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道路状况的日益改善和机动车驾驶技术的普及,现代化交通在给人们带来效率和方便的同时,由此产生的交通安全问题也不容忽视。1987年以来,我国每年死于交通事故的人数都在5万人以上。以下是公安部1998年通报的几起特大交通事故,由于驾驶人员对交通安全法规...  相似文献   

2.
《人民公安》2012,(10):20-21
美国:既要法律,也要调解美国每年死于医疗事故者在人数上超过死于交通事故者,而历届政府虽做了努力.但情况并未得到根本改善。为此.美国致力于不断完善相关法律和处理事故的体制。尽管美国的医疗事故也不算少,但“医闹”却很少发生。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随着广东与邻近各省经济往来的密切,某省车辆在我省境内道路行驶越来越多,交通事故也呈增多趋势.据统计,1995年,某省车辆在清远境内发生交通事故442宗,占清远市该年度事故总数1722宗的25.7%;死亡175人,占总数586人的30%;受伤364人,占总数1298人的28%;经济损失495万元,占总数1712万元的28.9%.如果以107国道作为统计对象的话,那么,某省车辆肇事的比例将更高.据统计,1995年107国道清远路段共发生交通事故993宗,死亡414人,受伤782人,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4.
位于中国南部的广东省广州市是全国富裕地区之一,这平的许多居民署各了摩托车或汽车。距广州68公里的广东省清远市则是广东省出名的穷县,山区四五十岁的人从未见过自行车。90年代初,一个电视摄制小组来到清远市最贫穷的白湾镇。在这个镇所有的7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石山占70平方公里。人均年收入30元(在清远市,一瓶容量为1.25升的可口可乐售价6元左右)。在海拔500米的卢奋洞村,因为穷,已经40多年没有人嫁到这里。清远山区多属石灰岩地貌,它给大自然带来奇特的景观,却恶化了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这种地貌无土且存不住水。村民们是…  相似文献   

5.
车速是认定交通事故责任的重要依据之一。交通事故处理中的车速计算方法主要分为现场有制动拖印肇事车辆的速度计算和车辆碰撞事故的车速计算两大类。  相似文献   

6.
道路交通事故车辆速度鉴定是道路交通事故痕迹物证类司法鉴定的重要鉴定项目之一,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重要依据。通过对车辆速度鉴定进行深入研究,分析车辆速度鉴定的各种方法;并针对各鉴定方法的特点,提出了鉴定的要点。  相似文献   

7.
交通事故车辆安全技术状况鉴定是交通事故调查的重要内容之一,其鉴定意见对交通事故认定有重要影响,同时对提高车辆安全性有着重要意义。结合交通事故车辆的特点,介绍了交通事故车辆安全技术状况鉴定流程,结合案例详细分析了交通事故车辆传动系、转向系、行驶系、制动系等与行车安全有重要影响的底盘主要系统的静态检验鉴定内容和方法,同时简要介绍新能源汽车火灾事故的检验方法,为交管部门及司法鉴定机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在每年的道路交通事故中,造成车损的占相当比例。其中,交通事故发生后机动车贬值问题引人关注。——事故车辆贬值的必然从交换价值的角度看,随着机动车市场竞争的加剧和新款车型的不断出现,车辆的交换价值虽然是逐渐降低的,在使用过程中的自然磨损和折旧也是不可避免的,但这种贬值是自然渐进的、可预见的;而交通事故造成的碰撞、损毁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因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数每年都超过10万人,伤残者更是高达四五十万人。这就是说,我国平均每天死于交通事故的达300人,伤残者达1000多人,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占全国各行业生产事故死亡总数的80%以上  相似文献   

10.
车禍猛于虎     
自从1885年德国人卡尔·本茨发明汽车以来,汽车给人类带来了无尽的欢乐。同时,人们的生活也受到了新的威胁——车祸。据统计,自人类有汽车以来,死伤于交通事故的人数已达5000多万,超过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场伤亡人数的总和。 我国是世界交通事故大国。我国汽车总拥有量仅占世界的2%,而交通死亡人数却占世界的1/7。尤其是1988年以来,我国平均每年死于交通事故的人数都在5万人以上。人们惊呼:车祸猛于虎!  相似文献   

11.
我国目前吸烟人数超过3亿,约占全球吸烟总数的1/3,受二手烟危害的人超过5亿人。据资料表明,我国每年死于吸烟相关疾病者近100万,约占全部死亡人数的12%,超过艾滋病、肺结核、交通事故及自杀死亡人数的总和。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道路交通事故已逐渐成为一种社会公害,交通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一直呈上升态势。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每年死于道路交通事故的是几千人,70年代末为2万多人,80年代末为5万多人,90年代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平均每年上升6.7%。2001年,死亡人数比上一年上升12.9%,死亡人数突破10万人;2003年死亡人数达104372人,占全国安全事故死亡人数的76.6%,多于印度7万多人、俄罗斯5万多人、美国4万多人,居世界第一;万车死亡率为10.8,远高于日本(为1)、美国(为1.9),为发展中国家的中等水平。残酷的现实要求我们必须强化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是道路交通安全的系统工程,涉及人、车、路等多个方面,涉及各有关部门的工作,仅靠一个方面、一个部门的工作难以取得实际成效,必须多管齐下,多策并举。一、构建社会化管理体系,在力量上实现由孤军作战向齐抓共管转变道路交通安全社会化管理,讲白了就是全社会重视道路交通  相似文献   

13.
汽车道路交通事故是现实生活中一种常见的侵权行为,构成道路交通事故侵权必须具备以下几个要件:道路交通事故必须是因车辆造成的事故;道路交通事故必须是发生在特定道路上的事故;有侵权行为;当事人的主观心理状态是过错或意外;道路交通事故必须要有损害后果;因果关系。以上是构成道路交通事故的必备条件,缺少其中任何一个要件,则不属于道路交通事故。  相似文献   

14.
钟锐华 《广东民政》2011,(11):24-25
贫困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话题。在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区——广东省,在天之骄子的大学生群体中,仍然存在着贫困的现象。贫困的成因,有自然环境恶劣、地域经济发展落后、缺乏进取观念、不重视教育等,其中有一个因素是人口增长过快,造成资源分配严重不足。尤其是子女人数过多,是造成家庭贫困的一个主要原因。因此,关注贫困学生的人口教育问题,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5.
《中国减灾》2013,(5X):52-52
<正>儿童意外伤害的种类与特点在学前儿童中,常见的意外伤害有:交通事故、坠落或跌落、烫伤、烧伤、溺水、动物伤害、中毒、气管异物,窒息等。相关的调查与研究表明,儿童的意外伤害具有明显的年龄特征和一定的地区差异,如:1岁以内的儿童因窒息而死亡的人数最多;1-4岁的儿童常死于溺水;气管异物在3岁以下的儿童中发生最多;烫伤在5岁以下的儿童中发生最多;坠落在3-9岁的儿童中发生的比例最高;交通事故在儿童4岁后所占的比例升高,并延续至8岁;南方地区儿童意外伤害的前三位死因是溺水、窒息和交通事故,而北方地区儿童更多的是死于窒息、中毒和交通事故;城市儿童意外伤害的首位死因是交通事故,而农村则为溺水。  相似文献   

16.
本文针对我国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实际情况,探讨了一些预防的主要措施,作为当前研究预防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措施的资料。全文介绍了我国目前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重特大交通事故的后果,提出了预防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在交通事故中,运行方面的事故占事故总数的一半以上,其中汽车行驶速度不当是运行方面事故的主要原因,所有事故五分之一的因素在于速度,死亡事故几乎一半是由速度因素造成的。有的驾驶员不按或者不知怎样按汽车当时行驶的道路和交通条件选择适当的速度,从而造成交通事故。特别是一些大城市,城区中心车辆密集,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混行的现象相当严重,尾撞事故屡见不鲜。由此可见,车速的快慢直接影响到交通的安全。为使驾驶员能正确地处理行车速度,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在汽车行驶中,一般要求做到:一、遵守交通法规、按规定的车…  相似文献   

18.
2017年,美国有4万人死于交通事故。过去几十年间致命的交通事故数量呈年度波动态势。2011年美国人出行次数受经济危机的影响有所降低时,致命交通事故数量达到低谷,为29867件;2016年随着经济复苏,越来越多的车辆回到路面上,所以交通事故数量在当年达到顶峰,为40327件。  相似文献   

19.
《新疆人大》2014,(3):44-44
安徽省货运车辆超限超载不仅严重扭曲了货运市场价格、扰乱道路运输市场秩序,损害经济发展环境,而且已成为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主要诱因。据统计,在全省治超专项督查中,有车辆超限率达200%以上。每年70%的交通事故由超限超载直接或间接引发,50%的群死群伤事故与超限超载有直接关联。  相似文献   

20.
番禺市的道路桥梁建设在全国是居于先进行列的,但随着交通的发展,道路交通事故亦随之上升(表1)。从上表可以看出,1992年至1995年交通事故宗数和财产损失是逐年上升,95年比94年的财产损失上升近3倍,而因交通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也呈上升状态,只是在1995年由于交通管理部门采取了一些严格的管理措施,才使事故死亡人数稳定在300人以下。下面对1995年抽样的240例交通死亡事故进行统计分析。1.年龄:<17岁14人,18~45岁175人,46~60岁33人,>61岁18人。2.性别:男185人,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