岁以下的占44.2%,31—45岁的占48.8%,46岁以上的占7%;机关干部占15.6%,企事业单位职工占73.4%,教师占9.5%,其他1.5%。  相似文献   

16.
政府经济职能的合理配置和转变,是国家行政管理体制的重要内容,集中反映了政府各经济管理部门之间的职权划分和任务分配;同时它又是我国政府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基础.因为职能是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的依据,脱离了政府经济职能的转变,单纯地就机构论机构式的改革,就难免出现机构人员的“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和权力的“下放——上收——再下放——再上收”式的恶性循环.从政府机构设置的角度看,我国政府经济管理部门占政府部门总数的百分之  相似文献   

17.
乡镇体制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镇体制问题 ,已日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在不同的观点中 ,有一点是共同的 ,即乡镇行政体制改革和机构改革已经不能仅仅从行政体制本身来考虑改革如何深化 ,必须跳出行政体制的局限 ,从更高的层面 ,例如乡镇建制的存与废来进行思考 ,以求能够彻底解决乡镇存在的诸多难题。乡镇行政体制改革和机构改革之所以不能局限于精简的思路 ,是因为原有框架下的精简已经走到了末路。因此 ,欲求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必须要有思路上的突破 ,要有对策上的创新。没有大动作的改革 ,不跳出原有框架 ,肯定还会走上精简与膨胀循环的老路。大动作的改革涉及到三个层面的问题 :一是乡镇建制的存废问题 ,二是乡镇体制与治理模式创新的问题 ,三是职能转变与机构精简问题。  相似文献   

18.
大走访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爱民固边就是要分民忧、化民愁、解民怨、破难题.在大走访活动中,武警云南省公安边防总队按照这样的要求,切实做好大走访工作.一是坚持派出所民警下辖区广泛的走访.一大批社区民警深入群众,了解群众,和群众打成一片,不断摸索创新出新的工作方法.二是落实机关干部下基层走访制度.总队、支队两级机关每年都分批次组织机关干部下基层走访,有力推动走访群众活动的开展.三是不断创新走访形式,积极推广走勤式、驻勤式、集中工作、流动警务等模式,极大地提高了走访的质量.四是突出走访的重点.边防派出所把走访与化解矛盾纠纷紧密地结合起来,建立和完善走访化解矛盾纠纷机制,对辖区的热点、难点问题和群体性事件苗头进行全方位排查,把一大批社会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赢得了地方党委、政府和辖区群众的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19.
宪政视角下的大部制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部制改革不仅标志着中国宪政建设的新阶段,而且标志着宪政理论发展的新高度。宪政视角下的大部制改革,既是关于国家机关实行精简原则并反对官僚主义的宪法规定在行政体制内的自我实现,也是在行政权系统之外的综合性政治体制改革,这恰恰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走出"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这一怪圈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20.
当今社会,信息网络技术飞速发展,信息网络迅速覆盖全球,网络社会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形态日益兴起,并对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冲击,而对政府也提出了更精简、更高效的要求。本文将着重介绍在网络社会中要求政府更精简、更高效的原因以及政府如何通过自身的变革实现更精简、更高效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