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随着科技的进步,犯罪活动层出不穷,犯罪手段不断增加,秘密侦查制度相应的也要随之完善。法治化是秘密侦查制度的必然趋势。在法治化的进程当中,我国的秘密侦查制度仍不够健全。完善我国秘密侦查制度,可以通过对比英美法系的代表国家美国、大陆法系的代表国家德国,找出我国秘密侦查制度的不足,并借鉴国外秘密侦查制度的优势,从而使其更具系统性,能够更好地打击犯罪和保障人权。  相似文献   

2.
随着科技的进步,犯罪活动层出不穷,犯罪手段不断增加,秘密侦查制度相应的也要随之完善。法治化是秘密侦查制度的必然趋势。在法治化的进程当中,我国的秘密侦查制度仍不够健全。完善我国秘密侦查制度,可以通过对比英美法系的代表国家美国、大陆法系的代表国家德国,找出我国秘密侦查制度的不足,并借鉴国外秘密侦查制度的优势,从而使其更具系统性,能够更好地打击犯罪和保障人权。  相似文献   

3.
侦查现代化包括科学化与法治化两大维度,科学化要求我们设法挖掘侦查制度的效率潜能,法治化则为我们提供了制约国家权力的理念.根据这一视角,我们认为应该创设独立的任意侦查制度、公安机关对于轻微犯罪案件独立的撤销权制度、强制措施外部审查制与独立的羁押制度.  相似文献   

4.
在研究侦查讯问法治化问题时,已有的研究使用了众多不同的概念表述,如"侦查讯问法治化"、"侦查讯问程序法治化"、"侦查讯问法制化"等,但却缺乏对"侦查讯问法治化"概念较为系统深入的阐释,也没有对其与相近概念的厘清。因此,有必要对侦查讯问法治化概念及相关概念作必要的阐释与分析。这既有助于明晰概念、避免混淆,同时能丰富侦查讯问法治化概念的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5.
新刑事诉讼法中增加了"技术侦查措施"一节,完善了我国的侦查制度,在制度层面实现技术侦查法制化,既顺应了国际刑事法制发展的趋势,也适应了我国打击新型犯罪和保障人权的需要。我国技术侦查法治化应在细化技术侦查种类、引入审查监督机制、规制非法技术侦查行为、保障相对人诉讼权利等方面再行突破。  相似文献   

6.
秘密侦查是国家法定专门机关运用侦查权查缉犯罪的一种特殊的侦查方式,具有稳、准、狠的特点。然而,秘密侦查措施的采用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对公民隐私权、自由权的侵犯。基于人权保障和权力规制的价值理念,秘密侦查应该法治化。以2012年刑事诉讼法的修改为背景,从司法权合理运行的视角反思我国目前立法上的成就与不足,分析其法治化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我国侦查讯问程序法制化进行了研究。我国的侦查讯问程序应该以法治化为核心,以我国侦查讯问程序的研究现状和构成要素、法律关系的分析为理论起点,以我国侦查讯问程序法治化的背景和现状为事实支撑,在对国外侦查讯问程序法治化的考量和借鉴的基础上,采用比较分析和系统分析的方法,从我国侦查讯问程序的法治化视角进行了研究,以期达到引导我国侦查讯问程序法治化建设并促使其中各种弊端与缺陷革除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秘密侦查论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严峻的犯罪态势使传统侦查模式不能适应犯罪控制的需要,秘密侦查制度的法治化势在必行。秘密侦查的立法依据在于其诉讼功能和防卫功能中所体现的基本价值。以国外秘密侦查立法模式为借鉴,并以我国立法传统为根据,秘密侦查的立法应采用集中型立法模式,它包括秘密侦查措施、对象、时限、审批程序、结果处理等内容。  相似文献   

9.
我国诱惑侦查相关制度的反思与规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诱惑侦查作为我国司法实践中大量使用的侦查手段尚缺乏法律的规制,将其纳入法制轨道对于我国侦查法治化具有重要意义。从美国和日本两国诱惑侦查相关制度的完善过程中可以看出,现代法治国家在努力寻求打击犯罪时侦查权的扩张与保障人权时侦查权的规制之间的平衡。基于从价值、操作层面对诱惑侦查的评价,应以规制诱惑侦查中特殊侦查手段与秘密力量的使用为着眼点,确立我国诱惑侦查事前、事中与事后的相关规制制度。  相似文献   

10.
秘密侦查性质的多维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上我国学术界普遍从手段或措施的角度对秘密侦查予以认识。这种认识缺陷导致人们对秘密侦查“神秘化”,秘密侦查法治化状况极差。从诉讼法理上而言,秘密侦查的性质应为一种侦查行为和诉讼行为,它具有自身的特征,与强制侦查行为和技术侦查行为有一定的区别。  相似文献   

11.
攻心夺气、出奇制胜、先发制敌等心理战术是侦查心理战术系统中最重要的构成要素。攻心夺气战术的常见方法有 :以法攻心 ,以理攻心 ,以据攻心和以情攻心。出奇制胜战术的主要操作手段是 :无中生有、打草惊蛇和假痴不癫。跟踪经营、见机取证 ,秘密贴近、出奇制敌 ,巧妙周旋、引蛇出洞是先发制敌战术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2.
法治理念下我国侦查目的应由终极目的、深层目的、表层目的三个层次构成。要克服我国现行侦查目的实现方式的缺陷,加强侦查程序公开制度建设,科学规定侦查阶段辩护人享有的诉讼权利,增强侦查程序的中立性,强化侦查机关的客观公正义务,确立侦查中的司法审查机制,建立科学的羁押制度,赋予犯罪嫌疑人在讯问中有沉默的权利,确立科学规范的权利告知程序。  相似文献   

13.
限制法在侦查实践中用来确定侦查范围,一个概念经过一次或若干次限制后,它适用的范围就将明显地缩小,于是适用这个新概念的对象也就自然减少了。在侦查工作中,侦查范围越小越好,查证对象越少越好,而概念的限制方法,正好满足侦查工作这一要求。  相似文献   

14.
侦查假设在案件侦查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侦查假设是侦查思维的基本方式,它的主要作用在于:在材料分析的基础上形成新的综合,推动侦查工作深入开展。建立侦查假设的一般程序是:发现疑点、提出假设、解释相关事实、接受假设,广泛推演、检验假设。侦查推理是排除假象、揭示未知、逐步逼近真理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侦查指挥构造的法理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侦查指挥构造是侦查体制的核心和枢纽,其核心是决策和组织,具有明显的对抗性。刑事侦查指挥构造不仅仅指刑事侦查指挥的范式,还应当包括这种范式下侦查权和指挥管理权的运作方式。在组成体系上,由侦查决策、侦查组织、侦查实施和侦查协调等子系统组成。从结构分析视角而言,侦查指挥关系包括侦查指挥主体、客体和内容三项要素。一个国家侦查指挥模式的型塑与该国特定的政治经济制度、司法传统和社会文化背景等社会大环境是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16.
卧底侦查的相关法律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卧底侦查是侦破有组织犯罪、团伙犯罪等案件的有效手段 ,阻却违法事由的紧急避险是其刑法理论基础。卧底侦查不同于教唆陷害 ,卧底警察具有不完整的教唆故意 ,欠缺可罚性。卧底警察在侦查中的犯罪行为合法化 ,不具有可罚性。卧底警察不应作证 ,其提供的材料不能作为证据。  相似文献   

17.
论侦查主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侦查主体是享有侦查权的机关 ,要提高它的行为效率 ,一方面在组织管理上既要遵循一定的组织原理 ,也要强调灵活有效 ,其组织结构的设置和管理的方式、方法要以激发人性和提高人的积极性为目标 ;另一方面 ,要改善侦查主体的制度环境和建立各种良好的社会关系。  相似文献   

18.
《社区矫正实施办法》正式实施已有一年多时间,肯定其进步性的同时,在现实推行中所暴露出的诸多问题也不容忽视。本文以社区矫正审前调查工作为切入点,以本溪地区为例进行调研,并就如何有针对性地做好社区矫正审前调查工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在网络诈骗犯罪案件的侦查过程中,侦查主体由于自身素质及思维定势的局限,或者因为侦查客体和环境等因素,使其对案件的主观认识出现困顿,侦查工作无法顺利推进,进而形成侦查僵局。在这种状况下,先要对僵局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然后寻找侦破案件的相应对策,突破僵局。  相似文献   

20.
侦查制度结构分析及其改革要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司法改革的话语背景中,侦查制度虽然是一个被边缘化的话语对象,却也是一个不应回避的话语领域。在结构主义理论视野中,侦查制度的基本关系是事实与规范、权力与权利、犯罪控制与自由保障、集中侦查与分散侦查、一般化侦查与专门化侦查、政治手段与法律程序等要素的矛盾对立。中国侦查制度存在侦查权力根本主导程序进程、犯罪控制目标过于优先、职业化程度相对不足等问题。结合我国当前政治任务和经济发展等社会条件背景,改革我国侦查制度的根本方向在于侦查活动的法律程序化制度设计和侦查职业化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