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差异分析与理论重构——马克思哲学研究中的方法论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对马克思哲学研究中,本文提出了差异分析法,主张把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思想区分开来,把马克思的思想与恩格斯的思想区分开来,把青年马克思的思想与成熟时期的马克思的思想区分开来;并进而主张区分马克思哲学研究中的不同的视角.在正本清源工作的基础上,本文主张,马克思哲学就是历史唯物主义,就是社会关系本体论.  相似文献   

2.
王金福 《唯实》2008,(8):19-24
“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是马克思处于青年黑格尔主义时期提出的命题。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在历史观和哲学观上都发生了根本的变革,不可能再提出“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这样的命题。把这个命题当做马克思主义的命题加以引用,表现了人们不能历史地看待马克思,不能把马克思主义与黑格尔主义区别开来,不理解马克思主义在哲学观上实现的根本变革,仍把哲学看做是最高智慧、最高科学、最高真理的错误认识。  相似文献   

3.
罗晓梅 《探索》2005,3(6):157-162
建构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形态,是中国哲学界走出“贫困”窘境的正确路径与时代责任。全部的问题在于以什么为基础和建构什么样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形态?是以编写于计划体制和阶级斗争为纲年代的、群众今天普遍“厌学”的教科书哲学为基础建构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形态,还是以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哲学观为基础建构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形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形态是重新编写的“教材”,还是实践唯物主义哲学观麾下的多元化形态,特别是突出加强同现代化建设实践联系最紧密的经济哲学学科建设?这些都是值得探讨的重大问题。笔者的基本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形态是:实践唯物主义哲学观麾下的多元化形态,特别是突出加强同现代化建设实践联系最紧密的经济哲学学科建设。  相似文献   

4.
“回到马克思”是在当代哲学工作者构建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形态背景下衍生出的学术现象。“回到马克思”以“返本”求“开新”,其实质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创新的表现形式。“回到马克思”在方法上是求新的,在其旗帜下的言语实践中内蕴着反传统的理论视域和研究方法。而从根本上说,“回到马克思”源自于马克思哲学文本的超时代性。  相似文献   

5.
王金福 《唯实》2008,(9):19-24
"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是马克思处于青年黑格尔主义时期提出的命题.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在历史观和哲学观上都发生了根本的变革,不可能再提出"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这样的命题.把这个命题当做马克思主义的命题加以引用,表现了人们不能历史地看待马克思,不能把马克思主义与黑格尔主义区别开来,不理解马克思主义在哲学观上实现的根本变革,仍把哲学看做是最高智慧、最高科学、最高真理的错误认识.  相似文献   

6.
在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的讨论中,无论是坚持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还是坚持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唯物主义,双方都一致同意: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的基本形式是辩证法与唯物主义的结合;其区别仅在于在这一结合中赋予了“实践”以什么样的地位。既然如此,双方也应该一致同意: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结合,是以唯物主义地改造唯心辩证法和辩证地改造旧唯物主义的形式而实现的,所谓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过程,也就是这“两个改造”的过程。众所周知,在马克思问鼎哲学时,他面对的是费尔巴哈的直观唯物主义和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因此,所谓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之中的“两个改造”,就是马克思以费尔巴哈的直观唯物主义的一般立场来改造黑格尔的唯心辩证法,然后用改造而成的唯物辩证法再去  相似文献   

7.
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我国马克思哲学界质疑和批判了把“自然历史过程”思想看作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观点,指明了“自然历史过程”思想的隐喻性。从当代哲学一语言学角度看,“自然历史过程”思想确实具有隐喻性。在对“自然历史过程”思想的肯定理解到否定理解的具体讨论过程中,不仅恢复了马克思哲学的革命性、批判性深度,而且使历史唯物主义作为历史唯物论和历史辩证法的总体统一回归到当代哲学的视野之中,成为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一个理论生长点。  相似文献   

8.
孙荣 《实事求是》2001,1(4):20-23
自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 ,“实践哲学”作为一种哲学流派日益在国内外盛行。实践哲学围绕“实践”问题来重新诠释马克思哲学的实质 ,企图打破一直以来的对马克思哲学乃至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单一的“政治化”的理解模式。这一尝试也曾使得过去被人们忽视或轻视的有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许多重要问题重新提出来 ,引起人们的关注 ,激发人们研究热情 ,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活动推向新的阶段。但是 ,我们应当注意到 ,实践哲学流派内部的“超越论”却存在着对马克思哲学实质的歪曲理解。本文借评析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葛兰西“超越论”和当…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即唯物辩证法,是直接源于黑格尔辩证法的,但它又与黑格尔辩证法不同。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从根本上来说,不仅和黑格尔辩证法不同,而且和它截然相反。”(注(1))剥去黑格尔哲学神秘的唯心主义外衣,拯救出辩证法的“合理内核”,把它放在唯物主义的坚实的基础之上,这是马克思对黑格尔哲学所作的根本改造。它一方面摒弃了黑格尔辩证法中唯心论的糟粕,赋予辩证法以科学的形态;另一方面又摆脱了黑格尔观念辩证法对辩证规律的普遍有效性的承认上的限制,确定了辩证规律的普遍性原则。马克思把辩证法放在唯物的基础上,则必然得出辩证法规律具有普遍性意义的结论,因为辩证法被理解为物质本身运动和发展的内容,而物质的运动是普遍的和永恒的。  相似文献   

10.
"回到马克思"是在当代我国哲学工作者革新传统哲学教材体系、构建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形态背景下衍生出的学术现象."回到马克思"以"返本"求"开新",其实质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创新的表现形式."回到马克思"在方法上是求新的,在其旗帜下的言语实践中内蕴着反传统的理论视域和研究方法.而从根本上说,"回到马克思"源自于马克思哲学文本的超时代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